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字解读《答谢中书书》

时间:2022-09-26 10:15:04 答谢中书书 我要投稿

从书字解读《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书字解读《答谢中书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只有68个字的超短文章,却是一则相对完整的书信(可能略去了称呼语落款等内容)。过去基本上是将它和《短文两篇》的另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一起来组织教学。这次尝试着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处理。

  无庸质疑,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点是作者写景抒情的内容及笔法。但如果仅限于此,或者只是后面加上诸如“孤高傲世”之类的主题揭示,一节课的时间就太平淡空疏了。后来认真参悟了一下课文,觉得还是要另辟蹊径,从文体内容入手,解读上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一层次,先是讲文章的内容。从“山川之美”入手。关键在于这个“美”字。美在何处?可以逐一让学生研讨。譬如,开头两句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不仅写山高水清,同时也是符合人们视觉上观赏习惯的开头之“总写”,暗合总起句的“山川”二字。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则可以让人生出无穷联想。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夸张手法”“山花烂漫”“五彩矿物”“水光激映”等多种假说,最后,还是认为与“岸”字暗合的“水光激映”说更加合理也更有意蕴。再往下,“青林翠竹”四字实际上是“互文”,且青翠之色,贯穿四季,如此山野,当不寂寞。“晓雾夕日”四句,则由早到晚,从一年之四季到一日之朝暮,在初中语文的《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中,都有类似的描写顺序。一个“乱”字,现此起彼伏的热闹之态,一个“竟”字,呈锦鳞游泳的无限生机。

  说完了景,随即就是点明题旨的最后两句话:“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的“仙都”与“奇”,点出山景之瑰丽,而“未复”二字,其实指的是“康乐以来”的时间节点,却不包含“当下”的“我”,如此的“夫子自道”,让我们看见一个沉醉其中独得其乐的隐士形象。

  第二层次是从“书”字入手来说的。其实,在导入的时候,我们已经将作者陶弘景和梁武帝的关系,以及武帝招隐时候他的回答,都一一作了介绍。譬如著名的“二牛图”,陶弘景想说的,就是不愿意带上“金笼头”而受羁绊,而是愿意自由自在在乡野间终老。这与道家老祖庄子的想法如出一辙。这时候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来想,这么一则写景状物的美文,居然是一封书信,这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那么,这种写景而不言事的书信,又想表达什么呢?

  到这儿,课堂就可以被激活了。我们不妨从“谢中书”的来信可能有的内容说起。从官名上看,谢元度应该是一个重要官员,他写信给陶弘景,可能确实想请这位“山中宰相”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宰相。而陶弘景却用这些景物内容作答,内容不言自明:我自留恋山中美景,无心经纶世务。就像他回答梁武帝的征询“山中何所有,卿何留恋而不返”时候回答的那样: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说到这儿,还可以深入一个层次,将陶弘景和陶渊明、周敦颐等人做一个比较,会发现,他的归隐其实不像陶令一般决绝;他的待人接物,也不想茂叔一样孤高。用后人的话,他就是一个“圆通谦谨”的人,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其实这也是许多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模板。

  《答谢中书书》赏析

  释义: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赞赏的)。

  川:河。

  之:的。

  共:共同。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能)看见水底。

  峰:山峰。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交错,交织。

  辉:光辉。

  交辉: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都具备。

  四时:四季。

  俱:全、都。

  备:具备,完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混杂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晓:清晨。

  歇:消散。

  乱:混杂。

  夕:傍晚。

  欲:将要。

  颓:下坠,这里指太阳落山。

  沉:沉没,这里指潜在水中。

  鳞:鱼。

  竞:争相。

  跃:跳。

  6、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人间。

  仙都:仙境。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从谢灵运到现在,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自:从。

  康乐:谢灵运。

  以来:到现在。

  未:不,没有。

  复:又,再。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奇异。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从书字解读《答谢中书书》】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08-28

《答谢中书书》11-11

《答谢中书书》中的虚词08-23

《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谁11-17

答谢中书书实词09-11

答谢中书书成语09-11

答谢中书书 名句09-11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09-14

《答谢中书书》骈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