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教学评析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面的经典篇目,更是初唐时期的代表性散文篇章。
教学设想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应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阅读鉴赏,而不应把“外围战”作为重头戏。甚至架空分析,失去语文课的根基。而应回归文本,坚持语文本色。
这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达到了内容与语言双赢的千古绝唱。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从内容和写法上去分析品味,感受语言之美。再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运用优美且凝练的文辞来表达心志。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2.初步鉴赏千古名句,培养理解感悟的能力。
3.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一千古绝唱。 (明确本节课重点)
二.诵读课文
这么一篇传世之作,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美读文章。就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和几位同学一起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三.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它“是一曲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
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语言,从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赏析。 (小组交流)
2.我们一起来分享,感受王勃语言的魅力。
要求:读出你选择的语句。串译。你的评析(从内容、写法方面)。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点评,学生随时有感情的读课文。)
板书:
形式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内容方面:意象、意境
艺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对偶、反问等)、炼字、色彩变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
必要时补充:大家看看这三对儿对偶句一样么?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的形式:a.正对(上下旬在意义上相近或相似的对偶形式)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反对(上下旬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孟尝高洁”“阮籍猖狂”
c.流水对(上下旬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关系:句与句对偶。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作用:表意凝练,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富于音乐美。
3.《滕王阁序》的美不仅在于体现了王勃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的复杂的人生情感,更在于文中大量精妙的语言,文中旬句是经典之言。我们不再一一分析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感受文章之美。饱含深情地全班齐读课文。
四.仿写拓展练习
仿照文中的对仗形式,请以文中的一段为写作内容,或评点,或感受,写一副对联。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滕王阁序》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正是因为,王勃运用了极其华美的文辞,描绘了雄伟壮丽的景致,而且抒情真挚委婉,抒发作者高沽且坚定的心志。这节课我们选择了你最欣赏的语言进行了赏析,感受了文章的音乐美与绘画美。在平时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优美且凝练的文辞来表达我们的心志,我们的文字也会有大家的风范。
学生谈学习感受:
杨继晖:通过对《滕王阁序》的学习,我了解到王勃是个很有才华却怀才不遇的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依然不放弃希望和坚定的志向。这为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课堂的学习中,我已经学会了从句子中找出运用的手法、感悟意境独立地分析一个句子。在我分析“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时,老师让我反复读、反复体会,开始总是读不好,老师就提示我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哪里应该重读。我又试了试,果真很好。从文章中,我还学到了“四六文”是个怎么回事儿。更为高兴的是,我还学到了如何写对联,知道了写对联的一些基本格式和规定,写出了一个自认为挺好的对联。总之,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
周易豪:选修Ⅲ中的《滕王阁序》总算是学完了。说实话,刚开始老师让我们预习的时候,我很是挠头。读完文章一遍之后几乎一句没懂,从来没读过一篇注释比原文还要多的文章。后来,经过看文下的注释和查阅资料,终于大体上弄清了文意,了解了作者在各段落中要表达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句子不是很清楚,我就带着问题进入了课堂学习。这也是老师从开始教我们起就一直说的。在对课文预习时,能够发现自己有哪些理解上的问题;在课堂的学习中,要能够通过和同学或和老师间交流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完课后还能再生发新的问题,以便在课下自己查资料继续探究。总之,和原来的语文课相比,在新课改后,多了很多我们自主学习的时间,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探究的方向,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别好。
教学评析
文言文教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者侧重字词的教学,从而忽视“文”的教学;或者侧重文章的分析,而字词的落实又不够。许多老师在这个两难问题面前,举步踟蹰,不知所措。尤其是面对《滕王阁序》这样难懂难读的文章,就更是感觉到困难。王琳琳老师的《滕王阁序》这节课,或许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一,她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王老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方面安排了两个学习环节,一是利用小卡片引导学生赏析名旬,一是利用小卡片让学生写对联,进一步赏析文章。这里的小卡片,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挑选语句,以作赏析;二是用写对联的形式,既锻炼写,又检查学生是否读得深入。开发小卡片这个学习资源,既能锻炼写作,又能深入地推进阅读,具有一石二鸟的功效。关键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眼光,挑出来的名句几乎跟老师的预设一致,写出来的对联也基本上符合要求。个别不合理的地方,老师带着学生一一地进行了纠正,纠正也是很有效的。这说明,课堂教学只要是注意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他们就一定会认真地学,主动地学。
在写对联这个环节上,王老师没有先人为主地讲解写作要求,而是用自己的示范写作作为指导,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老师有效的写作示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在。在整个品读环节上,王老师也都避开枯燥地讲解,而是亲自读一读,写一写,以自己的读和写带动学生去读,去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她注意将诵读和品读有机结合起来。讲授《滕王阁序》,毫无疑问,要认真指导学生诵读,因为这是一篇骈体文,语句整齐,音韵铿锵,非常适合朗诵;但光有诵读又是不够的,还必须带着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品读。王老师的课就是这样设计的。一方面,老师示范诵读,另一方面,老师带着学生诵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和学生合作诵读。在强调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王老师还强调个别重点语句的诵读。多种诵读并行推进,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有利于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相得益彰,又恰到好处。尤其是老师的教读、带读、范读,很规范,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好的诗词,不仅要诵读,还要注意品读。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如果只是带着学生诵读,即便是读得很细致,很动人,学生的体味恐怕也只能停留在体验的层面。为了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层面。王老师选择从语言美的角度进行品读,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这不仅可以抓住骈体文的写作特点,而且也能做到上课时举重若轻,给教学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且,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欣赏的语言做赏析,能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让学生学得很有乐趣。诵读和品读相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诵读,也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去品读,既扎实,又讨巧,效果很好。
第三,这节课还注意做到开发课程资源和落实文言字词教学相结合,做到语言赏析和基础巩固相结合。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文言教学容易走偏的毛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字词基础。比如,在赏析“青云”一词的时候,老师既引导学生品读感情,也注意到这个词语的基本理解。还有,赏析“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的时候,老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这个“穷”字的理解。在这节课上,字词句的落实是随文进行的,很巧妙。这是我们从事文言文教学一定要注意的。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开发学生资源,注意诵读教学和品读教学相结合,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和抓基础落实相结合,这或许是王老师这节课成功的几个要素,但深入地想一想,这又何尝不是较难的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教学评析】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评析06-20
滕王阁序的教学设计10-21
《滕王阁序》的教学设计08-22
《王勃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11-25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09-21
《滕王阁序》教学06-15
《滕王阁序》教学课件设计07-22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及翻译10-09
滕王阁序优秀教学设计09-28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