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
导语:生活即语文,语文课是一个大课堂。语文课文兰亭集序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兰亭集序的教学重难点,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
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篇二:
1、常用文言词的'用法
2、作者“重死生”的感叹的由来,它与序文有何关系?
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篇三:
【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中蕴涵的情致、理趣。
(3)有感情朗读、试背全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抓住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2)通过品读、鉴赏、探究,体会作者情感萌生、变化的缘由,理解行文思路和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慨叹。
(3)在试背中加深理解,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鉴赏写景语言的特色。
2.感悟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知识扩展: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兰亭集序教学重难点】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重难点解析05-10
《化石吟》教学重难点07-3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重难点06-29
《化石吟》的重难点突破10-17
《桥》课文重难点分析06-17
《小石潭记》重难点08-09
课文《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09-13
小学《化石吟》重难点突破11-02
语文课文《过秦论》重难点讲解09-1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重难点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