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内练习题

时间:2023-03-25 12:10:36 小石潭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课内练习题

  《小石潭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积累运用】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珮()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è()翠 màn()

  连 zhuì()清 chè()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空游: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

  B、⑴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

  ⑵……似与游者相乐。(乐:_______________)

  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______________)

  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______________)

  ⑵同游者:吴武陵……(游: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山水的古诗名句填空:

  ⑴秋风萧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⑵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⑶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⑷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⑸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⑹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⑺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⑻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⑼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⑽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赠张丞相》)

  ⑾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忆江南》)

  ⑿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

  ⒀_____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⒁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⒂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课内语段练习】

  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pèihuányíchùcēncīxīdǒuqiǎochuàngcīliáo

  2、冽蔓缀澈

  3、⑴向西走;往西走。

  ⑵以……为乐。

  ⑶在空中游动。

  ⑷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⑸像狗的牙齿一样。

  ⑹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4、A、⑴清澈。⑵凄清;冷清。

  B、⑴以……为乐。⑵欢乐。

  C、⑴大约。⑵可以。

  D、⑴游动。⑵游玩。

  5、⑴(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⑶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6、⑴洪波涌起

  ⑵潮平两岸阔

  ⑶山光悦鸟性

  ⑷烟笼寒水月笼沙

  ⑸一山放过一山拦

  ⑹一览众山小

  ⑺千山鸟飞绝

  ⑻山重水复疑无路

  ⑼山山唯落晖

  ⑽涵虚混太清

  ⑾春来江水绿如蓝

  ⑿春江水暖鸭先知

  ⒀泉眼无声惜细流

  ⒁空山不见人

  ⒂清泉石上流

  〖课内语段练习〗

  1、⑴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2、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4、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6、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教学难点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作司马时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等六篇合为“永州八记”。柳宗元因政治上的失意,只得寄情山水,或写自己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坦露自己的傲世情怀或写自然环境的幽静,表达自己凄清的情感境界。可以说,“永州八记”中的山山水水都融入了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是作者感情融入自然山水的另一种抒发。对于《小石潭记》主题的理解只要在课堂上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心知肚明,但这篇课文的难点在哪里,如果教师点拨不到位,学生恐怕就很难理解与把握。

  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就在第三自然段。理由有三:

  其一是“记”的前两段写了作者听潭水如佩环之声,见游鱼翕忽之状的怡然之乐;第四段则写了作者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寂之忧,这从“乐”到“忧”的情感变化过渡与转折就在这第三段上。

  其二是作乾贬官永州后,更集中精力于文学创作,写成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著名的“论文八书”。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作者明确地提出“文者以名道”的文学主张,并说“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并且还专门讲了自己为文时不敢有丝毫的“轻心”,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更是字斟句酌,“激而发之,固而存之”,务求达到“文道合一,文以明道”的境界。因此这一段绝不应该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文字。

  其三是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明写潭源,却暗抒自己见潭源之情;“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明着是写潭源的弯曲,暗则指作者自己的政治命运就像这潭源之径般的曲折。再看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实写潭源两侧之势,却又暗指当时的政治斗争实如潭源岸势──犬牙差互。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潭源之水的“忽明忽暗”,潭源岸势的“犬牙差互”是有寓意的;由此,作者从“乐”到“忧”的情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心雕龙》有云:“夫缀文者情动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其幽必显。”这应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们把握新课标人文性的一个尺度。我们既不应该抛开作者的本意与情感随意增加一结妄臆,也不应该让含意丰富的文章的人文底蕴流失。“披文人情,沿波讨源,”也正是我们解读古代精美文章的关键所在。

【《小石潭记》课内练习题】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课文练习题05-08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06-10

《小石潭记》随堂练习题及答案06-12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参考07-01

关于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06-15

课文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06-11

《小石潭记》01-20

小石潭记的翻译04-04

小石潭记讲稿05-27

小石潭记柳宗元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