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望岳杜甫古诗鉴赏
《望岳》是杜甫所作唐诗名篇,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割昏晓: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割:分。夸张的说法。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诗意】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望岳》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创作背景
早年望岳: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次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当时的杜甫正值青年,虽科举失利,但仍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泰山的雄伟景象激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促使他创作了这首《望岳》.
晚年望岳: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晚年游玩衡山时创作了另一首《望岳》。此时的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等诸多社会的动荡,一生漂泊,饱经沧桑,他在诗中融入了对世事的哀叹和忧郁,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思想核心: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一生都在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文学地位: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艺术特色
意境深远:以《望岳》(岱宗夫如何)为例,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同时也能看到诗人卓然独立的形象,体会到他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炼字精妙:如“齐鲁青未了”的“青”字,形象地描绘出泰山山脉的绵延不绝和青葱之色;“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字,将天地万物写活,赋予了大自然以情感,仿佛大自然特意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了泰山,而“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情感真挚而强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虚实相生:诗中既有对泰山实景的描写,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等,又有诗人的想象和夸张,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虚实结合,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泰山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壮志豪情.
【望岳杜甫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杜甫《望岳》鉴赏10-10
杜甫望岳鉴赏05-08
杜甫名篇《望岳》鉴赏08-15
杜甫《望岳》诗词鉴赏06-20
杜甫《望岳》古诗赏析01-25
古诗望岳杜甫的翻译01-26
杜甫《望岳》古诗赏析(精选)03-27
杜甫的《望岳》原文鉴赏及翻译10-06
古诗杜甫《望岳》之赏析11-20
古诗望岳杜甫的翻译[精]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