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赏析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要如何赏析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如何赏析诗词名句
所谓名句,往往是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给人启发的经典诗句。虽然经过时代的洗濯和沉淀,但至今依然广被传诵,散发着怡人的光芒。
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因为它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有特色:有的是写景方法独特;有的是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有的用词典雅,形象鲜明;有的是富有哲理,揭示一般规律,给人以启迪;有的是感情浓重,意蕴悠远,感人至深等。
所以对于名句的鉴赏,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分析:
一、 分析名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并且要重点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1、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借清风明月传达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2、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句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语出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是写景咏雪的名句。作者用春景来写冬景,用春花来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语出李商隐的《无题》。这是抒写爱情的名句。作者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写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可谓肺腑之言。它给人的启示是,对爱如此执着,对事业、理想的追求也应如此。
二、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
(“?”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和“入”用拟人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
三、 分析名句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动写静(或以声衬静)、运用典故等。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愿望。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愿,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4、 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一洗过去送别诗那种悲苦缠绵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三、 分析名句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分析是要先从字面入手,重点放在由此推出的一般规律,体会它给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1.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旁边,有千船竞发;病树前头,看万木争春。诗句借景寓理,蕴含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语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人们,只有志存高远,胸襟旷达,才不会为私心杂念所困,追求功名利禄所累。置身于崇高的境界当中,心灵才能得以纯洁而美好。
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出朱熹《观书有感》。诗句借喻寓理。启发人们:人要达到心灵纯洁,心海澄明,就得认真读书,不断补充新知。诗人以自己的读书感悟通过比喻予以表达,寓意鲜明而又深刻。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语出王湾的《次山固山下》。诗句写景寓理。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冉冉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的景物已呈露出春意。读着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不禁使人明白,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离不开原有的旧事物,一个旧事物行将结束之时,一个新的事物便已孕育其中了。新旧事物就是这样交替更换着,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决心和勇气。它启示人们要不
断追求,努力攀登人生的顶峰,人生就会有更壮阔的境界。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词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万事难全,我们应该用豁达的心胸对待,不能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四、从内容上分析,先把诗句翻译一下,然后说一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为送别的名句。离别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但作为知己好友,尽管彼此分开,但是心与心的距离并未拉开,依然心心相“近”。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正因为这两句诗寓意深刻,不仅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的写照,而且被后人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
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作业
1、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从写法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你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广为传颂?
6、请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
7、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得十分传神,说说它们的妙处)
10、结合全诗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1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14、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
1、本句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这两句话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乱花”对“浅草”,“渐欲”对“才能”,“迷”对“没”,“人眼”对“马蹄”,准确地描绘了早春花草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诗人因为感悟时事,见到鲜花也落泪;恼恨离别,听到鸟鸣也伤心。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景抒情。
4、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情感慷慨激昂,乐观向上。
5、因为,这两句话诗写出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所以广为传颂。
6、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时光匆匆不可待,而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让人对未来产生美好的遐想。
7、这两句话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不但慰勉了友人,表达了真挚情感,而且一反过去送别诗忧伤的情调,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之情。
8、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表达了词人赏春惜时的感情。
9、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一个“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凉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10、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气势磅礴地勾勒出奇特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送别安排了典型的环境。
11、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2、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构了一个带有传奇性的结尾。不仅表现出了诗人非凡的见识,而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13、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14、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情,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困难吓倒的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作业
1、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从写法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你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广为传颂?
6、请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
7、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句子赏析的方法
句子赏析的方法
句子赏析的方法
1、它的修辞手法,
2、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
3、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它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
5、它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6、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
常见的.修辞应按以下步骤分析:
1、比喻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对象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喜爱、赞美等)。
2、拟人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赋予?(写作对象)?人格化的(动作、神态等),表现了……,表达了作者对写作对象的……之情。
3、排比
句式整齐,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强调了……(结合句意谈)。
4、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
5、长句和短句
有节奏感,使文章语言铿锵有力,形成音乐美。
精彩句子的赏析角度(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阅读考题在精彩语句的赏析上下功夫作文章,对于此类考题,学生往往失误较大,答题时会出现要点遗漏、理解偏差甚至于答非所问等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教会学生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其次是教
师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真正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自主学习,自读自悟,成为自主获取知识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那一篇篇精美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科学小品文、杂文、新闻等)或华美精彩或凝炼含蓄或优美流畅或质朴动人,可谓处处闪耀着作家智慧的光芒。学生对其文句进行赏析,不但可以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佳句赏析任重道远,得其方法事半功倍。句子无非是由词组句、由句生义、由义生情,所以,教会学生赏析精彩语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重点词语着手,品句子之精髓。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比如《故乡》中描写宏儿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和“横渡”两词用得准确精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冲破”写出我军进军速度之快,其势税不可当,“横渡”写出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所向披靡。再用换词比较法试试,如“冲破”换成“突破”,“横渡”换成“渡过”,学生一经比较其表达效果立显。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二、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
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本句使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又有气势地对春天的进行了赞美,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有序地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佳句,当然还要教会了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只有二者兼顾,长期训练,学生才能运用自如。
三、从表现手法切入,品句子之作用
从广义看,文章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欲扬先抑、想象联想、正侧结合、虚实结合、渲染铺垫等,但品析句子时,我们最主要是从句子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反衬、 烘托、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过渡照应、设置悬念、画龙点睛等方面切入。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结尾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此句就是直接抒发作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点明文章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社戏》一文中,“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此句几个老渔父的喝彩就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渔父的喝彩,侧面烘托出双喜这伙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
再如《芦花荡》开头的环境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
了。此句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完整统一,在描写优美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交待了险恶的社会环境。
四、从联系上下文入手,品句子之深意
作家写文章手法不一,艺术风格各异,语言特色也大相径庭。有的通俗质朴,有的含蓄隐晦,话里有话,言外有意,这就有必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如冰心《谈生命》一文中,作者用两个比喻形象化地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豁达乐的精神。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这两个比喻一个横向是表现出生命的绵长曲折,一个是纵向表现出生命的蓬勃力量。其中“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句就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方法,庄重又富含思想。其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在常人眼中,死亡或许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这些,达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思想高度,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怎样赏析古诗词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 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2.关注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 如刘禹锡的《秋词》,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②、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 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 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水、秋——愁绪 ,莲花——恋情 ,酒、柳、长亭——惜别,兰花——君子 ,菊花——隐士,梅花、蝉——高洁之士 。常见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5. 领悟深层含义。 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约客》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下文抒写“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只是它不露痕迹罢了。“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候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怅惘失望的情绪。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发对统治者连征战或大兴土木而无视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写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三、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
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
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 视死如归)
4.爱情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5.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6.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一些有关古诗词鉴赏的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诗词中的艺术形象类别等;注意培养学生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古诗词名句的习惯;注意培养用同类型诗歌比较的习惯,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了。
【我们要如何赏析诗句】相关文章:
赏析杜牧诗句10-04
乡愁诗句赏析10-26
望岳诗句赏析10-30
《望岳》诗句赏析10-29
唐代杜牧诗句赏析10-04
出塞王之涣诗句赏析10-22
饮酒陶渊明诗句赏析10-27
赏析诗句观沧海10-25
乡愁诗句及其赏析11-05
乡愁的诗句赏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