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精选1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
梁永强,男,1993年7月生,中共党员,系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扩招学生,现就读大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03班,现任山西兴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梁永强于2013年底回村创业,创业期间积极学习,积极投身“双创”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创业期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太原市时代新人等荣誉。
梁永强2013年高中毕业后赴上海学习创业。于次年回乡创业。期间曾多次参加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来增强个人能力,积极投身“双创”事业,建设美丽乡村,是省、市、区选树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兴办龙兴苑养殖场,现散养鸡规模3万余只,形成了从孵化、育雏、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同时先后带队通过考察学习帮助村民淘汰劣质杏树品种,并优化杏树5000余株,在2019年6月23日在太原市扶贫展销会上将晋源红杏卖到一块五一个,得到太原市民消费者的肯定,同时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也为晋源红杏留影代言。
梁永强在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期间,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并主动发挥自身已就业及创业优势,在学院教师范文涵及梁越月老师的指导下,作为负责人带领环境艺术设计系李雨泽、艾宁远、高星星、郝三萍四名学生组成创业团队,以“众创e农”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入驻学院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该项目以专业学生团队为班底,学院春芽工作室为技术指导,加强政府部门工作,联合各领域企业,积极开展农业创新创业。在项目孵化期间,团队设计的韩福元福粽及元宵外包装设计,一经投入市场广受好评,在太原市晋源区销量喜人。
目前,“众创e农”项目已经成熟落地,通过注册商标“风峪沟”“晋萌”等品牌,举办红杏采摘节,开办农家乐,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组建修树技术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业事迹先后被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媒体报道。获得了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培养出一批“学的好、用的上”的广告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成果转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校企三方共同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初步可行的新路子。
同时,该学生团队先后参与2021年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以及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赛,取得省级银奖一项,铜奖一项,并入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赛国赛。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梁永强作为学院学生创业代表与吴伟副省长进行现场交流,展示高职院校学生风采。
在校创业期间,梁永强担任负责人的创业项目吸引核心团队成员30余人,其中9人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并荣获太原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基地,帮助大学生和农村青年工作及就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促就。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2
一、专业:努力寻找的风景
寒窗三载以明志,建功立业看今朝。
大一时期,牛孟锴学长积极地去尝试各种新事物,从计算机编程比赛到机械结构设计比赛,牛孟锴学长加入各类的创新创业团队,汲取经验教训,他努力地寻找各种可能。2018年牛孟锴学长参加了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牛孟锴学长逐步开始了解科创,开始在各个创新创业大赛中做志愿者,力争成为科创比赛中的参与者,踏上竞赛的征途!
大一开始进行科研创新竞赛的过程中牛孟锴学长面临了专业知识不足、竞赛流程不熟悉等多种问题,但牛孟锴学长没有丝毫的犹豫。牛孟锴学长业精于勤提前熟悉大二大三的专业课程,熬夜学习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暑假期间牛孟锴学长又主动学习了有限元分析的部分课程,提前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就这样,凭借不懈的努力,牛孟锴学长在班团支部“五小创”的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建筑工程学院二等奖与长安大学一等奖,这使得班级和科创小组中那些喜爱创新创业,但不敢用于尝试的同学得到了莫大的鼓舞,让他们知道只要敢拼搏,只要肯奋斗,终将获得甜美的果实。他并没有被身边重重不利因素所干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坚实的迈出了成为双创之星的第一步。
获得一等奖后,牛孟锴学长并没有就此松懈,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研究的热情,在专业课上更加专注与投入。牛孟锴学长不但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勇创佳绩,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屡创新高,同时,作为团支部书记的牛孟锴学长也激发着同学们双创的浓厚兴趣,让大家不断投身于双创的事业上。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课程设计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良好的编程能力和设计能力,因此每次课程设计牛孟锴都会认真完成,并且在大一至今的课程设计与认知实习中全部获得优秀。在过去三学年的综合测评中,智育加分屡创新高,综合排名成绩专业第一。
今年进入大四的牛孟锴学长,继续在双创竞赛中乘风破浪,组建砼心筑梦团队,历经三年累计队员轮换已达30余人次,囊括建工、经管、材料、建筑等多个学院各年级学生,通过各类竞赛不断深耕细作在竞赛中培养思维,在创新中锻炼素质,团队获创新创业奖项近20余项,不断帮助那些有创意有思维的学弟学妹们积极参加双创,起到老带新,发扬“传帮带”的精神,让他们真正的了解到双创的乐趣。
二、科研:永不止步的拼搏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心。
经过牛孟锴学长不懈的努力,最终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0628171609)项目,进行透光混凝土的研发与制备,已获得长安大学优秀结题,发表相关论文两篇,迈出了科研,第一步。
牛孟锴学长借助此项基金项目,深挖产学研合作。为相应国家号召,2019年暑假,牛孟锴学长走进边远山区,走访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县,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贫困县固阳县,作为驻村干部了解致贫原因,通过在固阳县的实地调研和从各方翻阅的资料,发现建筑废料再处理和农村致富之间共同发展的新出路,结合创新创业项目,为向脱贫攻坚战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牛孟锴学长曾多次陷入困境,作为团队主持人,遇到困难他不能退缩,只能一往无前,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金资助,分别是混凝土帆布与CFRP联合加固RC方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及以渭南阎村镇为例,从建筑材料及产学研结合将项目落地实施,获得各项创新创业类荣誉10余项。作为负责人,他深知责任重大,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在不断为团队成员解决困难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使得其专业水平日渐提高,在科研创新的路上走得坚实而有力。
2019年,牛孟锴学长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应用自然风提高建筑能源运用效率的研究》,录用于JST期刊,同年发表调查论文《某工业环境中酸性气体对混凝土结构的损害调查》,这两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牛孟锴学长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202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钢化玻璃骨料透光混凝土帆布研究综述》与《Mengkai Niu,Ming Luo,Xinrui Wang,Ao Zhang.Research Review of Transparent Concrete Canvas based on Toughened Glass Aggregate》两篇论文。在审核心论文两篇分别为《钢管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运用前景》及《Outline of green building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谈及论文写作过程,牛孟锴学长曾说道。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科研的成果总要经过不断的打磨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三年来,牛孟锴学长受邀代表长安大学参加第一届全国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村镇综合防灾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第十一届(2020)海峡两岸高校师生土木工程监测与控制研讨会以及第十二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
牛孟锴学长发现,自己作为本科生能来参加这些学术高峰论坛是十分荣幸地,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于土木工程材料和建筑节能方面不是很了解,通过听取国内外知名学者们在领域内的研究,让他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方向,香港理工大学的滕锦光院士对他说:“搞研究不要等,不要比,要把握机会”。这让他对以后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期待,这是一个挑战他愿意尝试。
三、双创:不遗余力的热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创新创业方面,牛孟锴学长多次带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一系列比赛,共获得15余项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
曾夺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唯一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作为团队领头羊主持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及资金支持共计60000余元;同时获得长安大学挑战杯创新创业挑战赛金奖银奖各一项,长安大学“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银奖;2019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校赛银奖;2019创业先锋挑战赛校优秀奖;创业项目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红旅赛道获得校级金奖;2021年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长安大学一等奖等。
产学研用勇争先,2020年互联网+竞赛创业项目逐渐发展壮大并予以落地实施,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项目进一步细化,适应市场结构,践行党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牛孟锴学长前往渭南县进行实地调研,落实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走访渭南政府部门,同发改委、城建等多个部门进行洽谈,并获得高度评价,会同各家企业组织共同商讨形成完整供销货物体系终获成功。带领团队同陕西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泰建设有限公司、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多家企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以陕西渭南阎村镇为例共寻乡村振兴新出路,创新立业立潮头,项目借助渭南扶贫电商平台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生产的产品进行销售,预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并同采小二签订合作意向书进行渭南“塬上古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项目团队申请入驻“渭梦创客空间”。同时申请创立砼心筑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长安大学唯二创业实践项目资金支持。牛孟锴也于2020年创办陕西镜间映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万元,主营科创教育,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年牛孟锴获选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优秀个人。
学习、竞赛、科研,在每件事上都做得如此出色,牛孟锴学长的时间都从哪里来?合理协调各个项目并确定各个部分的时间比重非常重要,谈起自己的经验,他说:“以学习为主,科研和比赛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最重要的还是课程学习,要提高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和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时间。”
四、集体:一起成长的青春
曾记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梦魂憨。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在成长过程中,牛孟锴学长得益于集体的帮助,也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集体,服务每一位同学。在创新创业团队中他作为团队领导者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队成员随时间不断更替轮换,但是创新创业的初心从未改变,截至2021年团队目前成员获得创新创业类竞赛荣誉24项,初心为鉴,砼心筑梦。
作为团支书,牛孟锴学长和其他班团支书一起开展了多种团日活动。例如,参观国庆七十周年展演,邀请革命前辈进行讲座等,放松身心的同时又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同时积极展开班级心理与学习疏导,定期与班中同学交流,了解同学们近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为他们解决。牛孟锴学长认真对待每一次主题班会和团员大会,及时传达各类信息。任职期间,他个人也多次荣获“长安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的荣誉称号。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获得长安大学校园贡献奖及“陕建”奖学金。
“天道酬勤,事在人为,勿忘初心。”是牛孟锴的行事准则,“做感兴趣的事情,追寻向往的更高目标。”是牛孟锴的执着追求。牛孟锴学长一直为他所热爱的事情付出着,也在不断成为更优秀的人,力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3
刘玉祥同学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19茅以升班,中共预备党员。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优秀学生奖学金3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并多次获得科技创新比赛等奖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他已是大三的学生,回首过去两年的大学生活,感触颇深。他既为自己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从班级工作和实践中得到锻炼而感到欣慰。在这既匆忙又充实的两年里,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学习方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学习专业基础课,取得大二学年加权成绩91.02分,综合测评96.95分全班第一的成绩。课后坚持自学,努力学习课外知识。过去两年里,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智育和德育成绩均在班级前列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除此之外,他也非常重视将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参加学科性竞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获得了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互联网+大赛省银奖、第七届河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大唐杯5G技术大赛省三等奖、人工智能创新赛省级三等奖、发表一篇软件著作权证书。
思想方面
入学初,他就郑重的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顺利获得学校党课结业证书,他始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注重个人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由于考察期间表现良好,现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他无时无刻不以一名中共正式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工作方面
大二学年,他担任班级班长一职,作为一名班长,他深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为同学服务,怎样才能做好校领导与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更体会到了肩头担负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两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了作为一名组织者,首先要具备的能力是一定要有耐心,对每一位同学的都要热心的去服务,对同学生活中的矛盾要耐心的开导。作为一名班长他也深知一定要带领同学们去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让同学们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给予他们平台,让他们真正的去做他们自己。作为班长,他更深知一个班级的荣誉大于任何一个人的荣誉,时常与团支书协商、讨论班内情况,并针对问题组织相关团日活动,让大家一起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班长,他秉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以目前自身能力为基础,更加积极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更有能力且负责的班长。
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他勤俭节约,绝不浪费,对待生活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遇事沉着冷静,不畏艰难。为人亲切随和,待人真挚热忱,与周围的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关系和睦,在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为了使大学生活过的更加充实精彩,他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学生组织,与协会成员共同参与举办了彩跑活动,获得了协会“志愿者之星”的荣誉称号,参加了辩论赛并获得“优秀辩手”的称号,也锻炼了自己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创新创业情况
入学以来,他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得奖励和荣誉,先后获得了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互联网+大赛省银奖、第七届河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大唐杯5G技术大赛省三等奖、人工智能创新赛省级三等奖、发表一篇软件著作权证书。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4
“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未来的信仰。” 这是陈熠舟最喜欢的一句话。这位95后创业者,从大二开始组建创业团队,也亲眼见证梦想一点点“花开”。
陈熠舟的梦想起航于一段叫《七十三封信》的视频。这段视频讲述了留守儿童葵花写给外出父母的七十三封信的故事,故事里孩子无助的呼唤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由此,她开始投身教育公益活动。其间,她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给孩子更多陪伴?渐渐地,一个在线教育创业的想法在她脑海中萌生了。
陈熠舟创业的初衷是研发智慧教育平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从带头组建创业团队,到参与研发和引进平台技术,再到创业梦想落地,一步步走来,每一次遇到瓶颈时,她都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有希望。
2016年2月,在学校支持下她注册成立了学校首个教育创业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凭借自主研发的智慧教育双师技术3项国家专利,开始了教育创业。现在她已拥有两家教育创业公司,平台拥有2000多个学生用户,她也晋级2016年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获得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名)、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与此同时,她还在校内建立在线勤工助学基地,为师大的贫困学子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陈熠舟认为,教育公益,不是简单的物质资助,而是通过教育与精神的双重陪伴,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
在原先专利平台基础上,她又主持研发了“智慧云”公益平台。2016年7月,她带领团队远赴广西中越边境的希望小学,开展为期1个月的支教;同年8月,又带领团队前往贵州遵义继续开拓,探索建立“智慧双师型”在线支教模式。2017年2月和3月,团队分别赴青海可可西里、青海果洛以及南海三沙的学校搭建在线支教基地。
为了到青海支教,他们辗转6次火车,跨越3000多公里,历经三天两夜到达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严重缺氧、强烈高原反应,她连续一周高烧不退,身体接近极限。当时很多人劝她放弃,但她咬牙坚持下来,最后在那边待了18天。从教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孩子第一首汉语歌,到离开时,100多个孩子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喊着“老师,您别走”。一个个渴望的眼神让她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因为这句话,她更加坚守初心:要为更多的孩子带去更优质的教育。
目前,团队已搭建了包括广西首个“在线希望小学”在内的4个实践基地,相隔几千公里的在线支教成为现实。她坚持每周都参与在线支教,已累计为边区孩子上课200余节。她还通过书信交流、电话沟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那里的孩子。
如今她已加入中国青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专项行动,和社会公益团队合作搭建 “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平台”。此次公益行动已募集善款500余万元,致力于解决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通过在线授课形式,为路途遥远的中小学生提供可移动、智能化的教室。
截至2017年10月,他们已在贵州、新疆、湖北等共5个试点地区开展项目工作,其中湖北的基地初步落成,每个教室可容纳80-100人。接下来,她的公益行动将惠及四川大凉山、云南红河在内的11所中西部小学,帮扶偏远山区儿童免于异常遥远的上学路途奔波。
“学习+创业+公益”,让她的教育公益创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她说,“创业是为了我的一份梦想,公益也是源于我的初心。凝心聚力,终成江河,我们的梦虽然遥远,但是脚踏实地,终有一天会到达梦想的彼岸。”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5
江明山自幼就有经商的梦想,刚上大学就开始了创业之旅。然而经历了一番周折,他发现只有创业与学业更好地结合,才能赢得未来。
刚上大学时,他当过画室老师、做过美术培训、当过批发商销售材料、炒过股,因为做的事多而杂,以致精力分散,大一的成绩不理想。连一名合格的班长都没有做到,何谈做一番事业?
冷静下来,他发现做小生意虽然能改变生活,但改变不了命运。学业要与梦想兼得,只有把专业所学与创业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在不断的努力下,他不仅每年成绩综合量化排名都是前两名且连续四年得到奖学金,在创业与公益事业上他与联合创始人邹晟宇、裴文仟携手共进多次获奖。
2014年初,他开始市场调研工作,2015年创办明仟原创艺术工作室,2016年注册沈阳明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7年6月增资为辽宁明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7年7月,以辽宁明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明成文化(500145)在股交中心正式挂牌。
江明山分析全球几大拍卖行的年终数据发现,国内中端艺术品市场互动率低,许多消费者找不到消费渠道;好不容易找到渠道又买不到心仪的作品;找到了心仪的作品却没有衡量价值的标准。
于是他提出了“重新定义艺术商品市场,让价格等于价值,打造最高性价比,打击市场泡沫,让艺术来源生活回归生活”的想法。他认为中端市场难以切入和对接,是因为每个地域的文化不同、消费者喜好不同。文创产品不像药物,一个品类可以满足不同地域和人群的需求。
但他觉得,大家都认为文创没有衡量标准,就更应该逆向思考。明成文化应该做的是价格标准化,把没有标准的事情找出规律做成标准,建立信任。为此,他从多维度逆向思考布局、规划、实践,由此公司迎来了发展,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价值体验。
一些大学生拿创业当儿戏,认为失败了也没什么,或者从一开始也没想过成功,又或者是成功了一小步就沾沾自喜导致全盘皆输。江明山认为,不管你是真正创业还是想融入其中学习和丰富自己,都要严肃对待这件事,因为从那一刻起,大学生们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要为团队,为社会负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态度,是责任,更是未来!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6
“创业很难”、“坚持为核”是李志彬创业以来最大的感悟。他说,“向死而生,力挽狂澜,这是创业最酷的地方。”
李志彬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他带领两个小伙伴负责华为终端EMUI的每月定量UI框架设计工作,在18个月签约工作期间,他们独立设计了56套华为手机终端的UI适配作品,维护了3个500人华为爱好者粉丝群,实现总独立销量226万次。项目获得2016年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大赛”NOC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截至项目转型前实现综合盈利86万余元。
2015年10月,李志彬投资25万元尝试了校园网络大电影的摄制及出品工作,最终片名定为《校花股神》,该片2015年12月在爱奇艺、优酷、乐视网同时上线付费点播,为团队的转型打下了一定基础。
一年后,看到网络影视剧的爆炸式发展,李志彬带领团队转型,筹建宁波鱼骨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除保留原有广告设计、UI设计的业务路线外,全力进军影视传媒行业。1个月后,他们团队得到了宁波湖畔文化产业园的天使扶持,完成了原始团队、原始资金的人员和资产重组,确定了最终3位核心股东,组成了一支各怀本领的9人队伍,筹备了4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开始二次创业。
2017年8月~11月,他们拍摄了系列热门爱奇艺独播网剧和热点网络大电影,代表作:爱奇艺热门网络连续剧《白衣校花与大长腿3》、《极恶必诛》、《法网铁拳》、《邪不胜正》、《罪不可逭》等,公司还拥有《阳间巡逻人》、《倾世谋妃》等大型小说储备IP,项目启动后产值已超1400万元,2018年预计产值将超4000万元。
两年多的创业生涯每一步都充满艰辛。2017年,整个团队都处于高负荷状态。刚从学校迈入社会,他们也因为自己的年少与经验匮乏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最难的是当年8月,一周内同时遭遇人事大地震、资金匮乏等。赚钱已经变得次要,带领团队走下去、把事清做好、不辜负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否则怎么面对一直陪我吃苦并且在毫无成就可言的情况下付出的天使合伙人?”李志彬说,“我曾看到过有的创业者晚上在地上爬行减压,看的时候差点落泪:有点责任心的创业者不仅孤独而且精神压力特别大,在所有人面前都要装作坚强,背后怎么减压只有自己知道了。”有心人天不负。也是在2017年8月,他们拿到了爱奇艺(北京)和东阳横瑞影视的近700万元天使投资,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创业少不了坚持。坚持梦想也好,坚持赚大钱也好,坚持对员工负责也好,反正创业者必须应该坚持某种东西。”李志彬说,创业初期,如果不是想打造自己的舞台,他肯定会留在华为设计中心拿50万元以上的年薪。“如果不是不甘平庸,也不会一直失败还一直尝试。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坚持不同。我不知道其他创业者是否有这样感想,但是我确定创业者一定要坚持某种东西。 ”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7
2013年9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张展耀来到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主修汽车相关专业,兼修团队管理与市场运营相关课程。一次小小的机遇让其赚了几千元,也为他打开了创业的大门。
如今,24岁的张展耀创业已有5年,担任3家公司的法人以及总经理,同时担任广州驾来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核心运营项目为驾来也学车APP,拥有驾来也商标权以及驾来也APP软件著作权。另外,他还担任学塘网华南大区负责人。
2014年移动互联网概念满天飞,到处充斥着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遇,张展耀听得最多的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或许我有机会成为那只‘猪’。”他想。于是,他参与创办了曾一度风靡大学校园的“学塘网”,担任华南大区总监职位。
本着“扶持大学生创业,帮助商家走进校园”的宗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塘网覆盖了全国508所高校,与一百多个品牌进行合作,其中不乏百事可乐,去哪儿网、阿里巴巴等知名品牌,帮助以及带动了全国超过2000名大学生创业,并于2016年获得500万元天使投资。
2017年是张展耀人生中重大的转折点。那一年,他开始筹备“驾来也”项目。之前一年多,他一直在查找驾考市场的痛点,寻求行业解决方案。
据调查,2016年全国有近四千万人学车考驾照,整个驾考行业每年市场规模在一千亿元以上。目前国内持有驾照的人数为3.2亿,预计10-15年内会增长到7-8亿,驾考市场仍是朝阳产业。多数学员都是学车以后第一次购车用车,其后续所需购置汽车及养护汽车的市场价值空间巨大。创业者可继续对其进行跟踪服务。终于,基于学塘网的核心成员,通过大量的勘察调研,4月10日张展耀正式创立“驾来也”学车项目。
针对传统驾考行业效率低、服务差的痛点与教练个体作坊式经营的行业现状,“驾来也”率先提出“互联网驾考”概念,针对性的建立了平台担保代收管学费分阶段支付教练;教学信息化管理一键约车约考;教练工资学员发,倒逼服务提升的互联网驾考运营模式。形成了透明、效率、服务的驾考新体系。
通过驾考平台这个入口,张展耀进一步切入陪驾、汽车团购、用车等市场,打通整个汽车互联网产业链。经过近半年的发展,“驾来也”已形成以广州为总部,其他城市为直营的运作模式。截止到2017年12月,“驾来也”已在全国十三个城市开设分公司,营业额超过9000万元,目前已启动A轮2000万元融资。
张展耀坚信,驾来也项目必将成为中国互联网驾培改革的领导者。未来,驾来也项目将会接入更多的商业模式。
在外人看来,张展耀的创业道路一帆风顺,但自己吃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在项目最艰难的时候,工资发不起,生活费难以解决,很多核心成员甚至要靠女朋友的补贴才能坚持。5年的创业生涯,团队股东成员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经历了接近10次的团队重组,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张展耀认为,创业就是要逼着自己不断地去成长,不断地去自我突破。“以前读汽车专业的时候,我可以不理解商业、运营。学了一个学期的汽车,我只知道汽车里面有什么。当然创业也会犯很多错,这是正常的,我也犯很多错,但是犯错,必须知道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才能去改正。”
“很多人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甚至只有1%,我认为这是客观的,经过五年的创业经历,创业的道路确实是太难了,但我相信我能成为那其中的1%。”张展耀说。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8
创业7年后,戴韵峰说,创业和创新需要一种精神:专注加坚持。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做专注。我理解的专注就是心无旁鹜地去感受自己跟这个世界的互动。随心而动的状态就是一种创业者的专注。”他说。
2011年,还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7年制本硕连读时,戴韵峰就悄然启动了自己的“创客”计划。一年后,深圳市金华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还在做学生时,戴韵峰就开始关注中医标准缺失的问题。他希望依托国际医疗术语库,建立起中医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联,最终实现中医的标准化和数字化。这样,当所有关联建立后,中医中的“胸闷”就能够与西医的“胸痛”作对应;而“不寐”、“少寐”、“眠差”也能自动关联到“失眠”。方法有了,中医素材却成了大问题。大批的文献资料仍未成为电脑中的中医素材,只好采取土方法——将《伤寒论》、《内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本中医经典全文全部人工录入电脑,并整理成7000多条经验——每条经验都有病因和药方。完成这个步骤花费了1年多的时间,“手打”团队也从最初的10人增加至30人。
现在这个申请了著作权的数据库整合了约800本中医书籍、7000味中药、6万首方剂、460个中医穴位。通过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可免费查询这些中医内容。该功能目前已经吸引了7万多名中医粉丝。由此戴韵峰迈出了“创客”梦想的第一步。
然而路途并不平坦。2012年春天,戴韵峰焦头烂额:研究生刚毕业,留在广东省中医院的ICU病区当医生,白天上班,晚上创业,同时还要应对团队骨干出走的打击。由于股份谈判破裂,公司技术总监、产品经理离职并删除了进度过半的产品源代码。但也是在这个时候,国家出台政策放开医疗市场、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戴韵峰觉得这是医患互动平台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为此决定辞职创业。
他拿出了工作时积攒的30余万元,还特别找银行和朋友借了30万元。接下来的时间里基本都在疯狂找人——找团队、找投资人,一个月下来,积累的名片有数百张。
在设想中,通过App和网页平台,一个全新的“淘宝”式中医院建立起来——“金华佗”与有资质的中医医生签约,全国各地病患注册上线就可以挑选医生问询。病患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病症关键词,平台就会“跳”出相关的医生,并确保系统在3分钟内应答、医生在24小时内接受问询;患者的付费支付到第三方平台,等待患者确认并打分之后再支付给医生。如果患者给医生的差评有事实确认,第三方会将钱退回给病患。在“金华佗”的平台上,患者除了可以向医生咨询之外,还可以保存自己的伤病档案,并挑选自己的家庭医生,进行线下的问诊;此外,医生们还会在平台上定期开展义诊、举办养生讲座。根据2013年的数据,全国有80万名中医医生,在医生多点执业的趋势下,互联网式医患市场蓄势待发。目前,“金华佗”已经与全国350+副主任级别以上医生进行签约——这些医生是团队一个一个打电话、拜访“争取”来的,最高峰时每天活跃粉丝7万多名,主要以广东地区用户为主。
2015年,团队搬迁到了海珠区,并开办第一家“写字楼”里的中医体验馆,旨在打造“一站式中医执业孵化平台”,2017年初正式开启中医师承项目。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过程中,金华佗不断强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医学,促进中医传承更好发展。
在外人看来,获得两轮风投后,他们现在的腰包比以前鼓了,四处举债的苦日子成为过去时,但是事实上,团队作风还是很“抠”,正餐也只舍得吃最平常的快餐。“创业者如果觉得自己富有,就离失败差不远了。是不是真的有钱,得看我们今后的运营情况。”这是戴韵峰常对核心团队说的。
当了五年“创客”,他总结了几条“激励语”:“多阅读,多观察,才能有火眼金睛发现哪里有机会”,“多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起跑前不要停留在决策泥潭,起跑后要少犹豫、多坚持”,“闭上嘴,迈开腿,少说话,多干事”……总结起来好似云淡风轻,但是创业途中总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和辛酸。“每当遇到困难,我总会想起年幼时生的那场大病,以及借助中医得到康复的奇妙过程。在那之后,中医成了我的信仰,我决定为中医的创新发展贡献青春才智,用我的中医梦,助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今后的路途任重道远,我坚信:创业能过‘败、苦、辱’三关,可望有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9
白羊座、O型血的王天是个典型的“钢铁直男”。骨子里就不安分的他从来都没想过要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朝九晚五的生活。高中时他就想和同学一起创办一家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些什么,例如生化机器人,终结者T-800。
2006年,王天加入了学校的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在那里的几年,他首次接触了虚拟现实技术。淘宝也在那个时候开始迅速发展,淘宝上买衣服难评估、难选择问题是当时物流环境下的一大痛点,王天想到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来建模,让身材可调控的仿人机器人试穿进行全景拍照,给人以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准确的评估。但后来因为实验室事情多、任务重不得已放弃。
现在王天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还太过稚气,只有创业的想法却不懂创业的方法。他认为并不是非要想破头想出一个极好的点子才可以创业,只要能解决用户的某个痛点,并且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做,哪怕产品再简单,再无技术可言,也一定会有市场;反之遇到阻力就放弃,肯定是做不成的。
由于平时总是在实验室里“加班”,王天经常会错过末班车却浑不自知,还傻傻地在寒风中等待。于是他们就想,要不做一个可以实时显示公交动态的智能站牌吧,而且当时南方的许多城市有少量投放。但该项目会涉及大量相关部门审批,王天兜兜转转四处碰壁,毫无进展。
无意中,王天接手了大庆新建公交公司的新项目:他们需要在三个月内交付完成一套调度系统和100个智能公交终端、车载监控系统,用于监测公交运作情况、排班、调度、影像信息、纠纷处理、自动播报等。经历和经验是一个非常大的壁垒,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硬件软件的研发测试,整个团队干脆在实验室里住了下来。三个月内,所有人的状态都十分焦虑,每天除了工作还是拼命工作,实在坚持不住时就去角落的桌子上打个盹,但没过多久总会因为各种状况醒来,匆匆忙忙吃两口饭,又继续投身工作,当时就连洗澡都成了奢侈的事。
最后团队把项目做成了,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2年的毕业季,王天团队成员因为家庭原因各奔东西,团队被迫解散,移交业务后,王天开始重组团队,成立了哈尔滨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天定了一条规矩:做项目不做产品,从中锻炼团队,熟悉市场,摸索一条商业化道路。
2013年,公司迅速地明确了产品方向——外骨骼机器人,它可以帮助瘫痪、脊柱神经受损、中风等丧失行动能力的患者丢下轮椅,实现独立自由行走,减轻了家人的照顾成本和生活负担;也可以帮助正常人跳得更高、跑的更快、走的更远。
这个项目的灵感还是源于王天的母亲,由于肺癌转移,她从行动不便到不能行走,王天目睹了整个过程,心痛不已却又无能为力。王天说:“我们做机器人技术的,就是要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由、体面。可到头来连自己的亲人都无法帮助。”那一刻,他决心造一种机器人——能帮助像他母亲一样的失能、弱能患者站起来,走出去。
从外骨骼机器人想法诞生的那刻起,王天就面临了所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最大问题——缺乏资金。特别是产品处于初期,又是一个新兴的东西,极少有人认同王天,拿着样机图纸希冀融到钱无疑是痴人说梦。为了快速研发布局与各大医疗机构取得合作,他一直为筹钱、借钱反复奔波,几乎把其他业务的资金都填了进去,但还是不够,一度难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6年10月获得千万级天使投资基金,王天带领程天科技快速迭代将之前积累的技术产品化,从图纸到1.0的功能级再到3.0量产级,王天只用了1年。
通过50多例的临床试验,程天科技的悠行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帮助到了很多失能、弱能的人,增加患者生命长度,提高生命质量,也为医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康复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0
2015年,当杨泽霖第一次接触到深度学习算法时,就敏锐地认识到这将成为一种革命性技术,而图像识别将成为深度学习算法的第一个发力点。经过多方调研,21岁的杨泽霖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将深度学习技术带入工业图像识别领域,服务传统行业。
杨泽霖成长在一个父母都是国企高级工程师的家庭。201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2017年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他于2015年8月成立西安禾思众成——之所以取了这样的名字,是因为禾思众成的创始人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这支队伍希望秉承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的光荣传统与品格,聚志同道合之众,成不同凡响之事。
2017年禾思众成继续进军计算机视觉行业,而此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诸如FACE++、商汤科技、依图等知名公司都有涉及此领域。因此,要打入这个市场,就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彻底的颠覆。
禾思众成选择另辟蹊径,更加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兼容性、并行运算效率上的优化,让轻量级可迁移的算法可以快速运行在ARM架构的CPU上。当时,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头部企业都在做政府部门相关的规模化项目,这些项目销售额高、利润大。但是,禾思众成希望从大众化的长尾市场入手,如小区门禁的人脸识别、幼儿园接送家长的人脸识别、宿舍的人脸识别考勤……这些场景的需求相对简单,规模也比较小。针对这些场景,禾思众成提出了“云+端”的解决方案。以人脸识别举例,识别到人脸进行本地边缘计算,与底层数据库比对通过后向闸机、门禁发送信号,同时上传结构化的数据到云端,用于管理和统计。探索别人未曾参与的领域,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成为禾思众成在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宝。
如果说2015年到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风口,大量资本涌入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使得创业门槛有所降低,那么2018年则是对人工智能公司真正的考验,资本的寒冬已经隐隐显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真正行得通的商业模式才能不被市场淘汰。禾思众成始终坚信,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行业,而应当成为千千万万传统行业发展的助推剂。只有做到AI+传统行业,借助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赋能,让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创新真正地深入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真正的价值。
米其林轮胎曾深为抄写特征码而苦恼。禾思众成为其提供了一个方案:直接对轮胎进行一次扫描就可以将特征码识别出来,并且和后台系统进行联动、管理。该方案采集了50万张轮胎照片,训练机器识别各种各样情况下的特征码,将视觉精度一下子提高到99.7%。
“因为年轻,所以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无畏选择。”杨泽霖说,自己选择创业就像别的大学生选择就业一样,都是一种选择,都是为了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回馈社会。我们常说,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远。杨泽霖正和他的伙伴们一道,在创业这条路上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1
钱立权的创业路是从免费开始的。大一时,他通过为学院、社团设计集体服装发现了商机。尽管这一过程并没有赚到钱,但是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开启了自己的“文创”之路。
2016年钱立权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获艺术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该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在读。
在校期间,钱立权带领团队先后获得“第三届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武汉市“2017高创之星十强”,“国台办海峡两岸创新创业邀请赛三等奖”等荣誉。他个人已是武汉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武汉雅格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雅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中豪广告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执行董事。
他创办的“武汉雅格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涵盖文创产品开发、线上教育网校+线下门店、创意设计三大板块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创意公司。公司先后参与了近二十余家上市公司、政府开发区的文创产品研发与旅游形象规划设计,并对口联系嘉禾装饰等业内知名设计公司。另外,公司帮助近千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并带动身边有创业理想的同学创业。
经过几年发展,钱立权的公司逐渐有了知名度。去年8月,一家文创产品生产企业慕名而来,想让钱立权团队结合陕北南泥湾红色文化,设计一套文创产品。钱立权前后易稿10多次,还多次前往陕北考察,经过4个多月反复沟通,摆件、书签、雕塑等一套24件产品最终出炉。
钱立权介绍,他创办的公司不仅兼顾了文创产品设计与销售,还致力于设计类教育培训。前不久,他们开发的一套培训软件,取得了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
钱立权认为,创业的人得有远大的目标,要有野心。“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既然做了,就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而且一定要高于自己现在的能力,这样的话才会有所进步。”
同时,创业的人得有宽广的胸怀。“在创业过程中被误解诽谤,甚至不懈,很正常,只要未来辉煌,这些都不重要,要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
另外,创业的人意志要坚强。“创业是很艰辛的,我们经常都是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做项目的事情,并不是外面看着那么风光,经常夜里加班,每天被各种事情驱动着。但是有时候也不一定成功。”
在钱立权看来,21世纪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过于扁平化对知识提出更高要求,很多传统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对创业者的技术性、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创业之前一定要好好的准备。现在的人们只会注意阳光灿烂下的花枝招展,很少会注意狂风暴雨后的残枝碎叶。所以一定要对一个行业了解三年以上再去创业,不要盲目创业。”他说。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2
杨剑南服务的第一家客户是做笔记本外壳的。他去了五次。刚开始,人家听不懂他说什么,以为他是个骗子;后来,人家终于明白了他在帮自己省钱,说“那就试试吧”,这一试试出了一片天。
杨剑南为重庆大学16级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硕士,现任重庆伏特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截至目前,伏特猫服务北汽银翔、重庆机电集团、力帆、中法水务、百事可乐等行业巨头,服务企业的电量达80亿千瓦时,累计为客户节省电费千万元。
“伏特猫”的创业项目可以用“省心省工省电费”来概括,即通过安装团队提供的智能终端,采集企业各项用电数据,再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平台,让客户通过手机能够随时看到自己企业的用电情况及咨询建议。同时专家团队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客户发现并协助其处理所出现的用电问题。
早在2013年,杨剑南就开始了对用电市场的观察,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学习,他发现很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花了很多功夫在财务管理、合理避税等方面,但是却几乎没有企业想过怎样去管理公司的用电情况,甚至包括很多事业单位都普遍存在用电问题。
另外,如果企业在用电方面出现问题,他们很难寻求到帮助。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供电局解决问题,但是实际上供电局服务范围有限,他们优先保证国有企业用电安全,并不足以及时满足整个市场,而用电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缺少发言权,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果一个企业断了电,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对电力系统丝毫不知晓的企业只能无条件接受别人开出的高价。而“伏特猫”提供的服务恰好可以解决企业的用电困境,用合适的价格买到满意的服务,可以说“伏特猫”是在“为了无法计价的服务而服务”。
如今,这支团队已经服务了数千家企业,遍布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北京、四川、广东、黑龙江、辽宁等十个省份。并且在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平台——阿里巴巴钉钉的支持下,开始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更加快捷地为企业提供无忧的用电服务。在首届渝创渝新大赛综合服务类中获得冠军,杨剑南在比赛中说:“希望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在接下来一年帮助企业节省电费5个亿。”
至于团队为什么取名“伏特猫”?杨剑南说:“现在人们要上网,就必须安装一个猫(‘Modem’路由器),而明天用电客户也会需要电力‘猫’,希望未来每一个企业都能有“伏特猫”为它提供用电服务,让每个企业用电无忧。这是无法计价的服务!我们是为了无法计价的服务而服务”这就是“伏特猫”的愿景,支撑他们一路走到现在,也将引领他们走向未来。
今年7月杨剑南受邀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奔赴延安,学习延安精神,服务革命老区。杨剑南说:“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要立志高远,利他是最好的利己,真正为社会解决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3
安徽科瑞特模塑有限公司创始人储亮对创业有自己的感悟。
他认为创业者在寻找创业项目时,要找三个圈。第一个圈是自己爱做的事,第二个圈是自己能做的事,第三个圈是有市场需求的事。这三个圈的交集,就是适合自己的项目方向。
储亮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时学的是汽车相关专业。在参与设计一款新型汽车电子仪表之后,他产生了创业的想法,选择的领域是与自己学科背景相关联的汽车零部件领域。
创业初期是艰难的,虽然有研究汽车电子技术和学校老师的`技术帮助,以及启动资金,但还是遭遇了很大困难:产品不被市场认可。
怎么才能打开市场?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们认识到,初创型小微企业应该避开竞争激烈的主流市场,去选择门槛较低的二级市场,先将产品销售出去,公司存活下来最重要。
随后的日子里,他们改变了公司战略,调整了产品的市场策略,以门槛较低的二级汽车配套产品市场和汽车配件市场为主攻方向,这个战略的调整很快就有了成效。没过多久,开发出的产品便开始有了市场销路,公司终于度过了市场危机。
产品有了市场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在汽车零部件这个领域,竞争对手非常多,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何况他们还是根底很浅的小微企业。要想活着站稳市场,就必须提升企业的软实力,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建设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命力。为此,储亮和他的团队一项项攻关,逐步在公司中建立起了完善的质保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体系认证和ISO/TS16949体系认证。并且按照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职业化和科学化的原则加强和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建设,先后完善了产能管理系统、成本管控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和创新改善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建设,同时推进了6S管理、TPM管理、ISO/TS16949五大工具等管理工具的运用,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成功地成为了汽车主机厂的一级配套生产企业,开发了多种汽车零部件产品,储亮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之星”。
为了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储亮在创业初期就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实现了高校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合作,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对接,使公司的技术能力得到了支撑。高校里优质的技术资源解决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同时公司也成为了高校的实习基地,承担了高校师生的实习工作。
创业首先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有核心竞争力。储亮当时创办公司取名科瑞特,是来自英文create的音译,就是创新、创造的意思。在他们公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从产品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到管理模式创新,只要有了创新方面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公司会给予每一个合理的想法进行试错的机会,只有不断去创新、不断去试错,团队才能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蓝海。
储亮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安全预警产品,填补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安全预警系统产品的空白,创业事迹以“创新与创造”为主题,入选全国“值得大学生创业借鉴的50个创业优秀案例”,并收录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业优秀案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4
刘金虎,一个地道的烟台人,2013年高考,出于对烟台的爱和与生俱来的山海情怀,他选择了留在烟台上大学,并顺利被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大一的刘金虎成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班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除了学习和学生工作外,他此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去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边界,一方面可以实现自我独立,另一方面也是提前体验社会的百般滋味。刘金虎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人,为了能够逼着自己每天都看书学习,他成为了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天天打卡,很快,图书馆里感兴趣的书都读完了,他便将目光又转向了烟大。课余时间他还在烟台一家高端日料店兼职,为的是积累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同时也对高端消费人群有基本的认知。这样的经历让他变得性格开朗,懂得与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积累了经验,这些都成为了他日后创业的宝贵财富。大一大二期间,刘金虎做过六份兼职,自己在学校里卖过苹果、海鲜、袜子、烧烤炉等各种创业小买卖的尝试。经过在校两年的学习和工作的积累后,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在刘金虎大一期间,创立了山商的第一个新媒体协会并担任会长,策划了校园微信号--山商灵犀,文章刷屏在全校同学的朋友圈,利用这个平台和其他产品销售。刘金虎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校园市场的经销人,欣喜于成功的同时也让刘金虎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朋友曾问过刘金虎,当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支付大学生活费时是何心情?他很自豪地告诉我,就是从这时起,他变得自信了,更加坚定了要自己创业的念头。可能是因为刘金虎在大二的时候就能把校园市场的开发、经营做得如此出众,因此,他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在他读大三时,刘金虎当选为院学生会主席。他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为他进一步开发和经营好校园市场、为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争取赞助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大学四年,刘金虎是边读书,边实践着如何经商。这样的经历让他变得性格开朗,懂得与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积累了很多对日后创业很有价值的经验。
2015年刘金虎决定正式转入创业学院,成为创业学院的第一届学生。2015年11月,烟台方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因举办的轰动港城的“927黑卡吃货节”一举成名,发放黑卡10万张,参与商家总营业额超过600万,被腾讯邀请进行全国分享,全国500多家自媒体纷纷效仿。还有和万达合作的飞凡吃货节、和餐饮协会合作的烟台好味道评选大赛等等大型活动。
后续刘金虎经学校推荐参与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他立即查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并对自己的商业创业计划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梳理。他的创业项目通过层层选拔,并在创业学院导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下,最终拿到了省赛银奖的好成绩,后续当选2017年团中央评选的创业英雄百强。
2019年刘金虎从创业学院顺利毕业。学业顺利完成,但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创业路上几遇坎坷,疫情笼罩下,餐饮服务也全部闭门停业,方片这样一个以为商户投放广告引流而盈利的传媒公司,一个月的广告只有零星几单,根本不够付租金和人员工资。但刘金虎和他的创始团队始终在想办法找路子,本地业务有困难就力拼全国业务,保证公司充足现金流运转,员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就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意志力使公司凭借着团队的力量,持续学习不断尝试,团队成员彼此信任,突破公司的发展困境。
方片新媒体起始于大学生在校创业项目,于2015正式成立公司,历经五年发展,旗下新媒体平台:烟台吃货、阿梨探店、烟台了不敌等微信公众号、海边美食系列千万粉丝抖音账号。 目前公司六十余人,已拥有超过150万烟台区域粉丝和2000万全国短视频粉丝,服务于餐饮、商超、景区、酒店、美业、亲子、娱乐、地产等领域的近千家品牌客户,包括大悦城,万达,新世界百货,保利,希尔顿,喜来登,百纳,联通,电信,滴滴,欧乐堡,37度梦幻海,龙湖,祥隆等中高端品牌,为全国3000多家企业进行线上的宣传推广和营销。 业务涵盖:新媒体营销推广、新媒体代运营、视频拍摄制作、技术开发、商家整体包装和营销活动策划,力创行业标杆,真正为客户解决着品效合一的传播诉求。
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万大关,这在烟台新媒体行业是史无前例的。有朋友问刘金虎,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说,是一个好的团队。他和合作伙伴,真是志同道合,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发自内心,体现在行动上。而他们在性格、专长和知识结构上的互补性,又是这个团队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20年10月,在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上,荣幸当选为烟台市新媒体协会首届会长的刘金虎,面对全体会员进行了充满热情的发言:“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敢想敢做的信念,使方片成为烟台市首屈一指的新媒体公司!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不仅是我们新媒体从业者自身的发展,也是烟台市经济与文化共同的发展,更是与整个社会的协同发展,所有新媒体人都应携手奋进,共创辉煌。”方片新媒体不仅是说得好听,更是能把当初许下的诺言付诸实践,现在方片致力于烟台成为互联网一线城市,将我们的流量优势赋能于烟台的特色农产品、烟台的旅游资源,让真正的港城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2020年,是公司创立的第五年,作为老板,刘金虎在外界有很多称呼,方片新媒体总经理、烟台市新媒体协会会长、团中央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腾讯烟台自媒体“城市负责人”、中国第一大自媒体社区群体微联同城联合创始人、航加商学院讲师、微联成长营特级导师、2016年度“泛海扬帆山东大学生创业行动”二等奖获得者、2017年度烟台“十佳双创之星”荣誉称号、腾讯烟台自媒体“城市负责人”、中国城市自媒体联盟“后起之秀奖”。这些荣誉加在刘金虎的身上,并没有让他从一个满心赤城的创业青年变成一个功利主义的诡谲商人,反而更加让他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月,刘金虎作为校友代表设置创业基金十万元,金虎说,我们要做一个感恩的公司,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我们创业初期,是学校帮助我们解决了水电、房租和初创公司所面对的一切问题。没有学校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希望我能将这种创业精神和感恩精神,继续传递给我的师弟师妹们。
2020年,是公司创立的第五年,也是金虎毕业的第一年,金虎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拥有无限可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我们是一家学习型的公司,去学习、去创造,一起造梦,一起圆梦。”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15
雷达,男,中共预备党员,汉族,现就读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焊接171班,曾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全媒体部长、金工科技协会副会长、班级组宣委员、逸夫图书馆讲解员、爱之舟志愿服务队新闻宣传部部长。入校以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努力奋斗。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在学习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具有出色的自学能力,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连续两年综合测评专业前三,上学年学分绩点为3.88、3.89均位列专业第一。在保证专业课成绩优秀的情况下,广泛涉猎课外图书,学习并掌握了SolidWorks、UG及CAD软件,还自学摄影剪辑,精通PS、PR和AE等。
入学以来,能够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用丰富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慕课,或是自己读书看报,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并且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此外,他还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善于思考,努力做到“学与思”、“学与问”、“学与行”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为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奠定了基础。
二、热心志愿服务,塑造优秀品格
从成为一名团员青年开始,他始终洋溢着“我是团员我光荣”的自豪感,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乐观向上,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校期间,参与“一米阳光”爱心捐赠活动、到十堰市“方滩乡中心小学”、“张湾区动力新村社区”、“张湾区福利院”等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活动,线上、线下各种志愿服务时长达200余小时。新冠疫情以来,积极响应学校和当地号召,主动请缨,为封村的乡亲们集中购买生活必需品,发放口罩、消毒液等医用物资,协助驻村干部搭建临时救助帐篷,帮助村卫生室卫生员入户测量体温并登记、上报相关表格,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在服务社会、服务校园、服务同学的同时,塑造了优秀的个人品格,展现了青春的魅力。
三、业务本领过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成绩优秀,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3,获得校级各类奖学金10余次;以实践为师,坚持以学促用、以赛促学,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校期间先后加入材料学院分团委学生会、金工科技协会、校田径队、逸夫图书馆讲解团,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在2018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得校级一等奖,并被评为社会实践积极分子。担任学院金工科技协会副会长期间,耐心指导低年级的同学学习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和专业实验技能,帮助同学们增长知识、练就真本领;作为负责人,先后组织、主持10余场院系科技竞赛宣讲和学术交流活动,充当老师们的科研助手,为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学院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科研氛围。
四、科技创新能力强,模范作用突出
具有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中时期其作品“环形蒸笼”就曾代表湖北省参加“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大赛”并夺得国家级银奖。大学期间,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有十余项科技创新作品。通过层层选拔,在第九届“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国家级A类赛事)中带领团队斩获两项国奖,并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2019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截至目前,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6项、院校级奖20余项,获“三好学生”、“科技之星”等8项荣誉称号;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主持2项大创项目,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3篇。此外,在审专利4项、在审科研论文1篇,能够较好的引领学院、学校创新创业方向,起到模范作用突出。
【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之星事迹材料(通用12篇)07-27
返乡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精选7篇)09-22
返乡创业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09-22
创业脱贫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09-22
创业之星论文03-31
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09-22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论文04-09
大学生创业创新口号03-19
学习之星事迹材料07-24
体育之星事迹材料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