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之化除讼累

时间:2024-09-13 15:30:03 易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易经的智慧之化除讼累

  讼卦告诉我们,诉讼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情,应该尽量避免。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应当诉讼的时候,就要坚定勇敢地进行诉讼。那么什么情况下应当讼?什么情况下不应当讼?诉讼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领悟讼卦中的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呢?

易经的智慧之化除讼累

  易经的智慧:化除讼累

 

  有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得到通知要到日本去开会,他心想每次都是自己去,也让副总去一次吧。于是副总很开心地答应了,然后回到家就跟他的妻子女儿讲:我要去日本开会,你们要不要顺便跟我去玩玩?两个人也很开心地同意了,请了假,三个人浩浩荡荡就到了东京。这一玩玩得连开会都忘记了,等他想起来的时候,会议都已经结束了,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回来,总不能流亡在国外。

  回来以后他就再三考虑要不要讲实话,可是如果这个时候讲实话那全公司都看自己笑话,而且传出去,自己只有低着头回家了。所以他就决定照领出差费,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后来总经理的儿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就跟他爸爸讲:副总可以这样吗?如果不办他的话,整个公司的风气都完了,所以无论如何要叫法务部办他,起诉都可以,最起码有三项罪名:第一,耽误公务;第二,伪造文书;第三,冒领出差费。

  而总经理说:我当然知道了,但是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如果像你说的我们现在就起诉他,法院怎么判是一回事,他一定会被我们敌对的公司高价挖走。而他对我们公司很熟悉,被挖走以后他就会专门针对我们设计出一些方案,把我们打垮,那样造成的损失岂是这点差旅费能够换回来的?再说副总长期以来,替我们公司做了很多贡献,这次就算我放他慰劳假,招待他全家游玩也不为过。何况这件事情,我自己也有错。我要他去开会,应该增加他的责任感,告诉他,我想要了解什么,请他转达什么事,但我没有交代。

  儿子还是坚持说:不行,不然我们设法务部干什么?总经理说:我们设法务部,是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任何方案都要反复推敲调整,或者事先跟对方沟通,不要让人家有机会来讼我们,而不是说我们设法务部去诉别人。

  总经理父子俩对于这个事件的态度完全不同,却各有道理,如果起诉那位副总,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挖墙脚,但是如果不了了之,就有可能助长这种不负责的风气。那么在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到底是应该诉讼,还是不诉讼?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才有利于公司长远的利益呢?

  姜还是老的辣,总经理毕竟是总经理,因为这个副总回来以后他心里一直很不安,其实他从在东京没有去参加会议那时候心就不安了:这怎么办呢?丢这个脸,对不起公司,对不起总经理,更对不起自己。所以他就开始想,自己回去以后双管齐下,一方面暂时把出差费领过来,掩人耳目自己才能够平安;然后自己就赶快去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对公司有特别的贡献,弥补了以后再正式跟总经理讲自己犯的错误,到时候随总经理处置,这才是中国人的想法。

  后来他有了贡献以后,就去找总经理,说自己去东京玩昏了头了,连会都没有去开。总经理假装不知道,并说没有关系,就当去玩了。副总说那不行,这传出去败坏公司的风气,所以自己一定要辞职,并会退还差旅费,甚至送交法办,自己都毫无怨言。总经理却说:开玩笑,你对公司的贡献有谁赶得上,谁敢讲这话我就叫他滚。

  我们会觉得中国人完全没有法律观念吗?当然不会。因为我们会想到更深一层去——为了法,逼走了一个对公司很重要的人才,得失如何。这才是法家跟儒家不同的地方。老实讲,有些读书人老觉得法家就是法家,儒家就是儒家。其实读了《易经》以后我们应该知道,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孔子非常重视制度,非常重视要有是非,但是他的说法跟法家不一样,法家是一切依法,孔子说依法要有先决条件:立法的人要凭良心,司法的人要凭良心,执法的人要凭良心。所以我们会发现法家加上凭良心,就变儒家了。

  我们发现历史上的法家最后都死得很惨,就知道孟子为什么说“徒法不足以自行”。而且法家经常是作法自毙,所以还是儒家看得远一些。

  讼卦是不是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打官司?当然不可能,因为有时候是避免不了的。讼卦告诉我们打官司可以,但要有法律性,要培养好的法官,还要有好的律师。我们回过头来看刚才那个事情,总经理在整个讼卦的位置就是九五,我们看讼卦会发现,讼卦六爻只有九五是当位的,其它五爻完全不当位。就是说要讼,必须要九五行得正,必须要九五知道怎么样去摆平,知道怎么样才是合理的。

  这句话很重要,合理的不公平。我们所追求的是合理的不公平,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讲的公平。因此,我们现在把整个讼卦分成两段来看,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上面是天,天行健,底下人要去告上面的人,上面的人又是很刚健的人,有权有势,甚至打官司用公家的钱,而底下人打官司乖乖地用自己的钱,去跟上面人拼,划不来的。底下是水,水固然力道很强,但毕竟它是很柔弱的。老子讲得最清楚:上善若水。什么叫上善若水?就是水会滋润万物,但是完全不居功。你看下雨,雨下完了以后没有说人得到多少好处,要付多少钱。

  我们来看初六爻的爻辞: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不永所事就是不要常常搞这种事情。一家公司动不动起诉,官司缠身,那怎么做事情呢?我有很多现成的案例,一个总经理亲自跟我讲,他说:我就是处罚了一个员工,结果那个员工出去以后,天天告,一直告,弄得整个公司不安宁,我给他钱他不要,他就要告我告到底,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只有真的碰到这样的人,才会知道不永所事。

  所以打官司这种事情尽量不要才是上策,万一发生了要赶快求和解,不要认为自己一定会赢。不永所事的下面就是“小有言,终吉”。

  “小有言,终吉”是讼卦中初六的爻辞。但是它却同样也出现在了需卦九二的爻辞当中,意思是说,虽然“小有言”,但最终都能得到吉祥的好结果。既然得到的结果相同,那么,同时出现在需讼两卦中的“小有言”,是不是也代表着一样的含义呢?

  讼卦初六爻辞中的“小有言”跟需卦九二爻辞中的“小有言”不一样。需卦的“小有言”是说人家攻击你,冤枉你,就是闲言闲语。讼卦不是,讼卦的“小有言”是说你衡量衡量,你是六,本来是柔弱的,你又是初,位置很低,凭什么去告上面?所以简单讲几句话替自己辩解辩解就可以了,完全不辩解也不行,但是不要理直气壮,不要讲一大堆话,这才叫小有言。

  小有言,申诉一下差不多就算了,对方听到也好,没有听到也好,最起码自己说了,这样才会终吉,才会吉祥。

  九二爻辞: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九二就是说非要打官司的话,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输的,因为人怎么打得过天呢?我们一想就知道,凡是有办法,有能力的人都不会去告那些弱者,因为用不着,去告状的都是弱者,但是那是没有用的。因为九二跟九五两个是阳对阳,根本是不相应的,而九二爻本身阳居阴位,就有问题,因此九二自己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打赢上面,不能就归而逋。归而逋就是赶快跑回老家,不要留在这里,否则在这里,上面的人看到你就想报复你,你就麻烦了。回老家还要想一想你家乡的人多少,九二爻辞告诉你,其邑人三百户,要去只有三百户的小村庄,否则如果你家乡有一万人,那上面人就开始注意了,你是不是回去准备叛变了,就马上追踪你了,可能还没有回到家就被杀掉了。如果你的家乡一共只有三百户,就算所有的人都支持也不成气候,上面就说算了,就不会计较了,这样才会无眚。无眚就是避免遭到迫害。我们看到以前人常常会这样,跟领导搞不好就告老还乡,隐居一段时间,说不定领导想想不对,过段时间就又把他召回来,又复职了。所以九二固然是下卦的中爻,但自身柔弱,且上面的九五权势绝对比九二大,两爻不相应,得不到支持,九二自己要好好衡量衡量。

  六三也是不当位的,因为这个位本来是阳位,现在一个阴爻占在这里,所以六三爻辞讲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食旧德就是说我们还要想一想我们古老的中国人的道德应该怎么做,就是提醒我们以下去讼上基本就是不对的'。

  食旧德,贞厉,就是说六三在下卦,已经是诉讼人家的极端,那往往就是,有机会就要诉讼别人。幸好六三不当位。这样大家才知道,有时候当位好,有时候当位反而不见得好。就好比在讼这个大环境里面,当位干吗?当位是要很小心的啊。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六三的身上,现在六三要牢记自己虽然在讼人家的最高位上,可是因为自己本身是柔的,柔居刚位,所以就想想以下诉上毕竟不合伦理,还是遵照旧道德来做比较合理。

  按照讼卦的说法, “下不讼上”,但是如果我们的上司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我们要不要举报?如果一个中层干部遇到下面的群众举报自己的上司,又该如何处理?强者根本用不着以诉讼的方式对付弱者,弱者又不敢用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法律的作用何在呢?

  九四它是在被诉讼的最底层,也是下面最容易诉讼的对象。九四爻辞: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不克讼的意思是不要以为自己的位置高,就一定会赢,因为社会总是有些公义。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讼卦的精神——虽然有很多很复杂的变化,虽然明知讼不过上面,但是该讼的时候,还是要鼓起勇气讼。那怎么样才叫做该讼?为钱而讼不对,为自己的名利而讼不必,只能为社会公义而讼。一个人是为社会的公义牺牲自己,在所不惜,大家是会佩服的。所以不克讼意思就是在说就算讼不赢,可是只要能够复即命,能够把社会的歪风扭转过来,改变现有的状况,最后还是安贞吉的,地位会很安稳,也会获得吉祥。

  讼卦九四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有些官员,当老百姓有不对的时候,你不要因为自己是官,百姓是民,就不诉讼,害怕人家误会你在欺负老百姓。官员要有自己的原则——就算让人家有误会,我还是要讼,但是讼的时候我不是要显权势,也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为了社会的公义。只有在这种状况之下,上才可以讼下,否则都是下在讼上。

  讼卦一直告诉我们要警惕,要小心,因为讼到最后是两败俱伤的。但是,九五这一爻告诉我们:讼,元吉。为什么?因为九五是整个社会的总领导,九五一定要能够明断争讼,能够知道法官判决公正不公正,这样就算在讼卦的时候也是大吉的。

  包公在世的时候,有没有讼?当然有讼,可是他每次断讼都是大得人心,大快人心,因为他没有为私,没有偏袒,他不管什么皇亲国戚,一视同仁。可是我们必须要说明,这是高度困难的事情,不要把这当做常例。你看皇帝一上朝就先看那个帽带长长的有没有在,包拯在场,他就少讲几句话。包拯就有这样的威势,因为他行得正,一般人没有的。而且皇帝赋给他一些特殊的权力,可以直言劝谏皇帝,别人敢这样吗?所以我们就很清楚了,领导是否公正廉明要去看九四做得对不对。

  我们还有一种人,叫做大佬,因为大佬资格老,声望很高,他就有责任要讼,看见不对,就要举发。他这样做好不好?我们看上九的爻辞:或锡之(pán)带,终朝三褫(chǐ)之。

  鞶带就是给他升官的意思。就是说大佬要凭着自己的声望,凭着自己在社会上高度受尊敬的地位,看谁不对就讼。领导该怎么办呢?领导只有奖励大佬,只好给大佬高官厚禄。褫就是褫夺,意思就是领导给大佬官但很快又把他拉下来,再给他官又把他拉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佬的做法固然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声望,提高大家的警觉,但是更可怕的是大佬这样做带动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动不动就讼,动不动就告。可见,整个讼卦的用意还是要尽量减少诉讼,这个大家可以充分地去思考,到底哪样比较好。

  讼卦告诉我们,诉讼会带来很多的伤害和麻烦,但即使如此,当讼还是要讼。无论讼与不讼,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但是什么事情当讼,什么事情不当讼,我们经常会咨询律师的意见,那么律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对当事人负责呢?

  在美国,我曾经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桥是打通两岸的,以便行人在桥上来来回回,方便之用。有一天有一只鳄鱼趴在水面上,使得没有人敢通过那座桥,后来就来了一个人,他说不用怕,我去把路打通,他走过去就跟鳄鱼讲了两句话,鳄鱼掉头就跑掉了。大家觉得好神,就问他他跟鳄鱼讲了什么,他说因为我是律师,而律师最常讲的话,就是我跟鳄鱼讲的话——你再不走我开始算谈话费了。所以鳄鱼一听吓得要命,赶快跑。

  西方的律师是算钟点的,从进来的时候开始计费,谈两个小时付两个小时费,一个小时付一个小时费,即使律师什么事情都没做,谈话费照缴。在中国,这样行吗?如果一个人有事情去找律师,律师拿表出来,计时间,所有人都骂这个律师:什么事都不做还死要钱。所以美国的律师可能劝我们说不要告了,告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他照样有钱可赚;而中国的律师如果劝我们不要告,那他一毛钱收入都没有,所以他就极力主张我们去告,还说一定赢,不可能不赢。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想一想整个状况,然后再把整个讼卦六爻去看一看,就会知道:站在不告的立场来告,才不会乱告,才不会告得两败俱伤。非不得已还是要告,但是告了以后要寻求和解,实在和解不了,还是要坚持,因为我们发现和解一次不成,再一次寻求和解,双方就会各退一步,事情就解决了。诉讼是用来化解问题的,不是用来告倒任何人的,用这种精神来诉讼就比较合乎《易经》的道理。

  《易经》告诉我们,只有站在化解问题的立场上提起诉讼,才能尽量避免两败俱伤。然而,如果想要达到“终吉”的结果,那么讼卦的卦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卦主是每个卦的主导,它统领其他五爻,起控制作用。那么讼卦的卦主是哪个爻呢?它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讼卦它的卦主实际上是九五,意思是说,这家公司只要总经理的观念正确,他认为设法务部是为了防止诉讼,而不是为了提起诉讼,就这么一念而已,整个公司的气氛就不一样了。如果这个总经理交代法务部: 有任何侵犯我们权益的,就要告,那法务部就会尽量地去找可以告的机会,到处去告,最后弄得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外部声名狼藉。

  中国人的观念是说两个人要告到底,就是两个人都不对,要不然怎么会告到这个地步呢?我们常说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凡是响的都是两个巴掌一起拍,不可能只有一个完全是错的。我们看到两个中国人吵架,那吵架的两人一定都有不对,不然怎么会吵架?中国人有个想法,就是说对错其实不用我们自己讲的,别人讲的才算,我们两个人讲的不算,这个就叫做公道自在人心 。这个公道自在人心是法律条文里面所没有办法规范的,但是在中国社会是非常管用的。

  西方人是法官判了算,中国人是大家嘴巴说了算,所以我们看那个品字,三个口,就是众人都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一个人要经得起人品,所以叫人品人品。“这个人人品不错”,就是大家众口一致说“这个人人品不错”,有人告他,那八成是别人乱告。中国人经常在法院没有宣判以前我们就心里有数,这也是我们跟西方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整个讼卦大家要注意的一个字,叫做惕。做一个君子,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想:我这样会挨告吗?会不会最后逼得我去告别人? 如果两个都不会,就再斟酌斟酌,然后才放手去做,这就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心想:管他的,做了再说,有人告我,我就告回去, 那就天下大乱了。

  由此看来,不管结果如何,诉讼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其繁杂拖累的事情。所以讼卦告诉我们,一定要力求免于诉讼,才能得到“终吉”的结果。那么,通过学习凝聚着中国古老智慧的《易经》,能否让我们化除讼累,得到双赢和吉祥的结果呢?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治和法治分开来想,其实这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绝对人治的国家,也没有绝对法治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法,家都有家法,公司还有公司法,国家怎么可能没有法呢?

  《易经》的观念认为全世界只有两种国家:一种国家人治大于法治,一种国家法治大于人治。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承认像美国那样的国家是法治大于人治,但是美国有信用很好的人,难道中国一个都没有吗?美国也有没有信用的人。有些人把美国信用很好的人跟中国信用很差的人去比,居心何在?我们要不要像西方人那样动不动就告,我没有意见,大家自己选择。只是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向是,打官司不是很必要的话,最好不要动这个脑筋,因为打官司总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如果哪一天法院传我们其中的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无所谓吗?我不相信。

  法院传你,你会觉得奇怪:怎么会传我呢?然后就开始忐忑不安,东打听,西打听,会做很多准备。因为基本上自有中华民族的历史以来,我们对司法都是不相信的。造成我们这种民族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误解了亲疏有别。

  亲疏有别是儒家的主张,但中国人误解了,用错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法院判别人家的人有罪,我们就说法院真是公平,公正,有眼;可是只要法官判我们自己家里的人有罪,没有一个人认为法官有眼,都觉得法官一定收了红包,腐败,不公正。

  所以我有一些法官朋友,我都跟他们讲:你们实在很冤枉,你们再公正,人家还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你们,洗都洗不清。律师也是一样,我有很多律师朋友,他们的名片都不太敢印自己是律师。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印呢?他们说如果一起吃饭,然后我们把名片一发出去,大家一看是律师,很多人就不讲话了,大家心里想:是谁带来的?是不是准备告我的?影响大家吃饭的气氛,那何必呢?

  其实当律师的,出去与朋友吃饭就用一般的名片,律师的专业名片,可以放在另外一个口袋,有必要时再拿出来。这样你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好,只要大家不知道你有这种身份,他们在你面前就很自由,很自在。只要让大家知道你有这种身份,大家总是心里有疙瘩的。

  长期以来我们对法界人士的看法是扭曲的,让他们背了很重的黑锅。所以我们也借此机会,一方面澄清,一方面也说明。

  中国的法要修改是非常难的。第一,如果要修改一个法,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前法跟后法,不知从何处切断。照理说,任何一部法都应该加上最后一条——本法到第二年某月某日自动终止。这个叫做日落法则。现在人家之所以不服就是一部法已经用了二十年了,还不修正,还在使用;可如果年年修正,人家也会怀疑:你干吗修正啊?你是不是想方便谁啊?

  法界人士难就难在这里。老办法一直用的话,大家会骂:怎么不知道改一改啊?明明不合时宜了还不改?一改,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你想处理谁,想方便谁?

  看了讼卦以后,我们觉得不要走诉讼的路子比较好,我们能够有不同的路子走,那才是我们的福气。

  我们除了诉讼以外,有没有别的路走?看《易经》就好了,屯、蒙、需、讼,下面有两个卦:一个师,一个比,就是说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就是干到底,最后兴师动众;一条路就是大家好好谈,可以妥协,可以协调,然后大家将心比心,结成同盟,原来诉讼的,也从此和好如初了。可见,比会有比较快乐的前景,而师是令人很忧愁,不知道如何善了的。所以,我们下一集就要来谈谈:师忧比乐。

【易经的智慧之化除讼累】相关文章:

易经的智慧之《易经》与命运04-05

易经的智慧之乾坤之道04-06

易经的智慧之亲比和谐01-18

易经的智慧之孔子《文言传》04-06

易经的智慧之阳极成阴04-06

易经的智慧之师忧比乐04-06

易经的智慧之六龙御天05-27

易经的智慧之乾卦六龙04-06

易经的智慧之八卦定乾坤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