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时间:2022-11-24 14:25:06 文天祥 我要投稿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精选6篇)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教学难点

  掌握品味鉴赏诗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尤为强烈。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耻辱的朝代——皇帝被掳,都城被侵,国人被屠。耻辱的历史让我们痛心,但却也造就了一个个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许多爱国志士中的一位,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华彩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民族英雄,学习他的悲壮诗作,感受他的崇高人格。(出示课题)

  二走进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在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背景简介

  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读诗

  1老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节奏及感情。

  3指名读

  4小组读,理解诗意。

  五品诗

  从—句,我想到了(运用什么修辞,写出了)。

  例如:

  从首联我想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期间经历了多少艰辛、无奈遗憾。

  方法:

  1、联系实际,体会真情。2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六悟诗

  像文天祥一样的爱国英雄还有哪些?还有哪些名句是来赞扬人们的这种高尚情操的?

  板书:

  联系实际,体会真情。

  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民族气节和人生哲理。

  3、欣赏诗歌,学习诗歌凝练的遣词技巧及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

  诗歌凝练的遣词技巧及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课型

  品读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朗读——品读——赏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同学们,《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史诗。英雄总在乱世挺胸而出,世事总在兴衰成败中循环。宋元交替之时,文天祥成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的顶梁柱,然而独木毕竟难支,他几经沉浮,终被元军所俘,在被押北上途中,书《过零丁洋》诗以言志,最终英勇就义。让我们通过《过零丁洋》一诗来凭吊这位英雄吧。(投影《过零丁洋》一诗)

  二、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回顾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自由诵读诗歌,结合注释选择每句的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时的停顿、轻重音符方面的情况。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领略意境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齐读诗歌,分联品读。

  (1)首联的两句叙事各是哪个对象?所叙何事?

  交流明确:个人和国家、个人科举入仕,起兵与国家共存。

  (2)颔联的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交流明确:国事危机,个人也动荡不安,国命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风飘絮”形容国 势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无力自主。

  (3)颈联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如何理解“惶恐”和“零丁”?

  交流明确:叙述中抒情。“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

  (4)尾联是千古名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什么?

  交流明确:直抒胸臆。以死明志,体现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3、试齐备课文,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诵。

  三、赏读诗歌,揣摩精髓

  1、学生读自己欣赏的句子,谈欣赏这一诗句的理由。

  2、教师整理归纳:

  (1)对仗工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语含双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意境悲壮昂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叙事言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诵读诗歌,延伸拓展

  1、学生自由诵读。

  2、指名背诵。

  3、延伸拓展: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能举出类似的人物事例吗?

  示例: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刘胡兰慷慨就义

  (2)你还能想起哪些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示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五、举一反三,依例自学

  1、学生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

  2、学生依例自学《浣溪沙》。

  3、教师检查自读效果。

  六、课堂总结,学法引领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过零丁洋》。

  2、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全诗慷慨悲壮,气贯长虹,通篇洋溢着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壮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抒发的爱国情情感,从中受到感悟。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二、学习《过零丁洋》

  1.分小组学习古诗:你们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1)讨论: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兀。

  (2)额联上下两联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3.学习背诵

  4.谈感受,升华主题。

  从这首诗中,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作者,从这里,你懂得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迪?

  三、拓展延伸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英雄事迹,写一则读后感。

  四、作业:

  板书:

  小记反思: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学生对文言诗文的解读能力;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反复朗读,讨论交流为主,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语: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炎黄子孙,以不同的方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王朝的更迭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每一朝代,初期都能励精图治,后来逐步下滑。所以才有人提出:生命的活力,不来自宫廷,而来自民间。毛主席说,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宋朝晚期,皇帝暗弱,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很让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那样的诗人看不上眼。可是他们空怀报国之志而得不到信任。谁了解陆游、文天祥这两人?

  请同学试着讲一讲,展示幻灯片。

  二、朗读训练,结合写作背景,做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1、齐读,注意读间和辨析形似字。

  戌xū寥liáo哀āi

  戍shù戮lù衷zhōng

  戊wù戳chuō蓑suō

  2、听录音(2遍),注意听朗读的节奏。

  3、自读、指读、齐读。

  三、分析这首诗。

  1、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诗句的字面意思。

  教师明确:

  在“孤村”这样偏远的生活环境,却一点也不为个人的境遇而悲哀。

  还念念不忘的,是为国家去保卫轮台。

  夜深了,思绪却纵横驰骋,听到的是风声雨声,披着铁甲的战马和那刚结冰的河流,在朦胧中,便飘然入梦。

  2、品味这首诗雄浑的意境,想想是什么使作者将铁马冰河与风雨大作联系在一起的?(帮助学习明确)

  思考后明确:

  “风吹雨”,让作者想到了“铁马”在渡过“冰河”;无眠的夜晚的壮志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好用“梦”来满足报效祖国的愿望。

  3、由这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历代名人的名作?

  提示:曹操的、辛弃疾的、文天祥的……

  (1)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学习《过零丁洋》(约分钟)

  1、如果说陆游的时代,大宋的江山已成危局,到了文天祥的时代,则已是回天乏术了。但是,家贫出孝子,国乱见忠臣。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产生文天祥那样的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伟人。(板书:《过零丁洋》文天祥)

  2、文天祥赶上了一个责任重大的时代,今天读他的诗,还感觉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

  辛苦遭逢起一经——一个白面书生。

  干戈寥落四周星——寡不敌众,却维持了整整四年。

  3、请各位模仿老师,对以下诗句进行解读:(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用幻灯片明确答案)

  “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土被蚕食,人民逃亡路上毫无目的。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被欺凌的人们,正如暴雨中的浮萍。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⑤惶恐滩头说惶恐——在惶恐滩头,我们的逃兵曾经惶恐。

  ⑥零丁洋里叹零丁——在零丁洋里,可叹与我同道的人……我是孤苦零丁。

  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人总有一死,无人可以逃脱。

  ⑧留取丹心照汗清——让我的'忠贞和赤诚,去照亮史册。

  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4、总结“解读”特点:忠实于原作,简洁的语言。

  5、集体朗读一遍。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展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揭题释题:

  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

  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2、请同学试着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3、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品味诗中感情充沛的语言

  4:体会本诗主旨,学习作者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及巧妙的手法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不屈不挠无怨无悔

  颔联:借用比喻忧国忧民

  颈联:借用双关抒写感受

  尾联:慷慨正义舍生取义

  教学过程:

  导语: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岳飞、屈原、戚继光、郑成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并学习他的《过零丁洋》。(板书课题)

  一: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5: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

  2:给大家留下5分钟时间思考。

  3: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

  三:拓展延伸

  学完文天祥的故事之后,你一定有所感悟,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过零丁洋》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诵读,背诵诗歌。

  2、名句的默写运用。

  3、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默写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引导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读’作者简介和代表作。

  1、利用工具书,学生自主读。

  2、教师再进行归纳。

  文天祥,宋代爱国词人,注有《指南录》《指南后录》

  二、自读——注释。

  了解文意。

  三、诵读——诗歌

  1、反复诵读。

  2、有50以上的同学记住就停。

  四、研读——探究名句的运用。

  问题一: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关的句子是(比喻)(颔联)_____,______。

  问题二:运用谐音和双关,写出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问题三:表明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

  1、小组探究。

  2、教师引导分析。学生做旁批。

  五、再次诵读诗歌。

  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反思。

  1、把“诵读”作为诗歌教学设计的理念。

  2、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体验”为主。

【过零丁洋文天祥教案】相关文章:

过零丁洋文天祥是10-30

过零丁洋文天祥11-04

过零丁洋文天祥翻译10-21

过零丁洋文天祥作文10-30

过零丁洋文天祥主旨10-29

过零丁洋文天祥拼音10-29

过零丁洋文天祥答案10-30

过零丁洋文天祥解读11-27

过零丁洋文天祥诗句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