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感悟和鉴赏现代诗的能力。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作为“新月派”代表作家徐志摩诗中的“三美”,尤其是音乐美和绘画美。
教法设想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多种背诵提示,激活学生思维,当堂成诵。
3、一课时完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投影徐志摩照片) (幻灯1)
导语:大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的形象,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眼略带些梦幻,料想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必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和“奇才”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和创作的有关情况。(幻灯2)
可惜,这样一位诗人英年早逝,给诗坛带来莫大的遗憾。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为我们营造的诗的世界,去品读他的《再别康桥》。(幻灯3 :康桥
二、诵读感悟
1、找一学生试读。读后略谈感受(幻灯4 :诗歌原文)
2、教师示范背诵全诗(配乐)
3、男女生对读
4、诵读提示(幻灯
5 :诵读要点
问:诗是美的艺术,如何读出意境?读出美感?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把握诵读的节拍。根据诗意,随文切分。以第一节为例,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2)注意每节押韵、逐节换韵的特点。问: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讲究用韵和节拍,体现了新月派“三美”主张的哪一点?
(3)关键词上找感觉。如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仿佛踮着脚尖在走路,最后一节,两个“悄悄的”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诗情。
5、学生自由感情朗读。
6、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我相信,因为喜欢,你们便能在课堂上创造奇迹。(助学生一臂之力)
出示三种背诵的提示。(1)背诵提示一(提示上句,缺省下句) (幻灯6) ; (2)背诵提示二(关键词语:轻轻的、金柳、青荇、榆荫、寻梦、笙箫、悄悄的) (幻灯7) ; (3)背诵提示三(重现康桥实景,画面联想记忆)
三、整体感知(幻灯8)
l 、形式———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体现了“三美”中哪一美?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形式具有一种建筑美,四行一节,每一行诗节的排列错落有致,字数基本为六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2、内容———概括每节诗的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1)只身来到和离别康桥; (2)河畔的金柳倒映康河; (3)软泥上的青荇; (4)榆荫下的清潭; (5)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 (6)吹奏别离的笙箫; (7)呼应开头。
四、美点感悟(幻灯9)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拜伦潭、星辉等,每一意象都像一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示例一:岸边柳树倒映康河的情景;示例二:康河水草;示例三:榆荫下的清潭;示例四:泛舟放歌的情景。
五、拓展迁移
在徐志摩的诗作中,还有一些玲珑精致的小诗,我们往往忽略了它存在的价值,这里我就提供一首徐志摩的小诗供大家欣赏品味。(幻灯lO 莎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莎扬娜拉
l 、学生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点评:这首诗只有短短五句,但既有语言,又有动作,更有绵绵的情意,非常耐人寻味。
2、请同学们仔细品味这首诗中体现的“三美”,发挥想像,口头描绘一下诗中日本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学生口语实录示例:
美丽娴静的日本女郎啊!在这离别之际,你对我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柔媚的风致,恰似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你那含羞带笑的神情掩不住内心离别的伤痛。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啊,此刻你想说什么呢?也许是回忆起我们共处的美好时光,那山间的明月,那水上的轻风,那洒落樱花林中的欢声笑语。而今一别,天涯海角,不知何日相见。即使有相见之日,也要用长长的岁月去耐心等待,也许等到青春拭尽了铅华,等到双鬓爬满了白霜。你心中的千言万语,如何倾吐?只化作声声祝福,祝福远行的人一路平安!
六、再现康桥美景和背景音乐,在齐声诵读中结束全文。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10-13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08-19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优秀12-11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04-13
《再别康桥》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09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1-17
再别康桥经典教学设计08-26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7-0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9-06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