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4-07-03 13:39:3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译文

  子产论政宽猛

  【原文】

  郑子产①有疾。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④。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⑤,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⑥,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选自《左传·召公二十年》)

  【注释】

  ①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正卿。字子产,为郑执政,有政绩。

  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后执政。

  ③狎:轻易,忽视。

  ④取:同“聚”。萑苻之泽:春秋时郑国的沼泽名,密生芦苇。萑苻,芦苇。

  ⑤夫子:老师,这里指子产。

  ⑥慢:对上司无礼。

  【文化常识】

  《左传》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初称《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该书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记录了诸侯、卿大夫的活动,并把笔触深入到商贾、卜者、刺客、乐师、百工皂隶等阶层,通过对各国王宫霸业盛衰的叙写,反应诸侯国之间复杂的角逐以及社会改革的趋向。书中贯穿民本思想,体现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

  【译文】

  郑国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执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它并和它嬉戏,就会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很难实施。”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太叔执政,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用宽厚的政策。郑国于是出现很多盗寇,他们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夫子的话,不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民众就会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厚的政策来调和严厉的政策,又用严厉的政策来补充宽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调和。

  【阅读训练】

  1.解释:

  (1)服 (2)鲜 (3)焉 (4)则 (5)此 (6)少

  2.翻译:

  (1)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作品解读

  子产执政二十年,内政外交都政绩卓著。“宽猛相济”的主张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所说的“猛”,实际是为了预防犯罪,重点还是“宽”,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赏。其实,事物本来是错综复杂的,宽与猛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渗透的,无论立法执法,都应斟酌情理,宽严结合。成都市武侯祠有副对联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是对本文的补充。现代诗人流沙河又改为“不遵宪,即宽严皆误”,更说到点子上了。

  文集概况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作者简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译文】相关文章:

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译文08-26

《宋史》阅读题答案及译文09-10

《柳宗元传》阅读答案及译文06-24

《列子》杞人忧天阅读答案及译文08-10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译文06-17

《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10-21

《梁书·沈约传》阅读答案及译文02-25

《富弼》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04-23

《范仲淹作墓志》译文及阅读答案06-08

《孟子》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