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作文

时间:2022-03-24 15:05:04 好文 我要投稿

一叶知秋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叶知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叶知秋作文

一叶知秋作文1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於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着,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一叶知秋作文2

  “哗啦啦,哗啦啦”寂静的校园里,随处可听树叶的摇摆声。“嚓嚓嚓,嚓嚓嚓”秋姑娘,剪裁出了美丽的风景。“呼呼呼,呼呼呼”凉爽的秋风迎面而来……

  秋高气爽,雁过留声,我们沿着曲径蜿蜒的鹅卵石小路,进入了那环境优美的香樟林,我仔仔细细地搜寻着一些形状小巧美丽的树叶。“瞧,这儿的树叶多美呀!”我急步向前走去,轻轻地摘下一片较为美丽的树叶,把它静静安放在我的手中。

  捡完了树叶,我坐在林子里的小石头上,细细地端详着手中的香樟树叶。

  看!这枫树叶的形状好像一只小鸡的爪子踩出了一个个小脚印。叶子上的脉络分部得非常均匀。从叶柄向中间延伸了一条看上去较为粗的一条茎,然后再向四周蔓延一些细小的茎,接着再次分散出许多更加细小的脉络,来给整个叶片输送营养。你来摸一摸叶片的正面,光滑如丝,还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如果再摸摸反面,这就截然不同了,反面非常粗糙,还带有毛呢!那接着来摸摸它的边缘,带有一些小刺,但看上去也挺漂亮的。“啊——”好清凉啊,我嗅了嗅树叶,不禁大叫起来。那种香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但我闻出了大自然的芳香。瞧,他们的颜色也非常的鲜艳:有的绿中带黄、有的黄中带红、红中泛绿、红中嵌棕,还有的仍然是翠绿色的,看着它们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这神奇的设计师为香樟树叶们设计出了如此多姿多彩的服饰。

  看着它们,我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些叶子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我带着疑问去请教老师:“老师,为什么,有些叶子有的是绿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颜色各不相同呢?”“你很爱动脑筋。”老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因为在叶子里面有两种主要的成份,一是叶绿素,二是花青色,当阳光充足时,叶绿素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绿色的树叶,而到了秋天,阳光逐渐开始减弱了,叶绿素也逐渐坏死,这样,花青素就能显现出来,所以许多树叶就会变黄、变红。”听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恍然大悟。

  正当我们相互欣赏着彼此的“树叶珍品”时, 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在树梢上轻轻点头,还有的在半空中翩翩起舞,我们身处其中,就好像沐浴着树叶雨一样。

  一叶知秋,看着它们,我知道秋来了……

一叶知秋作文3

  一叶知秋,说的是梧桐。“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自古梧桐被视为圣王和先知,《花镜》中说梧桐:“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就像有人质疑为何“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怎么梧桐叶落而知秋,为何不是枫叶落、柳叶落、桂叶落,那漫山的枫叶或者黄栌叶被秋色染红的时候,不是更能代表秋天吗?为什么让梧桐叶独揽秋色,向人们报告秋天的消息呢?

  在古人眼里,梧桐是有灵性的草木,它通明神谕,感知宇宙,呼应时间的能力特别强,担负着上苍赋予它感知秋风的神圣使命,所以在立秋日的第一时间,它会落下第一枚叶子。随后,人间草木纷纷效仿,以枯枝、谢花、落叶,报告人间秋天的消息。此时的梧桐大有王者风范,所以白帝城矗立的“三王碑”上,树王梧桐格外醒目。

  梧桐对季节敏感的传说,也充斥在古代的典籍中。《花镜》的描写更是有鼻子有眼:“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五中说:“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

  亭亭玉立,青干青叶的梧桐树,叶大荫浓,是很好的庭院观赏木,消暑知秋,他木难比。“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这又是梧桐树独树一帜的品性。正是其这一本性,让梧桐木做出来的古琴无与伦比。陆玑在《毛诗草木虫鱼注疏》中说:“桐有青桐、赤桐、白桐,宜琴瑟。”《庄子》无意间也描绘出一幅“高士—梧桐—古琴”的美图:“依树而吟,据槁梧而暝。”

  如今,凤凰已不见,古琴人少弹,只有这清高的梧桐还生活在这个尘世间,与我们那样亲,与我们那样近。《尔雅》里的一句话,冥冥之中道出天机:“榇,梧。”榇,是梧桐的另一种称呼,无论是“亲木”还是“吾木”、“同木”,都一下子让我们与大自然亲近了许多,我们要像对待肃穆的松柏、温存的杨柳、虚怀的翠竹一样对待梧桐,不为招来金凤凰,只为一树春天一叶秋。

一叶知秋作文4

  我喜欢秋的累累硕果,它让我感到喜悦、充实;我喜欢秋茫远的天空,可以一抬头就感受到一抹使我愉悦的蓝。我喜欢秋,一切都彰显着平淡,一切又都透露着新奇。

  最新奇的是,秋远途而来,风餐露宿,是承载在一片叶子上的。

  人们往往在文中一提到秋,就有说不尽的萧瑟、悲凉——的确如此。我每每走在秋天的街巷上,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平静、淡然和无法解释的忧郁。但不知怎的,这个秋却有了不同。

  那是一天下午,在回家的路上,金橙色的余晖映在每个行人的脸上。不知什么东西嵌在了我的衣领上。我原幻想那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蝴蝶,拿起,才知道只是一片普通的落叶。但我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是在这些天见到的第一片落叶。是啊,到秋了。

  它已经不再绿,却又没有黄得完全。在黄和绿若隐若现的交界处,有着一片灰绿色的斑痕,透露着在这世界的艰辛和一次次顽强拼搏战斗留下的伤疤。这是时间的印记,它是那样的年迈、苍老。形影单只飘下,孤零零的。所以我想,这便是为什么它要停驻在我的领口上了吧——它告诉我秋的来临,要我来与它作伴。我仿佛听到它喃喃低语,当我将它举到耳边,却又万籁俱寂。或许只是和我开了个玩笑吧,我却听到了它的坚毅。

  我凝视着它的干枯,想要给予它更多。我的手指轻抚着它的叶脉。我好像亲眼目睹了它艰苦坎坷的生平。但落叶从不惊叫,哪怕是你踩到了它的脊背。不像冬日的雪,只要一踏上就吱吱惨叫个不停。我豁然开朗,一片落叶要拥有怎样强大的力量才能承载起一整个沉甸甸的秋?原因就在于此。

  把它放在鼻尖,嗅它的味道——近乎没有,却又格外清晰。大概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真实感吧,仿佛一首缓缓的乡谣,或许早已不再唱起,但只要想起,就让离乡的人从五脏六腑到皮毛发肤地颤抖,就感受到乡愁,那最浓艳的一抹质朴纯真。时间最初的东西,那是落叶的根。

  落叶是最深沉的老者;落叶是最坚毅刚强的勇士;落叶是最有情、最思乡的人!它在孤独中感受爱,它在寂寞中积累智慧……

  这就是秋。落叶就是秋的母亲,否则它们的“清、静、悲凉”又怎能如此相似?

  正因一叶,我知秋。

  正因一叶,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叶知秋作文5

  当暖阳伴着凉风带来一片红似火的枫叶时,我知道,秋来了。

  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可我想,树叶,应该是独爱秋和它的风雨的,因为只有秋风,可以给被禁锢在树枝上整整三个季度的叶,带来自由;只有秋雨,可以给叶那一个全新的生命,一场洗礼。

  那一片树叶,在接受洗礼后,乘着风,去那名为秋的天堂。它出发了,它最先见到的,便是离它最近的树。树的叶子不再是单一的绿了,它们对自己未来的`旅行感到无比激动,激动到脸都涨成各种颜色。树,也变美了。

  叶子知道自己会见到更多新鲜的事物,所以它不留念树,而是去了乡间。它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是那么的金黄、灿烂,叶子爱上了金黄的田野,它欲把自己也融入进去,于是它脱去了那所剩无几的绿,变得金黄了。

  可风是不会留给叶子太多的时间的,它要走了。叶子依依不舍地告别田野,可忽然的,它不那么伤心了。因为它闻到了一丝清清爽爽而又醉人心脾的果香。瞧,那挂在枝头的一只只胖娃娃,它们压弯了树枝的腰,却还笑个不停。石榴笑开了花,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私藏很久的珠宝。隔壁的苹果,嫉妒的两眼发红。柿子坚硬的心柔软起来,细声细语地为树枝打气。活泼的果园令叶子的心情越发舒畅,颜色也越发鲜艳起来。

  终于,叶子来到了最后一站。听说它是之前所有美丽景色的鼻祖——它叫自然。叶子漫步在林间,耳中莺音燕语渐行渐远。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树叶朋友上下翻飞,随风而舞。令人怀疑,是谁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宴会?叶子也不管那么多了,它飘向淙淙溪水,看着自己歪歪斜斜的影子,缓缓流下……

  “秋”是一个很美的字。一切的植物,都像火似的燃烧起来。不管是麦田、果园还是树叶。它们烧起来的不只是外表,更是被秋烧起来的心。

  拾起红似火的树叶,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它内心深处的余温。

一叶知秋作文6

  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做过令人荡气回肠的事,但我却喜爱身边的小事和小人物。如果说伟人是一棵高耸入云的坚拔老魁,那么他们就是魁树上那片默默无闻的叶。恰如一叶却知秋。

  我,爱好摄影。在漆黑一片薄雾霓漫的凌晨四点半,走上了我摄影的道路。

  唦,唦,唦。在宁静的城市凌晨里这一阵阵喧闹的声音显得凸恶。我举起相机想要抬起,却又突然放下。原来是一群环卫工人在黑夜中用力扫着地上的尘屑。就当做今天第一张吧。可是当我对焦好时,我舒心地笑了,这不就是我寻找的吗?这么冷的天,环卫工人早已满头大汗,一拨,一提,一个转身。这个城市似乎在他们手中的动作而明亮了一分。但是除了我手中的相机,又有谁会记得这些琐碎如落叶的事呢?

  我继续缓缓地走着在这条略微光亮了几分的路上。

  这时,一个单薄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根定海的针般,笔直直地站在交通指挥岗上。左手一挥,右手一扬,如演奏家一般,指引着各个音符,有条不絮地通过马路。定焦在他的身上,但我发现我不能完完全全地把他拍下来,因为他的身影在朝阳的朦胧却清晰的华光下慢慢,慢慢地高大起来。但又有谁会记得他们呢?他们就像大树上的琐碎的落叶,唯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他们的光景。

  这时,我所走的道路已经彻底光亮了,晨风拂过脸颊,不仅这条路变亮了,变亮的还有我的心路。这种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吧相机调转一下。镜头那边是一个我看不见的自己。我告诉自己,我不平凡,我不伟大,但即使我是一个人生过客那又如何?只要活出了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那么我也算得上是一个伟人了。即使不被记载。

  咔嚓!

  随着一声快门键的响起,我也被记录走了相机中i,被永远定格在这瞬。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但我们所做的事就像将一个盛大事情告诉人们一样,秋!来了。那片叶,零落了。

一叶知秋作文7

  对我而言,秋像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喜欢在天高云淡的日子穿着长裙踏着落叶,偶尔的一阵风,吹起她的长发,四周飘着落叶。

  我的家乡是一个再普通平凡的不过的小城。没有北方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花花世界,也没有南边古镇的水乡温柔。总是不起眼的。

  我家靠河,一条贯穿小城的河。河畔多风,而且栽了许多柳,所以总会看见柳枝随风飘。沿着柳树一路向上走,能看见一棵大树,也不算大,只是在这个平凡的小城算是少的了。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它落叶的时候很美。

  大树的叶子约莫有手掌这么大,待落满了地,踩上去软软的,像是踩在了云端。我喜欢在风起的时候踩落叶,因为我觉得这样很舒服。

  在我看来,落叶是很美好的东西,预示着终结,终结过后就是新的开始。只是之前,需要沉睡。秋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但我不是。正是如此,我才不会像黛玉葬花般感叹落叶凋零,世事衰败。

  我也曾想过,在某天踩着落叶时突然相遇黛玉这般的女子,来感叹时光荏苒,光阴易逝,然后用尽美丽的诗词来描绘她万古流芳的言行,清丽脱俗的容貌。可是,始终没遇上,这种绝世而独立的女子,廖若星辰般,很少。

  现在我已经读初二了,记得刚开始踩落叶时,还是懵懂无知的三年级呢。每每看到枯黄的落叶随风飘散,心里不免是有一番纠结,总是会去思考十年后的我,还会是什么样子,依旧在这踩落叶吗?依旧还会幻想黛玉般的女子吗?五年时光,一闪即过,那么两个五年,又该多久?

  今天晨跑,我忽然停在这棵大树前,只因恰巧遇上了一场风,一片枯黄的叶缓缓从我眼前飘落,最终落到地上。

  心里突然一阵触动,猛然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段话,当时年幼并不明白,然而如今却如此深刻地理解了:“小时候总以为吃蟹赏菊才是秋天,长大了些,也要等到天高些云淡些才承认有秋的意味。如今才明白,一片叶子便已足够——叶落而知天下秋”。

  老师点评:

  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描写了我的家乡秋天里的自然美景,抓住了秋天落叶的特征来写,展示了秋天的魅力,并从中感悟到时光荏苒,光阴易逝。立意深刻,富有丰富的意蕴,耐人寻味。

一叶知秋作文8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一年之美在于秋”。当凉风吹拂你的脸庞,当树上染红了几片树叶,当人们添加了几件衣服时,那时秋天已经来了。

  秋日,我和爷爷去公园里找秋。一路上,纷纷飞舞的“蝴蝶”吸引了我。到了公园,我看到一棵棵挺拔的大树耸立着。风儿沙沙作响,树上的树叶有些被风儿吹下来了,扑进了大地的怀抱,有的被风儿吹走后,还没有落地,又被一阵风吹了起来,过了许久,才缓缓地落地;有的却纹丝不动,似乎不愿离开大树母亲的呵护。

  走在公园的小道上,我发现许多树叶已染红了秋的色彩,到处可见那黄灿灿的树叶。远远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沙滩,微风吹过,这些树叶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展开双翅在空中飞舞。

  忽然,一片枫叶落入我的手中,我发现,这片如巴掌般的枫叶竟然如玛瑙般鲜艳!可能是经过了秋阳的熏陶、秋风的吹拂吧!真所谓“霜叶红于二月花”啊!它形似手掌,有五瓣,叶子的边缘长有分布均匀的锯齿,叶片上有排列整齐的茎脉。不知它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害羞了,或是为了向秋天展示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为什么那么红呢?

  让我更喜欢的还是秋天的银杏树叶和樟树树叶。银杏树叶的外形就像一把扇子,秋意渐浓时,叶片颜色越发金黄,仿佛整个银杏树上挂满了“金币”,特别靓丽。叶片的表面有一条条竖线,仔细端祥,原来是它的茎脉。细长的叶柄就如少女那苗条的身材,婀娜多姿。闻一闻,啊!泌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怎么闻也闻不够。摸一摸,啊!真光滑!我真想再摸一摸!

  樟树树叶到了秋天是黄褐色,它的外形呈椭圆形,叶柄硬梆梆的,叶片摸起来也比较粗糙,叶片上还有纵横交错的茎脉,把叶子翻过来,茎脉都能摸到,这些不规则相间在一起的茎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这些树叶在地上堆积多了,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孩子们跑来了,踩在上面,踩得“地毯”直响。他们嬉戏着、欢笑着,为秋天增添了生机。

  秋天给了秋叶一份美丽的收获,更让这世界多了几许色彩。它美的自然,美的纯粹。我爱这美丽的秋天,更爱那装点着秋天的秋叶!

【一叶知秋作文】相关文章:

电饭煲作文03-23

早春作文03-23

日积月累作文03-23

夹竹桃作文03-22

飞毛腿作文03-22

蝶恋花作文03-22

“书包”作文03-22

作文:代沟03-22

分担作文03-22

马铃薯作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