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言诗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杜甫的五言诗,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规雁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五言诗的简介:
五言诗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自建安以来就最为诗家所重视,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说: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因为这种诗歌体裁 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汉代恰为五言诗的成熟时期。正是在汉代,五言诗经过数百年自在自为的发展,终于脱离了 缘事而发 以叙事为主,从属于音乐歌舞的民间歌谣、乐府歌辞阶段,而跃进到重在个人抒情述志、具有独立语言艺术特点的文人创作轨道,从而为诗歌自觉走上繁荣昌盛、成就辉煌的新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言诗的出现最早源于民间歌谣。大约在春秋末、战国初,民歌中就已经有了较之 文繁而意少 的四言体更便于容纳双音词,以表现愈来愈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们内心世界的五言体雏形。如《孟子·离娄上》所载楚地民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到秦代则已出现完全规整,而且隔句用韵,音节更为舒展协调的《长城歌》。目前可以见到的汉代最早的五言体,是《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所引陆贾《楚汉春秋》的虞姬《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此外,汉乐府清丽可喜的情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也被认为是汉初的民歌。而像这样优美生动悦娱耳目的民歌,在武帝时被采入乐府后,必然会引起文人的注意,并有意识地模仿、学习。现在看来以音乐歌舞侍奉皇帝的倡优先行动起来了,李延年就有一首著名的《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此歌第五句作七言,表现在模仿初期还不十分规范。然而随着模仿的频繁增多,特别是文化水平更高的文人的加入,使得其形式逐渐规范,而且意趣也向抒情论理转变。在乐府古辞中即可以看到明显为文人创作的歌诗,例如 相和曲辞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歌以园中葵上的朝露太阳升起后会晒干起兴,慨叹阳春、凛秋万物盛衰有时,进而劝勉人应该趁少壮努力,否则就会老大无成,伤悲也徒劳无益了。运用比兴,语言近于民歌的.朴实浅显,但又有文采,思理警策深刻,抒情性强,艺术品位较高,显出作者具有文化修养,与民间百姓口头传唱的歌谣不很相同。同曲的另外一首文人创作的特征更突出: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歌辞中抒发了游子思乡思亲的悲伤感情,不仅 游子 、 驱车、 罗缨 明确交待了不同于百姓的文人身份,而且 凯风 二句,用《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的典故; 伫立 两句,用战国时曾任魏国西河太守的卫国人吴起别母时说: 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被迫离西河洒泪而去的古事,则更是文人诗歌的显著特征。
只是由于当时诗歌观念中雅俗畛域的限制和束缚,视五言为俗体,被士大夫所轻贱,不能登大雅之堂,作歌者多为下层文人,而且也不署名,所以迄于西汉,我们见不到上层士大夫的作品。然而,五言体毕竟在民间和下层文人中无可阻遏地活跃发展,并以比其他体裁更为优越的长处从歌辞向徒诗迈进,成为诗人抒情寄志的理想形式,因此到东汉,文人创作的歌辞不仅更多,而且终于出现了由班固所创作的文学史上第一首完全脱离音乐的五言诗《咏史》,尽管质量不高,却标志着新的诗歌创作时代的开始。
【杜甫的五言诗】相关文章:
刘长卿的五言诗09-01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杜甫12-23
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杜甫12-24
五言诗经典唐代古诗10-13
杜甫的唐诗10-31
杜甫的名言09-30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12-23
描写梅花的五言诗句(精选50句)11-29
杜甫登高读后感-杜甫12-20
杜甫的赠别诗词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