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诗15篇(精品)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的古诗1
大堤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汉水临近襄阳城,襄阳城已经有花盛开,襄阳城外的大堤也变得暖起来了。大堤下美好的春日总让人看不尽,只是看到这样的美景总会让人想起家乡,思乡的'泪水弥漫在整个大堤上。总觉春风无情,屡屡吹散我回家的梦。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我的亲人了,相隔万里,音信难通,想起来怎不让人伤怀?
注释
①大堤:在襄阳城外,东临汉江,西至万山。
②佳期:指美好的春日。
③南云:陆机的《思亲赋》中有:“指南山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后来,“南云”指思念家乡或是怀念亲人之词。
简析
作者:佚名
《大堤曲》,属于南朝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辞》。这首诗里诗人触景伤情,抒发的是作者久别家乡,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李白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古诗
李白的古诗2
1、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 李白《独不见》
2、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 李白《战城南》
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
5、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 李白 《 清溪行 》
6、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 李白 《 太原早秋 》
7、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李白 《 折杨柳 》
8、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 李白 《 塞上曲 》
9、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 李白 《 怨歌行 》
10、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11、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作者:李白)
1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作者:李白)
1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4、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15、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正如古诗所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7、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1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0、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2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2、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古诗穆穆清风至》
2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24、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古诗兰若生春阳》
2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3、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9、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0、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____李白《渌水曲》
41、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42、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4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44、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唐·李白
45、《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萧统有情饮水饱,知足菜根香。
46、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描述兰花的优美古诗句。难将湘管笔,写出唇味道。
47、你我之间如七律古诗,你挥笔定了首联,我得削砍了我的'意志以求对仗你的平仄、意境,末了还要为你压韵。
48、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
49、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李白《泾川送族弟錞》
50、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李白《寄远十一首》
51、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李白《学古思边》
52、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李白《赠参寥子》
53、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白《相逢行》
54、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李白《送舍弟》
55、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李白《江夏行》
56、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李白《寄远十一首》
57、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李白《九日登山》
58、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拟古·其十一》
59、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李白《赠柳圆》
60、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李白《寓言三首》
61、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李白《去妇词》
6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63、日没群星出,长夜未有端。——王夫之《拟古诗十九首·其八》
64、夕风改晨色,群星相连缀。——王夫之《拟古诗十九首·其七》
6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66、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6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68、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69、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7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7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7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73、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李白的古诗3
子夜吴歌?秋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怎么也吹不尽,
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敌人(胡人),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指驻守边地的老剖。罢:结束。
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赏析
作者:佚名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李白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古诗
李白的古诗4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
难点:体会诗句含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的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作者介绍。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明确:中断,从中间割断;出:耸出来;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
明确: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天门山的雄伟、有气势;青青的水、绿绿的水;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望,一只小船在水中荡荡悠悠。
◎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
明确:
(1)“天门中断楚江开”——“中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气势,令人向往。
(2)“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至此回”写了水的清秀。
(3)“两岸青山相对出”——“青山”写出了山的秀美与雄伟。
(4)“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话写出了天门上景色的清幽。
◎画一画天门山的景色。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呢?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作业:◎背诵诗歌◎读一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歌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望天门山的情景,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又写出了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在教学中虽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天门山景色的壮阔,但是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于天门山的景色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教师拓展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
李白的古诗5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道难】
李白〔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三五七言】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后三句存疑)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一作:随风)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的古诗6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它下临长江,距三峡西口夔门极近。白帝山虽不高峻,但从江船仰望,却仿佛城接云霞。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辞:别,离开。这里指出发。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水经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啼:鸣叫,猿的叫声象啼哭。
轻舟:指载得轻行得快的船。
译诗、诗意:
1早晨告别朝霞缭绕的白帝城,一日间行程千里回到江陵。两耳边仍然响着沿岸猿叫声,轻轻的船儿早已越过千山万岭。
2 清晨辞别彩云里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到达千里江陵。两岸的猿猴不住声地啼叫,轻快客船飞过了青山万重。
3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简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这首七绝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旭日东升,光芒四射,彩霞万朵,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船似箭发,千里水路朝发夕至,一天就到了江陵。两岸猿声,啼个不住,身在这如脱弦之箭的船上,心情是何等兴奋啊。小舟轻快,顺流而下,很短时间,就穿过了万重之山。这首诗气势奔放,描写生动,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一气呵成,自为神来之作,快诗快语令人百读不厌,为传诵千古的佳作。
评点: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李白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得还。李白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下江陵,故诗题又作“下江陵”。 本诗是一篇富于意境的经典名篇,诗人把疾迅的舟行和两岸景色风物融为一体,通过飞舟疾下的画面生动表现了他获赦的喜悦欢快心情。
首句写早上开船时的情景:诗人清晨辞别江边山顶上的白帝城,此刻白帝城云雾缭绕,云雾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显得色彩缤纷,非常漂亮。诗人从山下仰望,白帝城就像藏在彩云中间一样。“彩云间”三字,极写白帝城的高峻,为全篇写船下水行快做好铺垫。这一句同时交代了辞别的时间是彩云萦绕的早晨。诗人在这曙光初灿的清晨,告别白帝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江陵之远,舟行之迅速。“千里”形容路程之远,“一日”说明行舟之快。“千里”和“一日”,诗人用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做悬殊对比,更加突写了船快。更妙的还是“还”字,将诗人急于“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隐隐透露出诗人遇赦还乡的喜悦。
三、四句转到对途中两岸景物的描绘上,实际上是对上句的具体描述。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何以“啼不住”呢?只因舟行如飞,两岸风光目不暇接,诗人听着不绝于耳的猿啼声,不知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字再次强调舟行之快,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舒畅、归心似箭。“猿啼不住”与“轻舟已过”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锦绣山河图,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毅然前进的胸襟和气概。
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困苦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雄峻而欢悦,使人神远。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赏析二: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轻松与喜悦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李白的古诗7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
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
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
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
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
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
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诗鉴赏
这是一首乐府诗。拟鲍照《北风行》而作。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
起句点题,着力渲染北风雨雪,不仅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引用《淮南子·墜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诗人借此神话渲染出冰冷严寒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北方冬季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相互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力渲染北风凛冽。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诗人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长城定是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幽州苦寒已被诗人渲染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可想而知。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划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何况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但诗人并不就此停笔,而是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己的强烈感情。北风呼啸,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量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
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
李白的古诗8
《行路难三首》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南阳送客》
斗酒勿为薄。
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
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
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
临歧空断肠。
《峨眉山月歌》
峨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清平乐》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对酒》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白马》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的古诗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词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前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⑷与:给。
⑸随君: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飘到夜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君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李白的古诗10
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出处: 李白《关山月》
2)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 李白《清平调其三》
3)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出处: 李白《妾薄命》
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处: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处: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处: 李白《春思》
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 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1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出处: 李白《三五七言 》
11)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出处: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2)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处: 李白《玉阶怨》
13)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出处: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14)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出处: 李白《妾薄命》
1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处: 李白《送友人》
1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1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处: 李白《客中行 》
1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19)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处: 李白《上李邕》
2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处: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4)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处: 李白《秋浦歌》
25)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出处: 李白《怨情》
2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27)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出处: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28)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9)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出处: 李白《长相思其一》
3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的古诗11
1、《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古诗12
折荷有赠
作者:李白
原文: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翻译及赏析: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⑴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⑵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⑶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⑷荡漾:水波微动。《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⑸佳人:美女。《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⑹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⑺相似: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汉《留别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⑻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李白的古诗13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词语解释】
青丝: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精美的饭食。
【诗文解释】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李白的古诗14
古诗《流夜郎题葵叶》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作品赏析
【韵译】:
对着葵花叶,我真的`很惭愧,你是植物尚且可以保卫你的立足地,我如今却远远地贬谪到了天涯。
如果太阳还有人性,就分照点阳光给我,让我回到故乡去。
李白的古诗15
【全诗】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第二首,写于第一首的数日之后。这时候杜甫大概已经听说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况、行踪,特别想到两人都在流浪中,何时能够见面,实在难以预料,于是又赋了这首诗,表达他的怀念。
“浮云终日行”句兴起,说明李白游踪不定,杜甫翘首以盼,“游子终不至”,致使焦思苦虑的诗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这样写,亲切感人。
“告归”四句,叙述梦中李白的谈话和心事。他说,来时那样的艰难,告别又太匆匆,江湖风大浪险,舟楫常有沉没之患,“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两句,与第一首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对照,说明李白梦中的诉说与杜甫的担忧是一致的。当然,这两者实际上都是杜甫思想的反映,这里借梦中的李白口中诉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友爱和关切。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这两句写梦中李白离去的情景,上句写李白出门搔着白发,凄凄凉凉;下句“若负平生志”的“若”字,是仿佛之辞,是对梦中人的行动、内心活动的`揣拟描写,表现李白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诗的最后一部分,即“冠盖”以下六句,写梦醒之后,即梦境之外,以议论代抒情,代李白鸣不平,同时抒写自己的愤慨。“冠盖满京华”意谓达官显宦满长安,“斯人独憔悴”,为什么独独让李白遭受不幸,几乎穷困而死呢? “孰云网恢恢?”谁说天道公平呢?这四句慷慨议论,悲愤至极。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肯定李白的诗文一定会流传后世,但那毕竟是“寂寞身后”的事情。结尾二句是感慨,也说明杜甫的卓识远见,对李白的正确估价。
这两首诗,不只显示出李、杜的深厚友谊,也显示了李白、杜甫在天宝后动乱中的悲惨遭遇。
【李白的古诗】相关文章:
李白的古诗01-25
李白的古诗11-04
李白的古诗12-01
李白古诗06-11
李白的古诗05-17
李白的经典古诗11-17
李白的经典古诗03-21
李白的经典古诗05-19
李白的古诗汇编12-16
李白的古诗[精品]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