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11-26 14:55:22 数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5篇)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去早餐店买食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一)激趣导入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询问了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学生们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都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学习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1)创设买早餐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然后让学生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习。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0.5元和0.7元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三)练习巩固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 基础知识练习:完成课本P105页1题。2、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本P105页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谈学习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的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认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认识1毫米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1. 设置疑念,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

  2.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别陌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猜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识,发展了能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观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在认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寻找实际生活中大学1毫米的舞台。3.用收拾表示1毫米的长度。

  3.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1厘米=10毫米

  4.巩固练习

  课本第三页的做一做

  5.联系生活,提高认识

  在生活中那些物品测量时用毫米作单位?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3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习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分类统计".《数学课程标准》将分类统计安排在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体系中,总体目标是: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教材94页的例题,完成95页"想想做做"第1、2题。例题呈现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场景图蕴含了可以分类统计的诸多信息。之后教材提出问题:"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觉观察场景图,从而很自然地想到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和参加两项比赛的动物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并产生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心理需求。教材这样安排,使学生看到不同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是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不是为了不同分类而不同分类。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材呈现了两张统计表,一张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一张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让学生自己从图中收集信息,分类整理后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经历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后,教材安排学生比较两次统计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体会是按不同标准将动物进行分类的,感受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分析从每张表格中知道了什么,即学会简单分析数据的方法,又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把已有的信息(小动物、花、水果等)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进行整理,从中获得一些感兴趣的数据。一年级(下册)学习了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用符号分类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二年级(上册)学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方块统计图。

  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积累开展分类统计活动的经验,并为学生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用具:教师用和学生用统计表1份,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仔细观察、大胆的猜测、主动的交流,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通过对统计表的比较,体会到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统计下的多样性,尝试着根据统计表给出建议,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从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入手,激发孩子喜好运动的天性,再引出动物运动会的情境,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在这环节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又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统计表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提问: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并说说要填些什么,对应哪个问题。

  (意图:让学生仔细看这两者表格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表格的内容和填法,同时也体会表格是根据问题设计的。)

  2、学生自主填表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意图: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填表的情况,并说说是如何统计数据的。

  4、组织比较

  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意图:比比这些不同就体会到了问题和统计活动是相关的,问题决定统计活动,统计活动服从于、服务于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理念: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段教学,注重新旧知识的连续性,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紧紧抓住本节课的重点,为学生搭建了探究知识的平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既使学生掌握了根据需要去正确分类整理数据,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第三层: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本环节安排的是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

  我延续了例题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习题后,让学生先补充完成第1题的第二张统计表的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统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在降低练习难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2题便彻底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表,然后说说是按怎样的分类进行统计的;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理念:延续例题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进一步体验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做事要先后有序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巩固升华,拓展延伸

  今天来这里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分类统计,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现在我还想了解咱们班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同学们能帮老师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尽快将结果给我好吗?

  【设计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自己身边的调查统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感受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价值,培养尊重事实的态度,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了数学知识要会用,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五层:回顾总结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回顾,再次让学生感知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带来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将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依标据本——说教材

  1.知识结构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2.地位和作用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类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3.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决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教学重点: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说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自主建构新知识。

  ◆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围绕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直接导入新课,并展开自主探究。

  2.动手实践。在探求运算律的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数学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在交流中感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新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

  三、以生为本——说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1)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3)谈话:如果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

  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 × 5 + 45 × 5和(32 + 45)× 5。

  (4)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先组织学生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两个等式,并比较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引导: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中写有算式的纸条,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哪些不能?

  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你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并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符合乘法分配律和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五组算式,引导学生在小组辨析与争论中,进一步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既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3.揭示规律。

  (1)提问: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2)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小结:a加b的和乘c,与a乘c的积加b乘c的积的和是相等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a + b)× c = a × c + b × c]

  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4.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

  1.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

  ①(32+25)×4 = □×4+□×4

  ②(64+12)×3 = □×□+□×□

  ③25×(4+9)= □×□+□×□

  ④75×64 = □×□+□×□

  【设计意图:前面三题,学生很快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地填数。由于第④题是开放的,有的把75写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将64拆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数。】

  2.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25×(4×8)相等的算式是()。

  ①25×4+25×8;②25×4×25×8;③25×4×8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设计意图: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虽然在例题中没有出现,但现在这个知识结构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四)回顾再现,升华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畅谈学习收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将所学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和巩固。】

  四、提纲挈领——说板书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65 + 45)× 5 = 65 ×5+45× 5

  (32 + 45)× 5=32 × 5 + 45 × 5

  (a + b)× c = a × c + b × c

  【设计意图:良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本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展示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教学脉络,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设计的课是《图形的平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八册第64——65页的相关内容。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以前初步认识和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体会平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这是一个平移知识的升华过程。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平移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

  2、通过学生操作和多媒体演示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更充分的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结合知识的教学,并进一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能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四、教法与学法: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是通过学生操作和多媒体演示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五、教学程序。

  考虑到本节课是几何前后知识的重要纽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为多媒体教室、让学生理解平移的过程,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课使用多媒体,设计时主要想突破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情景,初步感受运动的现象。

  以奥运会为话题,以五环的制作为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情况下,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演示五环平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欲望油然而生。

  2、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方格纸上能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在平移小亭子的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将平移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让学生说一说平移的方法以及在平移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平移过程,首先在小亭子的图上取一些特殊的点(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将这些点向下分别平移4格,然后再向右平移6格。方法二:电脑演示将小亭子的图先向又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在这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我考虑到平移本身是运动状态的,怎样让学生由静止的空间观念向这一动态的空间观念转变。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动态空间。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改变传统的数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这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思维的空间。不仅突破了重点,而且分担了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船图和小灯图)让学生判断小船和小灯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由于多媒体的引入,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学起来比较轻松

  (2)活动操作,进一步体验

  ①请同学们拿出带有方格和图形的图纸开始操作。

  ②学生汇报(请把你平移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

  (3) 拓展应用,乐中求实。

  课件出示点线面的练习和完捉迷藏的游戏。在这里我用了一个超级连接目的有二:其一,实现了资源共享。其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活动中加深对平移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带有批判性的发展,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里,交流合作。

  (4)生活中的平移。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素材提供平移运动方式。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是学习数学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四)实践应用:

  (出示课件) 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感受数学的神奇。“你们听说过大楼搬家吗?”引导学生把平移与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了起来。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畴,这时我放了一段上海音乐厅平移的录象,同学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数学是这么的神奇!在这里,多媒体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至此,课件设计的初衷,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 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实践应用五个任务就算完成了,这也是设计时个人的一些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7

  教学内容

  算出普及率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这一单元最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这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以及学生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实践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调查本班拥有电话、电脑的家庭数占全班家庭数的百分率,再通过计算出的百分率推算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

  教材特点

  教材对学生如何活动作了明确的安排。第一步分组登记本组同学装了电话或购买了电脑的家庭;第二步各组整理收集的数据,并报全班汇总;第三步分别计算本班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数各占本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第四步分组讨论:比较电脑、电话的普及率哪一个高,推算本地区电话、电脑的普及率,谈心得体会。

  最后,教材还引导学生开展其他的有意义的调查活动,使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深入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学习数学的用途,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百分数问题,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促进计算、分析能力的提高。

  过程与方法方面:

  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调查实践中培养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结合相关数据,让学生了解到苏州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苏州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之情、建设家乡之志。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活动要求;设计制作表格;调查汇总数据。

  活动难点:

  设计表格;根据本班同学家庭情况推算本地区电话、电脑普及率。

  设计理念

  1、在教材处理上,合理选取和创生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有时代性,现实性,挑战性和科学性。使其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贴近孩子们数学素质的发展,更贴近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2、教学模式上,努力营造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生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园地,体验成功的园地。

  教学方法

  放手活动,突出实践,老师协助,促进思考。

  教学过程

  1、天地对话引入课题:

  观看视频录像,哪位同学知道他们?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情况吗?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8

  一、 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写整万数。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读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二、说教法和学法

  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设计理念

  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读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

  4、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数学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三、巩固应用、深化新知;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导入时,选择我国20xx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的有关数据,通过阅读这些有意义的数据,既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对于相邻数位间的进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从一万数到十一万,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从十万数到一百万,理解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理解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关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经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各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安排可以为理解“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

  3、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读数。

  学生借助计数器,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整万数,帮助学生理解,多少万就是多少个万,因此需要在万级上拨出多少,拨好后再读一读,写一写并交流读、写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新知

  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也较难理解,通过读写生活中的大数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初步体会到了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如:******有400000平方米相当于有40个教学楼那么大。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使学生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自我评价更能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同时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进行课后调查,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整万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五、说板书设计

  我在设计板书时,安排了数位顺序表,再根据数位顺序表写整万数,并用红笔突出万级的写法,突破写书整个难点,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板书的概括性,指导性。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0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分页标题#e#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内涵。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4、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不陌生,对生活中应用放大与缩小的实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镜等等。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课前已经自学了相关内容,对图形按相同的比放缩有初步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思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操作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到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来,增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让学生思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再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很小,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另一张很大,也看不清楚,缩小才能看清楚。

  这一环节中首先以谈话的形式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复习,再让学生从两张图片的放大和缩小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感知把图形放大和缩小是有一定规律的,到底存在什么变化规律?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探索发现

  首先出示由一张图放大后得到的两张图,让学生体会相似,感知放大现象。再出示放大前后长方形长与宽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图片放大后与放大前相比,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接着通过把长方形画按1:2的比缩小,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缩小。然后通过教学把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和缩小,让学生理解按几比几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含义,说出放大或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原来的关系,各应该画多少格,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进行比较,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而且这个比是不变的;放大前后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变,只是大小变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达标检测

  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九第2题,在画一画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画完后再及时让学生说根据什么来画,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这样学生在思考后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让学生形成技能,养成勤于思考、关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五)总结评价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图形放大和缩小的例子,再整理图形放大和缩小后相关知识。

  在学生有了实际画的经验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图形放缩知识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在自由交流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学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空间U图形”中新设置的一一块教学内容,也是较过去教材相比新增的个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牛第ˉ学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第学段教学中,学牛学习了对个物体进行前、后、左、右观察(二上),对一个物体进行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六上),对」L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进行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董下)的基础上进行的o

  本教学内容是在原有观察物体的的基础上,通过对由一些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物体上添加小正方体所组织的物体进行正面、侧面和上而观察而形状不变的观察教学n

  二、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祟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问样火的正方体摆成的不问物体的正酣、侧血和上凹多着到的形状。

  2、使学牛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问样大的正方体摆山柑应的物体,体会物体拣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甘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o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5、 6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不同的面,丰富学生的观察经验。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接学生用4个问样大小的正方体摆物体,敦师再课件出示4个问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口

  2、让学牛观察,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学牛再上黑板用纸片摆山看到的形状,并课件出示相应的视图。

  (二)学习例题:

  1、分组,先取4个正方体,按照例题的样子摆一摆添1个正方体,从止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

  分组操作c

  在操作中,思考:你有几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

  (1)正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

  老师随学生回答画一画:

  (2)你有哪几种摆法?在摆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闪为从正面看到的是3个横着的方块,多山来的这一个,可以分别在前面依次添1个,也可以在后面依次添1个,所以共有6种摆法。)

  请学生上来利用投影演示。

  〔3)课件展示

  2、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

  学生分组操作,边操作边思考:几种摆法?怎么摆能较快地摆出多种摆法?

  全班交流:

  先要清楚从上面着到的形状:从上血看,形状不变,多出来的1个应该和己有的重合,所以可以分别添在

  这4个的上血。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教师在课间演示口

  3、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

  学牛继续分组操作口

  再交流:先随学牛问答,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多山来的这王个可以分别在前面添在己有的2个前面,也可以分别在后面添。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你有什么发现?

  (不同的形状,在某个角度看,可能会有问样的结果……)

  (三)巩闹练习: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观察,然后再连线。

  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立体图来说说hI以怎样找到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口

  2,先照书上的样子摆一摆,再着一看口这土个物体从正酣看到的形状相问

  3、用5个问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分别摆摆。

  1、数— ˉ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摆。

  四、进行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3

  《发新书》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教师选择。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再通过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杨老师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发新书》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对于此课的重难点的认识有了很好的知识储备。针对这个特点,杨老师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杨老师问:“我们班有男生19人,女生18人,每人发一本,40本够不够?”设计了一个与生活实际联系相结合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针对情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新的问题,要知道40本书够不够,应该算出什么?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杨老师用课件出示发新书的情景过程,这一情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已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19+18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算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感悟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不同算法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杨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杨老师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并抽象出加法算式:19+18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多样化的算法之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或比较适合学生的,如:竖式计算、口算,杨老师也注重引导选择恰当的方法。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呈现方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气氛中,兴趣盎然地、积极乐意地完成练习,这是所有老师都期望的学习场面。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精神。

  我认为杨老师的课是一节寓教于乐的成功课,值得我自己借鉴的地方很多。

  我认为,这堂课欠缺的是:杨老师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强调满十进一的书写格式,及十位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一。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平行与相交,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认识梯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本课包括两个例题、1道试一试、6题想想做做以及“你知道吗?”。

  例1呈现了三幅生活场景图,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找一找、说一说哪里有平行四边形使之充分地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教材要求学生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使学生在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或沿着直尺边画平行四边形这些具体操作及交流中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教材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的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点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2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揭示底和高的含义。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此体会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外,“想想做做”安排了实践性很强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中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最后,“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能正确画出或测量它的的高。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在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学生学习地难易程度,我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作为教学重点。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与学法

  古人强调:“善诱者,善导。”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不止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认真听讲、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

  按小组准备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尺、七巧板、吸管等,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课一开始,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三幅生活场景,并说:“同学们,请先欣赏几幅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吗?”引导学生找出每幅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说:“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了解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结果,也要理解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将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动手操作,感知特征。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参与活动中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沿直尺边画四种做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逐一隐藏小棒、钉子板、方格纸和直尺,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第二层次:猜想验证,总结特征。教师根据刚才抽象出来平行四边形图形,板演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提问:“你能结合之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能会有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平行等猜想。接着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测量、比较等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共同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之后,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判断平行四边形,其中说说第二个四边形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反例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三、四两个图形改变平行四边形的位置,通过变式图形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123>>>

  第三层次: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能量一量吗?请学生板演如何量出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并画出相应的线段。教师相机告诉学生,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教师进行板书,并标出底和高) 随后教学“试一试”,指导学生在图中指一指需要测量的线段后再分别测量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后就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追问:“如果把另一条边看作底,你还会测量出它的高吗?你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多有几个不同的数值?”让学生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同时体会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出示“想想做做” 第五题让学生画出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指导画法,并提醒学生把高画成虚线并标上直角标记。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新课标强调,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因此,我通过“想想做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提高。

  第2题让学生探索用两块以及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拼法。在小组合作完成后全班汇报不同的拼法,进一步内化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第3题是动手操作题。先请学生与同桌合作完成,再汇报方法,最后教师课件演示改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第4题要求学生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是怎么剪拼的,使学生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再把其中的一个图形沿合适的方向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为以后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作孕伏。

  第6题可以请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再请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最后总结归纳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将饮料管做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角变,边没变,所以周长没变)。进而引出平行四边形有易变形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课的末尾,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引导他们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培养概括与评价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本课采用的是纲要式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数据的分段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内容。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本课时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材通过创设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情境,引出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 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把购买鼓号队服改为购买校服。围绕购买校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 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采用 多种方法,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 画“正”字的方法 ,得到的数据仍然采用单式统计表描述。所以教学中应突出数据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相关的统计技能。为今后更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概率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第一学段中对数据统计过程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根据小学儿童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灵活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根据服装型号分段、用画“正“字等方法整理、绘制统计表、利用统计数据到服装厂定做校服等。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问、探究尝试、合作商讨、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真实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特别是学会了分段整理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给学生做校服的情境, 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最后,布置学生写一份建议书,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有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五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的环节,也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内容。在“女生1分钟跳绳检测”一题中,我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你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在“空气质量”一题中,我让学生说“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常州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常州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常州的环境做些什么?”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丰富多彩的,是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设计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是统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载体。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的说课稿02-22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20

数学《数学广角》说课稿模板07-13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说课稿02-13

《数学梯形》说课稿07-07

《数学乐园》说课稿07-11

数学《比的应用》说课稿03-16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6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数学说课稿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