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主要内容

时间:2023-03-25 15:48:15 化石吟 我要投稿

化石吟主要内容

  《化石吟》通过对化石的赞颂,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

  化石吟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科学诗.

  化石吟通篇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

  第一段主要引起读者兴趣;第二段与文章的第六段照应;第三段用的“你”字,显得比较亲切;第五段“生命的航船”指的是生物进化.第六段与第七段没有重点.

  主要内容:介绍化石对古生物研究的巨大作用.

  中心思想:向人们介绍化石的作用,告诉人们化石的意义.

  化石吟原文

  1、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2.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4、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5、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6、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7、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拓展阅读:《化石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①理解、积累诗中的常用词语。

  ②了解化石的一般常识,丰富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①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感情美、节奏美、韵律美。

  ②感知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理清诗歌结构。

  ③激活创新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揣摩语言,激活联想想像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一、预习课文

  1.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展示鱼、树叶、始祖鸟、猛犸、恐龙等化石图片)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各自练习诵读。(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体会文章的节奏韵律美。)

  如: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4.每小组找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朗读中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读的出色的进行表扬,给予掌声。)

  5.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只要敢说,就多鼓励,让学生大胆发言。)

  6.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②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大意如何概括?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②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③诗歌分为三层:

  (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 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四、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1.集体诵读1-2-7节

  2.思考: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六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连续不断地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首尾圆和。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一人称,感觉亲切。

  五、结束本节课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奇幻的神话”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把谜底揭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 阅读3—6节,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话”变成自己的文字。写写“苏醒的化石”到底说了什么话。

【化石吟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化石吟的主要内容05-23

化石吟原文06-10

化石吟的鉴赏06-10

化石吟的原文06-10

化石吟 原文05-18

《化石吟》说课稿06-24

化石吟教案08-26

化石吟的反思12-17

《化石吟》教案11-22

《化石吟》的体裁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