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

  一、《开学第一课》简介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

  该节目于2008年起每年9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首播,2010年起改在每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二、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精选30篇)

  2023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等方面,全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精选30篇),欢迎阅读。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

  当历史的指针滑向2023年的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迎来了新一期的CCTV《开学第一课》节目,回顾过往,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总是对此节目怀着期待,每次都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祖国在历史、文化、军事等各领域一路走来的恢弘画面。对广大中小学来说,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树立中华民族共用体意识,以时代的建设者和佼佼者为榜样,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才是最好的“开学第一课”。

  回顾历史,我们总能感受到老一辈人的努力和艰辛。

  文化经典一直是我们中国的瑰宝,是数千年来薪火相传的对象,自古以来,中国都非常重视文献的整理和编撰,而文献的传承离不开历代有志之士对文脉的守护,也正是因为在不同时期的一批批读书人,他们孜孜以求、殚精竭虑,才有了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在节目开篇中讲述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在开工之初,他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而且身体状况十分不好,处于肝癌晚期,但对于已经下定决心的人说,这又何惧?最终还是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上甘岭、长津湖......我们多少志愿军战士长眠于此。课堂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以及驾驶新型战机为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带同学们感受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

  1953年5月17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满19岁的陶伟在对敌空战中,首创志愿军空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绩,创造了“空中拼刺刀”的范例,激励着一代代空军官兵搏击空天,守卫长空。

  陶伟回忆,那时候战斗很激烈,5月16日空战了四次,17日空战了两次,击落了七架敌机,击伤一架,一共八架,牺牲了飞行员四个。

  听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不拘囿于传统教室,中国国家版本馆、武夷山国家公园、镇江的戴庄农场、中国航空博物馆、海南自贸港等都化身“行走的课堂”;授课方式也不拘囿于文字,文物、绘画、CG动画、AR技术等都来助力;参与讲课的人更堪称“最强天团”,包括“八一勋章”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局全球新闻官、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鲁斯兰。

  就像正在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节目中送给孩子们的三件礼物——上进心、好奇心、初心——传承有我、创造有我、未来有我!神舟十六号乘组成员景海鹏寄语青少年:“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下一个实现梦想的,就是你们自己!”传承有我,寻找中华文化的根脉;创造有我,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未来有我,汇聚命运与共的时代心声。从前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

  盛世修文、传承民族文化是今天的一桩大事。《开学第一课》里的“第一课”往返于中国国家版本馆与演播室,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新发现等角度溯源历史、寻脉中华,为同学们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跟随王博的介绍,同学们一同回顾《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感受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金晓明做导赏,带领同学们“画中游”,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星的演讲《“东方故乡”上新了》,则把大家带到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在这个今年3月揭晓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领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在“双世遗”武夷山国家公园,碧水丹山的自然课堂,孩子们跟随“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员和“科技特派员”探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举世称奇的生物奇观,了解科技赋能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茶园。在镇江,观众跟随80后返乡创业代表魏巧、农业专家赵亚夫走进田间地头,“现代化农场”和“生物多样性农业”的真实体验,切切实实地告诉人们,何为“慧”种田农业模式下的播种“新速度”,感受新农人如何用现代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不仅跟随节目行走在沉浸式课堂里,更借助诸多新科技手段,往返于虚实场景之间,为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叹为观止。同样,《开学第一课》能上天入海、穿梭古今地呈现在全国青少年面前,也是现实中的科创力量让我们得以进一步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散布在中华大地甚至宇宙苍穹的文明能鲜活宛若比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创造中激活新的灵感,这恰是“第一课”的应有之义。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对我们中国大好河山有了更多的认知,为全国青少年观众描绘出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以此鼓舞广大青少年去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去追逐梦想、探索无尽的星辰大海。我们中国现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先辈为之奋斗。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并对其深感自豪。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3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到一年九月时。每一年的9月1号都是广大莘莘学子开学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中央电视台都会在开学季当晚黄金时间播出《开学第一课》,也因为有了这个节目,让我们开学也多了一份国家层面上的仪式感,所以每年开学第一天,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收看《开学第一课》也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今年节目的嘉宾可谓是遍布各个行当,有北大副校长《儒藏》中心主任王博,有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有北部战区空军某部飞行员张威,有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指令长景海鹏……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这是今年开学第一课的嘉宾之一,空军飞行员张威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新学期第一天,正在太空出差的神十六航天员还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独特的开学礼物,分别是“上进心、好奇心、初心”。他们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我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朱杨柱说,在高三时他想过,如果上不了天,那么他就来研究上天的东西。在高考填志愿时,他唯一的志愿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的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但是翱翔天际的追求和梦想在他心里一直没有磨灭。“现在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航天员,在我们中国空间站里遥望美丽的地球。”朱杨柱说,永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收获。

  桂海潮表示,他要送给大家的礼物是一颗好奇心。“20年前,正在上高二的我从校园广播里听到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心中点燃了对航天的兴趣。此后的20年里,我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高校老师,又幸运地成为一名航天员。”“正是对太空的好奇心指引着我选择并坚持,希望同学们勇于探索,奔向自己心中的梦想。”他说。

  景海鹏说,为了实现第一次飞天梦想,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25年前,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庄严宣誓,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我想这是一名航天员的初心。”他表示,如今,中国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在轨要开展诸多领域的大规模科学实验和试验。在未来,我国还将实现载人登月,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我国还将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还要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等。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下一个实现梦想的就是你们自己了。”景海鹏说。

  同学们,新学期来了,让我们一起为梦想扬帆,为祖国远航,一起拥抱灿烂的星辰大海。强国复兴有我!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4

  9月1日晚上,我和家人们共同在电视机前收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主题就是“强国复兴有我”。

  节目一开始,首先出场的是主持人撒贝宁老师和龙洋老师,撒贝宁老师首先介绍了我们今年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河南安阳的殷墟火出圈了,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了,航天员在太空频繁地会师,中华文明探索工程等。我国在取得这些举世瞩目新变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小时候,我对天上成千上万的星星特别感兴趣,脑子总是在想,天上那么多星星到底是谁制造出来的呢?星星到底是怎样的形状?现在长大后,才明白天上的星星只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断取得新进展。

  节目中的宇宙观测让我对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感到非常骄傲,“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通过收看节目,我才知道在我国四川稻城,有一个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宇宙射线观测的科学装置叫“拉索”。“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同学们介绍了“拉索”的神奇之处,接着就带我们一起到了“拉索”的现场,给我们揭开了“拉索”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拉索”面积有1.36平方公里,然后介绍了“拉索”是由什么构造的,原来“拉索”主要是由约45万吨高纯度水组成。水是我们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物质,但是这些最普遍的物质却帮助我们完成了科技的探索。我们不禁感慨,科学家们利用这些高纯度水,利用它的物理原理,通过实验,最后研制出来可以探索宇宙的先进工具。这些都离不开我国科学家的智慧,正是科学家的智慧,帮助我们揭开宇宙中的奥妙,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近距离,第一时间接触到宇宙的科学知识,从而利用这些科学知识更好地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科学家曹臻还跟我们介绍了当时建设“拉索”的历程,专家们克服了高海拔,低温等恶劣环境,终于制造出这么一座规模最大的宇宙射线观测站,看到这里,我佩服这些建设工作者,他们不怕困难,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仍然不断坚持,不断努力,最后终于取得成功。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因为他们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必须要拥有这么一座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子孙后代,从而屹立在世界科学之颠。

  科学家曹臻最后说的这句话让我们非常感动,他说拥有了“拉索”这样的一个装置之后,我们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那么在未来的十年,在这个领域里头,我们来引领着这个学科的发展,将来对宇宙怎么描述的宇宙观里头,要有我们中国人的声音,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我们的话语权。

  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触良多,我们能否在未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升华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打造出不一样的自己,建设祖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5

  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终于开播了,我们带着期待与自豪,对于中华儿女来说,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一堂不能缺少的课。

  在节目中,我们节目中,我们了解了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国家版本馆、《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些工程贯通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在和未来。我们从书籍、绘画中了解到了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了解到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到影响我们两千多年的思想,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革,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展望了未来中国的无限可能。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都非常重视文献的整理和编撰,而文献的传承离不开历代有志之士对文脉的守护,也正是因为在不同时期的一批批读书人,他们孜孜以求、殚精竭虑,才有了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我们秉承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为之努力。就想《儒藏》工程首席专家汤一介说的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他说:“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他只要活着一天,他就愿意为这个工程来尽力。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敬佩,也激励着我们当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金晓明带领我们进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通过欣赏和了解中国历代绘画,我们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明白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强国复兴有我,为中国梦奋斗吧,少年们!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6

  假期结束了,我们也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2023年9月1号晚上八点,我准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主题。

  节目首先通过介绍我国的三大文化工程:国家版本馆,《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发展,我们在历史中找到复兴的答案,在文化隗宝中找到强国的意义。这三个工程,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古人的文化与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烟火生活。

  其中让我印象作深刻的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他是古今中外所有藏有中华文明印迹的资源,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古籍。国宝“何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之一,里面讲到当时因为差点被当成废品卖掉,还好我们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国宝“何尊”才躲过一劫被留下来。

  《儒藏》“藏”是读(zang还是cang)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倾听《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为同学们回顾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故事。自古以来,我们中国都是非常重视文献,整理和编纂,这些传承都离不开历代有志之士对文脉的守护,正是因为在不同时代,有着一批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孜孜以求才有了这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他还提到了汤一介老先生,是《儒藏》工程的发起者和主持人,汤一介用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绝不逃避,遇到责任勇于担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华文明的智慧,开创美好未来。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性。这堂课,我们从中学习,也更加自信,强国复兴有我,我将为之努力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7

  今天是九月的第一天也是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日子,象征着新的学期新的寄托。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今年的开始第一课带着我们温习励志故事,培养受众的爱国情怀,积聚成长能量。

  在节目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时代一直进步,我们作为新青年同时也要跟着进步。还有就是更多的去了解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景象,是因为有历史洪流中许许多多的祖国青年用自己一生去捍卫与守护,至此我们要更好的奋斗,不要辜负的祖祖辈辈的辛苦付出。

  从王博教授《儒藏》到金晓明给我们讲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让我知道了要多去读书。同时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树立三观、蓄积力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了解中华的文化,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祖祖辈辈付出的努力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了解到这个宇宙之大。就《儒藏》这本书就10亿字,我可能看不到这么字的书,但是我知道《儒藏》蕴含的中华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同时让我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真的很不错,同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和不会忘记的印象,我想我这一辈都会记住的。他们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故事,让我作为一名新青年,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语使命。让我们从这一学期,从今天开始努力的去学习。让我们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加油新青年,祖国的未来靠我们去努力,去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8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节目后,我的感受是无比振奋与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浩瀚星空,我们渺如尘烟。在这堂课上,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走近宇宙的世界,考察宇宙的历史。这堂课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在宇宙观测领域的强大实力,也让我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话语权而感到自豪。

  在课堂上,拉索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向我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我们知道,拉索观测站的建设代表着我国在宇宙观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作为一个复合型高海拔观测站,它不仅能够观测宇宙线,还能进行其他多个方面的观测研究。这项科学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不再只能仰望星河,还能去探索到宇宙太空中的奥妙。这种综合性的观测站在国际上也是非常罕见,它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宇宙观测领域的独立自主能力的提升。

  曹臻首席科学家在课堂上详细介绍了拉索观测站的建设过程和科研成果。他提到,拉索观测站的设计和建设完全由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和话语权。我们不再是仅仅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成果,而是能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科学贡献。

  作为学生,新一代中国人,我们深感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我们需从现在开始,强健自身,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强国复兴,为祖国的梦想,贡献自我。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来到了9月1号开学日,还不到八点已经守在电视机旁,打开CCTV1频道等待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播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中华文明不仅体现在博大精深,深厚广阔的文化中国,也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我们一起走进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公园,他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

  廖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创建生态茶园之路……八年来,廖红带着科技特派员团队为生态茶园茶叶优质率提高百分之三十,水体磷污染减幅超过百分之六十,提出了“茶豆油菜套作”的绿色生态模式,我们对大自然好,大自然也会回馈给你。

  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观看了节目,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地大庞博,山河壮丽,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快速增长,更是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全面提升,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0

  看完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坐在电视屏幕前的我不禁内心震撼,也饱含热泪,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

  节目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等同志,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少年立体感受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

  节目中,王博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他表示,在做《儒藏》编纂工作时,汤一介已有76岁高龄,那时他已被查出来肝硬化,病情一直反复。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编《儒藏》?

  汤一介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他说:“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2014年6月27日,已是肝癌晚期的汤一介坐着轮椅出席了《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发布会。短短73天后,汤先生离世。

  在节目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节目还介绍了“双世遗”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江苏镇江现代化农场,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被这些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经验所震撼,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这些实践不仅让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看完这一期节目,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我要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1

  又是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开学第一课》可谓是身为中小学生的我们不容错过的节目,让我们增长许许多多的知识和眼界,让我们立足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在节目中,我们有幸见证了汇聚文明瑰宝的国家版本馆和记录人民空军奋斗史的航博馆,以及各地的自然保护区,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感受到了前辈们为祖国的付出和尽职尽力。

  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在讲述中,我们自豪的是,哪怕经历了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我们和祖先所踏的都是同一片土地,并且饱含热泪,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刀耕火种、养蚕等技术,一步步迈向文明。

  此外,节目还邀请了抗战老兵,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说起抗美援朝,那是一段多么鲜活、值得歌颂的历史,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中国刚成立,国力匮乏,装备落后,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还是毅然决然的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直至今日中朝两国一直友好往来,树立了大国形象。

  在这场战役里,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不禁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一段话——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这次我看见各位将士塞上的生活,已认识了我们民族复兴的奇葩,正孕育在枯草黄沙的堡垒中,等候怒放。我深信各位不久更可以使世界认识我们中华男儿还是狮子,并非绵羊。我们全国同胞的热血,都愿意奔放到塞外的战壕里,助各位消灭寒威,激荡忠愤。我现在筹俸国币一千元,本欲供各位杀敌前一醉,但是想起这是长期斗争,并非一次的慷慨赴难,所以愿将这些小的款项,改为医药卫生设备之用,备各位壮士裹伤再战。现在整个民族的命运,抓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家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只有我们血染过的山河,更值得我们和后世的讴歌和爱护。我诚恳热烈地向各位致敬,更愿代表国立中央大学三千教职员和学生,向各位致敬。

  观看完节目后不知不觉早已饱含热泪,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一定要记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2

  新学期、新面貌,开学第一课的钟声终于敲响了,今天我和所有同学一样,在家跟爸爸妈妈观看了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中小学生准备的开学礼——《开学第一课》。

  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特别丰富的文化遗存,我们的考古学家在中国大地上追寻着一代代先民留下的生存的痕迹。考古学家高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郧县人,在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第三具郧县人的头骨化石,郧县人距今有一百万年左右的历史,本以为他们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类,没想到他们特别聪明。会就地取材把适合做工具的石头打造成石器,分别有刮削器、手斧、砍砸器等等。

  我们都是锥子脸、鹅蛋脸,而郧县人可能长着敦敦实实的大方脸。根据推测,可能是因为当时人们饮食粗糙,需要粗硕的牙床和强劲的咬肌,长此以往就容易长成大方脸。

  考古看完了,下面就走进科学的世界。曹臻首席科学家的介绍让我对拉索观测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更是中国人在宇宙观测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

  强国复兴,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要有理想,有要求,要敢于实践,勇于创新,还要拥有爱国精神和团结一致。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我们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先锋,更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正冉冉升起的骄阳,应面朝世界新局势,喊出自己不怕风浪的口号:强国复兴,吾辈自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在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致献词中,青少年对党许下青春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不畏缩、不退让,常怀志气、骨气、底气,不负人民,不负党,更不负这盛世强国。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3

  2023年开学第一课节目开播了,这期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观看这堂课,我们深受启发,内心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这部分,也明白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当担这句话的意义。

  在课堂上,我们听着陶伟飞行员讲述他当年战场上击落敌机的战绩,讲述他思念的战友们,我们被带入到那场激烈的战争中,我们感受到了解放军战士们的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也明白这期的主题的含义,强国复兴,匹夫有责。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不满19岁的陶伟在对战敌军中,首创志愿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绩,成就了“空中拼刺刀”的范例,激励我国一代又一代飞行员军官搏击长空,守卫我国空域,也鼓舞着我们新一代人奋进自主,永不屈服。

  在课堂上,还介绍了驾驶歼-20为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护航的张威,当搭载着志愿军遗骸的运-20飞入我国领空时,歼-20长机飞行员用无线电与运-20对话。“我部歼-20飞机两架,奉命为你护航,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向志愿军忠烈敬礼!”“身后是我们志愿军的遗骸,前方是祖国家乡,请志愿军烈士们看好了。请你们抬头看一看,看那蔚蓝色的天空,那是我们祖国的领空,看一看那湛蓝的大海,那是我们祖国的领海……”说到这一刻,节目中的张威忍不住哽咽,而屏幕前的我们更是热泪盈眶。

  如今的我们作为新中国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能做的唯有努力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树立伟大复兴的梦想,投身于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4

  开学第一课,标志着新的成长征途的开启,这堂课上学到的东西将为新学年奠定精神基调,为学子们注入精神力量。看了2023年《开学第一课》我决定从这一课开始,做更好的自己。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聚焦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全景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在节目中,最让我触动的是考古学家高星的讲解,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些深入的历史考证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今天的我们,生于华夏,作为一名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为明天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沉睡的心灵苏醒吧,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让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日月同辉,地久天长。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5

  时间总是不经意的流逝,又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迎来了金秋九月,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领略到了新时代的面貌。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工程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付出,让我们得知背后的故事时不禁为之震撼。

  在开篇,王博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儒藏》背后的守护故事,编纂人汤一介先生在开工时就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而且身体状况更是日益下降,身处肝癌晚期,但依旧日复一日的工作,靠着自己坚定地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这项工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坚韧不拔!

  另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早期的绘画,可谓是生动有趣,活灵活现,带领着同学们“画中游”。

  回顾中华历史,我们总是眼含热泪。

  如今的中国蓬勃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是无数的先烈们前仆后继,为我们开创了这盛世的模样。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节目中更是邀请了抗美援朝老兵陶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1953年5月17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满19岁的陶伟在对敌空战中,首创志愿军空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绩,创造了“空中拼刺刀”的范例,激励着一代代空军官兵搏击空天,守卫长空。

  在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上甘岭......这些耳熟能详的战场流血负伤,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看完节目,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6

  晚上八点,我在父母的陪同下,和父母准时收看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今年节目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看完以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让它在未来继续熊熊燃烧。

  节目开始,王博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大宝藏,所以称之为儒藏。然后接着和我们说《儒藏》由2亿字,282册,510种编制而成, 当我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我大吃一惊,原来一部文献的编纂是如此繁琐。通过王博教授的讲述,我深入地了解到《儒藏》的重要性和价值。

  王博教授还讲述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让我深感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各种经典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这部宝贵的典籍。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样一部传世之作。就像王博教授所说那样,一个思想能够流传下来,非常不容易,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献。如果不是这些文献的记载,那我们的中华文明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殆尽。

  这部典籍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智慧。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传承,一种承载着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中华文明的精神,为我们的未来指引方向。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继承前人的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要学会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用智慧和勇气去开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肩负起责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以汤一介先生那代人为榜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7

  观看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之后,我深受触动和启发。这堂课以文化传承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主题,通过介绍《儒藏》工程编纂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节目一开始,王博教授给我们讲解了《儒藏》名字的由来。《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大宝藏,所以称之为儒藏。然后接着讲解了《儒藏》由2亿字,282册,510种编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读完。听完王博教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原来一部文献的编纂是如此繁杂。

  通过《儒藏》工程的介绍,我了解到这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整理和编纂《儒藏》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而且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完成的。然而,这项工作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它的规模。通过《儒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的思想。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王博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的故事。汤一介在高龄和病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这项工作。当被问到为什么要编纂《儒藏》时,他坚定地回答道:“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汤一介先生的坚守和担当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奉献精神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让我深感自豪。

  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中华文明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8

  时间匆匆而过,我们的暑假也结束了。今天9月1日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全班同学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

  今天我们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节目一开始呈现的中华文化就让我震撼不已,整场节目从汇聚文明瑰宝的国家版本馆到记录人民空军奋斗史的航博馆,从“双世遗”武夷山国家公园到江苏镇江现代化农场,从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国空间站......这些无不在展示着祖国的强大力量。我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从节目中我看到了千里江山图,甲骨文,青铜器,博物馆等许多富含中华文明的传承之物,呈现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生生不息的盛景,也看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给我们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陶伟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航空飞机遭受到到敌军的袭击,今天和平的年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向他们致敬。如今我们的航空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成绩,21世纪的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又恰逢盛世,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看完节目,让我感觉汹涌澎拜,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读书使人明智,中华历史,延绵五千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华夏文化精髓。而我们新一代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传播华夏文明的历史重任,则更应该认真研读历代史书,借鉴祖先的历史经验,再创华夏辉煌。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19

  转眼间,暑假已经匆匆溜走,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随之而来。2023年《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

  其中曹臻——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首席科学家,向同学们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位于中国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其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和高能天体活动,并寻找暗物质;广泛搜索宇宙中尤其是银河系内部的伽马射线源等。

  “拉索”完整记录迄今最亮伽马暴高能辐射全过程,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2022年10月9日21时20分50秒,这些伽马光子抵达“拉索”的视场范围,其中,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拉索”收集到。经过几个月的分析,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场爆炸事件的面纱。

  在一次天文学年会上主持人把我们工作的完全忽略,说这个领域的工作只有国外的才是最重要的,这让曹臻觉得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线观测站,面对外国人的质疑,他没有退缩,说干就干,克服地势、寒冷、缺氧等恶劣环境,花了4年建造了“拉索”。

  未来我们要保持梦想,保持对宇宙未知的好奇,去破解这些宇宙的奥秘。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0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第一课又将在央视中央一台播出,回想以往,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都拥有各自的特点。而今年开学第一课的《强国复兴有我》这个主题真是令我激动和震撼!

  节目通过采取全新的实景课堂模式,让我们有幸亲身参观了多个地方,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川和灿烂文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梦的伟大意义,鼓舞了我们中小学生奋发向前,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的课程主要由多个部分组成,国家版本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国家级文化工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儒藏》,通过王博教授讲述《儒藏》编纂的故事,我看到了汤一介先生如何辛勤工作,如何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下去,也让我明白,文化的传承需要代代相传,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这也提醒了我,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向世人展示古老悠久且繁荣昌盛的华夏文明。

  此外,节目还通过与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对话,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等一系列杰出人物,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我、让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坚持奋斗,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我们应当学习他们,抓紧当下,从现在开始,从学习开始!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一次我们学习的机会,为新学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抓住这些机会,改进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在新学期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1

  通过观看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的壮丽景象和坚强奋斗精神。这一节目采用了全国探访,各地接力的方式,让我们跟随着科学家们的脚步,学生们的视角,见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对中国发展有了全新的了解。

  在这堂课上,我们见识到了国家富强,脱贫攻坚的重要历程。在节目中,农技专家赵亚夫,用现代科技为乡村赋能,64年扎根农村一线,服务农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带领庄村创新发展,实现生物多样性农业,让一个贫困村庄建设成为现代化全国文明村,30多年来,他带领的亚夫团队,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吃不饱到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这这种不怕苦不怕艰辛,勇于迎难而上,为建设祖国奉献自我的精神,是我们所需要学习而传承的。

  从种植水稻开始,到探索一条绿色发展道路,科学实现生物多样性农业,实现大自然物种跟物种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又相互利用,做到大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们传承古人的智慧,再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突破,实现如今吃得饱吃得好的盛世局面。我们作为学生,都是冲刺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只要我们能够肯吃苦,肯坚持,一定能够把农业搞好,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今天我们享受着前任的栽树,明天我们作为接班人,有义务有责任有当担去奋斗,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心中怀着强国复兴的理想,努力学习创新,为建造美好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2

  漫长又愉快的暑假过去了,9月1日开学如期而至,在9月1日晚上8点,我准时收看了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就是“强国复兴有我”。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跟我们一起回顾了祖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祖国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祖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离不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敢于探索的伟大精神,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加要学习这些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学习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共同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伟大的国家。

  也许我们在想,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们又是从哪里来,前辈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又是如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节目中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考古学家高星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我们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太丰富的文化遗存。节目中带领我们走进了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一起探索第三具郧县人的头骨化石,据说至今有一百万年左右的历史。节目给我们介绍了郧县人当时的生活习惯,还能用先进的CT技术来尝试恢复他们的相貌。看到这里,我就震惊了,现在的科学技术真了不起,居然能用先进的CT技术来让我们了解一百万年前郧县人生存繁衍的一些故事,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更好地了解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考古学家高星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最深刻,我们寻根问祖,我们一次次跨越十万年,百万年的时光隧道,与中华大地上的祖先们邂逅。我们与古人对话,审视的那也是我们今天的自己,我们和祖先,脚踩在同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在百万年前,就有祖先在繁衍生息,这片土地孕育了文化,诞生了文明。华夏大地养育的人类,百万年来连续演化,生生不息。

  通过节目中对人类百万年前的探索,让我们这一代人认识到,祖国人民代代相传,文化也不断传承下来,我们更加要不断创新,努力学习,才能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推向前进,为祖国创造出更多奇迹,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3

  今天开学第一课风雨无阻,依然是9月1日晚上的八点钟。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节目通过展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介绍了文化工程,分别是《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王博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我们了解到,《儒藏》的编纂过程需要汤一介先生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自信。

  我发现如果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读完,不得不感慨真的了不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则是金晓明老师讲述,一边听着金晓明老师讲解,一边观赏历代绘画作品,让我深深入了解了中国绘画的独有的魅力。绘画作同时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今天的节目很精彩,他们的精彩故事深深的鼓励着我,让我有了一份奋斗的冲劲,同时让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去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国家复兴的重要力量。无论将来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都要保持一个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去干,就一定可以为祖国干出一番新天地。加油吧!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4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八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等,以奋斗者的第一视角,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呈现伟大奋斗精神,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首先由王博教授讲述以《儒藏》为代表的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以及回顾《儒藏》的编纂人汤一介先生汇聚《儒藏》的过程,王博教授说“同学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这一代以后长大了也要继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和人类智慧。

  接着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后是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讲述1953年的5月17日空战的情景。

  “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

  最后是来自太空神舟十六号乘组向广大青少年送出三件开学礼物分别是一颗上进心、一颗好奇心与一颗初心。

  国家现在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一代一代人奋斗拼搏出来的,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奋斗,那就是强国复兴。

  作为小学生,我相信现在学好知识,以后定会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量。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5

  新学期开始了!又到了一年一度观看《开学第一课》,还没有到八点我就坐在那里等着开始。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今年的每一个节目都非常的精彩让我印象深刻。

  节目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宋时期大画家马远额《蹴鞠图》,画中一位手拿餐盒筷子的“外卖小哥”,便利的“租车”服务,看到这些图中古人的生活场景,都是来自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千古名作《千里江山图》为什么很少公开展览呢?原来是因为每次展卷打开,都有可能让画面上的石青、石绿这些矿物质颜料剥落下来,这也让这幅国宝更多时候是藏在“深阁”中……

  身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接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这些“历代绘画大系”继续传承!

  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太丰富的文化遗存,但是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考古学家高星为我们讲述了人类起源、演化历史、中华文明起源……居于首位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第三具“郧县人”头骨化石,距今有一百万年的历史,对于这么古老的人类是否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呢?他们通过就地取材,把合适做工具的石头打造成为石器。现在的我们都是锥子脸、鸭蛋脸,那个时候的人可能长着敦敦实实的大方脸。根据推测,可能是因为当时人们饮食粗糙,需要粗硕的牙床和强劲的咬肌,长此以往就容易长成大方脸。

  这节开学第一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中国发展之快,也同时让我知道了我们要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我无悔身在中国,同时也为有这样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6

  在9月1日晚上8点,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守在电脑前面,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开始。爸爸告诉我今天会有很多时代楷模,让我学习他们的精神。

  节目开始了,今年节目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节目里面的叔叔、阿姨真的是太优秀啦,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航天员、科学家,是我以后要长期学习的榜样!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实现理想,成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中华文明不仅体现在博大精深,深厚广阔的文化中国,也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实景课堂带领我们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个世界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公园。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马方舟老师教我们用“振落法”收集昆虫,跟我们介绍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

  廖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生态茶园,2015年廖老师开始了以武夷山为基地探索创建生态茶园之路,八年来为茶叶优质率提高了30%左右,水体磷污染减幅超过60%,让我们深刻体验到了“你对大自然好,大自然也会回馈你的”感受。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我坚信,青春并不仅仅意味着年龄或身体的年轻,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年。我们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7

  时光如梭,忽然而已,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到来,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也随之而来。每年9月1号,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第一门课,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而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少年立体感受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并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的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化。

  在课堂里。我看到了中国国家版本馆里浩如烟海的文卷,珍贵的文物,认识了勇于探索,奔向心中航天梦想的朱杨柱,了解到武夷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里虫子爱吃大豆却不吃茶叶的原因;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首次驾驶歼-20飞机为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声音的、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聆听奋斗者的时代故事,让我领略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强国复兴中的重要性。让我深知,只有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潮起正是扬帆时,勇为立潮头,向光而行,中国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让我们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8

  新学期的到来标志着新的开始,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到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节目组邀请了文化学者、考古专家、科技领军人、两代飞行员、神舟十六号乘组......一批重量级嘉宾汇聚课堂,讲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故事,汇聚磅礴向上的青春力量。

  随着撒贝宁与龙洋两位主持人的同学们,开学了。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序幕。

  最让我感动的是空军某部的张威带领着同学们讲述了抗美援朝陶伟和歼-20飞机的那一段,由飞行员张威带领我们一起去参观歼-20,还请来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老先生来与我们讲述当时空战的情形。

  陶伟当时还不满19岁参加了空战,首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战绩,他创造了“空中拼刺刀”范例,成功击落了敌机七架,击伤1架。他讲述当时双机在返航的时候遭到了敌人袭击,没想到敌机开炮将长机击落,敌机突然收油门,我们很快的就冲了过去,等到发现的时候也就五六百米,这时敌机在前方,我就向右边把飞机拉起来,飞机一边滚转一边向敌机开炮,在120米距离讲敌机击落。

  在当时的空战中牺牲了4名飞行员,年龄最大的才29岁,最小的19岁。

  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安心的学习,纪念他们,离不开他们为新中国和平而做出的伟大贡献。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70周年,我们将迎回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空军飞行员张威曾驾驶歼-20战机,为搭载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伴飞。“请志愿军烈士们看一看祖国的领空,看一看祖国的领海,看一看绿水青山……”向志愿军忠烈致敬!

  看完《开学第一课》节目,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社会责任上,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复兴添砖加瓦。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29

  很高兴又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我早早在电视机准备了。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我看完了还觉得不够,还想再来一集。今天晚上我收获了很多东西。

  今年出场的主持人是撒贝宁老师。很多节目都很不错,让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高星老师讲述的人类的起源,听的我很入迷。我发现一块小小的甲骨文,一块化石,里面蕴含了百年的历史,今年的节目是一个接一个的好看。

  接着舒冬主持人出场了,带我们走进了自然世界。有美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我听着赵亚夫老师讲述农民的不容易,走到了今天,心中万分感动。

  大自然的介绍看完了,接着就走进科学的世界。曹臻首席科学家的介绍让我对拉索观测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更是中国人在宇宙观测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到了最精彩的部分陶伟老师讲述他与战斗机的故事和张威飞行员的故事,他们让我明白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和牺牲。结尾还有一个讲述宇航天员景海鹏的故事,虽然很短,但是让我明白了很多。

  通过今晚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让我知道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是多么的自豪,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可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30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开学,同往年一样我早早地坐在家里等着观看《开学第一课》,晚上八点准时开播。

  节目一开始就是主持人撒贝宁老师的出场,他用自己极具幽默的讲话方式带给我来不一样的节目体现。我们的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航天员在太空频繁地会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是惊喜不断,与此同时,新时代科技创新也是捷报频传。今年我们《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节目中我了解到许多知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有《儒藏》首席工程专家王博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故事,并回顾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让我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儒藏》我们可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影响我们两千多年一直到现在的思想,如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都关联着“仁”的思想,正是有他们那一批孜孜不倦,甘于奉献的精神,才使得如此有文化蕴含的典籍流传下来。这让我知道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传承中华文明和智慧,我们以后也要继续传承中华文明和人类智慧,开创美好的未来。我牢记那一段话“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寒,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有前辈们呕心沥血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盛世之景,而我们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辈之志,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未来的接班人,强国复兴理应有我,有我们。新学期伊始,我们要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不断积累。苦练本领,夯实根基,为明日“起飞”奠定基础。

【2023年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的收获作文11-24

关于开学以来的收获总结 总结开学以来的收获与不足10-08

开学第一课总结与收获(通用6篇)09-01

开学以来的收获总结07-03

开学第一课学习收获总结(通用11篇)09-01

《开学第一课》的收获(精选10篇)10-11

开学第一课收获心得09-21

09-01

开学第一课心得收获(精选26篇)09-12

开学第一课的心得收获(精选33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