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3 09:19:44 好文 我要投稿

《囚绿记》课堂实录3篇【集合】

《囚绿记》课堂实录1

  李晓丹,20xx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荣获20xx年度齐齐哈尔市教育局考核优秀人员嘉奖;12年被聘为齐大中文系见习指导教师;“第五届东北三省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说课一等奖;“中学教学观摩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获荣一等奖;11年全市观课议课活动中,作为唯一代表我校语文学科参赛的教师,所授《孟子—民为贵》一课及说课《咬文嚼字之炼字》荣获特等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作文周刊>》获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篇科研论文或国家、省市级一等奖。

《囚绿记》课堂实录3篇【集合】

  时间:20xx年12月5日15:25—16:05

  地点:齐齐哈尔实验中学图书馆东厅

  授课对象: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一十九班全体学生

  情况说明:本课为常规课。《囚绿记》为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从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请同学们形容一下隆冬季节,大家会想到什么样的词语?

  生1:寒冷。

  生2:银装素裹。

  生3:寒风彻骨。

  生4:荒凉。

  师:是啊!当我们看惯了漫天的雪白,已无视窗外干枯的枝条,甚至厌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会渴盼那一抹新鲜的绿色,期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与活力,甚至憧憬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多姿!人类就这样不断向大自然索求着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寻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其中的典范佳作《囚绿记》。

  步骤二:诵读感知,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预习了,题目为《囚绿记》,文中那些段落直接写“囚绿”?

  生齐:8—12段。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家来重温预习时的读文感受,看一看“囚绿”前后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作者心灵的搏动。

  生1:诵读1~4段。

  师:诵读很流畅,如果语速再舒缓些就更好了。

  生2:诵读5~7段。

  师:诵读感情十分饱满,但要注意“因为”一词的读音:“yīn wèi”。

  生3:诵读8~9段。

  师:请不要紧张着急,注意“伸长”的读音,前后要统一。

  生4:诵读10~12段。

  师:诵读的情感很充沛。

  生5:诵读13~14段。

  师:注意“重”字音:“chóng”。大家简单评一下几位同学谁读的更好。

  生齐:生2(任伊菲)、生4(刘子源)。

  师:请大家展示一下预习成果:“囚绿”前后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与题目中“囚绿”这一短语结构相同的动宾短语来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生:我认为在“囚绿”之前,作者分两部分来写:第一部分1~4段,“寻绿”,在寻找公寓过程中,作者渴望绿,在遇到绿时,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房间。第二部分我定义为:“赏绿”,因为作者在居住在这公寓的日子里,他每天都生活在绿色的环绕中,并获得了好心情。之后便是本文的中心部分:8~12段,“囚绿”,就是将绿色关进了自己的屋子里。第13段为“释绿”,在他离开北平的时候,将已经囚禁了很久的绿色放归了自然之中,并祝福它们获得生机、活力。第14段,定义为“思绿”,离开北平很长时间后,他还在想着他的“绿友”。(板书:寻—赏—囚—释—思)

  步骤三:美读赏析,揆情度理。

  师:概括的非常全面。咱们先来看1~4段,作者在寻绿,在择居过程中遇到了他所寻之绿,这部分,多数的文字都在写什么内容?

  生齐:房间。

  师:写了房间什么样的内容?

  生:简陋、狭窄、(朝东)炎热、潮湿。

  师:文章共14段,作者却用4段引出我们所看到的仅一丝“绿影”,是否过于拖沓?

  生齐:不拖沓?

  师:为什么?

  生1: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绿的喜爱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为后文做铺垫。

  师:为作者“欢喜”绿做铺垫。(板书:欢喜)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囚绿”是很特殊的行为,不是我们每人每天都能做的。而这里恰恰交代了小圆窗上破碎的洞,为后文“囚绿”做铺垫。

  师: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悬念:作者为什么如此爱绿?我们一起在下文中寻找答案。可以说,下面的5、6两段体现着本篇美文的特质,那么其美在何处?作者又是用哪些方法来表达他对绿的喜爱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加以诵读,同学之间进行探讨。

  学生诵读、讨论。

  师:讨论到这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爱绿之情?

  生1:作者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比如,第5段中排比修辞的运用:“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的修辞:“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拟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细节描写:第七段“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等。

  师: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将其对绿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巧妙而自然的化用了“涸辙之鲋”的典故。哪位同学再来补充?

  生2:对比:作者所喜爱的绿色与“黄漠的平原”形成对比;也与“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形成对比。

  师:这位同学所说的也正衬托出作者对绿的渴盼与喜爱。还有吗?

  生3:第6段,运用类比来表达作者内心对绿的疯狂的喜爱。

  师:还有吗?前面同学提到了细节描写,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4:第5段,“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这是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其对绿的喜爱。

  师:作者用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使物我互观,尽显灵性。另外,同学们说到作者用了排比句式等,这使得文段中整散句错落相间,句式有了变化。以上这些方法均是在抒发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整体上本部分美在抒情,热烈而震撼。例如:作者有热烈的迸发式的呼喊,“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有饥渴忘情的呢喃,“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也有急切的告白,“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还有痴情的对语,“我望着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有没有同学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给大家诵读一下的?

  生1、2:诵读5~6段。

  教师范读。

  师:作者如此喜爱绿,为何又要囚禁绿?请同学们快速地在8~12段中寻找答案。找一找,是什么促使作者产生了囚禁绿的念头呢?

  生1:第8段,“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生2:分两个阶段:一为作者对绿的疯狂的喜爱,第9段“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二是因绿的固执使我要继续囚禁它。

  师:正如同学所说,此时的作者对绿的喜爱近乎贪恋的程度,那么被囚之绿,在囚之初、囚之中、囚之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之“我”的内心有了哪些变化?

  生齐:囚之初“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囚之中“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囚之末“病损”。“我”的内心的变化:囚之初“生的欢喜”;囚之中“不快”;囚之末产生了“魔念”。

  师:作者开始对绿喜爱至极,却又产生了“魔念”;他对绿欣喜爱恋,却又与绿紧张对峙;这前面的明朗和谐与后面的阴暗僵持看似十分矛盾,请同学们综观赏绿、囚绿两部分,抓住细节,洞悉作者内心的情绪变化的轨迹,探究这些变化的根源。提示:陆蠡《囚绿记·序言》:“我是感情的努力,也是理智的仆役”,“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

  学生之间进行谈论。

  生1:从作者在《序言》中的话切入,我认为,理智与情感就像“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一样,如果过于注重感情就可能忽略理智,那么如果过于注重理智,感情也可能忽略。本文中从情感角度讲,他喜欢绿所以才会囚绿,如果他不喜欢绿就会释放它了。但绿是向着阳光生长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那么对于作者而言认清这种规律就是理智的,而作者重于感情的话就会囚禁绿,如果重于理智就会把绿放生。他就在这二者之间进行着矛盾的斗争,至此尚且是作者的情感战胜了理智。作者并未放绿,而是用它来装饰自己的房屋和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认为根源是感情战胜了理智。

  师:说的思路很清晰。

《囚绿记》课堂实录2

  师:今天我们学习陆蠡的《囚绿记》。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陆蠡,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2年在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他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陆蠡于 1942年4月13日被捕,他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 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刘西渭说他“貌不出众,身体瘦小”,但在生死的考验面前他毫不畏惧,慨然赴死。陆蠡罹难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难以释怀,长念不已。直至建国以后,还念念不忘为亡友编纂遗著。1958年,巴金在百忙之中和被批判围攻的情况之下,从陆蠡众多的遗作中甄选出佳作,一页页亲手誊录,编成了《陆蠡散文选》。

  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景吗?

  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师:对,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须离开了。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

  生:常春藤!

  师:非常好。当初,作者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

  生:常春藤的绿影!

  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

  生:不好。

  师:怎样不好呢?你是怎样发现它不好的呢?

  生:狭小。作者说它“高广不过一丈”。

  师:嗯,很好。还有什么不好呢?

  生:潮湿。“砖铺的潮湿的地面”。

  生:简陋。“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户左下角的玻璃还被打碎了,有一个大孔隙。

  生:炎热。“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师:读书很细心。很好。狭小,潮湿,简陋,炎热,这样的居室真可谓什么?用一个名词来定义它。

  生(齐):陋室!

  师:很好!作者本可以做另外的选择,“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因着常春藤的绿影,作者还是“毫不犹疑”、“了截爽直”地选择了这间陋室,并且,怀着怎样的心情占据了它?

  生:喜悦,满足。

  师:好,让我们把课文的第1到4自然段一起读一遍,体会一下作者与“绿”邂逅的喜悦和满足。(板书:与“绿”邂逅:喜悦、满足)

  (生齐读)

  师:接下来有“绿”相伴的日子里(板书:有“绿”相伴),作者又是怎样的心情?找一找相关的词语。

  生:留恋。

  生:欢喜。

  师(板书:留恋、欢喜)作者怎样表现绿影带给他的留恋和欢喜?

  生:作者发自内心地直接抒情赞美:“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很好,继续。

  生:用了类比的手法:“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师:对涸辙的鱼来说,雨水意味着什么?

  生:生命。

  生:还有两处类比的手法:“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生: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为什么会欢喜?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有了花草的茎叶就意味着附近有陆地了。

  师:对,花草的茎叶对于航海的冒险家而言,就像绿洲对于度越沙漠者而言一样,是希望,是生命。

  生:还有心理描写:“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这个宅男有点傻,什么也不干,就呆呆地坐在窗前看着绿色,就能快活地度过一个月,两个月。(生齐笑)

  师(亦笑):非常好。足以见出他对绿影的爱恋了。

  生:还有夸张的手法:“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再平凡不过的一枝之绿在他眼里却如同至宝。

  生:还有,我觉得他不仅把这绿当作至宝,还把它当作了婴孩和恋人。(师生均感诧异)大家看第7段的描写,前面一部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就好像是用宝爱的眼光和甜蜜的心情在欣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急切地盼望着她快快长大。而后面一部分:“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小婆娑的摆舞”,又好像在欣赏一个恋人的轻歌曼舞。

  师:太棒了!很好的感受力!请你以你所体会到的心情把这一段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生读第7段)

  师:很好!理解了作者的心理,还要了解其表现手法,这一段的前半部分是什么描写?

  生:很细致的描写。

  师:换一个专业一点的鉴赏术语?

  生:细节描写。

  师:很好!后半部分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描写。

  师:非常好,表现手法上富有变化。

  生:作者还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他对绿的留恋和欢喜:“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作者把绿当作了自己的知己,二者心有灵犀,心照不宣。

  师:很好!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最和谐美好的境界。“绿叶和我对语”,请问“对语”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生:平等。

  生:自由。

  师:很好。此时的“我”和绿叶之间是平等的,双方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对话的可能,也才有了创造和谐美好境界的可能。可惜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后来遭到了破坏——我做了什么?

  生:我“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师:用文中词句说,“我”把“绿”怎么样了?

  生:“幽囚”在了我的屋子里。

  师:(板书:囚绿入室)对于这样的行为,作者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生:“自私”。

  师:(板书:自私)怎样看出这是一种“自私”?

  生:“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反复说拿绿色“来装饰我”的房间和心情,又反复说借绿色来比喻这比喻那的,还让绿“为我”歌唱。

  师: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人喜欢别人为他“歌唱”?

  生:伟人。

  师:呵呵,真正的伟人是辽阔而谦逊的。

  生:恋人。(生齐笑)

  师(亦笑):不错,恋爱中的女孩是女王。凡是王,似乎都有资格享受别人为他歌唱。恋爱中的女孩、统治者,包括上帝。呵呵。

  生:作者就像一个王一样,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绿”成了“我”的工具、仆人,甚至囚徒。

  师:对,平等被破坏,自由被剥夺,对话便不再成为可能。对比前面“无声的语言”和此处“无声的歌唱”,想想这两个“无声”,意思是否相同?

  生:不同。前面“无声的语言”是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和谐的'交流,这里“无声的歌唱”,我觉得是一种沉默的反抗。

  师:非常好!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幽囚绿是一种自私,那么,值得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会由最初的爱恋渐渐变得自私?

  生:爱得过度了,便失去了分寸。

  生:距离太近了,便失去了呼吸的自由。

  师:我本想“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结果怎样?

  生:“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师:固执地朝着阳光与自由的方向。

  生:“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师:回顾前文“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当中的“了解”,前后形成了什么?

  生: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反差。

  师:心照不宣的默契被破坏了。为了更接近,反而变得更疏远;为了更亲密,反而变得更隔膜。除了默契与和谐被破坏以外,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生:“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我”呢?“我”自己有没有受到伤害?

  生:“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师:“我”制造了伤害,也承受了伤害。既然如此害人害己,为什么“我”还是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且“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仍旧不放走它”?

  生:因为“我”喜欢绿。

  师:“绿”能带给他什么?是什么让他不惜为此而由一个寂寞温良的人变成了一个暴君?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个短语来回答?

  生:“生的欢喜”。

  师:非常好!第9自然段中,“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本段还有一处插叙,写作者从前住在乡下一所草屋里不忍剪除床下嫩草的往事,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大家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朗读第9段)

  师:读得非常好。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为了强调他对这种“生的欢喜”的渴求。

  师:为什么会如此渴求“生的欢喜”,甚至到达不惜为此而幽囚生命、伤害生命的程度呢?联系前后文想一想。

  生:因为“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生:因为“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师:说得都很好!再联系后文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因为时局动乱,社会环境也很黑暗。

  师:太棒了!很善于发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如此压抑阴沉,“生的欢喜”是支撑人活下去的一种“存在感”、“生命感”。所以,“我”才会不惜以牺牲对方的自由甚至生命来给予自己生存的动力。而且算定了,“在我离开的时候”,才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私,还是一种残忍。然而“我”无法自拔,所以,“我”把这种自私的念头称为什么?

  生:“魔念”。

  师:对,魔念,(板书:魔念)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妄执”,所谓心魔是魔,当事人往往当局者迷,很难放开。只有外因发生人力无法逆转的变化,才能迫使其内因随之转化。譬如,卢沟桥事变发生,“我”不得不离开北平,被幽囚的“绿”才能得以自由。这个时候,“我”对“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生:“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师:很好。(板书:释“绿”回归)此时,“我”的“王者”姿态还在不在?

  生:没有了。变回了真诚的朋友,甚至对“绿”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赞美它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由衷地祝福。

  师:很好。(板书:敬意、祝福)后来呢?“我”与“绿”分别一年之后的现在呢?(板书:别“绿”一年)

  生:仍旧深深怀念,盼望重逢。

  师:谁能把这最后一段读一遍?读出这种深深的怀念和热切的期盼?(板书:怀念、期盼)

  (生读。)

  师:非常好!至此,“绿”的形象已经几乎升格为人了,“我”以“绿”为友,正是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自由奔跑的秉性正是“我”的灵魂写照。作者用优美含蓄的语言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有人说,由于时局黑暗,所以作者用了曲笔来反映主题,大家认为呢?

  生:我认为不是因为时局黑暗才含蓄地表达,因为他根本连死都不怕!

  师:有道理。陆蠡曾在《〈囚绿记〉序》中这样说:“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而从衣服上面并不能窥见灵魂,……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他喜欢含蓄地表达,不喜欢直白。

  师:陆蠡的朋友们说:“和朋友们坐在一起,即使坐在显目的地方,陆蠡也不会怎么样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远不会自动地坐到一个众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开口。”“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沉默的人往往容易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想见,他含蓄的文风与他的性情有关。再想想,除了时局和性情的关系,还会有什么因素?

  (生沉默,茫然)

  师:应该还与他的创作审美观有关。批评家刘西渭说过一句话:“寂寞的孩子有最好的想象。”在陆蠡的散文中,“寂寞”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词。这种寂寞感在陆蠡的许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围越浓厚。寂寞源于时间或空间的隔离,然而当一个人从很远的时间和空间对往事投去一瞥时,这时空的距离便给它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回忆使一切往事变得温暖而美丽。所以陆蠡说“回忆中的生活是愉快的。”他以含蓄为美,以孤独的想象和宁静的回忆为美,所以他的文字也就充满了这样的情调。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最后发给大家两段文字,请大家课后阅读,联系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进行思考,写一篇以“自然·自由”为话题的文章。

《囚绿记》课堂实录3

  一、 巧用文本,设置悬念

  师:我们从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请同学们形容一下隆冬季节,大家会想到什么样的词语?

  生1:寒冷。

  生2:银装素裹。

  生3:寒风彻骨。

  生4:荒凉。

  师:是啊!当我们看惯了漫天的雪白,已无视窗外干枯的枝条,甚至厌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会渴盼那一抹新鲜的绿色,期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与活力,甚至憧憬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多姿!人类就这样不断向大自然索求着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寻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其中的典范佳作《囚绿记》。

  二、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个问题:(1) 圈点勾画,标出不认识的或难以理解的字词;(2)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在囚绿之前、囚绿之后还写了哪些内容?请你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来概括。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文,老师先读文章,后个别辅导学生)

  (点评:尊重学习主体,扩展学习空间;“圈点勾画”,渗透学法指导;“短语概括”,显示整体感知。)

  生5:第五段“急不暇择”该如何理解?第七段“淅沥”该怎么读?

  师:哪位同学来帮忙?

  生6:“急不暇择”是“迫切,来不及选择”的意思,“暇”,空闲的意思。“淅沥”应读“xīlì”,模拟声音,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师:完全正确。还有不懂或不认识的字词吗?(见没有举手,稍停)不过,老师可要提醒同学们,页下注的几个词语都比较重要,建议大家读一读。(学生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谁先来回答。

  (点评:随文点拨,自然融入字词知识。)

  生7:我认为文章直接写“囚绿”内容的应该是第8段到13段,因为第8段开头是这样说的:“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这说明我已经开始囚绿了。而第14段则写我“离开北平一年”后对绿友的思念,属于“念绿”或“思绿”。

  生8:我觉得直接写“囚绿”内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因为这几段写了我囚住绿色,绿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12、13段写的是由于时势的原因,我只得释放绿色,尽管不是我的主观意愿。

  生9:我也认为直接写“囚绿”内容的是第8段到11段。从情感基调来理解,前4段可用“溺爱”一词概括,后两段可用“无奈”一词概括;从内容上分析,前4段为“囚绿”,后两段为“释绿”。

  师:原来如此,在“囚绿”之后,还写了“释绿”和“念绿”两部分内容。(板书:“释绿”“念绿”)那么,“囚绿”之前又写了哪些内容呢?

  (点评:不经意的一句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生10:我觉得写了两点内容。第1段是引出回忆,所以叫“忆绿”。其他几段都是写“爱绿”,因为爱绿而“终于选定了这朝东的房间”;因为“爱绿”,才默默地与“绿叶”对话;也因为“爱绿”,才含情脉脉地凝望着“绿友”。(板书:“忆绿”“爱绿”)

  生11:我觉得还可以用“赏绿”概括,作者“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常春藤,就是在欣赏“绿友”。

  生12:我觉得用“赞绿”“颂绿”也行,因为第2到第7段,主要写的就是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赞美和歌颂。

  生12:我同意以上3种观点,但若能再细分一些更好,因为第2至4段是写选择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而第5至7段是写享受房间的绿色,所以,我更倾向于将第2至7段细分为“择绿”和“爱绿”。

  (点评: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既完整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注重作者情感脉络的梳理,实实在在体现整体性。)

  师: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正确,不仅紧扣课文概括内容,还能阐述理由,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这样学习语文。下面请同学们把文章的内容作一系统的梳理。

  生13:忆绿——择绿——爱(赏)绿——囚绿——释绿——念(思)绿。

  (点评:“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老所言,指出了一条进入文本的路径。这一环节,就其内容而言,不外乎是概括大意,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基调,有落窠臼之嫌。然而细细推究起来,教者正是在看似平淡无奇之中来引领学生读懂文本,引导学生“自然”地绎出“忆”、“择”、“爱”、“囚”、“释”、“念”一组动词,即可窥见一斑。)

  三、 品读课文,选点突破

  师:阅读课文,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还得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深刻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腻的解读。现在就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常春藤)在囚禁前的精神风貌的?从中你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阅读,作批注)

  (点评:两个问题具体明确,前后关联,层级由浅入深。)

  生14:作者在第7段具体描写了绿友的卷须(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嫩芽(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突出它的可爱。

  生15:我要补充两点,在第4段,文章描写了它繁茂的枝叶,而在第8段,还描写了它的柔条,浆液非常丰富。

  生16:第7段还写了它的声音和舞姿,声音是淅淅沥沥的,舞姿是婆娑的,婀娜的,非常动听,非常美丽。

  师:三位同学读书很认真,很仔细,把直接描写“绿友”的句子都找了出来。那么,透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揭示了“绿友”怎样的品质呢?

  生17:活泼可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生18:充满朝气,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师:既然“绿友”充满活力,活泼可爱,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语调、情感来表现它呢?

  生19:应该是带着轻松、愉快的情感朗读。

  生20:还应带着喜爱、欣喜的情感读。

  师:对,面对如此可爱的“绿友”,就要这样朗读。谁愿意范读?

  (两位学生读,老师点评)

  (点评:朗读是以直感的形式显示学生的理解,用心品味,加深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爱绿”部分的“绿友”,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囚绿”部分,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绿友”的?此时的它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生读书,师巡视,小组合作交流)

  (点评:与上一环节相比,在容量上,增加了一个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由“引”到“放”,继续提升层级。)

  生21:我们小组认为,对“绿友”的描写主要有3点:引绿入室,枝条依旧伸长、攀援、舒放,反而比外边长得更快;枝条执意向外,“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枝条衰败,“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概括不仅全面,而且很有条理,完全正确。那么,此时的“绿友”又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该如何读呢?

  生22:蓬勃向上,追求光明。

  生23:执着坚定,永不屈服。

  生24:应带着惆怅、忧伤的情感来读,因为被囚的“绿友”已经成了“病孩子”。

  生25:还要有点缠绵、深沉的语气语调,为不幸的“绿友”呐喊。

  师:那就请你通过朗读为“绿友”呐喊吧,行吗?

  生26:好的。(朗读,学生点评,老师小结)

  (点评: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在《方法:天然之天性》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涌现原则”及“约束原则”,创造性地指出整体不仅可以大于部分之和[涌现原则],同样会小于部分之和[约束原则]。涌现原则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将事物放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之中,用“复杂的眼光”来对待。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系统时,不仅要关注整体性的涌现,还应关注在约束、限制和束缚的作用下被压抑的部分。阅读感悟必须将个性化与规定性统一起来,导读文本,咀嚼精微,学生的自由度给足放宽,教师的教学位置又不能淹没或缺失,才能保证“三维”目标的达成。)

  四、拓展迁移,升华主题

  师: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却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是否还有别的用意?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能揭示写作背景的句子。

  生27:文章第13段有两处揭示写作背景的句子:一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二是“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这些句子告诉我们,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像常春藤一样,不畏强暴,永不屈服,肩负起抗日的重任。

  生28:开头“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一句,也揭示了写作背景,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年以前。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作者陆蠡的简介(发放事先准备的材料),并结合文章写作背景,从中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请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陆蠡(1908~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37年8月,陆蠡负责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几年时间,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押解到汪政府所在地南京,审讯时,敌人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是:“绝不可能!”7月21日被害时,年仅34岁。

  (点评:阅读教学,常常要介绍作者,但如何有效、合适、得体?仇老师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教学的适切性是教学智慧的显示。)

  生29:作者借景抒情,既赞美了常春藤的可爱可敬,又表明自己的志趣,要像常春藤那样,永不屈服于日寇的蹂躏和残暴。

  生30:通过对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反抗精神的细致描写,表明了自己的美好心境:热爱生命,追求光明,不畏强暴,渴求民族的解放。

  生31: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敢于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生32:不仅描绘了常春藤的美丽,歌颂了常春藤的不屈精神,而且赞扬了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生33:我觉得作者与常春藤的命运非常相似,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者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他愤怒、忧烦,他坚贞不屈、浩然正气,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就是表现这种正义感。

  ……

  师:同学们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作者没有直说的爱国心。青年作家陆蠡不仅用文章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实现了自己诺言,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他献出了年仅34岁的宝贵生命。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就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陆蠡们,有了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稍停)

  师:现在,老师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假如绿友常春藤确有灵性,充满智慧,或许还读了《囚绿记》这篇美文,又假如陆蠡真的与这位绿友见了面,此时此刻,还可能发生怎样故事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续写一个结尾,怎么样?

  (点评:拓展探究,让学生诉诸笔端,从而有机整合阅读写作。)

  (学生思考,写作,交流,点评。以下是3位学生的习作)

  【习作一】

  再回来时,又是绿意盎然的夏季了。

  我走进曾居住过的小屋,看着绿友依旧动人的身姿,不由出口道:“嘿,老朋友,过得还好吗?”

  常春藤在微风中摇曳了一阵子,微微点点头,好像有很多话,却又咽了回去:“嗯,很好……那个,那个,你的文章我看了,对不起……”

  我一脸愕然:“朋友,这话从何说起。”

  常春藤轻声地嘟哝着,像个怕事的孩子。

  我木然了,凝望着他:“这话应该我说才对,当初是我自私妄为,若不是你的固执触动了我,提醒了我,如今……唉,孰是孰非,又怎能说清?来,这次我们做个真朋友,如何?”

  常春藤眼眸子豁然明亮了起来,坚定地点了点头。

  微风中,绿色的身影伴随着我的衣角微微扬起。在夏日的阳光里,是如此坚定,如此美丽!

  【习作二】

  转眼又是一个夏天。

  陆蠡又回到了曾在北平居住过的公寓,找到了当初住的那个房间。

  他发现,纤细柔嫩的常春藤已变得枝粗叶茂。陆蠡不知如何是好,走了过去,轻轻地抚摸着它说:“老朋友,你还记得我吗?”

  常春藤抖了抖他的绿叶,坦然地说:“当然记得,就是你把我囚禁在黑暗的小屋里,让我失去了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怎能忘记?不过,我一直想念你,是你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谢谢你的宽容,是我对不起你!当初,正是你的不屈不挠,对光明的强烈渴求,才让我醒悟过来,明白了许多道理。”陆蠡虔诚地说道。

  常春藤接过话题:“我是为了自己,而你是为了祖国啊!我已经认认真真地拜读了《囚绿记》,写得真好,明的是写我,实际上写的是你的一腔热血,赤诚的爱国之心。”

  陆蠡深情地望着常春藤:“你不愧是我的绿友,你真正读懂了我,也读懂了我们可爱的祖国。”

  这是发自内心的对话,是两颗心之间的碰撞。

  【习作三】

  常春藤离开暗室后,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容貌,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思念心切的陆蠡又来到了北平的居室。

  “常春藤,你可还记得我吗?”陆蠡的语气里透着激动。

  “当然记得,那时候,我整天见不着光,我拼命地想外逃,可你总拦着我,那时的我真是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常春藤回忆起往事,深情地说,“但是,我丝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因为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只是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罢了。”

  “真对不起,因为我的自私,害你受苦了。”陆蠡一脸歉意。

  “没关系,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常春藤想了想,又真诚地说道,“只要你和你的祖国也像我现在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陆蠡显得很激动:“会的,一定会的,好日子很快就要来到的!”

  师:陆蠡先生的文章写得美,同学们的习作写得也很精彩。陆蠡用优美的散文歌颂祖国,歌颂人民,表明心志,更把最宝贵的生命奉献于危难的祖国,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追思。

  (点评: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者既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创作空白,又要探究读者与“文本—作者”对话过程中形成的空白。这一教学环节的两个问题,就是依据空白理论而设计的探究性阅读。第一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入挖掘,写作背景的把握,作者简介的提示,既降低了学生深度思维的难度,又为学生个性化解读设置台阶,使答案变得精彩纷呈,多元开放。第二个问题重在想象能力的培养,从3篇习作来“窥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等方面已有深刻的理解,“三维”目标已经得到落实。)

【《囚绿记》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囚绿记》课堂实录03-12

《小稻秧脱险记》课堂实录03-13

囚蝶记作文07-28

蒲公英课堂实录05-05

《吆喝》课堂实录03-06

《春》课堂实录03-07

散步课堂实录12-1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