欢迎来到瑞文网!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3-06-20 11:21:47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1

  一、主题阐释

  生命教育古已有之。几千年前,古人已开始对自身生命价值进行追问,今天,尤其是在近些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进而学会珍爱生命更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让生命之花怒放”这一主题不仅表现为对生命的爱惜,更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要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质量,活出生命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具人文的情怀来审视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生命,要对一切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法则,让其他生命的生命之花也能得以尽情地绽放。

  本主题班会就是试图通过“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让生命之花怒放”的内涵。

  二、班会准备

  (一)课前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对“生命教育”这一主题的基本理解,把握学生现状。

  (二)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班会基本思路:情境导入——场景感染——启发诱导——合理升华——延伸拓展。

  (三)具体准备工作

  1.选择班上两名有朗诵经验的学生准备诗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2.搜集相关文字、音乐和图片等素材,并做成PPT。

  3.准备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TV《地球之歌》

  三、班会目标

  (一)通过情景体验感受生命的脆弱,进而感悟生命的宝贵,学会爱惜生命。

  (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进而懂得什么是尊重生命,应该怎样尊重生命。

  (三)培养学生更宏大的生命观,要对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心怀敬畏。

  四、设计理念

  在班会设计上,力避说教,注重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缘境体悟,因情而感,再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感染,使学生对“让生命之花怒放”的思考水到渠成。

  五、班会流程

  (一)导入

  课前循环播放PPT《胡杨礼赞》,通过音乐、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领略胡杨精神,创设适合的情景渲染本次班会的主题。由《胡杨礼赞》和学生本身的蓬勃朝气自然引出本次班会的题目“让生命之花怒放”。

  (二)第一部分:爱惜生命

  “生命之花”有哪些形态?首先通过PPT在欢快的背景音乐(大自然鸟鸣)中出示几张绽放生机的花朵图片,然后过渡到几张极富吸引力的可爱儿童的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生命之花绽放的魅力。

  转换话题:怒放的生命之花固然美丽,但天灾人祸防不胜防,会让怒放的生命之花瞬间凋零。PPT在伤感的背景音乐(《再见警察》)中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获非洲新闻大奖的“前一天”主题系列图片,展示的是广岛原子弹爆炸、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国911恐怖袭击、非洲索韦托骚乱等前一天的几个典型的温馨画面,使人在和悲惨现实的对比中感受人祸之害。

  我们不能不感慨:活着真好。如果这些天堂里的孩子有知,他们该是如何眷恋这个美丽的世界。然而,活着的人又都知道珍惜这美好的生命吗?PPT出示以下资料:

  你有哪些生命的感悟?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分享理解:

  1.你有没有见过或听过身边发生的类似的自杀自残现象?

  2.你认为造成他们自杀自残的原因有哪些?

  3.当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化解?

  直观形象的材料容易带给学生思想的震撼和触动,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就有了爱惜生命的切身体会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化点拨:

  1.二月河曾说过:“当处在人生的低谷,无论你向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困苦是生命生活的有机部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2.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而言,你是他的整个世界。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也要为亲人负责。

  进而总结本部分内容: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我们必须爱惜生命。

  (三)第二部分:尊重生命

  在“爱惜生命”的基础上,自然转入更深的层次:活着是生命的首要目的,但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命的意义更在于谋求发展。生命虽然很宝贵,若不能好好运用,等于没有价值。那么,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我们又该怎样尊重生命呢?

  同时可以用PPT提供成功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的资料:

  约翰库缇斯,1970年出生,澳大利亚人,天生严重残疾,出生时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条腿根本没有成型,既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29岁时罹患癌症,一个出生时被医生断言活不过当天的残疾人一直顽强生活到现在,他不但是世界“激励大师”,而且还是乒乓球、橄榄球、游泳、跳水等运动项目的二级教练员,并获得澳大利亚残疾网球赛的冠军。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约翰库缇斯的成功励志故事?

  2.这些故事给你哪些生命的启发?

  3.你现在是如何理解“尊重生命”的?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尊重生命”?

  在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以下的升华提醒:

  1.尊重生命,就要给生命以尊严。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你可以不伟大,但绝不能甘于平庸,你也许平凡,但决不应放弃追求高贵的权利。

  2.尊重生命,就要给生命以价值,把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他人、社会联系起来,让个体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中闪光。

  (四)第三部分:敬畏生命

  哲人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难道人类真的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尤其是在人类的骄傲狂妄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和我们一道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生命。

  欣赏配乐朗诵,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抒情散文《敬畏生命》。(配乐为班得瑞的抒情钢琴曲。)

  文学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思想的启迪。同样,作为音乐艺术,很多作品也传达出类似的对生命敬畏的思考。请欣赏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TV《地球之歌》。

  通过以上艺术作品的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敬畏生命?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启发引导:

  1.恩格斯曾经发出过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步征服行动,都要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敬畏这个星球上其他的生命在今天显得更有现实意义,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

  2.敬畏不是惧怕、懦弱的代名词。敬畏的实质,是面对和我们平等的生命应采取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比如,敬畏生命不是让我们对于一只吸血的蚊子心怀怜悯,而是当我们面对各种流浪小动物时,能多想一下我能做点什么,至少不再是棒杀之。

  (五)总结拓展

  珍爱生命,就要让生命之花怒放,就是要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自我生命的价值,敬畏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

  当然,有关“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怒放”的思考并不能到此结束,而且,我们还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为此,我们的班会将从课堂进一步向课外延伸。课下,请同学们集思广益,在班委会的组织下,以班级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让生命之花怒放”的倡议书。(提供如下格式,由学生课下补充完成。)

  六、课后反思

  (一)“注重情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班会图文并茂,声情结合,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缘境体悟,因情而感,各环节的推进自然而有层次。

  (二)学生能积极投入,真诚思考,且有独特见解;教师的点拨指导及时,并能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升华。整个班会思想含量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利用PPT《胡杨礼赞》进行导入和最后环节“让生命之花怒放”倡议书的拓展,有一定创新,且有效联系了课前、课上和课下,使得班会更加丰富充实。

  (四)课堂驾驭上力求更从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可以更有针对性;在班会准备的细节上须要再下功夫,如诗朗诵的排练可以做的更好。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2

  班会背景:

  我国在校学生2亿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15岁以下的青少年因疾病、车祸、火灾、水害、自杀、他杀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近50万。近年来,踩踏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少女拐卖事件、与社会不良人员结交等诸多因素,造成许多无辜儿童、青少年死亡。因此,我们必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班会目的:

  1、掌握基本的校园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懂得敬畏生命,激发学生对个体生命进行思考。

  班会准备:

  班主任做主题介绍、每位同学准备发言稿。

  班会过程:

  一、组织课堂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营造宽松的环境。

  二、出示题目:“敬畏生命”“感悟生命”

  师:说说你理解的“敬畏”是什么意思?学生个别发言。师(小结):敬畏,敬重害怕,是对生命一种深层次的尊重。师:说说你理解的“珍爱”是什么意思?学生个别发言。

  师(小结):珍爱、重视爱护之意。

  三、班主任讲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意外伤害,同学们思考,然后作发言

  学生整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四、生命之脆弱:讲讲你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安全事故(事件),你的感受是什么?

  师结:在这些事故(事件)面前,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所以,同学们必须要有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五、防患于未然:

  学生主持:讨论校园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分四个方面:上下楼梯;宿舍安全;体育运动安全;饮食安全。

  五、小结:齐诵安全歌:

  (一)上下楼梯歌: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滑栏杆不推搡,走廊转角藏危险,追逐打闹出意外,遵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时刻记心间。

  (二)宿舍安全歌:宿舍规则严遵守,电器蜡烛不能用,火魔凶险太可怕。睡上铺

  莫马虎,梦醒时刻要当心,熄灯铃后安静睡,充足睡眠精神好。

  (三)体育运动歌:体育器材练身体

  正确使用保平安。足球、篮球忌强进,避免碰撞受伤害,不循规则图乐趣,出事方悔已经晚。突发事件须报告,及时处理效果好。有疾病、早报告,适量运动少跑跳。

  (四)饮食安全歌:病从口入要记牢,购买食品要注意;不洁食品莫入口,肚子遭罪又花钱,重三餐不偏食,零食少吃身体好。句成千,词上万,安全大事重泰山,学会保护与防范,安全人生最灿烂,安全人生最、灿、烂。

  六、生命中的风雨彩虹:

  案例分析:某中职学生莹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因与同学打架,被母亲责备了几句,竟离家出走。二天后,被警察送回了家。原来,她在江边徘徊时,被好心人报了警。见到了痛哭流涕的母亲,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管不着,我的生命我做主!”“我的生命我做主”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七、写写本节课的收获。

  八、班主任寄语: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介绍图片背景。

  教师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

  二、探究新知

  1.生命至上

  活动一:PPT呈现胡杨林的图片

  塔里木河流域一带的人把胡杨称为“英雄树”,因为它们“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庄子笔下的古大椿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秋,那只是一种寓言的表述;古老而生生不息的胡杨,却鲜活地存在着。它们在“生命禁区”,顽强地传承生命,在沙漠的深处,多少次鼓励受伤的战士重新站了起来,让视前方为畏途的商贾恢复了上路的信心,为迷途的旅人指点迷津。不朽的胡杨,演绎了生命的坚韧。

  学生思考并讨论:不朽的胡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对胡杨的感悟,让我们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有时候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因而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这种敬畏,使我们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是共同存在的。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

  多媒体播放相关寻找MH370客机相关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思维,思考材料后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救不救”

  学生阅读教材P95材料,体验心理矛盾,小组合作探究与分享,反思类似的行为。小组内讨论交流: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2.休戚与共

  活动四:阅读感悟

  多媒体展示材料: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

  ……

  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摘自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探索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要关爱尊重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对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活动五:拓展空间——敬畏生命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对教材P98观点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以《敬畏生命》为题写一篇短文,感受生命的神圣。

  三、本课小结

  生命是神圣的、至上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4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

  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

  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敬畏生命》。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思考:(思考的问题都由多媒体放映)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②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生命的“投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壮举”。成千上万的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却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为生命,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二、品味语言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指导。(思考的问题都由幻灯片投影)

  思考:

  ①“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为什么用“长得不能再长”,而不用“漫长”或“很长”之类的词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若把起其换成“我起先…,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白色的纤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定语后置,以示强调。若把定语还原,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第一段。

  三、四人小组朗读剩下文段(每人一段),小组互评。

  小组内积极讨论(按老师的方法设计问题,品味语言,特别是对表现作者敬畏生命的语句重点品味),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补充小结。

  板书:敬畏生命

  第一段:(第1~2节)无意中发现植物靠风力播送种子、繁衍生命的.现象感到诧异和震撼。

  第二段:(第3~4节)抒发心底强烈的触动。对生命产生敬畏、折服感

  第三段:(第5节)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级组统一练习(油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识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

  能对生命加深理解。

  教具:

  幻灯机

  过程:

  一、整体把握,积累语感。

  1、师范读《热爱生命》

  2、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看看能否加以补充或扩展。(幻灯片投影下列文字)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3、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发言讨论,老师点评。(注: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无需统一观点)

  二、积累与扩展

  1、把成语“浑然不觉”、“无以名状”、“惊心动魄”、“风和日丽”、“枯燥无味”、“躁动不安”、“稍纵即逝”抄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将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并背诵。

  三、小结:(略)

  板书:热爱生命

  第一段:从生的角度阐述应怎样看待生命、活得充实生死

  第二段:从死的角度阐述应怎样抓紧时间、留住日子死生

  作业:

  1.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2.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课外作业:

  举行一次班级演讲赛。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谈谈:

  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敬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命的思考”中的“探问生命的”第二框——“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本框有两目

  1、“生命至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

  2、“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活的美好,对初中生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明确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2.能力目标

  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教学难点】

  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个周末是什么日子?给同学们一些提示,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生:母亲节)对,就是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是由美国的一位孝顺的女儿所发起,一经设立就得以迅速的传播,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这一天表达对母亲的爱,母亲之所以在我们心里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是因为她赋予了我们这个世界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你对生命的理解呢?(预设回答:宝贵、珍惜、短暂、精彩、独特的,不可逆的)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这些词汇中都包含着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敬畏生命》

  (根据实际日期,从母亲节引入,使知识、情感过过渡自然,引出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

  一、生命至上

  对于敬畏这个词,同学们可能会有些陌生(解说敬畏的含义)所以要了解敬畏生命的内容,就从几个目标入手,同学们请齐读:(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的年纪还小,大多数都尚未亲身经历过生死之事,所以,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各方面的视频以及文字和图片资料,还邀请了几位新闻播报员,与老师共同来上这节《敬畏生命》的新闻主题课。其余的同学就作为评论员来对这些新闻事件做品评。接下来就进入新闻播报时间,有请我们的1号播报员(天津爆炸)

  2号播报员(洪涝灾害)同学听了这以上的两则新闻,对于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有那些想法?

  (通过两起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是脆弱的。)

  1.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

  展示火灾、地震、车祸、校园暴力等图片;展示灾难发生时,人们的救援的图片

  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想法?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我为逝去生命的感到难过、惋惜;

  2)我为那些救援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敬佩他们;

  3)生命有时是脆弱的,不知不觉就有可能失去它;

  4)生命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5)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6)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所以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观看时事报道“西安救援落井儿童”视频,和p96“陶行知的故事”

  你是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上述的报道和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当祖国强大时,更有利于保护我们个人的生命……

  (通过探究和分享时事报道,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同时提醒学生要关注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用道德与法治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

  3.我们要承认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P95探究与分享“火灾发生时”ppt“最美逆行者”

  讨论: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自己的生命吗?

  可能出现的回答:

  1)不是,生命至上,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要“仁者爱人”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生命至上,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P96阅读与感悟“我是一个生命”

  从上面的图片和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1)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要关怀他人的生命;我的心理需求和他人的一样,都有对生命的敬畏和渴望……

  (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进而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P97探究与分享“善的力量”和ppt“蹲下去”

  上述的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不同的情境中能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可能出现的回答:

  1)善待他人在生活中做起来并不难,有时可能是举手之劳;

  2)我们蹲下去,是对孝道的延续,是精神的传承;

  3)警察蹲下去,是为他人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

  4)医生蹲下去,是在给患者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5)这是善的力量,我们也要关怀关心身边的人……

  (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P97相关链接:孟子“四端说”(ppt)

  孟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1)对生命的敬畏是要发自内心,在生活中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么名字的这段话使学生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们应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强迫于谁的命令,从正面引领学生过积极向上的道德生活。)

  观察与反思ppt“漠视生命的人”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今天你对这样的情境有何新的认识?

  可能出现的回答:

  1)这些人没有道德底线,不尊重生命,没有敬畏之心:

  2)伤害他人生命的人最终是要对此付出代价的;

  3)要告诫这些人:生命至上,要敬畏生命,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通过生活中不良现象的再现,使学生从课本的理论走向生活,认识到社会是复杂的,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敬畏生命要处处留心,为下一课“珍视生命”做好铺垫。)

  课堂总结(板书ppt)

  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1.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作业布置

  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C)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B、C、D

  2.《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D)

  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B、C、D

  3.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是(C)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不扶为好

  C、要扶,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关爱和尊重

  D、只有在有证人或有监控的情况下,才扶

  4.生命哲学家史怀译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我们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小学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敬畏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06-13

敬畏生命教案03-20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范文(精选8篇)12-02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班会教案(通用13篇)02-20

《敬畏生命》优秀教案12-23

小学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06-13

敬畏生命小学作文02-04

敬畏生命小学作文07-29

敬畏生命小学作文02-04

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