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时间:2024-05-20 13:11:03 赛赛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焉置土石 年九十 穷益坚

  B.始一焉 举一客为主

  C.汝之不未遍 小恩小

  D.汝心之 不可彻 顽不化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13.阅读选文和下面材料,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并结合两文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④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 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答:

  答案:

  11.D(2分)

  12.乙(2分)

  13.答案示例:(4分)

  做事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有所收获。选文中的愚公为了挖走大山不怕困难,尽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但仍然坚持,并且要世代坚持,终于感动天帝,搬走大山。而链接材料中的鲁公,有修建园子的想法,但遭到父、妻等人质疑时,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反而畏难退缩,修建园子的事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通过两篇文章中两位主人公行为和做事结果的对比,我悟出此道理。

  (道理2分,结合选文分析1分,结合链接材料分析1分。)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⑴固不可()

  ⑵子子孙孙无匮也()

  ⑶何而不平()

  ⑷河曲智叟以应()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小题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小题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小题2】(1)他们运土石,每年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你太不聪明了!

  【小题3】D

  【小题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⑴通,变通,不要理解为彻底。

  ⑵穷尽,匮也是穷尽的意思。

  ⑶愁

  ⑷通“无”通假字

  【小题1】试题分析: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句注意赋分的两个点:一是“易”——变换、“一反”——往返一次两个词语的解释,二是整体意思。

  (2)“甚矣,汝之不惠!”注意倒装的句式:“甚矣”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惠”的'理解:聪明,这是赋分的两个点。

  考点: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用现代汉语表述文言句意的能力。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和选项中的”以”意思相同。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句可以得出人物的特点或者精神内涵,一是愚公的一句看出即使自己这辈子不行,后辈们还会坚持下去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显而易见。二是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的远见和信念。

  考点:根据文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的能力和对文章人物的分析的能力。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九十。且:

  ⑵指通豫南,达于汉汉。阴:

  ⑶杂然相。许:

  ⑷蛇之神闻之。操: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3.且:将要,快要或将近(2)汉阴:汉水的南岸(3)许:赞同(4)操:持,拿

  14.(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冬夏季节变化,才能往返一次。

  15.观点一:愚公应该移山。

  (1)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山可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只要持之以恒,山终有被挖平的一天。

  (2)移山有利,愚公一家深受阻塞之苦,搬掉两座山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给子孙后代带来莫大好处,这是深谋远虑之举。

  观点二:愚公应该搬家。

  (1)搬家比移山容易得多,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巨大,移山困难重重。

  (2)搬家比移山更明智。做事要会变通,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山外更开阔,更方便,更适宜居家生活。(大意即可)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 4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杂然相 许:赞同

  B、子孙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寒暑易节,始一焉 反:同“返”,往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静以修身,俭养德(《诫子书》)

  B、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外户不闭(《礼记》二则)

  C、甚矣,汝不惠 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D、我之死,有子存焉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BD、正确;

  C、有误,句意: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以:凭借;/以:来;

  B、而:表修饰/而:表转折;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之:结构助词,的;

  D、虽:即使/虽:即使。

  故选:D。

  (3)本题林冲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BD、正确;

  C、有误,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

  故选:C。

  答案:

  (1)C。

  (2)D。

  (3)C。

【愚公移山四年级阅读理解和答案】相关文章:

燕子阅读理解和答案08-04

胖子和瘦子阅读理解及答案02-06

看山老爹阅读理解和答案11-18

父亲树林和鸟阅读理解及答案06-11

《愚公移山》的阅读答案08-16

生日阅读理解及答案04-22

大鼠阅读理解及答案01-04

《雨》阅读理解及答案09-15

《放学》阅读理解及答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