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下面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精选4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
2020年,庚子鼠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抗疫情。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21团医院青年医生XX服从组织安排,长期坚守在21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团中学,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彰显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服务大众的天职。
2012年5月,兵团到内地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XX抱着对兵团的向往,报名应聘,从中原大地河南来到二师21团医院工作。转眼8年的时间过去了,XX在21团结婚生子,扎根在兵团。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打乱了亿万中国人正常的生活秩序。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准备陪家人出门拜年的XX接到医院通知,要求他立即返岗,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XX二话没说就赶回了医院,投入到流行病学史调查、分诊、隔离、消毒、卡点执勤等疫情防控工作中,没有半句怨言,努力干好每一项工作。
2月10日,全国疫情形势严峻。按照上级部署,为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21团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集体搬进医院。2岁半的女儿看着爸爸收拾东西也要跟着走。XX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安抚女儿。妻子由于工作借调不在团里,母亲身体不好,独自在家带孩子。他有些不放心,再三叮嘱母亲在家要按时吃药,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虽然家里有困难,但XX还是克服困难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月15日,XX被安排到21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从正确穿脱防护服,到不留死角进行环境消毒,再到采集、整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人员信息,每一个工作环节必须到位,每一个工作要点都必须牢记在心;接送隔离人员,采集人员信息,体温监测、记录,上报人员信息,协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其他工作人员工作……XX经常忙碌到深夜甚至到天亮,那都是常事。有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人员出现情绪问题,比如对疫情的恐慌,亦或者是因为隔离时间长而产生的心理焦躁情绪,XX再忙再累都要努力的去安抚和疏导他们。
有些慢性病患者药品吃完了,他想办法协调解决;有的人觉得饭菜不合胃口,他会跟工作人员反映,看能不能调整一下;有的人因家中的老人、孩子留在家无人照顾不放心,他要与他所在的社区、所在的连队“两委”成员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在隔离点,XX成了事无巨细的“管家婆”。
在21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时,XX都是24小时待命。有时是凌晨三四点,有时是接近天亮,随时都有被送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外来进团人员,由于人员复杂,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无法预知的事情。
2月20日晚上,来自甘肃的高某刚被送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不久,因饮食不规律,又加上喝凉水,胃病犯了。深夜,胃痛难忍的高某拨通了XX的电话。XX联系团医院给高某送药品输液,一连几天晚上他都穿着隔离服等着液体滴完才回去休息。每次回去脱下隔离服,他感觉浑身上下每一寸皮肤都“解放”了。高某的胃病慢慢好转,隔离期结束时,他对XX一再表示感谢。工作虽然辛苦,但病人的肯定是对XX最好的激励,也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3月18日,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形势全面向好,21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也随之撤离,在隔离点“驻扎”多日的XX本想着回去好好陪陪家人,又接到到21团中学当驻校医生的通知。他又收拾行李住进了学校,全力以赴做好全校600多名师生的防疫消毒和发热处置等工作。
2020年疫情防控战役是XX一生难忘的经历,也让他在战‘疫’中磨练了意志,收获了成长;也更让他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医生的担当和使命。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
2020年新春到来之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和深入,需要增设专门的发热隔离病房。21团医院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后,及时搬迁病区、调配护士,护理部在护士长XX的带领下开始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以最快的速度确保发热门诊、发热隔离病房正常接诊。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每个人的内心有万千感慨,身边有太多感动和感伤,但是更多的是心疼和心酸。21团医院的护士姐妹和弟兄们每个人都是忘我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正如诸多文章所说,她们有的已为人父母,亦为人妻、为人子女……但是当疫情来临他们充分展现出的是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从2月15日开始,21团医院全体护士连续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吃住在医院,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染和鼓舞着身边每个人,也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
XX作为21团医院住院部护士长,同时也是一名基层医院的共产党员,当接到医院党支部“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命令时,她没有一丝犹豫,即带领着护理部的姐妹们完成好隔离病区的防疫工作,自己每天还要完成发热门诊的防疫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大量和住院部的工作协调。她在心里默默鼓励自己:守护生命、捍卫健康,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再难再危险,我也绝不退缩!
发热门诊是医院的关键“闸门”,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面对无处不在的风险,XX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各种操作流程。每接诊一个病人,她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既要耐心询问病人的病情,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详细登记病人的信息,还要安抚病人的情绪。
“请问您最近去没去过武汉?”“有没有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是否有干咳、乏力等症状?”为了不漏掉一个疑似患者,这样的话每天不停重复着。对每一个疑似患者,她都要进行抽血检查,戴着双层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穿着隔离衣,但多年熟练的护理技能让她努力做到“一针见血”。虽然和病人接触的时间越久,暴露的风险也会越大,但是每当看到自己的辛勤守护能使患者无助的眼神变得信任,当感到自己的真心付出能为群众带来生命健康安全,当想到自己的实际行动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时,所有的辛苦劳累都烟消云散,心里留下的只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3月1日XX在发热门诊工作了15天后,有些想家了,爱人代兴作为医院党员也在21团集中隔离点工作不能回家。家中有二老和上高二的女儿,他们在家都安好吗?然而一想到不能让全院的疫情防控半途而废,XX还是控制住了回家看看的想法,只能通过微信视频来倾诉对老人和孩子的牵挂……每当此刻她就会一遍遍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我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这样,她一次次走上疫情阻击战的道路。抗击突发疫情工作流程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变得熟练,从一开始只是完成操作性的工作,到慢慢与患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这一切都让XX刻骨难忘。她不后悔选择了这份职业,只要有勇气去坚守,相信风雪过后便是晴天,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武汉加油!白衣天使们加油!
疫情没有结束,战斗还在继续,XX带领着护理部的姐妹们一如既往,恪尽职守,努力站好每一班岗,为夺取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把满腔责任心默默奉献在防疫一线。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
常有人问他:你每天奔波在一线,你不怕吗。他总是眼神坚定,微笑着回答:“我不怕,我穿上这身白大褂,我就无所畏惧。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战争的胜利!”他就是南口镇卫生院医生陈刚,千千万万的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更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南口卫生院医务人员本就匮乏,又有7名医护人员被抽调到市双创中心隔离区,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都压
在了他身上,他既要统领全局,又要参与到一线战斗中。在医院的疫情防控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发热门诊,就是在隔离病区。
每天村里排查的发热病人都要送到卫生院,他要肩负起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断,对于有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和市定点救治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及交接手续。对于可以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要集中收住入院治疗。同时,他每天还给被集中隔离在院的患者做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2月27日晚九点半,他正在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突然接到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经过市人民医院诊断,发热患者陈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排除新冠肺炎,要接回该院继续治疗。接完电话,他立即联系接送患者专用车的司机,两人迅速赶往市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办好交接手续,又赶紧护送患者回院。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又一个人跑到了医院食堂,原来在回来的路上时,他得知患者还没有吃晚饭,于是准备给患者做点吃的。二十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便递到了患者手中,患者感激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了笑,叮嘱患者:“吃完了早点休息,住在隔离病区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病治好了就可以回家了。”安顿好患者,他才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去往自己的宿舍。
每晚工作到十二点,这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等到工作结束可以入睡的时候,却到了他最伤感的时刻,因为外表坚强的他,心里时刻牵挂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他爱人是团山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2月8日被抽调到市双创隔离中心,与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承担着双创中心第三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从除夕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各自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的两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才一岁,在家里由奶奶一人照顾。只要工作结束有点空余时间的时候,他便会抽空和老婆孩子视频,隔着手机屏幕,大女儿总是问他:“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好想你们”他总是忍着眼泪安慰女儿:“快了快了,你在家里要听奶奶的话,要照顾好弟弟。”
在家里,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依靠,母亲的孝儿;而在这里,他就是一名医生,一名战士,他说: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4
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人轻装上前线,有人在后方负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医生首当其冲,石首市高陵镇卫生院的徐思红便是其中一位。
有担当的护送员
大年三十那天,天气似乎也知人间疾苦,寒风刺骨,风雨交加。徐思红忙完白天的诊疗工作,晚上又主动承担起管家铺大桥卡口的体温监测工作。就这样一辆接一辆的汽车,一波又一波的风雨,几个小时后,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摆设,他不以为然。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各乡镇医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异常、武汉返乡人员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于是徐医生主动承担了这项护送工作。这项工作既存在高风险,每次护送时间又不确定,一天下来他经常是忙到晚上十点后才吃上一顿饭。
肯专研的“修理工”
据了解,徐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放射科医生,前面说的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轮班的同事被临时抽调走了,由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人手不够,所以他又兼顾着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医疗费物交接。有一次,污水处理系统故障,他就蹲在污水池旁认真的检查修理,完全不顾脏和累。其他同事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挺爱钻研的,这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他在医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点,检验科的血球分析仪突然发生故障,一直不停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声。如果仪器故障,在疫情期间很可能联系到不到专业人员前来维修,那将会严重影响检验科的工作进度,同时不能及时将结果传送给一线医生作为诊疗依据,也会耽误患者病情。显然,在这个特殊时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医生,跟他简单讲了一下情况,他二话没说迅速赶来检验科试探性的开始排查修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经过反复的摸索调试,仪器终于修好了,等抬头一看,已经是半夜三点多了。还来不及道一声谢谢,他就离开了,脸上虽充满了疲惫但他很欣慰。
爱帮忙的“暖大厨”
院里院外总少不了徐医生的身影,隔离病区组建时,床位需要调整,统一搬到指定区域,“来来来,我帮你”徐思红立马赶过去帮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职工作后都是能帮尽帮,同事总是打趣:明明是个医生,却干成了杂工,活脱脱的“徐雷锋”。
平时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尔也会觉得肚子饿,徐医生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厨房,摇身一变“暖心大厨”,承担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说:“我做的根本不算什么,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时候,虽然是一个杂工的形象,不过能帮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日子过得真的很充实!”
时间还在向前,与疫情恶魔的战斗仍在进行,徐思红依然忙碌地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遗余力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5
配制试剂、提取核酸、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
2月24日,在潜江市疾控中心仅有10多平方米的负压实验室内,王丽穿着“武装到牙齿”的密闭医学隔离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王丽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师,有着丰富的微生物检测经验。与病毒近距离接触,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续上十个小时。
面对疫情,陕西省第一时间驰援潜江,王丽便是第一批抵达潜江的病毒检测专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时30分,包括王丽在内的陕西省疾控中心5名专家抵达潜江后,稍事休整便进驻潜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实验室,开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队长刘东立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长,传染病控制副主任医师,曾参与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有着丰富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经验。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检测试剂极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结果异常,无法判读。仪器也时有故障,影响到检测工作进度。刘东立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核对,排除仪器故障,经常工作至凌晨。经过多次摸索,终于优化了检测试剂,为防控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检测工作中,病例样本采集、核酸提取两个环节最为关键,而病毒若通过气溶胶溢出极易感染检验人员。“在这两个环节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须坚持做完检验,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检验员游帅乔说,把病毒核酸提取出来后,加入反应体系,再利用仪器将病毒核酸数量进行放大扩增,分析检测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一批标本按检测程序顺利完成需要近6个小时。
“实验室里每个人筋疲力尽,但从来没有一位同事喊过累。”游帅乔说,只要能准确地检测出结果,能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这群来自陕西的专家已经在潜江战斗了25天,他们用专业、敬业赢得潜江人的敬意。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6
他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多年来全身心投入临床诊疗工作和医院建设。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外科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天职,他就是我院外科医师、共产党员宋龙基。
坚定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工作14年、入党7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不动摇,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服务宗旨,以院为家,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休息还是下夜班,不论曾经在乡镇,还是如今在县城医院,只要病人需要,他都毫无怨言,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单位和科室看到他的身影。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作为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诠释职业之美
自1999年从卫校毕业后分配至卫生院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他积极的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病患者。十余年如一日,在医疗卫生岗位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又放弃了多少次休假。特别是在调入中医院工作后,他更加努力工作,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回报身边的每一个人、回报每一位患者。特别是近2年来,新医院建成并投入运行,住院及门诊病人成倍增加,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工作量较前明显增加,而他却总是毫无怨言,冲锋在前,凭着自始至终的热情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近1年多以来,为了使中医院腹腔镜项目及手术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并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他更是起早贪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带领的手术小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已完成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输卵管切除术等手术逾百例,使我院外科医疗水平有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我院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开创了我县微创外科的先河,填补了本县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使医院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
廉洁行医,始终淡泊名利
宋龙基是一名普通医生,他始终淡泊名利、廉洁行医、本分做人的人格魅力感召着身边每一个人,是医务工作者的优秀楷模。
在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他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他是坚决不收,还经常和患者开玩笑:“你如果爱戴我,就不能这样,接了你的红包,不是对不起我这身白大褂吗”。患者送补品,他心疼患者身体不好,坚决要患者自己拿回去补身体;患者送锦旗,他嫌贵,从不让患者花这个钱。
言传身教,对同志满腔热忱
作为上级医师,他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及时帮助下级医师解决困难和问题,以真心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很多年轻医生向他请教问题,他都会耐心讲解,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指导,对待普通护士也是如此,传授各种医疗知识,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从医多年来,他已经带出了许多下级医生,有的已经成为了科室业务骨干。这一点,对于同和他在一个科室工作的许多年轻同志来说深有体会。
勤学苦练,全面提高治病救人的本领
多年来,他对医术精益求精,也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重要地位。除了学习医学知识外,还有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他觉得医生是和人打交道的,只有全面了解人的心理,才可以更好的与患者沟通。许多与他接触过的患者都觉得他的治疗感到心里很舒畅,因为宋医生好像特别了解他们的心思,说的话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
自步入医学之门,他便深知从医很苦,但他却始终以苦为乐,以此为荣。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7
李有忠,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有忠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有忠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有忠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有忠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有忠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痛苦异常,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有忠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有忠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有忠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有忠,从此与李有忠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有忠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有忠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有忠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有忠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有忠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有忠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有忠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8
29年中,王xx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
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王xx1962年出生在岭南,因为从小生活在岭南,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1982年,王xx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岭南乡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
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xx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王xx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王xx就不愿再离开。“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王xx说。
在王xx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xx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王xx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王xx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王xx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xx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一心为民情系病患
王xx从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王xx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47岁的芦苏云说起王xx她感激万分:“是王xx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王xx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王xx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王xx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xx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
工作中,王xx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
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xx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xx是岭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xx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页页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
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王xx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
妇产科是岭南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王xx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王xx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王xx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
王xx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王xx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岭南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王xx对他做了验血、b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王xx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王xx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工作为重家庭为轻
王xx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与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总是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她的心里,医生“拼命”就是为了救命。
19xx年3月22日,王xxxx预产期到了,当时在岭南卫生院待产的孕产妇还有四个,卫生院又只有她一个妇产科医生,王xx心里放不下她们,没有去住院待产,当她挺着大肚子刚为一名前来流产的妇女做好手术,就感到不适,发现羊水已经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坚持为等候门诊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驶往市妇保院的急送车。还好,女儿顺利出生了。
她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爱心,一生无愧,却对家人甚少关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和她住在医院里,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女儿,王xx只好雇了个保姆平时照看着。等到女儿到百官读初中了,王xx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照看她,亦无法在学习上指导女儿。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说起母亲对她的照顾,仍会抱怨少之又少。
王xx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结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却因她的缺席让全家人十分不悦。当时,她正在配合岭南乡计划生育工作为育龄妇女放环,“因为岭南乡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妇产科医师,如果我走了就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于是,王xx选择留下来工作,没有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最终,父母不理解,弟弟无法接受,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成为她的心头之憾。
三年前,王xx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可当时正逢卫生院搞基建,身为院长的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里有时间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带到卫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这样劳累,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哪知这一去就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没有机会尽孝,是她一辈子的悔痛……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在担任岭南乡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的近时间里,王xx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理念,加强安全医疗、行风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等,使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从的30万元提高到了和的100余万元。岭南乡卫生院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她内强制度抓管理,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卫生院领导班子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重抓落实,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外树形像抓行风,深入开展卫生院职业道德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通过激励考核机制,切实推进行风建设,近几年来,卫生院从未发生医疗纠纷、投诉、上诉等事件,,以满分的优异评议成绩在岭南乡基层单位(窗口)行风评议中获第一名,并被市卫生局评为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围绕“落实医改、提高服务、提升行风、促进健康、构建和谐”实践载体,深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她带领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山区农村,和群众交流谈心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山区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查找岭南卫生事业在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深入分析检查,切实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有力推动卫生院各项事业的科学稳步发展。
“我生在岭南长在岭南,与岭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再说这里的百姓需要我,我离不开他们。”这是她朴实的心里话,却更显得她的高尚和博大。正因为有高尚的医德,她才能满腔热情地去实践医生的职责与使命;也正因为有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她才能坚定理想扎根山区救死扶伤始终无怨无悔。山区需要王xx这样的好医生。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9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所在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镇优秀共产党员,缠溪镇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家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配合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0
颜建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颜建辉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
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颜建辉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颜建辉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1
王森鑫,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xx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王xx森鑫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王xx森鑫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王xx森鑫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王xx森鑫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王xx森鑫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王xx森鑫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05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xx头疼难忍,神智不清。王xx森鑫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一定危险。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精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清醒,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请求,王xx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实了王xx森鑫的最初诊断是十分准确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xx医生治疗。经过王xx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始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xx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xx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称赞。王xx森鑫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xx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xx森鑫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称赞。
在公益事业中,王xx森鑫率先垂范,事事处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王xx森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率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xx医生。”
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
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王xx森鑫的`拳拳之情。
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王xx森鑫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xx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王xx森鑫把王xx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00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xx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学,王xx森鑫立即又拿出2000元,让他顺利上了大学。几年来,王xx森鑫视王xx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帮助,使王xx仲敏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5月18日,王xx森鑫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xx森鑫担心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出现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香激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旱灾等,王xx森鑫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王xx森鑫助残、救灾捐款达20多次,计8000多元,捐赠衣物100余件,便民义诊服务150多次,免费义诊群众2万多人次,帮扶困难村民6户,帮助贫困大学生11名,资助资金6万元。
十几年来,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王xx森鑫的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未来,王xx森鑫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2
xx,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xx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xx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明白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我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便愉快的节日。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xx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xx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xx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当引xx为自豪,以xx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3
xx,男,1965年10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身残志不残,乡村医生三十载。xx脊柱严重侧弯压迫右肺不张,稍微劳作便喘息,是一名患先天性二级肢体残疾的乡村医生。因残初中毕业后失学,失学期间自身疾病十磨九难,家中姐弟两次患病险些丧生。所以,习医救人成其心中定志,叹当时家中困难,读卫校只能望洋兴叹,只好在地方师承学习中医内科,遂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本职岗位上,力争刻苦钻研,勤学苦练。1999年参加全国首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一次性合格,业余时间医书常读,医案常翻,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有群众赞其“手捧医经心怀大众者”、“百里来求缘有术,三更出诊乐无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大年三十未息,年头初一上岗,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气寒冷奋斗在抗疫一线,官溪村涉汉返乡人员较多,二十多天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餐放心饭,拖着残疾之躯,为疫情零发生尽绵薄之力。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4
xx,男,1977年3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10多年来扎根农村基层,用爱和坚守呵护全村百姓健康,身残志坚传递医者大爱,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身残志坚,创新建立了“流动村医室”。高马二溪村是一个遍僻的小山村,全村人口1890多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医少药是常事。应对现实困境加之自我腿脚不便,xx特别理解病人的痛苦。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几万元配备了一辆新车,将村民常用药和医疗器械装入车内,专门用于日常巡诊和上门治疗,随叫随到,实实在在方便了村民,村民乐哈哈的称为家门口的村医室。"流动村医室"还免费为村民取送快递,邮件,顺路时常常搭乘村民,全方位便民服务。
不服输,能做事,任劳任怨。作为村医,他心里有一本民情日记。一是为全村1600余人参加医保建档立卡。二是对全村1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隨访制度。三是对124名贫困户实行重点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送医送药上门。全村谁患病,谁需要定期上门检查了如指掌。双休日基本无休,坚宇村卫生室,流动村医室,农户家三点一线巡诊治疗,把党的温暖送入农户。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5
xx,男,1945年12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安化一中毕业后随伯父学草药、推拿、针灸治病。上世纪70年代,大队经济困难,无钱采购药材,他靠一把锄头挖草药为群众治病,病号仅交五分钱的挂号费,就能免费吃药。当时,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他走门串户进行预防。特别是群众对预防的作用认识不够,拒绝打预防针时,他就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七八十年代,国民经济困难,上级无法调配防暑解毒药物,一到双抢大暑季节,他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天天上山挖草药,洗净煎好后,送到各个生产队的田间地头,让正在劳作的人民服用。
在五十年的行医历程中,他从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雨打,他都坚信人命关天,职责重如泰山,鞠躬尽瘁。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装在心中,几十年来,无一医疗事故。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6
xx,男,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xx村乡村医生。
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2003年毕业不久,xx放弃了娄底医院的工作,回到眉毛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这一干就是17年。
不计得失,勇赴疫情一线。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xx从1月26日起,就积极投入到了疫情联防联控战斗之中。与村干部一齐摸排村上的返乡人员、上门为村民测量体温、发放防疫宣传单、病毒消杀、将自我的车改成宣传车,开展村内巡查和宣传工作,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他积极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工作。坚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7
xx,男,1966年6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他87年至今一向在龙塘乡顽沙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水平。
医者父母心,他对患者热情,耐心细致,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有时一晚要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他的回答是凭一个人的良心和一个医生的道德。
所在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2019年被评为龙塘乡先进卫生室,个人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一等奖,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8
xx,男,1972年11月出生,奎溪镇言槐村乡村医生。
情系乡村,扎根基层。在溆浦卫校毕业实习两年后,xx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回到自我家乡奎溪镇言槐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毫无经济基础的他,恳求父亲在农村合作信用社贷款500元到安化医药公司购进一批常用药品便开始了长达30年的乡村医生工作。
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经常参加各类培训,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2004——2007年他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毕业证书。
xx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可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基层三级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19
xx,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坪镇百选村乡村医生。
该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扎实的医学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业至今,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从未与病人产生过一例纠纷。患者们都纷纷表示,张医生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该经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宣传资料,将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他还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向村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了孕产妇花名册,及时通知他们去医院体检,并在产后进行访视。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0
xxx,男,1946年4月出生,xx乡村医生。
古稀之年的村医。xx二十来岁开始学习中医,在1968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从此,风里来雨里去为当地老百姓看病,不管白天黑夜随喊随到,父老乡亲都叫他“方便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都是插双季稻,在农忙季节,钩端螺旋体病毒是常见病。一年,钩端螺旋体大流行,他既要搞好双抢,又要出诊,有时还要把高热钩端螺旋体病人送入公社医院,在多重工作的压力下,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改为民服务本色。
新冠肺炎暴发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性大,且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较多。74岁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临时受命,不顾天寒地冻,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到返乡人员家去登记和测量体温,因年纪较大不能开车或骑摩托车,只能靠步行,有时脚痛得夜不能寐,但他总是能扎实完成每一项工作。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1
xx,男,1969年9月出生,xx村乡村医生。
自从立志投身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他25年如一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坚决抵制假冒伪劣药品和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每年考核均为优秀,无医疗事故,无医疗纠纷,无处罚记录。
xx虽学历不高,喜欢思考,喜欢钻研,喜欢读书,习惯一边工作一边用心探索,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及时救助心律严重失常,心界明显扩大的患者;将摔倒撞破头的空巢老人及时送医等等。
他热爱本职工作,以诚信为本,患者至上为从业宗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关注重点人群,帮扶弱势群体,只要村民有需求,不分严寒酷暑,或者深更半夜,都随叫随到,为每一位患者悉心诊治。对于重点人群和残疾人员家庭,挨家挨户宣讲健康知识,免费健康检查,帮忙大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真正担负起为大家守护健康的职责。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2
XX,女,23岁,大专学历,XX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内科医师。
她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鞭策自己,以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替患者排忧解难。疫情防控期间,XX主动请缨,第一个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24小时吃住在卫生院,守好XX镇中心卫生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对来看病的老年患者,她总是主动搀扶,陪同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拿药、办手续。“这个小姑娘,年龄不大,挺有耐心的,每次来问用药情况,她总是一遍一遍的重复,直到我不再问了。”一位门诊拿药的大娘说到。听到这样的评价,她没有骄傲自满,她说,“我还是医疗卫生界的一个新兵,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种力量,指引着她不断前进。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3
XX,县人民医院普内一科副主任,参加工作13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践行着一名医生的使命与职责。
2020年大年初一赴沙河站院区参加县抗疫演练,当晚即投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转运工作,次日奔赴沙河站院区隔离病房。面对后勤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他带头克服困难,简单吃些方便面火腿肠,水不敢多喝,进病房坚持八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细心查房,照护患者。在确诊患者隔离病房里,他悉心诊治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很快,第一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第二例确诊患者各项指标也逐步好转。交接撤离时,他主动向专家组申请留下,继续协调病区工作,与战友讨论诊疗计划,分享前期救治经验。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4
XX,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他常说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的治疗、机器检查,还需要人文关怀、贴心的服务。他在普内二科工作的2年多时间里,经常接触到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为患者测量血压、检查水肿情况,并仔细询问患者近期表现,制定合适的脱水量。在透析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不怕脏、不怕累,真正做到了服务好每一名患者。他还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开展中医药治疗肾脏系统疾病,提高了疗效。
他采用个性化、精准治疗颈肩腰腿痛、脑卒中等疾患。曾经有一位血压不稳定脑梗死患者,稍微活动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等症状明显,而药物控制不理想。他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后进行了边康复边测血压,寻找临界点,多次少量运动,最终患者体力耐力较前改善,血压较前明显稳定,学会了独立行走。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5
XX,县精神病院精神科医师。参加工作以来,以科室为家,视病人为亲人,勤奋好学,团结同事,很快成为一名业务骨干。
2020年6月份,新冠疫情趋于稳定。一位抑郁症、进食障碍、认知障碍患者来到了医院,这位患者是一名21岁的女孩,手腕上有许多划痕。刚开始根本看不出是她一名抑郁症患者,但王医生没有掉以轻心,根据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有些病人会把自己伪装成正常人,把悲伤的情绪藏在自己内心的最深处。所以XX一有时间就会去隔离病房,找这位女病人谈心,也多次嘱咐护士要时刻观察这位病人的情绪变化。经过多次交谈后,患者终于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倾诉给了XX。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转,XX非常欣慰,这给她以后的职业生涯给予了很大的鼓励。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6
XX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医师XX,多年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患者与社会各界的信赖和赞誉。
内科是基层医院的基石,工作量占临床科室的80%左右。在2019年等级评价中,庞继琴医生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没有休班,认真准备资料、整理档案,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核心条款,熟练掌握急诊急救的各种操作程序及仪器的应用。认真书写每一份病历,做好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对评审团,她熟练操作、问题对答如流,病历书写完整、规范。评审团给出了“没有不足,满眼是亮点、满眼是春”的高度评价。一直以来,她扎扎实实,无怨无悔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做守护人们健康的忠实卫士,为基层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7
XX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任XX,是XX镇中心卫生院骨外科特色科室创建带头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医师、先进工作者。
一次,有一从事矿石开采的病人,摔伤严重,一些同志认为不宜在本院治疗。XX医生在给患者检查后,发现如转院治疗,病人在路途中随时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当即决定对病人实施手术,术后他又主动与上级医院及化验室联系,做血交叉配型,给患者输了800毫升血液,病人才转危为安。他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自费购买了大量的急救专业书籍,同时参加了各种急救培训课程。他还同道路两侧的商家积极联络,出现交通事故及时报备、提前准备,大大的减少了车祸死亡率,履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在小城镇展现了大作为。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8
生活在一个世代行医的中医世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XX自幼就深感医生这个职业的光荣和神圣,长大后立志做一名医生。遵循着父亲足迹,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奋战在银山镇XX口社区卫生室近二十年的“大姑娘”。她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多年被银山镇卫生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全村入住新社区后,XX口卫生室扩大规模,建成规范化卫生室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她便义无反顾的担负起照料老人的责任,免费提供上门照料服务,擦洗身体,翻身按摩等。在社区服务中,XX大力推广中草药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配合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担任妇幼保健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带头和丈夫共同捐献3000元钱。她用自己得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乡村医生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光辉形象。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29
一枚党徽,一身白衣,是责任更是担当。xx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向院党支部请战,视疫情为命令,随时服从工作安排,不计报酬,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式,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xx参与集中医学隔离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隔离病区的设置改造工作,工作流程制定、培训演练以及解除隔离人员审批研判工作,每天汇总工作总结、书写汇报材料及每日报表的上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常熬夜加班至深夜。
身为内科副主任,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室日常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也丝毫不敢松懈,强化科室培训学习,带领科室人员利用晨会时间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安排部署当天工作重点及强化薄弱环节,排查安全隐患,就地当场完成整改。强化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努力让每一位患者获得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的优质医疗服务。为了确保每一位就诊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与服务,规定在患者出院时一定要把主管医生和护士的手机号码留存给患者及家属,24小时为患者做到健康咨询及病情随访指导。开通微信公众号引导患者网络预约就诊及健康科普。xx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深受医院职工及群众的称赞。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0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1
我叫xx,曾在青春年少时就有了当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在高考择校时毫不犹豫在选择了医学院校,于2001年毕业后进入了淮阴区渔沟卫生院工作,上班以来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内儿科、急诊工作。本人扎根基层,恪守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树立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不仅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疾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基层医务工作事情多繁杂,每天都要面对临床上的各种疾病,我在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每个科的疾病都能做到了解掌握,在x市第二人民医院及省人民医院普内科进修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2012年取得了主治医师的资格,连续5年被淮阴区卫生局评为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医师称号。
几年前一个深冬的夜晚,天气寒冷,下着小雪,我在值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求救电话,说敬老院有一孤寡老人,长年的慢性病,好像突然病情加重了,但没人把他送到医院,听到情况危急,我立刻和备班的护士一起赶往老人的住处,发现老人的生命体征很微弱,出现了休克,立即背着老人上了救护车送到了医院,经通过积极的抢救老人病情好转了,老人含着眼泪紧握着他的双手连声感谢,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年都能碰到几次,而我从来没有懈怠过。
遇到没钱看病的患者,我会主动替他们交上住院费用。比较危重的病人就诊时,由于基层医院的诊疗条件有限,大多数建议转院,可有些病人经济困难,没有能力到上级医院治疗,我努力协调,冒着风险,尽量争取病人在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虽然出现了一些医疗环境恶化的事情,接受这样的住院病人会导致医护人中心里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我认为这是必须做的,为病人的切身利益着想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职责。
在工作中,本人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他时刻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恪守医德,不为利益所惑。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婉言谢绝或立即退还,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
因为出色的工作及需要,两年前我被提升为业务副院长,角色的转变让他的责任感更加强烈,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仍坚持在医务工作第一线,坚持每日查房,做门诊,指导年轻医师处理急诊、急救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并亲自授课,参与全院的会诊工作,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大力促进职工工作作风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病患提供更好地服务。
我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医务工作,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对病人做好服务的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在我心里永远铭记一句话:解除患者病痛,担当广大百姓健康卫士是我终生使命。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2
XXX,男,52岁,1993年毕业于XX卫校,现任过风楼镇卫生院副院长,一直从事预防保健、医院财务等工作。在将近30个年头里,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他,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院长的赏识,曾连续多次获得市县预防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财务工作中,他懂得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因此以“廉洁自律、敬业爱岗”为准绳,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会计帐薄的登记、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的保管,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求,及时听取院长及上级主管会计的指导意见,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特别是在资金管理上,行使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财务开支,做好资金预算和合理应用,严格控制和防止资金占用,提高了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并认真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的运转活灵活现。
在防疫工作中,他认真履行预防接种门诊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操作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疫苗接种人员,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面对新冠疫苗的接种任务,他挺身而出,扎扎实实,无怨无悔的每天工作到深夜,每日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针对接种群众的各种问题,总是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向他们做着详尽的解释工作,对下班后前来的接种群众总能做到随叫随到,从不推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新入职的医生,他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践行“传、帮、带”准责。
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对待同事真诚相待,对待下属倾囊相授,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榜样!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3
X医院xx,出生于X年X月,X年X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她不但承担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还兼职X医院XX工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干一行,爱一行,始终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甘于奉献。出色的工作成绩,深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连续X年获得“优秀护士”荣誉。
在举国欢庆,喜迎新春的美好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猝不及防、悄然而至。X月X日农历正月初二,接到紧急通知,她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同全X人民群众一道开始了抗击疫情战役。
X月X日我X确诊X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X医院接到上级指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需派医护人员到指定隔离点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样本采集。xx作为一名优秀护士,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面前没有退宿,危险之时勇于担当,她主动请缨作为我院第一梯队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充分体现了一名XX高尚情操。进入集中隔离点X,立即投入工作,马上与X位密切接者取得联系并采集信息,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和安慰,稳定他们抵触的情绪。同时,在现有条件下隔出了生活区、工作区,方便后续开展工作。期间,X次对X位密切接触者完成人体血液、咽试纸、鼻试纸检测样本采集X人份。X月X日,其中X人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新冠患者,立即送往指定隔离医院进行救治。
连续X天,xx夜以继日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也同样被隔离X天,不能回家,不能与家人团聚,每天保持X小时工作状态,日复一日检测密切接触者的体温是否正常,身体有无相关症状,以及心理疏导,同时还得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与他们发搞笑视频相互减压,为他们加油打气,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她的精心护理和不懈努力下,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配合,圆满完成医学观察和样本采集工作任务,为全X人民群众守住了最危险的第一道防线,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
xx是一名普通的90后护士。如果说英雄是敢于在危险之时挺身而出,那么对于她来说,所谓的英雄不过是穿着白衣的孩子。对于一个孩子,X个日夜坚守,何其短暂又何其漫长……她却说:因为我是一名护士,一名党员,我熟悉他们,他们也信任我,我多待一天,我们医院就多一个上班的护士。疫情当前,钟南山院士率白衣战士奋战在一线,我也要尽到自己一份责任,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为X人民出一份力!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她,只是这场抗击新冠疫情全体战士的一个缩影,也是X医院优秀战士的缩影。
我们相信,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有无数xx一样的
先行者奋力拼搏,必将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4
安冠魁,男,44岁,现任医务科科长、体检中心主任、内科主治医师。近年来,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他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爱岗,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领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全院职工的一致称赞。
一、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医院成立体检中心后,由安冠魁同志兼主任。体检工作需要利用电脑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以及综合分析,对于电脑,他是一个门外汉,连一简单的电子表格也不会做。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学习电脑技术,每天提前1小时来到医院,查找资料,上机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已成电脑方面的专家,许多体检用的表格和软件都是他自已制做的,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根据区政府要求,我院决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这项新的工作,我区以前从来没有开展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安冠魁同志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省专家授课的培训班,并取得了职业健康体检资格。但短短的7天培训,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他不断向上级专家请教,学习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经过他和全体体检中心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取得了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每周一下午,他都组织医院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观看吴春荣等专家的讲座,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转变全院职工的服务观念,培养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他更是带头建设学习型党小组,带领体检中心党小组和全科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在安冠魁同志的带领下,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以开拓“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市场、保护企业职工健康”为活动载体,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务求实效,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从业人员体检办证从卫生监督所划规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我院又承担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任务,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要求我们到企业为职工体检,安冠魁同志带领科室成员每天6点从医院出发,奔赴厂矿企业,为企业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时中午12点多才回来,还要分析体检结果,常常中午不回家。5月份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以后,体检科的任务更重了,除承担本区内企业职工体检外,我院还承担了东明几家工厂的体检任务。在东明石化体检期间,正直炎热的盛夏,由于用的是新开发楼房,里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安冠魁同志带领科室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工作。为了不给企业增添麻烦,他们自带筒装水。有一天,由于天气闷热,做电测听的同志有些中暑心慌头晕,暂时下去休息,这时他亲自上阵给职工查听力,由于听力室密不透风,不大一会,他也感到心慌头晕,但为了工作,他还是坚持给工人查完才下楼休息。同志们看到他面色苍白都为他捏了把汗,随即扶他坐下,待喝了杯水后才稍稍缓解。回到医院后,同志们去休息了,他还要进行综合分析体检结果,编写体检报告。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在牡丹区、东明县、曹县、开发区完成职业体检8000余人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000余人次,普通健康体检5000余人次。同时,他还兼着急诊值班。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他很少过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把精力献给了他钟爱的医疗事业。他带头发扬“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安冠魁同志能够忠于职守,积极奉献,时时刻刻把党对他的信任,作为自已不断前进的动力,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党员义务,他用自已的行动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院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三、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认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为科室带头人,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通过加强管理,使大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对职工严格要求,多鼓励,少批评。常和职工谈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由于他以身作责,每次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外出体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许多同志从体检中心走向了领导岗位。面对所获得的奖励和取得的成绩,安冠魁同志深深地感觉到,成绩总是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他会更加努力,继续探索和不断追求;为了党旗的颜色更加鲜艳,为了不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5
2020年1月,农历新年的钟声尚未敲响,人们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疫情悄悄地席卷全国,防控任务接踵而来。1月20正在普通门诊上班的XX,接到了疫情防控命令,完善发热门诊内设施,准备迎接发热病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XX做为医院门诊的一名主治医师,有着20年医龄和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说:XX是共产党员,XX应该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从那天起,XX就在发热门诊开始了疫情防控的坚守。
第一周,因门诊同事回家探亲未归,XX一个人就默默的坚守在医院的发热门诊,领导多次关切的询问道“你刚做了肝脏手术才几个月,身体能行吗?”XX知道医院的现状:门诊医生只有2名,此时就她一人,决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于是焦急的回答:“XX行,共产党员就应该站在第一线。”就这样XX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疫情期间21团医院发热门诊医生。每天的工作从忙碌打扫室内卫生,领取体温计、口罩、帽子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开始,样样操心准备。
在发热门诊里,信息上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不仅时效性强,还要求数据准确,发热门诊两名医生一名护士,XX是党员就主动承担了此项工作,每天早上她都会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把前一天的病人信息及各类数据整理好,十点钟准时报给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发热门诊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为了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不让疫情在辖区蔓延,XX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对每一位接诊的发热病人,都认真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把穿脱隔离衣、消杀、病人转运流程等牢牢记在心上,一遍一遍的练习、一遍一遍的操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里穿梭,常常衣服被汗水湿透,因为长期戴乳胶手套,使手的关节也变了形。因为穿着防护服上卫生间不方便,XX每天就尽量少喝水,有时甚至一天一口水都不喝,渐渐地牙龈上火疼痛,半边脸肿的和面包一样,老公看了心疼地说:请几天假吧!XX却果断地说:“不行!我是党员,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拖了医院疫情防控的后腿”于是XX就边输着液体边坚守在发热门诊。
2月15日,下班刚踏进家门的XX,就接到了全员驻扎医院的疫情防控命令,她顾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拿上老公为自己准备的生活用品和药就又返回了医院,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月。因为医生缺乏,XX和另一同事既要完成发热门诊疫情防控任务,又要保证普通门诊的正常运行,XX常常是上完24小时发热门诊,第二天又接着上普通门诊,经常是忘了吃饭和洗脸。一天上午,XX正在发热门诊忙碌,听到同事在普通门诊焦急地喊叫,她赶紧脱下防护服冲进普通门诊,见一个病人躺在地上呼吸心跳停止,XX立即跪在地上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同时让护士建立静脉通道,氧气吸入,心电图检查,抢救持续了2小时。第二天同事们说:你抢救病人时,哪像一个刚做了手术还在恢复期的人……XX揉搓着近20厘米刀口的腹部说:“抢救病人那一刻,哪顾得上自己身上的刀口疼不疼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如今XX已在发热门诊坚守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疫情不退XX坚决不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基层医院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周围的年轻同事,带领他们共同践行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同事们一起共同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让党徽在胸前更加闪光,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6
2020年的元月,新冠肺炎来势汹汹,病毒以极快的速度从武汉向全国各省蔓延,短短时间,四川省就出现了首个病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诊人数持续攀升,整个四川省也进入了战备状态,一时间,曾经繁华喧闹的街道,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只能在家中,过着可谓是最无聊的年。
张xx是四川省广安市xx卫生院的基层全科医生,毕业于xxxx大学,在病毒蔓延到四川后,他选择坚守在岗位上,在提醒家人不要出门,不要和亲友聚餐后,自己却选择逆行,选择在基层留守。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正值新春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但是今年,张医生一家哪儿也没去,只是在家呆着。一家人通过电话的形式,向亲戚朋友们拜年,并提醒亲友们不要外出。张医生看着新闻报道里每天都在增长的新冠肺炎病例数,心里无比的时候沉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远比普通人更加清楚那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又有多么可怕。虽然武汉市在1月23号就进行了封城,但病毒并没有停止传播。他意识到,社区的防疫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即使他所在的社区目前没有任何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但这正说明了目前正是社区防疫的黄金时期。他决定立即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保障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应对之后疫情的大爆发做准备。
在国家提出全国性的门禁之前,张医生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囤积口罩,在自己的社区首先提醒大家出门戴口罩,注意消毒和卫生,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在疫情发生后,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张医生并没有留着这么多的口罩自己使用,而是在自己的社区内尽自己的能力发放囤积的口罩。他基本看见没有戴口罩的老人,都会耐心给他们交待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并且送给他们一些自己的口罩。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期间,张医生也没有停止坐诊,依旧每天长时间戴着口罩为病人看病。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也在忙于参见社区的防疫工作。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7
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党委政府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X月XX日开始,她就与单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设岗值班,对来武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过往人员,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值班当中工作重复枯燥,有时遇到车辆聚集情况,她必须在车流中进行工作,加之车辆处于高速出口,工作十分危险,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经她检测的车辆达X余次,接触人员X余人,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更多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8
疫情如火,分秒必争。连日来,xx街道广大党员群众为抗击疫情踊跃捐款捐物的事迹层出不穷,让人无不感动落泪,充分彰显了全村广大群众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今天是谁在值班?我要为国家抗击疫情捐款。”x月x日上午,xx和xx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xx办事处,将自己的压岁钱xxx元捐给街道里,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姐姐xx就读于xx中学x年级,弟弟xx就读于xx小学x年级,这让值守人员很是诧异和感动。
当班值守人员看到是两个孩子捐款后,提出他们是孩子,执意不接受他的捐款。“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是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听说现在国家有灾难,疫情严重,有很多人在受苦,大家都在为国家捐款,我们也来表个小小的心意,我们就把春节的压岁钱捐给国家”。两个孩子说。
“作为一名党员,我经常教育他们要做党的孩子,爱党爱国,看到他们长大了,很欣慰,我今天带着孩子来,把他们攒的xxx元零花钱捐给国家,用于这次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心意。”孩子父亲xxx说。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该街道积极号召党员群众为抗击疫情捐款,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包括很多贫困户、五保户也都积极捐款,大家用爱心绘就出一幅幅温暖的画卷。群众的行动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巨大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一定要严防死守,抗击疫情,坚决打好疫情阻击战,守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像这样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在他们当中,有党员干部,有做生意的个体商户,有衣着朴素的村民,还有小学生。他们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捐赠款物的同时,彰显了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在国家有难时,此举更加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体现了干群同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决心,必将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动力。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39
xx,女,42岁,1992年毕业于x卫校后,一直工作于xx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在过去的20多个年头里,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她,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院长的赏识,XX年4月被任命为医院会计,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被任命为下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XX年兼职医院办公室主任,多次被评为文水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勇于实践,肯于实干,努力完成医院各项工作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办公室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是医院的重要岗位,工作繁杂、日常事务多,很多工作预想不到,也难以量化,加班加点是常事,既是办公室的唯一成员又是主任的她甘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诚实敬业,始终践行“协助好领导、服务好职工”的工作理念,积极履行院长助理的职责,为院长当好参谋助手,完成了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安排各种会议、培训学习,制定医院工作计划、方案,并负责督促贯彻执行:做好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工资审批和票据保管工作:落实安排总值班以及节假日的排班:对上级机关下发的各项通知、工作要求等,及时地向院长汇报并传达到相关科室,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做到快捷实效,保证上下政令畅通。有时材料多、要求急,她就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XX年4月份,下曲镇中心卫生院被县卫生局指定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深知此项工作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她欣然接受了全面负责办公室的工作。方案是行动的纲领,方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改的成败。为此,她协助院长一周加班加点,经过反复探讨,深思熟虑,制定下发了《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曲镇中心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五个大方案,重新修订了一系列医院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科室制度,顺利完成了医改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兄弟单位起了个带头作用,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的肯定和认可。
在财务工作中,她懂得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因此以“廉洁自律、敬业爱岗”为准绳,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会计帐薄的登记、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的保管: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求,及时听取院长及上级主管会计的指导意见,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特别是在资金管理上,行使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做好资金预算和合理应用,严格控制和防止资金占用,提高了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并认真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的运转活灵活现。今年,接受省、市财务工作大检查时得到了专家的赞赏。
在检验工作中,她认真履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检验操作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每一个待检标本,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太相符的结果,坚持做到复查,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
在后勤工作上她身先士卒,吃苦在先。医院职工大多在城里居住,每天中午就餐人数不下10人,为了节省开支,医院未聘用厨师,她总是自告奋勇为大家做好午餐。在她认为自己是个党员干部,吃点苦不算什么,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她“霍师傅”。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努力做到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 深刻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不断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一直以来都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时时刻刻谨记自己身份,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在实践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奢侈享乐,不铺张浪费,勤俭朴素,时刻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身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勤政廉洁”的忠实践行者。她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既是党员就应该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就是这样一名貌不惊人,语不压众的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将自己的青春飞洒在了医院这片热土上。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40
在河西走廊中部,素有“中国枣乡”之称的黑河烟林旁边,有一所漂亮整洁、颇具规模的卫生院。提起该院的张立全医生,方圆十几里的人无不举手称赞,他就是连续几年被镇、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临床医生张立全同志。现年31岁,只具有大专学历的他,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脱下白大褂别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但十多年来,他凭着真诚而执着的信念,扎根基层,淡泊名利,以解除患者疾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己任,从普通医生到医院门诊主任,一步一个脚印,以一位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同事说,他是专业引领急先锋,医院发展的领头雁。
九年前,他由板桥卫生院调至平川卫生院工作,该院由于长期处于个体诊所包围之中,医疗环境差,医生看病只是靠简单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进行诊断;临床用药短缺,经常是配了这药少了那药,或者干脆只有零星几种常用药;卫生技术人员走的走、散的散。医院面临着难以生存的危机,影响着当地百姓的就医。面对工作现实,他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他认为,打铁先要自身硬,决定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在坚持坐门诊的同时不放松业务学习,以身作则,坚持每天一小时学习时间,对“三基”训练常抓不懈,认真开展业务讲座和技能训练。同时做好医院对新参加工作的医生的传帮带工作,他总是满腔热忱、手把手的带教,即给他们增加锻炼的机会,又给他们压担子,做到既严格要求,又热情辅导,使他们逐步成熟。在短短几年里,造就了一支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团队。通过近10年努力,医院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患者明显增多。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为了方便群众就医,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他献计建议医院,先后负责开设了化验、B超、口腔综合治疗、中医特色等诊疗项目,使卫生院的综合业务能力得以全面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患者说,他是老百姓生命的守护神,值得信赖的好大夫。
在平川镇,许多村民们都认识张大夫。他吃、住都在卫生院,把卫生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几乎全镇人都知道卫生院门诊室里刚进门的第一张就是张大夫的桌子,职工宿舍最里面的一间就是张大夫的宿舍。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假日夜晚,村民有病总能找得到他,医院的同事知道,老百姓也都知道他一天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早上7:30从宿舍到诊室,主持召开每天的晨会,在会上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布置当天的工作,8点准时开始在诊室坐诊,一直要到中午12点,有时候中午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坐诊;下午2点到5点继续坐诊、写病历,下午,6点下班,到了晚上,他依然不放心病人,去病房查看完后,才放心回到宿舍里,只要有病人的呼唤,不论多迟,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从无怨言。群众称他是“24小时坐班的医生”。
农村卫生院医生少,为了群众看病方便,他除主攻内科外,还在外科、儿科、妇科、中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成了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适合农村群众看病的有效途径,通过刻苦钻研,他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尤其内、儿科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受人称道,渐渐的,周边群众都知道平川卫生院有一名肯吃苦、肯钻研、和蔼可亲、医术精湛的张大夫。每当他坐诊,桌边总是围满就医的病人,有的甚至是从邻近乡镇专程赶来的。他总说:“农民比城区群众看病难,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为更多的农民朋友解除病痛,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及时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抱着这一想法,十多年来,不把病人看好,他心里总是不踏实。值班医生遇到危重病人需要请他会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黑夜寒冬,他随叫随到,对待病人,总是非常热心、耐心、关心。2009年12月的一天,张立全因病发烧正在输液,这时卫生院送来了一位农药中毒的危重病人。他一把拔下针头就投入到对患者的抢救中去,3小时后,当看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去。
从医十多年来,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面前,从没因一次私事请过假,从没出过一次差错,熟悉张立全的群众都说:“这个大夫,值得信赖。”
大家说,他是两袖清风的拓荒牛,老百姓贴心的好医生。
作为一名大夫,诊室就是他一天的生活圈。谈到张大夫的为人,和他在一间诊室的医生说:“张大夫平易近人,平时没有什么架子,他对病人都象朋友一样,看病时和病人拉拉家常,赢得病人的信赖,从不接受任何情况的吃请和红包。”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知道,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包装,而是靠过硬的诊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只要具备这些,通过病人口耳相传,才会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他深深知道,做群众的好医生,良好的诊疗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分不开的,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基层卫生院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对的是弱势群体,对于困难患者他和同事们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拟定最节省的治疗方案。减轻病人负担,他最常用的就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一些药品。不仅如此,遇到看病暂时拿不出钱的病人,张大夫总是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甚至垫自己的钱为他们看病,虽然当时病人只是说暂时拖欠几天,但转过身他就忘了,时不时的总会有病人向他表示歉意“张大夫,我还欠你钱呢。”他总是笑笑说:“不急,先看病要紧”。他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里,何况我是党员,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养育了我们,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我们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回报群众的信赖和党的培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川镇的群众可以作证!
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要素当包括精湛的医术、对病人的一颗同情心和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在这里他把医德这一抽象的概念诠释到同情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上,让同事们深有感触。正因为心有所系,才能做到全院职工的楷模,才能带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队伍。他就这样在乡村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多个春夏秋冬里,他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群众服务,积极参与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任劳任怨,靠他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疾苦,以一位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当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基层医务人员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基层医务人员转正申请书(精选5篇)05-17
基层医务人员调动申请书(精选11篇)12-28
基层勤廉榜样事迹材料03-21
基层代表履职的事迹材料201703-12
先进医务人员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08-04
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08-18
基层医务人员抗疫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07-06
基层医务人员调动申请书范文(通用6篇)11-24
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荐事迹材料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