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案设计

时间:2024-09-04 21:24:15 一剪梅 我要投稿

《一剪梅》教案设计

  《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李清照的心情,《一剪梅》教案设计应该怎么做呢?

《一剪梅》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诗词中的具体含义

  1.2.了解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及其词作

  1.3.熟悉分析词作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其他词作

  1.4.体会宋代的小词韵味,提高对词的认识,提升文学素养

  2.教学重点:

  2.1.宋词的基本特点及其分类,理解婉约词的基本特点

  2.2.体会《一剪梅》中词人的感情特点,熟悉词作中的语言特色

  2.3.李清照的其他特色词作

  3.教学课时:1课时

  4.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分析法、影视文本结合法

  5.教学过程

  5.1.课前准备:

  5.1.1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收集关于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宋词的有关知识

  5.1.2.准备《一剪梅》的歌曲:卓依婷《月满西楼》

  5.1.3.李清照的生平及词作特点: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明水镇(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诗词文皆工,尤精词作,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有词集《漱玉词》传世。其词善于抓住细节(绿肥红瘦),精雕细画,婉约有致,语言清新自然。李清照的词作分为两期,靖康之难之前,李清照的词作主要是抒发儿女情怀的闺阁词作,才情斐然;靖康之难之后,丈夫赵明诚不幸病亡,李词词风转变,风格变得沉重许多,主要以国愁家思为主要的感情基调。

  5.1.4.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诸葛忆兵《李清照和赵明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李清照18岁嫁予当朝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两人都喜好金石,志趣相同,婚后相敬如宾,然赵明诚时为太学生,后时常因公出差,李饱受相思之苦,由此而诞下《一剪梅》、《醉花阴》等词作;1127年,靖康之难后,赵明诚和李清照被迫南迁,其间辗转漂泊,两人苦苦收集十几年的金石收藏丢失殆尽,无奈苦闷之极;不久,赵明诚病逝,李伤心欲绝,至此,词风大变,凄凉之意跃然纸上,代表词作《声声慢》、《永遇乐》。

  小故事: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5.2.师生交流

  根据上次课的布置任务,上课之时便让学生举手上台来进行资料的介绍,第一步先介绍宋词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分期;第二步介绍李清照的词作。学生介绍完成之后,由教师总结,并且询问学生喜欢宋词中的哪位词人,喜欢那位词人的哪首词?为什么?同时询问同学对李清照的词的认识,以及喜欢李清照哪首词?

  宋词: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体制上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代表词人分别有柳永、李清照(婉约词派),辛弃疾、苏轼(豪放词派)。

  5.3.欣赏作品(配乐:卓依婷《月满西楼》)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5.4.作品赏析

  一剪梅①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②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③谁寄锦书④来?雁字⑤回时,月满西楼。

  ①一剪梅:词牌名,小令。词人作词时,赵明诚外出公办,词人一人寂寞难耐,作词以寄夫。

  玉簟:diàn,席子

  云中:鸿雁传书,云中归来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书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织锦,为《回文璇玑图书》寄予窦,后以锦书借指妻子寄给丈夫的书②③④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⑦。 信,此处为反指,指丈夫给妻子寄的信。

  ⑤ 雁字回时:秋高气爽,鸿雁南飞,来年春日,鸿雁回来,然雁已归,人何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自己的思念期待丈夫能够感受到,因此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之痛处,眉头紧锁,然收起思夫之情,却是心头黯然。指词人内心的思念之切,难以挥去。 ⑥⑦

  5.5.分析讨论

  (1)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副怎么样的画面?

  答:词人在词中描写了一位久居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思妇难耐寂寞,独上兰舟,看门前流水,望身后空荡阁楼,见北归鸿雁,对丈夫的思念无比深重。

  (2)词人词中描绘了一位怎么样的形象?

  答:词中描绘了一位久居家中,丈夫外出,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3)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实景/虚景)

  (4)试分析词中下阕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

  答:词句描绘了词人的思念之情,词人以花和流水分别比喻自己和丈夫,表达出了词人对丈夫外出的无奈和怨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是词人和其丈夫心有灵犀,相互思念,表达了词人和其丈夫之间的感情深厚。

  (5)词的最后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千古名句,试分析。

  答:“才下眉头”表达出了词人思念已久,体现出了词人的思念之切之真;“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之情难以挥去,体现了词人的思念之深之重;因此最后一句体现出了词人对丈夫思念之情的无比深切。

  (6)试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该词

  答:所谓“知人论世”是指利用作者的现实生活以及现实性格来分析作者的作品。其一,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婉约词人,词风婉约清新,语言淡雅自然,该词中的上阕,用词典雅,却又不失风情,韵味极致;其二,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感情深切,词的下阕体现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小女儿的姿态情感跃然纸上,思念之深之切呼之欲出。

  5.6.随堂练习

  阅读词作,回答下列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词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人的无比苦闷以及独自一人的寂寞无奈。

  (2)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实景还是虚景?

  答:上阕写情,下阕写景。

  (3)词的上阕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重叠词,试分析。

  答:连用七个重叠词一则体现了词人的用词水平高超,语言精雕细作;二则体现出了词人心中的凄惨无奈之情无比之深重,词汇的重叠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冷清的重叠。

  6.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对细腻感情的捕捉,词人感情的丰富以及词的无限魅力,正如练习中刘辰翁所提“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词作为中国古代自成一家的文学体制,在宋代及其以后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我们进入宋词的海洋,去捕捉那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情,去追寻那种“大江东去浪淘沙”的气概。

  7、课后作业:

  (1)背诵李清照的《一剪梅》

  (2)尝试独立分析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附录:《一剪梅》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一剪梅》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教案设计04-15

高一《一剪梅》教案设计03-22

《一剪梅》教案(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03-24

《一剪梅》诗词11-29

一剪梅教案04-19

一剪梅李清照08-28

李清照一剪梅04-13

《一剪梅》试题08-14

李清照的一剪梅资料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