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时间:2023-09-11 09:30:42 蔼媚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精选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精选11篇)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1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2

  美丽的月,凄惨的光,那莫的伤。 站在人生低谷的作者,郁郁不得志,苦闷,寂寞,应该如此。但他却跳出了山谷,跳上了山峰,抬起头,欣赏那美丽的月。多么可贵的乐观, 写到这里,想到了自己,小小的挫折——考试卷上一个不好的分数,老师一句批评的话语。都能让我们难过上大半天,我们可曾有一次拥有作者的豁达? 只是低着头注视着照到地上月光的凄惨,恰恰显露了自己的无能。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欣赏月的美丽,做到如此,人生将没有悲伤有的只有幸福。

  这一篇文章写的仅仅是作者被贬职以后的一个小小生活片段,少少的八十多字,却承载着作者丰富的`内涵、情感,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那么自然、朴实,但实际上,一字一句都经过仔细的斟酌。 苏轼的这篇文章“不见其情”,但笔底波澜此起彼伏,自然“其情可见”。 文章写得很细致,又很简洁。第一句话,看似平凡,实际上,这句话里的“夜”字便已紧扣了题目“夜游”。作者正欲休息,却发现月光悄悄闯入,这就是对“夜”的具体描写。

  “入户”二字用得很恰当,把月光拟人化,让人产生错觉:月光似乎感觉到作者的寂寞无聊,于是主动与其为伴。对于一个被贬职的人来说,他感受到人情冷暖后的心情不言而喻;此时此刻似乎只有月光懂他的心,愿意聆听他。“欣然起行”这简洁的四个字表露了作者的心迹,作者的心灵因此得到安慰。这里,作者就无形地表达出他被贬的酸楚,想要见月派遣的心情。正好,此夜月色清凉、来得颇合时宜,于是,引起了下文——作者来到承天寺游玩。 作者对月光的描写非常特别。那奇特的想象力、新奇有趣的比喻,把月光写得如水一般有灵气。又把竹子和松柏比喻成“水中交错的藻、荇”,可见,作者真的就把月光当作是一个久违的知心朋友,他对月光的了解都体现在他独特的描写当中,那般皎洁、空灵,富有魅力。在这些描写之中,作者并没有提到一个“月”字,但同时,他的语言中,无时无刻都在描写月色之美,作者高明的写作可圈可点。

  最后两句尤其妙绝,富含作者的复杂情感。作者拿那些追名逐利的“忙人”和“闲人”作比较,突出“与月为伴”的悠闲自在、无限乐趣,因为“闲”才能“夜游”。原本平凡、随处可见的月夜,因为有了人的欣赏与爱慕,才会显得美。要不是有两个“闲人”在,我想,或许月色再美也毫无意义。 文章表现了作者沉浸于清虚冷月的仙境之中的安闲自适,当然,这其中不免会有一丝丝忧伤——不能为朝廷效力,这也是人之常情。文章就好像一首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如流莹闪耀于天际一般,倾诉着作者的背凉与酸楚。 读罢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似乎尽现眼前。这微妙的感情蜿蜒着读者的思绪,可谓是回味无穷!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3

  北宋王朝,尚文轻武。此种社风,东坡临世。年少裘马颇清狂的他,却因王安石变法而引出的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

  贬官黄州,四年,这年,他四十五岁。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在贬黄州期间,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无时不忧虑着国家黎民,思念着亲人,孤独而寂寞着。

  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得罪了权臣,他又能如何?只能心中默念。历经了多年的沧桑,他学会了从容地看淡一切,享受孤独。遂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文章整体采用了长短句相结合的方式。写道: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正当他无事可做,无公文可批,准备入睡时,惊然发觉那澄明清澈的月光斜射入了门中的缝隙,他欣赏地起床了,刹时又念一人赏景岂不百无聊寂,心中不禁又暗然失色。转念,于是就怀揣着希望去承天寺敲了与他同命相连的张怀民的门,门开了。怀民亦未寝,苏东坡心中不免闪过一丝惊喜,又想到怀民与他都心怀鸿鹄之志,却生不逢时,都郁郁寡欢,不得志。

  闲来无事,便悠闲自在,拥有了闲情雅趣,却慢步于庭中,怀着一点小欢喜,小闲适去细分水中之景,写庭下如积水空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东坡先生的内心如皎洁的月光一样澄澈,光明磊落。文中“竹柏”我意亦暗示了达观处世,坚强着乐观。难道不是吗?细品此文,从苏东坡的一举一动中,仿佛呈现出了一位胡须飘飘,白发苍苍,目光炯炯,健步有力的“壮中少年”。

  文末,东坡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成了一代名句,这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自我解嘲,是一种议论抒情,亦是借此夜美景抒发自己旷达却壮志难酬的人生遭遇。正如他还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历尽沧桑、却以一种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拂面般超然的人生态度去对人生,对挫折,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谱下百篇名作。更是在风一更,雪一更中潇洒而淡然,超脱世俗的存活着。

  朋友你可能会问,东坡不曾忧愁?且道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而苏东坡的一生虽是雪泥鸿爪,却也用这种方式,以动泄愁——耕地五十亩,种桑三百尺,读书,助民,写作……此举更突显了他的智慧!

  从古到今,沧桑巨变,而苏东坡守一片宁静,携一份淡然,无畏世事纷扰。他一桌一椅,一人一壶,便斟满整个夕阳,他半世癫狂,半世流离,一生的逆旅,一世的行人!

  苏东坡先生以旷达寻美之心对命运,智慧从容之心对人生,面态。

  ……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4

  月光所到之处,万物都镀上一层清冷的光辉,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在于远离世俗的喧嚣:藻荇在墨绿色的溪水中纵横交错,就如同竹柏之影;林中的老柏树早已放弃昔日荣华,历无数春秋寒暑,不为流光掠影所迷;看风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九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莛。

  梦回千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贬谪的悲京还未在心中消散,甚至温饱也成了问题。苏轼白天耕种,只有到了夜深人静,鸡不鸣,犬不吠时才能享受一份清闲,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正解衣欲睡,却不想辜负这大好的月色,打算出去走一走。可是以苏轼现在的处境,朝廷打压,环境偏僻,生活苦寂,又有谁愿与他为伍?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苏轼遇见了同样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的张怀民,可能是双方的遭遇相同,让他们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最高级的灵魂契合,也是最极致的心灵相许相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得知张怀民亦未寝,内心欣喜,于是相约步于庭中,不谋而合,月光澄澈、树影斑驳、幽静清新。望着这一轮明月,苏轼是否会念起远在他乡,聚少离多的亲人;是否会想起曾经提携陪伴自己的良师益友;是否会忆起宦海起伏,坎坷不平的一生?他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寒寥数语,意味售永,景色虽美但掩盖不了苏轼此时复杂,感慨的心绪。

  他深知:自己的一生的归宿不是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他深知:自己正值壮年,还有着大好的青春与才华;他深知: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国家为这黎民百姓而活,他为官的理想是希望大宋朝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不汲就于富贵与名利。对于苏轼来说,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众生。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气儿”。他纯真、质朴,敢说敢做,一生率性而为:因为他的率性吃尽了苦头;但也因为他的率性,无论是何种境遇,何种灾难,他都可以微笑着面对。他始终以乐观开朗和积极的精神面对着生活中的狂风骤雨,荆棘丛林。

  夕阳亦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也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每一次贬谪,对于他人来说,或许是最落魄的人生低谷;但对于苏轼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开始,再一次生命。无论到何处,苏轼都有着一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苏轼坚守自己的初心,造福百姓,活得潇洒自信,真正的做到了诗意人生。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与其轰轰烈烈地勾心斗角于官海沉浮,舍生忘死地追逐名利,不如像苏轼一样随缘自适,坦荡旷达。从古到今,沧桑巨变,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但旷达乐观的胸怀永远是心里的一处芬芳。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5

  打开书本,拂过书页,轻轻瞭探着一位文学大师的随笔。

  苏轼,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闪亮的一颗巨星。写这篇随笔时,他身陷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连一向为他说话的宋神宗都被逼迫得无法救他。于是,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

  在黄州,苏轼彻底醒悟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是最好写照。在黄州,有个同样被贬,同样淡泊名利的张怀民。他俩志同道合,心心相惜。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重新变得豁达、开朗。仅仅因为“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的,恐怕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吧。苏轼尽管是大诗人,但是被朝廷贬谪,也基本上是门庭冷落。此时看见月色毫无势利之情的目光,于是高兴地起来,他要找来张怀民,一起欣赏世间这最美的风景。

  一截炫丽的文化,如同一颗含苞待放的牡丹,悄悄地在黄州绽放。尽管这个时期,在政治上,正是苏轼失意的时候,然而,失意和打击摧毁不了苏轼,他依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作。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光照千秋。一篇随笔,区区八十来字,却能道出苏轼那淡泊名利安然闲适的心境。能够将月光比作水的,或许还有很多;能够将竹柏影比作水草的`,或许也不少。但是,把这两种意境融合在一起的,却只有苏轼了。身为一名大诗人,却能如此观察仔细,实在是难得。仅仅一篇随笔,却能如此精妙地勾勒出一幅《闲人看月图》,实在是牛!洒满庭院的月光,清澈透明,正如苏轼的心境一般,感觉进入了一个表里澄澈的世界,抛却了尘世间的束缚,自由自在。两位“闲人”,并没有终日悲叹官场的失意,而是借助失意的官场来投奔纯净的大自然,不失为一种雅趣。

  诗意似乎充满苏轼的生活,但凡是留有他足迹的地方,诗的意象便浓了:西湖、海南、黄州……仅仅是篇随笔却能让我感慨良多,苏轼再次将我震撼。

  轻轻合上书本,想象着,千年前,大师的模样,是否如我所想一般——潇洒。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6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一个平静的夜,月如钩。

  一座破落的宅子,夜色笼罩,月影斑驳,像一幅泼墨山水画。你,今夜无眠,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一行行向远方舒展开去,当思想的卷轴翻到“乌台诗案”,你的心终于无法释怀。柔和的月光顺着窗,爬过书房,透过洁白的宣纸,跃上床沿,照着一个无眠的人。见到这皎洁的月色,你如见到多年未见的故友,甚是欢喜。

  谪居黄州的日子,生活在这乡野里,有这般月色相伴,也算是一份恩赐,一定得好好享用。想及此,心中的烦躁一下子稀释了,淡化了。你忙起身,轻轻推开门。夜已深,天空像水浸过一般透明,远处偶尔有几只秋虫在草丛里窃窃私语。

  不知不觉,你的步伐在承天寺门前停下。你轻轻地推开门,慢慢走进去。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应,同是天涯沦落人,被贬他乡,却可以在这里共同领受自然的妙趣。你嘴角微弯,慢慢地走向怀民,幽幽地说道:“怀民兄,有雅趣一起赏月吗?”怀民抬起头,笑着应道:“正合吾意。”

  岁月如梭,有些事像沙粒一般被风吹散;而有些事却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四年前,你还朝服在身,与弟弟苏辙刚入仕途,有着大好的前程,三十几岁正是干大事业的时候;忘不了四年前,你曾意气风发与变法者针锋相对,你将仕途和荣辱看得很轻;忘不了四年前,你的好朋友沈括,暗中收集你的诗文,扭曲意思,交付朝廷;更忘不了四年前,李定等小人,他们妒你才学,曲解诗文,竭尽各种打击之能事。你是一个刚烈的斗士,你不拒绝战斗,但是让你气不过的是,你输给了一群小人,他们用心眼和伎俩战胜了你。

  一切像过眼云烟,昔日的浮华慢慢地向时间和记忆深处沉淀。回到现实中,也许这样更好,更有时间和心绪去思考宇宙人生的玄妙。多美的月色啊,你和怀民在这小院中悠然散步!此时此刻,你诗兴盎然,完全被这美景陶醉了。月光像水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静静地流淌到这小院中,庭院慢慢地积满了一层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宛如水边观景,那水中一丛丛、一簇簇的`水草荇菜,随着水的涟漪轻轻地招摇,还有几只鱼儿兴致勃勃地游来游去。抬眼处,怀民静静地看着你,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眼前的一切,拨开了你的襟怀,点燃一个诗人沉睡的灵感,把你从生活的烦忧中拔了出来。你在问怀民,被贬又何妨,人生失意也须尽欢悦,别辜负了美好风光;你在问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景更美,你就是这江山的主人,谁也无权干扰。

  那一刹间,你完成了心灵的顿悟和升华:生活是残酷的,它拿走了功名、荣耀、政见,一切的一切;但是命运又是公正的,它给了你孤独中的深思,让你成了闲人,却给了你一轮朗月,让你的心灵和思想如皎月一般通透和明静。

  人生何处望逍遥,此时,你正逍遥!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7

  夜无眠,月更幽

  微弱的星光,皎洁的明月,浩瀚的夜空,沉睡的古寺……

  创造晨曦是为了人们苏醒,创造黄昏是为了酝酿睡意,创造夜晚是为了入睡安眠。那一夜,最无法入眠的,莫过于心中无比怅然的的苏轼罢!

  繁星点点,皓月当空,解衣欲睡之时,偶然察觉那悄然入户的月光。它幽幽地倾泻,淡淡的洒在地上、案上,就如镀上了一层银辉,闪闪发亮。那轻柔的月光竟让人欣喜,如此良辰美景,苏轼便顿无了睡意,决定徒步而行,以解心中烦闷。

  约上一同被贬官的张怀民,两人漫步庭院中。庭中之景迷人至极,他们不禁停下脚步,用心观赏。举目望去,柔和的月光洒满院落,就犹如积水充斥着,清澈透明。整个大地沉浸在这柔美的月光之中,淹没在宁静之夜情意绵绵的魅力里。远处,夜莺在不断地歌唱,撩人思索引人入梦,那轻柔颤抖的歌声似乎是专为难以入睡之人而发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近处的池塘,它的周围与上空笼罩着一片薄薄的水汽,一片白色的轻雾,经月光一照,愈发觉得如仙境一样美,而青蛙也一刻不停地将它们短促而铿锵的鼓噪声投向夜空。池中,原以为那是交缠在一起的水草,仔细一看,不曾想到竟是月下柏树的影子,树影婆娑,冷月静照,这注定是是凄清的夜。

  被贬的痛苦,失落的惆怅,久久难以释怀。如此美景,忙碌之人定然是欣赏不到的,而只有闲暇之人才会细细观赏,苏轼与张怀民正是那因贬而闲的'人,因此,他们怎能错过?而两个“闲人”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呢?

  虽说遇挫被贬,但如此佳境,有心之人将它欣赏,无心之人忽而略之,受伤的心灵应由这纯净空灵的月色来慰藉。远离职场、官场的争斗与喧嚣,静下心来享受身边的美才是真。既然不能摆脱,那就回避走开,让疲惫的心灵憩息,等一切浮尘沉寂下来,正义之光必将照亮大地。

  苏轼和怀民意欲在这清静之夜寻求解脱,慰藉伤痛的心灵,追求纯净的世界。而幽幽的月光静静的月夜能让他们如愿吗?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8

  你从汴梁走来,雨疾风啸却吹不散你的满身尘埃;你经过河南,百姓的哭声震天却解不开你身上的枷锁;你跨过淮河,三千里淮水涛涛却无法洗涤你的屈冤。踏过长路漫漫,终抵黄州。一声长叹,两行清泪,三年不蜚,家徒四壁,身怀作千古绝唱之能却怀才不遇,胸有留万世芳名之志却龙盘凤逸,这就是你在黄州的生活。

  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他称自己为“闲人”,可我觉得应将他称为“孤独者”。孤独之因有三:一是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孤独;二是空有一身才华却处处受人排挤的.孤独;三是失去挚友的孤独。

  他旨在造福一方水土,为百姓赢得福祉。从杭州的苏堤到广州的供水系统,再到竭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无一不为百姓着想,却从不顾及自己的私利。可如今小人得势权臣当道,他远大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杭州大旱,四百万灾民如饥似渴地等待救济,可朝廷只援助了两千石粮食,还被层层剥削,这种情况下他如何一手擎天?这是其一。

  其二,恰如康震教授所说,苏轼被贬黄州未尝不是一种机遇,如果没有这次机遇,可能就没有了《念奴娇》的豪迈壮阔与《赤壁赋》的千古沧桑。“乌台诗案”以后,他明白了,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死也死不出来个道理来。所以,苏轼的性格变了,他变得谨小慎微,虽满腹经纶却无人,也不敢与旁人倾诉;虽佳作频出却提防让他人知晓。“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也是一种意境上的孤独。

  其三,苏轼被贬后,亲友大多与他断绝了联系,苏轼的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书信,千辛万苦送出去却杳无音信。明知自己是正义之身却遭到亲人冷漠的拒绝,这也是一种心灵上孤独。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的积水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苏轼内心的想法,“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正是一个孤独者最凄美的告白!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9

  从古至今,从来不乏“闲人”。有“镜湖元自属闲人”的陆游,有“一欣谈笑作闲人”的欧阳修,亦有“江湖归去做闲人”的黄庭坚。

  “闲人”顾名思义“清闲之人”。被贬黄州的苏东坡,说来确是闲人一个,虽担任黄州团练副使,却并无实权。整天优哉游哉,看见美景便不禁出门观赏,好像一般闲情雅致。可事实上,苏东坡的“闲人”只是表面上对自己无事清闲的自嘲,包含了自己官场郁郁不得志的悲伤心境。一位富有诗书,怀揣远大抱负的人怎会甘心只做“闲人”?这只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后又觉既不能“修齐治平”,那做个“闲人”夜来赏月也是一桩美事。月处处都有,赏月之人也随处可见,就看赏月之人是以如何的心境去欣赏的。这仿若是悲凉之后的欢悦自得:这般良辰美景,如若不是我二人情趣高雅来欣赏,岂非暴殄天物?如此旷达豁然,也只有他苏东坡了!

  “闲”或许对于古人而言,并非荒废光阴。那些无处安放的匆忙,其实是自己误解了人生。这一遭走来,并非为了匆忙赶路,而是悠然欣赏的'自在。人生长河,急流缓流,若是只想如何渡急流,那便永远到达不了闲适的彼岸。“磨刀不误砍柴工,滴水穿石也从容”。心中海山不老,便始终清闲。人生此行归宿。是放下一切后的宁静。林清玄也说过:“直到花甲之后,才舍弃了幻化的繁华,回归到极简,在单纯之中看见美。”“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只是片刻清闲也是生命中的清福。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10

  苏轼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既可以说是一个聪明到极的人,又可以说是一个糊涂不堪的人;或者也要以说他不会人际交往,但他又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想这就是他,一个无可复制的人——苏轼。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因为他能在大半夜因为月色不错而睡觉跑出去看景,还要去承天寺拉上他的好朋友一起去看,这种思维我自认为是没有的。况且这种可能扰人清梦的举动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想对于那时的苏轼来说,在哪里看景都已无所谓了吧,不然也不会在找到张怀民后就直接在承天寺里待着散步了。苏轼在文中末尾所写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或许表明他那时真正需要的只是另一个可以陪伴他的闲人了吧。古文观止中有一句话说:“其曲弥高,其各弥寡”。苏轼的为人太过于清高,所以他的人生乐章能与他一起合着唱的人,定然寥寥无几,他不愿自降身份,与那些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也注定了他的'知音难觅。否则,以苏轼之才华,又何愁身边无友,又何愁掌上无权呢?

  对于苏轼来说,人生或许就应该像月光一样清清白白,如积水空明一般美丽,而这社会也该如此。可是却被那些竹柏之影的构成的确水草搅得支离破碎,混浊不堪,而那些水草一样的小人,都装作是竹柏之影,自比清柏翠竹,高端清白,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我想苏轼也许是因为不愿成为水草中的一员,而屡次调离京城,而那些水草们,也许正是因为苏轼的清白会影响到他们的扩张,而反复陷害忠良。

  或许对于苏轼来说,当个东坡居士,在承天寺与朋友一起看个景,写首诗,潇洒一生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 11

  宁静的夜里,你看见他轻轻推开承天寺的门,时空交汇,神驰千年,小作者遇到了那夜孤寂无眠、携友同游的东坡居士。你一章一句地描绘它们静夜里的行踪。爬过书房宣纸的月光、窃窃私语的秋虫、幽幽对答的'妙友……诗一样的美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你了解东坡先生未解的心事,那些如沙的往事落在他的人生旅程中,散成了时间深处的过眼云烟,再不甘,再愤懑,此时都化于清风明月,一笑之间。

  人生何处不逍遥,穿越时空注视着苏东坡的你,是他隔世的知音。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及思想感情】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及赏析09-14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结构及思想感情09-11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08-05

记承天寺夜游的心境11-01

记承天寺夜游评析10-14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09-06

记承天寺夜游结构09-16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6-11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01-30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