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4-09-02 14:34:3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不蔓不枝

  ③亭亭净植 ④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语段【乙】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体会它的妙处。(3分)

  【小题4】请比较以上两篇选文。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周敦颐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苏轼被贬谪后的态度。(2分)

  答案

  【小题1】考虑;长枝节;立;一起(各1分)

  【小题2】我唯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水里洗涤后却不显得妖艳。(2分)

  【小题3】作者把月光比作清水,生动地表现了月光澄净、空明的特点(1分),以竹柏之影与月光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1分),写出了苏轼被贬官后达观的心境(1分)。

  【小题4】托物言志(1分);旷达乐观(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关键词“濯”“妖”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此处月光比作清水,生动地表现了月光澄净、空明的特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的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明确每一种写法的表达效果。学生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合理表述即可。一般用这里运用了……写作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2

  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斯是陋室 ( ) (2)可以调素琴(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

  【小题4】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

  答案

  【小题1】这 调弄,弹奏 少 多

  【小题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3】安贫乐道

  【小题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斯”意思较为固定,为代词。“鲜”现代汉语仍有,译为“少”。“众”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译为“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是“莲之爱”,应译为“对于莲花的喜爱”。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从文中作者关于陋室环境及陋室生活的'描述可知,陋室之所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即主人安贫乐道,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有真抒胸臆的语句,寻找到这些关键语句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小题4】试题分析:两文中对比的语句较多,如“有”与“无”的对比,“可以”与“无”的对比,“多”与“少”的对比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写作手法的理解。

  点评: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往往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强调某些情感。一定要结合具体文章做具体分析。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不枝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多②长枝蔓

  2、C

  3、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抛弃、丢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1.加粗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敦颐独与之辩

  B.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濯清涟而不妖/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D.可爱者甚番/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2.翻译下列语句。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

  3.敦颐至/一讯立辨

  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来描写莲花的`形象。

  5.示例: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权贵。(言之有理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5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___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多

  (2)立

  (3)却,但是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

  4.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6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小题3: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⑶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小题4:【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1)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2)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

  (3)(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意对即可)

  小题4:【甲】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守节操,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信念,即便环境恶劣更要坚持自己,做好自己【乙】启示我们未成名之前耐得住寂寞,虽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等

  小题1:

  试题分析:B植,通“直” C贵,以为贵。D不相同

  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揣摩,甲文,主要赞赏莲,乙文主要赞赏兰花,然后分析各选项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亵玩”的意思。2句中“而”的意思。3句中“芳”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分别写出即可,甲文写出了莲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乙文赞赏了兰花,把握时机,展示才华等。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7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

  2.(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

  4.(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遇 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8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答案】

  9.D[解析]宜:应当。

  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1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20xx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

  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

  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

  参考答案:

  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

  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 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5.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6.不畏寒冷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0

  爱莲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0.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

  6.(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7. D (2分)

  8. B (2分)

  9.(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0.读文赏荷:(5分)

  (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

  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1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

  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

  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2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甚蕃________________

  (2)亵玩________________

  (3)宜乎众矣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参考答案:

  1.(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4.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③可爱者甚蕃④香远益清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富贵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①洗涤②生枝蔓③多④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4:(2分)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答案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蔓”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小题2:

  试题分析:C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A、B、D都为 “结构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中心主题,即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这样安排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4

  《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14分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鲜有闻( ) ⑵、濯清涟而不妖( )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⑷宜乎众矣(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

  【小题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1)、少 (2)、洗涤 (3)、亲近而不庄重 (4)、应当

  【小题2】(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4】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小题5】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15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小题3】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4】C

  【小题5】(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8-19

文言文阅读答案10-31

《爱莲说》《陋室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08-30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06-08

梅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7-01

《管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9-13

捉刀文言文阅读答案07-05

文言文《李白》阅读答案04-14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7-15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及答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