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和我捉迷藏》的学前阅读

时间:2024-08-26 15:49:5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熊猫和我捉迷藏》的学前阅读

  四川人菜谱中酷爱麻辣,麻味,源于花椒。我数次来四川参加考察大熊猫,因为季节的关系,直到这次才有缘看到如眼前这样大片的花椒林。太诱人了。

《大熊猫和我捉迷藏》的学前阅读

  魏涛司长一指前面的大山:"马上要盘二郎山。只能给你五分钟。事后才知他不用"翻山",而用"盘"字,是再确切不过了。

  开始盘山时,海拔2800多米的二郎山并不怎么险峻,也不像想像中只有乱石危崖。山是绿的,极目处还可见到森林,再加上倚仗是双驱动的越野车,因而对前途的险恶并未在意。两个弯子一转,山路开始陡峭了。车旁的运货卡车,气喘如牛,一辆辆都落在了后面。拐了几个弯,左盘右旋了几道,伸头往下一看,也只不过升高了七八十米。

  雨滴噼哩叭啦地打在车顶上,我们说话都提高了音量。

  前面的车,都一辆接一辆地拐进路旁的车站,司机已披起厚厚的棉衣。

  前面竖了个大牌,要我们停车。公路站的人劝小魏停车休息。小魏说有急事,今夜非到天全不可。公路站的人叮嘱了几句。原来,因为山路陡险,到了冬季是按规定时间一批一批通过的。现在虽是夏天,但在这样的天气,公路站的人还是很担心的。

  突然,一只似狼似豺的野兽,在骤雨中穿过公路,向次生的阔叶林中遁去。

  话题一下转到了狼。过去,二郎山的狼特别多,多得人晚上不敢出来。二郎山的狼特别凶残,敢成群地围着房子,天亮也不散。传说有一家人给围了几天,最后只好在墙上掏了个洞,用梭镖往外捅。梭镖头捅弯了,砸直了再捅,直到两支梭镖都捅断了,前仆后继的狼群还是不散。不信可看看这些房子的窗户。是的,这些窗子都很小,像是枪眼一般。

  一道闪电,接着是一声惊雷,只见好几块碎石滚落路上。雨如插竹一般,"倾盆"已不足形容,真似翻江倒海。车灯劈开了沉重的夜幕,但也只能照到前面一二十米处,前后已没有一辆车,也见不到路旁有一间房屋。我们像是被重重黑暗和大水包裹着,车内突然被紧张的气氛笼罩。

  中国专家组副组长胡锦矗教授不断提醒小魏开慢一点,我却不断为他点烟。在这样的地方,若是车出事故,那就惨了。喇叭不响了,虽然现在根本用不到它,却预示别的机件也可能出事。

  前面的路全是裸露的大块石头碴子,不知是雨水冲的还是未来得及铺碎石子。颠簸不说,轮胎是否吃得消?小魏要大家把保险带挂好,就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

  车的底盘,时时传出擦着石头的嚓嚓声,刺激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

  <<<12345>>>

  一阵错杂的闪电,紧密的雷声,撕开了黑幕。小魏不自觉地停下了车。有石滚动,车盖上响起叭叭的声音,像是随着大雨自天而降,一堆石头落地……

  路被堵住了,我很担心是泥石流。前天在拖鸟,我们见到泥石流掩埋了半个寨子的惨相。这里的泥石流比洪水更为可怕。雨水将泥土、石块、沙砾搅拌成黏稠的混合流,看似缓缓蠕动,却是所向披靡。车上静得出奇,没有一个人说话。

  胡教授只顾瞅着落石上方的山体,看得不太清,朦胧中似是长满了林木。他打开了车门,第一个冲进了雨中。小王用电筒往山坡上照,确是长满了树木,是个陡壁。

  "胡老师,你看……"

  我们抹着脸上的雨水,向光柱照定的地方看去。在一棵大树繁茂的枝叶间,有一对幽幽的眼睛,金色的头,那嘴尖尖的,黑鼻头,雪白的脸颊,乌油的眼圈。对了,还有一条肉乎乎的蓬松的长尾巴拖了下来……

  "小熊猫!"

  胡教授说得非常肯定。真是喜从天降!全世界的小熊猫只有一个种,两个亚种。一百多年前,法国人公布了他们在尼泊尔对小熊猫的发现,称之"美丽得无与伦比"。之后,1874年,巴黎自然博物馆主任米尔·爱德华兹,根据阿曼德·戴维1871年采自四川宝兴的标本,定名为小熊猫,英文的意思是比产于喜马拉雅山更为美丽的小熊猫。是轰动西方世界的可爱的动物。

  六年来,在川西行程何止万里,却是在今天这样的时刻与它邂逅,喜悦的浪潮,已把寒风和骤雨推得很远、很远。

  那个小精灵像是从熟睡中惊醒,只是悠悠地转动着小眼睛,整个脸部由白的、金黄的、黑的色彩搭配,使它显出一副特别的滑稽相……

  一道刺眼的闪电、一声霹雷,震落小王手中电筒。等到拣起电筒,刚才小熊猫休憩处,只有枝叶交错……

  我们这才惊醒。雨下得睁不开眼,一边抹着脸,一边清理山上滚下的石头。碎石还在不断往下掉,但我们已顾不了那么多。最后,我们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一块大石推到了路边。浑身已经湿透,高山夜寒,冻得上牙直打下牙……

  已是午夜11点了,前面依然看不到一丝灯影。按路程计算,9点钟就应该到达天全。是路走错了?开始,小魏不容别人怀疑,以他跑过不下二十次的经历来证明。然而,饥寒交迫中的我们,在不时有乱石从山上滚下,随时有砸扁车子或堵路走不得的我们,依然忧心、焦急,而又无可奈何。最后,连小魏也怀疑起路线是否对了。

  只有胡教授一个劲地鼓励小魏:"对头,对头!"

  雨滂沱,夜沉沉,路漫漫……

  "灯光,灯光!"是的,前面的山谷上空,有着黄黄的晕。路也平了,是柏油路面。

  是的,是的,掉在山窝窝里的天全县城就在前面。

  凌晨,我们四个人的狼吞虎咽,把饭店老板也吓了一跳。

  淘气包“新兴”

  胡教授在呼喊,我快步跑回救护中心。一只约两岁的熊猫正抱着粗壮的树干往上爬。这是一棵白桦,妙在主干挺直,20米高后,突然生出五六根枝干。

  "新兴,新兴!快上,上快点!"

  小王最年轻,也二十多岁了,乐得像孩子一般。

  它美得惊人,在绿叶、阳光辉映中,黑白相间的毛衣流光溢彩,又大又黑的眼圈天真无邪,如墨玉般纯朴……展示了大熊猫无与伦比的经典美。

  新兴只是将紧紧抱着树干的前肢稍稍放松了一下,微微偏过头来瞟一眼围观的人群。那一瞥中将得意、自信、矜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后又沉着而自如地用锋利的爪和掌抓住树干,慢慢地挪动后肢,悠闲地向上爬。倒是几部照相机揿动快门的声音,不断地打破短暂的宁静。

  熊猫下树时,绝不会像猫那样能够头朝下,轻快地直冲落地,而只能臀部朝下,一步步往下挪。这一切都使它显得笨拙、可笑。正是这种姿态,充满了憨拙美。

  从生存竞争的角度来说,由于它具有攀援树木的本领,才得以在林莽中躲开凶残的狼群的袭击。从大熊猫较短的四肢和胖乎乎的体态看,它们在野外生活中并不具备多少攻击的本领。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有效的防御是它们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

  新兴终于爬到主杈上。谁知道它刚爬上去就靠在一根粗干上坐下,接着旁若无人地放开四肢, 四仰八叉,袒露出雪白的肚皮。这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引起大家一片哄笑。尤其是它还挺起脖颈将头微微翘起,俯视人群,又异常得意地将头靠在树干上,再左右晃了两晃,向人们显示高超的本领,又引来一阵开怀大笑。

  不知哪位好心人搬来一架梯子,我提着照相机快步向屋顶爬去。突然又是一阵笑浪扑来,我抬头一看,不知它用了什么绝技已肚皮朝下,整个腹部落在斜伸的枝干上,四肢却像鸭子凫水般地划动。

  这个淘气包,出台的两手就很绝!

  这小家伙是今年4月5日从灵关新兴乡的山上被救下来的。

  那天,小兴明去上学。他读五年级了,是位聪明、勤奋的孩子。村里只有初小,完小学校在另一条山谷中,每天都要翻过一座大岭。快到岭头时,书包带子突然断了,书包掉下滚到了右边的崖脚。小兴明只好往下走去,捡书包时,却看到不远处有只熊猫躺在地下。他快步走去,左看右看,又用手摸了摸,发现骨瘦如柴的熊猫已经死了,身上没有伤口,没有被咬过的任何痕迹,像是死的时间不长。

  小兴明听老师说过关于竹子开花,抢救大熊猫的事,但他担心迟到,只是扯了一些草把它盖上。到了学校就报告了老师。老师说你们那边离熊猫救护中心近,下午课上完了,就别参加扫教室,赶快去报告。

  小兴明心细,他想再看一下熊猫的情况,山里的野兽多。不错,草还是盖得好好的,没有被谁碰过。

  正当他要离去时,却听见不远处的箭竹中有异样的响动。是野兽?豹子还是豺狗……他有些心慌。

  过了一会儿,却又没有了动静。正要提脚时,那边又有了响动,声音不大。山里的孩子成天和山野打交道,胆子大,他定了定神,随手捡了根树棍,蹑手蹑脚地向那边走去。

  他耐着性儿,不断给自己鼓气壮胆,额头上沁满了汗珠。那时隐时现的响声,将他引向箭竹林的深处,发现原来是只皮包骨头、奄奄一息、抖抖索索、全身污泥的熊猫仔。

  它还需要妈妈的哺乳和抚爱,那躺在崖下的大熊猫显然是它的妈妈。它看到了小兴明,居然哼唧了两声,无限的哀伤立即布满了山坡……

  小兴明想将它抱起,可是它太虚弱了,痛苦地哼哼着。他脱下外衣裹住它,抱起没走多远,就累得踉踉跄跄,太沉了。虽然是熊猫仔,也有十多千克重,这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说来,太沉了。让他感到很累还因为抱紧了怕伤着它,抱松了怕跌了它。

  不是没想到先去救护中心报信,让叔叔们来救它。可是,要是来了其他的野兽呢?要是在这期间死了呢……太阳已落到山那边了。

  小兴明灵机一动扳来了箭竹,扯来了山藤,不一会就编起了一个背筐。山里的孩子自小就学会了多种生存的本领。

  背着走,确实方便多了。尽管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要背背篓,但背着十多千克的分量,还要爬山下坡,小兴明只得时走时停。可是,只要一停下,它就在背筐里哼起……幸而在半路上,小兴明碰到了修路工人。

  少年兴明自此在救护中心有了位朋友,他常在星期天来看熊猫新兴,有进入笼圈的特权。他俩一玩就是半天……

  熊猫仔到达保护区,三天不吃,体重只有19千克。饲养员们只好用纱布蘸水, 蘸牛奶喂它。在人类博爱而宽大的胸怀中,小新兴终于逐渐有了生气,含着橡胶乳头,可以吮吸奶瓶中的牛奶。5月29日检查身体时,它已长成体重25千克的壮实的小伙子了。今天刚好是它进救护中心三整月。

  <<<12345>>>

  新兴站在枝桠上了,威风凛凛、旁若无人,似乎是专注于满树的绿叶,但稍稍注意一下,还是能发现它不时用眼角的余光扫视树下的观众。

  "都背过脸去,别理它。等会儿包能看到好节目!"

  到了蜂桶寨,小王就直奔饲养场,像是新兴的故知,叫人不得不信他的话。

  只听新兴叫了一声,那幽怨之气令人心动。我正想回头,小王却用胳膊肘在我肋间捣了一下:"别回头!"

  我只得耸了耸肩。树上突然传来异样的慌乱声,我顾不得肋间挨一下的危险,连忙转身。哎呀,怎么搞的?你这个小新兴,太不小心!赶快抓牢!千万别掉下来--不知怎么的,新兴从枝桠上滑下了,只有两只前肢紧紧地抱住了枝干,雪白的又肥又圆的屁股,像秋千般地晃荡着,两只后掌不断挣扎,想抓住枝干。吓得大家都屏声息气,捏一把汗。我的肋间又狠狠挨了两下:

  "快拍,快拍,傻愣着做啥子哩?"

  等我手忙脚乱端起照相机,新兴的两只后掌却抓住了枝干,抱住了。一偏头,好一副淘气又得意的神色!大家这才发现上当。

  "可把人吓惨了!"

  正想看看这长吁了一口气的是谁,却被小王带头的哄闹打断了:

  "翻跟头,新兴!翻跟头,翻跟头!"

  头发斑白的胡教授喊得最起劲,还跺着脚,忘形之态令人忍俊不禁,在新兴的面前全都成了顽童!

  很多考察队员、饲养员、学者都告诉过我,大熊猫有翻跟头的天才,只要会走路的仔,就会翻跟头。我曾经目睹过大熊猫的前滚翻、后滚翻、侧翻。它们在翻跟头时,可以说是从从容容、不慌不忙,也可以说是笨头笨脑、憨手拙脚。尤其是侧翻时,低头以一肩背落地后,常常是滚到一边,袒露着雪白的肚皮,其憨其拙,令人捧腹!新兴懂得了王开理要它翻跟头的典型语言(手势),慢慢低头抵树、勾颈、欲翻……急得我大喊:

  "老王,你们接住它!"

  只要它翻过去,枝干上那窄窄的接触面,非让它摔下去不可!

  新兴像是猛然省悟了似的,打量起并不粗壮的枝干,又审视一番,才抬起头,三步两脚地走到树杈处坐下,把头深深埋在胸前,前肢环抱,抗议受到人们的愚弄!任树下怎么哄笑喊叫,它也不抬起头来,更不看一眼……

  它这副模样,触动了我的心灵,想起曾和小儿子捉迷藏的情景。于是,我将双手蒙脸,对它"喵"的一声放开了手。到第四次时,我清楚地看到它微微抬起了头,眼神瞄了一下。我又躲到楼顶围墙后,突然从另一处冒出,"喵"的一声……

  新兴乐了。我总是在它意想不到的位置出现。嗨!你看,它竟然用右前掌捂住了一只眼,然后突然挪开,尖锐地哼了一声,那憨态,那天真,那无邪……大家被逗得大笑,"喵"、"喵"之声四起。它也就一会儿用左前掌捂眼,一会儿用右前掌捂眼……

  我拍下的一些绝妙的照片,至今还珍藏着。

  等到中饭后我们要出发时,却见它临风高踞枝头,久久地、久久地眺望着群山、绿竹,雕像般一动不动。

  我的心往下一沉,郁闷忧伤潮涌而来。是的,新兴有着安逸的生活,然而,再现代化的救护中心,也代替不了它对山野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对动物世界的渴望。深深的忧虑,沉重地压在心头。

  大约是两个月后,我收到了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朋友的一封信。特意告诉我,新兴已经出走,回到了山野,回到了森林中。有人曾在远处看到它和一个孩子在一起,那孩子很像小兴明。

  新兴是怎样越过脉冲栅栏的?信中没有说。

【《大熊猫和我捉迷藏》的学前阅读】相关文章:

捉迷藏08-23

捉迷藏的作文07-26

捉迷藏(必备)08-24

捉迷藏[通用]08-28

(集合)捉迷藏09-08

[经典]捉迷藏作文11-21

【必备】捉迷藏10-11

捉迷藏作文03-30

【精选】捉迷藏作文02-04

捉迷藏作文[经典]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