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的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要讲的是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与其它三角变换、函数的一般性质综合。考查灵活,常有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善于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因此,学好这节课不仅可以为我们今后学习正切、余切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奇偶性、单调性)
(2)能力目标:
a:掌握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b:灵活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3)德育目标:
a: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b:培养联合变化的观点
c:提高数学素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由于正、余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在本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中,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三个概念,而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函数,周期,最小正周期的意义是本节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内容。这在学生的基础上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难点。那么克服本节课的难点的关键在于复习好正、余弦函数图象的意义,充分利用图形讲清正、余弦函数的特点,梳理好讲解顺序,使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正确理解概念、图象、特性、实现教学目标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材处理:
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其中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学生以前已接触过,所以只需简单提示。但是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顾全局,耐心讲解,并通过适当的教具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为增强图象的形象直观性,增大教学内容,提高效率。我利用计算机软件,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观察法、发现法、学习法、归纳法以及练习法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以习提问形式引入课题,意义使学生利用类比思想,认识到研究三角函数的方向所在,减少盲目性。为了有利于学生正确了解正、余弦图形的性质,我又指导了学生复习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再从介绍图象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函数的性质。同时结合不同例子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软件辅助教的充分利用使得教学生动而有条理,使学生认识到数归思想、数形结合在学习知识中的作用。
2、教学手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要在正、余弦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操作性质,所以有条件的话不防可用动画的形式表现,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不妨叫学生自己作图,这样不仅复习了上节课的五点作图法,还可以引出新课,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2、新课
a:打出多媒体课件,不妨叫学生自己观察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和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学生应该都能观察出来,只须稍微强调一下。
b:周期函数的定义:可有诱导公式sin(x+2kn)=sinx
得出函数值是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取的,给出定义,讲解定义时,要特别强调“作零常数t”,及“对于定义域的每一值,都要有f(x+t)=f(x)成立,也就是说,如果在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使得f(x+t)=f(x)成立。非零常数t就是周期了,不妨举一个例子,是否正弦函数的周期,sin(n/2+x)是否等于sin(x)还应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会有最小正周期。
c:奇偶性:在讲解定义时,应该强调,在判断函数是否为奇偶函数时,必须先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后再由f(x)=f(-x)或f(-x)=-f(x),也就是说,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还应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奇偶性,但也有函数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可以举例说明:奇函数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一定关于y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d:在讲解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时可有多媒体课件实现。
(1)、对称轴:y=sinx的对称轴是x=kn+n/2;y=cosx的对称轴是x=kn;对称性;
(2)对称中心:y=sinx的对称中心是(kn,0)y=cosx的对称中心是(kn+n/2,0)
当y=sinxx∈[-n/2+2kn,n/2+2kn]时,曲线逐渐上升,y的值由-1逐渐增加到1;
单调性x∈[n/2+2kn,n/2+2kn]时,曲线逐渐下降,y的值由1逐渐减少到-1;
当y=cosxx∈[-n+2kn,2kn]时,曲线逐渐上升,y的值由-1逐渐增加到1;
x∈[2kn,n+2kn]时,曲线逐渐下降,y的值由1逐渐减少到-1;
五、例题讲解:
例1:
cos(-23n/5)-cos(-17n/4)
问:能否求出上式的值?能否求出其值比0大还是小?须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哪部分知识?
求上式的值大于0还是小于0?
∵y=cosx是偶函数,∴原式为cos(23n/5)-cos(17n/4)
可知cos(23n/5) 即cos(-23n/5)-cos(-17n/4)<0 例2:y=√sinx+1 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上式有没有最大值,最小值,值域,什么时候取得最大值?什么时候取得最小值?奇偶性如何?能不能画出它的图象?图象与y=cosx有什么关系? 求取的最大值的x的值所有集合。 当x取最大值时的取值为x=kn+n/2(k∈r) 即取的最大值的x的值的所有集合为[x∣x=kn+n/2(k∈r)] 例3:y=√sinx的定义域。 由0≦sinx≦1可得: x的定义域为:2kn≦x≦&pro d;+2kn(k∈r) 即x的定义域为[2kn,n+2kn](k∈r) 问:可不可以求值域?有没有奇偶性?如果有的话,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拓展:求上式函数的奇偶性。一般来讲,学生会用定义法求出上式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结果:上式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问:为什么呢? 强调: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掌握正、余弦函数的性质以及性质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七、作业布置: 使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本节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知识来自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着好似一章新知识,该部分知识被安排在五本必修课本中的第三本,处于高中知识的过度阶段。而在上课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些相应的问题,下面两个问题就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1、为什么要在数学中教语句? 2、学语句不上机,是不是纸上谈兵? 现在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首先,学语句是为了算法思想,而基本算法语句 是算法思想的直观表现,是程序框图的语言形式,所以学语句是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实辨能力。(有条件上机的进行实践,没条件上机的进行思辨,在实践中思辨,在思辨中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所以,学语句不上机,不是纸上谈兵。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之前(本节课主要讲输入语句、输出语句与赋值语句),学生已在本章知识的第一节学习了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思想与定义,而且该部分与一些初等函数知识相挂钩,并且相互结合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在必修1已经对初等函数知识有了相应的学习与了解。 三、教学法; 该部分知识主要采取说教法进行讲授,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为公式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算法语句中的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2)理解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实现,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难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六、教学过程; 例1、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一个学生去办公室帮我去我的办公室泡一杯茶”,通过这个例子来听到学生,让他们了解其实计算机与人的办事思维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会告诉学生:办公室的位置、办公桌的地点、茶叶、茶杯等信息,即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入过程);然后学生开始行动,将茶叶、水放入茶杯(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赋值过程);最后学生将完成的茶水给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出过程)。 通过该例子的引入,使学生对本次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使他们在接受正式的计算机基本语句之前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该部分知识,最后达到减轻学习知识难度的目的,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例2、用描点法做函数y?x3?3x2?24x?30的图像时,需要求出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出当x??5,?4,?3,?2,?1,0, 1, 2, 3, 4, 5时的函数值。 (现在教学生来泡茶)算法分析: 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入过程,泡茶第一步) 第二部,计算y?x3?3x2?24x?30。 第三部,输出y。(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出过程,泡茶第三部) 下面,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复习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程序框图,将上面的算法分析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算法语句,最后得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定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④(必修)第1。2。1节。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在初中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刚学过的“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章最基本的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是其他所有知识的出发点。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可以自然地导出本章的具体内容: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三角函数知识还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尝试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 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及学生学习能力 1。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 3。部分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四、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法, 在课堂结构上,设计了 ①创设情境——揭示课题②推广认知——形成概念③巩固新知——探求规律④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⑤任务后延——自主探究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逐步加强,逐步推进,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那么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类似于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温故知新,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就要从源头上开始,从学生现有认知状况开始,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就必不可少。 问题 2:角的概念推广之后,这样的三角函数定义还适用吗? 问题 3:若将锐角放入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或巡回对学困生作启发引导。 能表示吗?怎样表示?针对刚才的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 用角的对边、邻边、斜边比值的说法显然是受到阻碍了,由于前面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一般会想到(否则教师进行提示)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后布置任务情景:请同学们用直角坐标系重新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师生共做(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图形和比值)。 问题 4:对于确定的角 ,这三个比值是否与P在 的终边上的位置有关?为什么?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引导学生观察右图, 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 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 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六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所以,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二)推广认知——形成概念 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后,水到渠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推广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指出: sinα、csα、tanα的定义域必须紧扣三角函数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ctα、cscα、secα的定义域不要求记忆。 (关于值域,到后面再学习)。 【设计意图】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明确定义域。 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索确定三角函数定义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探求规律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进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例1。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求 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读完题目,思考:计算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闭目心算,对照板书,模仿书面表达格式。 巩固定义之后,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以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分析: 终边上有无穷多个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只要知道 终边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计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判断其无意义) 师生探索:紧扣三角函数定义求解,首先要在终边上取定一点。终边在哪儿呢?取定哪一点呢?任意点、还是特殊点?要灵活,只要能够算出三角函数值,都可以。 取特殊点能使计算更简明。 等待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后,观察、分析初、高中所计算的函数值有何变化,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 然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角函数定义来分析,从而导出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进而由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是本章教材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要求。 要引导学生抓住定义、数形结合判断和记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并总结出形象的“才”字符号法则,这也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四)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定义域;⑵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作业,其中思考题的设计思想是: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同时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以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六、简述板书设计。 ctα、cscα、secα的定义写在sinα、csα、tanα的左下方,突出本节重要内容的主体地位。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希望各位领导 、同行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本科数学XX号选手,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函数单调性与(小)值》(可以在这时候板书课题,以缓解紧张)。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陈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方案。恳请在座的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主要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 (2)它是在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这一课题的前后章节来写) (3)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具体的课题改变就行了,如果不是热点难点问题就删掉) 2、教材重、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重难点突破: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来实现重难点突破。(这个必须要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反馈式评价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只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前三部分用时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可适当删减) 四、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导入新知 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行绘制出一次函数f(x)=x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总结归纳。通过课上小组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教师总结:一次函数f(x)=x的图像在定义域是直线上升的,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是一个曲线,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适当添加手势,这样看起来更自然) 2、创设问题,探索新知 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用二次函数f(x)=x^2表达式来描述函数在(—∞,0)的图像?教师总结,并板书,揭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注意强调可以利用作差法来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模仿刚才的表述法来描述二次函数f(x)=x^2在(0,+∞)的图像,并找个别同学起来作答,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 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为接下来例题学习打好基础。 3、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例1主要是对函数单调区间的巩固运用,通过观察函数定义在(—5,5)的图像来找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这一例题主要以学生个别回答为主,学生回答之后通过互评来纠正答案,检查学生对函数单调区间的掌握。强调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半开半闭的形式 例题讲解之后可让学生自行完成课后练习4,以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2是将函数单调性运用到其他领域,通过函数单调性来证明物理学的波意尔定理。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跟难点问题,这一例题要采用教师板演的方式,来对例题进行证明,以规范总结证明步骤。一设二差三化简四比较,注意要把f(x1)—f(x2)化简成和差积商的形式,再比较与0的大小。 学生在熟悉证明步骤之后,做课后练习3,并以小组为单位找部分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并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证明步骤。 4、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证明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5、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我将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 6、板书设计 我力求简洁明了地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部分最重要用时六到七分钟,其中定义讲解跟例题讲解一定要说明学生的活动)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主动性,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让内部动机和外界刺激协调作用,促进其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一、教学设计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教科书将二项式系数性质的讨论与“杨辉三角”结合起来,是因为“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由它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才能,应抓住这一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节内容以前面学习的二项式定理为基础,由于二项式系数组成的数列就是一个离散函数,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便于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画出它的图象,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发现规律,形成证明思路等都有好处.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应用意识. 研究二项式系数这组特定的组合数的性质,对巩固二项式定理,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组合数、进行组合数的计算和变形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学习微分方程等也具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学生已学习两个计数原理和二项式定理,再让学生课前探究“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并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心理特征: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就能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相关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难点:结合函数图象,理解增减性与最大值时,根据n的奇偶性确定相应的分界点;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关键:函数思想的渗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体验“发现规律、寻找联系、探究证明、性质运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体会应用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赋值法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4.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入、引申,采用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合作探究、课下延伸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我国古代数学的热情. 三、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 教法: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学法:从课前探究和课上展示中感知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和函数图象性质领悟性质,在探究证明性质中理解知识,螺旋上升地学习核心数学知识和渗透重要数学思想. 四、教学基本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1. 展示成果话杨辉 课前开展学习活动:了解“杨辉三角”的历史背景、地位和作用,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 (1)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杨辉三角”,对它有何了解及认识. (2)各小组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成果——“杨辉三角”包含的一些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弘扬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展示探究与发现的杨辉三角的规律,为学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埋下伏笔. 2. 感知规律悟性质 通过课外学习,同学们观察发现了杨辉三角的一些规律,并且知道杨辉三角的第 行就是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设计意图】寻找二项式系数与杨辉三角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二项式系数具有杨辉三角同行中的规律. 3. 联系旧知探新知 【问题提出】怎样证明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呢? 【问题探究】探究:(1)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 可以看成是以 为自变量的函数 吗?它的定义域是什么? (2)画出 和7时函数 的图象,并观察分析他们是否具有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 (3)结合杨辉三角和所画函数图象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 增减性与最大值: ,所以 相对于 的增减情况由 决定.由 可知,当 时,二项式系数是逐渐增大的.由对称性知它的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且在中间取得最大值.当 的偶数时,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 是奇数时,中间的两项 , 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函数思想探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生画图并观察分析图象性质;运用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归纳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升华认识;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说明或证明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和增减性与最大值,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4. 合作交流议方法 【继续探究】问题: 展开式的各二项式系数的和是多少? 探究:(1)计算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1,2,3,4,5,6). (2)猜想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3)怎样证明你猜想的结论成立? 赋值法:已知 , 令 ,则 . 这就是说, 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 . 元集合子集的个数(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个2相乘,即 . 所以 . 【问题拓展】你能求 吗? 在展开式 中,令 , 则得 , 即 ,所以 , 在 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归纳猜想各二项式系数的和,引导学生验证猜想结论是否正确;同时为了突破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性质的难点,引导学生从模型化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高潮,既加深学生对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又从深度和广度上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串联和呼应. 5. 反馈升华拨思路 练1. 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和第八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等于 . 练2. 的展开式中前 项的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后半部分逐渐减小,二项式系数取得最大值的是第 项. 练3.已知 ,求: (1) ;(2) .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会用赋值法解决问题,促进其有意识的运用. 6. 悬念小结再求索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从数学和生活的角度)?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延伸】今天同学们展示了一些杨辉三角的规律,但是作为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的杨辉三角还有更多有趣的规律,相信大家一定有极高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的奥妙之处. 【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活动主题:杨辉三角中的奥妙. 活动目标: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更多奥妙. 活动方案步骤: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发现规律,猜想证明;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结论;与指导老师及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整理、总结与反思,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主干知识,体会探究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次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杨辉三角”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疑问离开教室,培养学生自主研修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和推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自成体系,是数学中一个较独立的学科分支,与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在本章节的地位:《条件概率》(第一课时)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为研究相互独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是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及条件概率的计算;难点是条件概率的判断与计算;教学关键是数学建模。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思想方法目标——归纳、类比的方法和建模思想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根据这两年高考改卷的反馈信息,考生在概率题的书面表达上丢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因此本节课还想达到: 表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严谨和简洁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困难,提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分析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四、学法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同时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课堂设计了: ①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②类比推导——得出公式 ③讨论研究——归纳方法 ④即时训练——巩固方法 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⑥作业布置——评价反馈 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首先引入两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例1】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个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则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实例2】有5道快速抢答题,其中3道理科题,2道文科题,从中无放回地抽取两次,每次抽取1道题,两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次抽到理科题,则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是多少? 每个实例有两个问题组成,后一个问题多一个限制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实例中前后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概括出条件概率的定义。 由于判断事件的类型对选择概率公式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引入定义后让学生再做一组判断题练习以巩固对定义的理解。 【练习】判断下列是否属于条件概率 ⒈、在管理系中选1个人排头举旗,恰好选中一个的是三年级男生的概率 ⒉、有10把钥匙,其中只有1把能将门打开,随机抽出1把试开,若试过的不再用,则第2次能将门打开的概率 ⒊、某小组12人分得1张球票,依次抽签,已知前4个人未摸到,则第5个人模到球票的概率 ⒋、两台车床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台的次品率未0.03,第二台的次品率为0.02,两台车床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随机取出一个零件是发现是次品,则它是第二台机床加工的概率是多少? ⒌、箱子里装有10件产品,其中只有一件是次品,在9件合格品中,有6件是一等品,3件二等品,现从中任取3件,若取得的都是合格,则仅有1件是一等品的概率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区分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 异面直线所成角说课稿《异面直线所成角》是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章中的第二节《空间两直线》中的重要内容、《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章,而本节内容恰是把平面内的直线扩展为空间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的关键,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课。 第一方面:教学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一定的作图识图能力,本节教学也要求培养学生对空间两直线所成角这一立体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并会作出,求出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在习题讲解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3、德育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求热情和逻辑清晰的辩证主义观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求出异面直线所成角。 第二方面:教法的选定 本节内容作为《立体几何》中两大重要概念之一––––"角"的初次接触,就要求学生能牢固的落实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作法,并能对具体问题求出所成角,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空间想象力,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和学生思维模式缺乏"立体性"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练习教学法",从习题入手,辅以计算机软件,将平面图形"立"起来,为学生创设较好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再利用"问题中心式"教法,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方面:学法的指导 要从两个方面教会学生落实本节内容。 1、根据计算机软件所设计的空间几何图形,带领学生去识图,读图,作图,并能依据图形的特点去分析,作出或找出所要求的所成角,从而加强学生的图形空间想象力。 2、找到所求角后,还需指导学生利用逻辑的分析和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方面: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步:采用"温故式导入",提问学生"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在同学回答的同时,由计算机打出概念,并在重点字"锐角或直角"处闪动,突出重点。 再利用计算机演示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作法,重点体现选取不同点平移均可。 第二步:进入例题讲解:"如何对具体问题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呢" 首先,由计算机给出本节第一道例题,及图。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审题,该题为求证"两直线平行"的简单证明题,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异面直线所成角概念的理解,突出选取"空间任一点平移直线均可"这一原则,为此,特由计算机设计出选取不同点平移的图及证法,再一次强调概念。 然后,进入第二道例题,同样由计算机给出题目和图,该题为"在已知正方体内求两组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不同于前题教法处在于,在教师进行了启发性提问后,由计算机给出3个不同选点,教师让同学自己分析并到前面操作电脑,选取解法,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并由学生自己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解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对特殊几何体中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应以几何体为依托,寻找特殊位置进行平移,并利用三角函数及平面几何知识进行求解"这一结论。 例3的讲解思路及方法同例2相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重点难点 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评论(0) 新设计 【创设情境】 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的更稳定些吗?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要通过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探究〗:P62 (1)怎样将各个样本数据汇总为一个数值,并使它成为样本数据的“中心点”? (2)能否用一个数值来描写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一些统计知识,思考后展开讨论)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各种数字特征,应当说,这些数字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样本数据的特征信息。例如前面一节在调查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中,从这些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月均用水量的众数是2.25t(最高的矩形的中点)(图略见课本第62页)它告诉我们,该市的月均用水量为2. 25t的居民数比月均用水量为其他值的居民数多,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多多少。 〖提问〗:请大家翻回到课本第56页看看原来抽样的数据,有没有2.25这个数值呢?根据众数的定义,2.25怎么会是众数呢?为什么?(请大家思考作答) 分析:这是因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的原因,而2.25是由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来的,所以存在一些偏差。 〖提问〗:那么如何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估计中位数呢? 分析:在样本数据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等于中位数,也有50%的个体大于或等于中位数。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矩形的面积大小正好表示频率的大小,即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出中位数的值为2.02。(图略见课本63页图2.2-6) 〖思考〗:2.02这个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位数值2.0不一样,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原因同上: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了) 课本63页图2.2-6)显示,大部分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在中部(2.02t左右),但是也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特别高,显然,对这部分居民的用水量作出限制是非常合理的。 〖思考〗:中位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是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让学生讨论,并举例) <二>、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 平均数为我们提供了样本数据的重要信息,可是,有时平均数也会使我们作出对总体的片面判断。某地区的统计显示,该地区的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6㎝,给我们的印象是该地区的中学生生长发育好,身高较高。但是,假如这个平均数是从五十万名中学生抽出的五十名身高较高的学生计算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平均数就不能代表该地区所有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只有平均数难以概括样本数据的实际状态。 例如,在一次射击选拔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运动员﹕7,8,6,8,6,5,8,10,7,4; 乙运动员﹕9,5,7,8,7,6,8,6,7,7. 观察上述样本数据,你能判断哪个运动员发挥的更稳定些吗?如果你是教练,选哪位选手去参加正式比赛? 我们知道,。 两个人射击的平均成绩是一样的。那么,是否两个人就没有水平差距呢?(观察P66图2.2-8)直观上看,还是有差异的。很明显,甲的成绩比较分散,乙的成绩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组数据。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 样本数据的标准差的算法: (1)、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2)、算出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数据平均数的差: (3)、算出(2)中的平方。 (4)、算出(3)中n个平方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 (5)、算出(4)中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 其计算公式为: 显然,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 〖提问〗: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标准差为0的样本数据有什么特点? 从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都可以得出:。当时,意味着所有的样本数据都等于样本平均数。 (在课堂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利用计算机来计算标准差的方法。) 2.方差 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人们有时用标准差的平方(即方差)来代替标准差,作为测量样本数据分散程度的工具: 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和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例题精析】 〖例1〗:画出下列四组样本数据的直方图,说明他们的异同点。 (1)5,5,5,5,5,5,5,5,5 (2)4,4,4,5,5,5,6,6,6 (3)3,3,4,4,5,6,6,7,7 (4)2,2,2,2,5,8,8,8,8 分析:先画出数据的直方图,根据样本数据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利用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算出每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解:(图略,可查阅课本P68) 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0,标准差分别为:0.00,0.82,1.49,2.83。 他们有相同的平均数,但他们有不同的标准差,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 〖例2〗:(见课本P69) 分析:比较两个人的生产质量,只要比较他们所生产的零件内径尺寸所组成的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大小即可,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抽样分别获得相应的样本数据,然后比较这两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以此作为两个总体之间的差异的估计值。 【课堂精练】练习1. 2. 3 4 【课堂小结】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分两类: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 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第一课时,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和夹角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一直线到另一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夹角公式成立的条件及特殊夹角的求法。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另外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也是这堂课的重要目标。 二.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定义、公式,但例题的选择较课本难度有所加深,这是因为教材上的例题只是公式的直接应用,通过学生自学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对一般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并着眼于会考与高考的要求,例题的难度有所加深,这样选择教学内容也是与教学目标相符的。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这是因为: 1.《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2. 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会考与高考的要求,因此两条直线夹角公式的应用毫无疑问地成为重点。 教学难点是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推导,理由有二: 1. 由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是带方向的角,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 2. 在推导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过程中,要进行分类讨论,这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自学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自学辅导法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自学辅导法的关键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要求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理解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关于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方法,使他们“会学习”。 这一节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在疑惑不解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并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使疑问逐步解决,这样做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给出例题后,大多数学生能想到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来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再“尝试”用其它方法来解,通过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广,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并从两条直线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出发,引出“两条直线所成的角”这一课题。 接着打出投影片①,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图中直线L1与L2所成角的锐角(或直角)θ的大小,并要求给出θ与直线L1、L2的倾斜角α1、α2之间的关系。图(1)、(2)学生容易观察解决,而图(3)、(4)却无法直接观察出θ的大小 ,但能确定θ与α1、α2之间的关系,这时老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走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正确轨道上。这样设计,使学生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性。 然后老师挂出小黑板,出示问题(1)—(5),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使他们明确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与两直线夹角公式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又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完后先回答问题(1)—(5),这时为了学生对所学公式有较深的理解,先让学生将开始给出的图(3)、(4)作为课堂练习进行巩固训练,并要两位学生演板,演板后师生共同订正。接着为了使学生对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有较全面的认识,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位置的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情形,这样的安排也是为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逻辑划分(分类讨论)的思想”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认识,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精通的目的在于学习”。公式的应用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把概念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再打出投影片②(例题),例题是根据《会考纲要》中“能用坐标法解决涉及直线的简单应用(如光线的反射问题、有关轴对称和点对称问题)”的要求而选取的。大多数学生可以想到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求解,此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角度来思考,又有两种求解方法(见投影片)。 例题讲完后再将问题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饥饿感”。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我把这堂课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概念、两个公式和四种情形。然后给出两个思考题(见投影片③)。思考题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正确、周密地思考问题,同时为讲解下一节课作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是布置作业,它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选择的,通过作业的训练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中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赐教。 一、概说 1.教材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它的学习方法对整个这一章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直接影响其他圆锥曲线的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和范示。同时,也是求曲线方程的深化和巩固。 2.教学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概括、推理和探索能力的极好素材。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总结归纳,应用提升等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坐标法的规律,掌握数学学科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3.学生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思维活跃,又有了相应知识基础,所以他们乐于探索、敢于探究。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属经验型,运算能力不是很强,有待于训练。 基于上述分析,我采取的是教学方法是“问题诱导--启发讨论--探索结果”以及“直观观察--归纳抽象--总结规律”的一种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引、思、探、练”的结合。 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椭圆定义的理解及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难点是:标准方程的推导。 二、目标说明: 根据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确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椭圆定义、掌握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2.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数形结合,掌握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注重探索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行数学美育的渗透,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学习。 三、过程说明: 依据“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新的教学理念和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教学目标、新型的教学方式、新型的呈现方式”体现如下: (一)对教材的重组与拓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遵循拓展、开放、综合的原则。教材中对椭圆定义尽管很严密,但不够直观,所以增加了影音文件:海尔波谱彗星的运行轨道图,最后,让学生交流用几何画板画椭圆以及5个探究性问题,作为对教材的拓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新课导入:以影音文件“海尔波谱彗星的运行轨道示意图”导入,呈现方式具有新异性,激发学习兴趣;画板画图,增强动手操作意识,直观形象从而引入椭圆定义,进而研究椭圆标准方程。 2.新课呈现: 学生通过观看文件、动手操作,然后自己总结椭圆定义,符合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知规律,而且提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然后,进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培养运算能力,进而探讨标准方程的特点。教师作为热烈讨论的平等氛围中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谈论和参与体验,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学美学教育,掌握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最后的几个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敢于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3.巩固应用 根据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设计三组九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联系、思考、讨论、反馈、矫正,增强运用能力。 4.继续探究: (1)观察椭圆形状,不同原因在哪里; (2)改变绳长或变换焦点位置再画椭圆,发现关系; (3)用几何画板交流画图,观察形状变化; (4)如何描述形状变化? 引导学生探究欲望,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评价说明 本节课的学生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一)形成性评价:从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学习兴趣、交流合作、情绪情感方面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指出其可取之处并耐心引导,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面对挫折,持之以恒地科学探索精神;当学生做的精彩有创新,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阶段性评价:从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方面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测试。评价结果以每次测试成绩和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为依据。同时要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行动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本课充分体现了“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新课程理念。 五、说课总结 这节课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是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为研究函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前面几节课里学生对导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教材从形的角度即割线入手,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了切线,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导数概念的本质内涵。这节课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思维、运用形成完整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变化快慢等性质最有效的工具,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2、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逼近”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本质内涵 1)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中采用的逼近方法; 2)理解导数的概念,将多方面的意义联系起来,例如,导数反映了函数f(x)在点x附近的变化快慢,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曲线在一点的切线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切线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完善对切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逼近、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逼近、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悟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法与学法 对于直线来说它的导数就是它的斜率,学生会很自然的思考导数在函数图像上是不是有很特殊的几何意义。而且刚刚学过了圆锥曲线,学生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也有了一些认识,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确定下列教法: 教法:从圆的切线的定义引入本课,再引导学生讨论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得出曲线的切线的“逼近”法的定义。同样通过几何画板的实验观察得到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直观感知“逼近”的数学思想。因此,我采用实验观察法、探究性研究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相结合,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学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节课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几何画板、幻灯片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深入探究获得新知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形成方法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平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 (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三)培养思维提升能力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中重要定理,它是在研究了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空间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既是线面垂直关系的一个应用,又为以后学习面面垂直,研究空间距离、空间角、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这节课也是培养高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垂线定理的引出、证明和初步应用。对定理的引出改变了教材中直接给出定理的做法。通过讨论空间直线与平面内直线垂直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发现定理。这样,学生感到自然,好接受。对教材中的例题有所增加,处理方式也有适当改变。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理解三垂线定理的证明,准确把握“空间三线”垂直关系的实质。 (2)领会应用三垂线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应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应用意识教育和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对高二学生来说,空间概念正在形成,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模型演示、推理论证,领会三垂线定理的实质,正确认识“空间三线”的垂直关系;同时掌握“线面垂直法”研究空间直线关系的思想方法。本节教学难点是准确把握“空间三线”垂直关系的实质,掌握应用三垂线定理的一般步骤。领会定理实质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平面内一条直线与斜线及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确定的平面垂直;应用定理的关键是要找到平面的垂线,射影就可由垂足与斜足确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说教法分析 建立模型,启发引导,猜想论证,学习应用,发展能力。 让学生动手做模型,教师演示指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线面、线线关系的变化;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线面、线线垂直关系存在的因果关系,逐步推理,猜想命题,论证命题,从而发现定理,揭示定理的实质。对定理的应用,只要求学生在理解定理的基础上理清应用定理证题的一般步骤,学会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立体几何的教学特点,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严格证、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能成了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学环节)复习提问: (1)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3)什么叫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学生回答,教师作图1)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和图形准备) 2、(教学环节)演示启发 由以上复习可知,平面的一条垂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平面的斜线显然不能垂直于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那么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有垂线吗?有几条?请同学们来做做看。(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铅笔在桌面上搭建模型) 通过以上实物操作的方法来表示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有垂线,而且有无数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斜线在平面内的垂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有什么关系? 结论:直线a与射影AO垂直 那么,我们在平面内找斜线的垂线时能否只找到与其射影垂直的直线,换句话说,平面内的直线a与斜线PO的射影AO垂直时,a与斜线PO垂直吗? 结论:根据观察a⊥PO,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采用观察、猜想、发现的方法引出定理比课本上直接给出定理显得自然,学生好接受,) 3、(教学环节)引导证明 观察得来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证明才能确认,我们把刚才的问题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证明一下。 把定理改为一道普通例题,让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严格论证问题的习惯和正确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4、揭示定理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判定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方法:只要它与斜线的射影垂直即可。以后我们在平面内做斜线的垂线,只需做它射影的垂线即可。现在我们上面这道题用文字表述出来: 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当且仅当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高二数学三垂线定理说课稿这就是著名的三垂线定理,它实质是平面内的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它集中反映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这三者的关系。这个定理之所以著名,不仅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证明线线垂直的重要方法,为研究计算空间角,空间距离,研究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而且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线面垂直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5、(教学环节)定理的应用 例1课本P155例1 例2课本P155例2 例3补充题: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1)BD1⊥AC (2)BD1⊥B1C(3)BD1⊥平面AB1C 小结:使用三垂线定理证题的一般步骤:一定定平面及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二找找平面的垂线、斜线及其射影 三证证平面内一直线与斜线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简单例题的推证,总结出使用定理的方法,为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打好基础) 6、(教学环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三垂线定理,应学会按“一定、二找、三证” 的步骤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 7、(教学环节)作业布置练习:P157,题3、5作业:P156,题1、2、4 思考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各顶点连线中,与BD1垂直的直线有那些?(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五、说板书设计:块为定理的板书及定理的证明,中间第二块为举例讲解,右边第三块为学生练习和课堂小结。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第二册(上)第七章第三节第4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 下面根据我写的教案,把我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做一个说明.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节内容,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角度,而两条直线平行后,进一步的量化关系是距离,而平行线间的距离是通过点到直线距离来解决的.此外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解析几何中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问题时,都要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这一节是直线内容的结尾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直线的有关知识(如交点、垂直、向量、三角形等),因此,一方面公式的推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公式的推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课题.通过公式推导的获得,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条: (1)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 (2)新教材的特点 (3)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按照大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新教材向量的引入,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和素质教好的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方法;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 3、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二、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的说明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教学用具的选用 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2、具体教学安排: 2.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由于字母的运算有难度,引导学生从直线的特殊情况入手,这样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想到,如果直线是坐标轴或平行坐标轴的时候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自己完成推导过程,选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2.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特殊情况已经解决,引导学生考虑一般直线的情况.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收集得到思路一:过P作PQ ⊥ l于Q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PQ方程,由PQ与l联立方程组解得Q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 我及时评价这种方法思路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为此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 (2)什么图形?如何构造?(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构造三角形,把线段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但是如何构造又是一个难点. (3)第三个顶点在什么位置? (4)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第三个顶点的不同位置:可能在直线l与x轴的交点M或与y轴交点N;或根据特殊情况的证法提示,过P点作x、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l的交点R、S.或同时做x、y轴平行线.这样就收集到思路二、三、四. 三种思路已经有了,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学生能观察出都在三角形中.我继续引导:能不能不构造三角形?而是其它数学相关量?我们刚学习了向量知识,能否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呢?(由于在前面学习的向量知识中,向量的模可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证明两直线垂直时也已经用到向量知识,法向量又是本节课后阅读材料,本班学生基础和素质较好,在学习直线方向向量时已经布置阅读). 提出问题: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向量的模,那么如何求得向量PQ的模呢?根据实际情况提示一方面PQ的方向完全由直线的方向而定(与法向量共线),另一方面PQ的长度又与点P有关,它的长度又如何控制下来?所以有思路五,由师生一起分析,取λλ(A, B )法向量n=,而PQ = n,以下只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距离. 2.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究竟哪种好呢?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去用不同解法探求,在课堂上时间显然是不允许的,但教学中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叫学生对五种思路进行分组练习. 在学生求解过程中,我巡视,观看学生解题,了解情况,根据课堂时间的实际情况,选取做好的学生的解题过程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看到不同思路的具体解法,还能得出最佳解题方案,接着我展示最佳解题方案的规范步骤.目的让学生有良好的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起到教师典范的作用. 2.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 公式推导出,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我也给予了肯定.但是由于公式的结果是一般情况得出的,而对于当A = 0,或B = 0时,点在直线上是否成立,它们与当AB ≠ 0时,点在直线外有什么关系?这并没有验证.而我们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为此我提出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当AB ≠ 0时得出,对当A = 0,或B = 0时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l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任意点、任意直线.同时体现整体认识和分类讨论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做了和教材不同的处理方法:(1)先特殊后一般的证法,(2)多角度构造三角形,(3)知识联系,向量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向量是新教材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工具,和解析几何结合应用是现在新教材知识的交汇点.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通过练习,熟悉公式结构,记忆并简单应用公式.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转化(或化归)的数学思想. 2、具体教学安排: 由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 (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①3x=2 ②5y=3 ③2x+y=10 ④y=-4x+1 设计说明:练习1的设计解决了上课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练习2的设计故意选特殊直线和非直线方程一般式,主要强调在公式应用时,直线方程是一般式,应用公式的准确性.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我选取的是课本例题,课本只有一种具体点的解法.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选择直线上的点,还可以选取原点,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和.或者选取直线外的点P,求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然后作差.由特殊点到任意点,由特殊直线到任意直线,从而延伸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体会解题方法中的灵活性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1、这一环节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是: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炼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具体教学安排: 本节课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知识总结,通过学习知识所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由学生总结和相互补充,教师适当点评,加以经验总结. (五)[课外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 2 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设计说明:作业1是课本习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2是根据课堂分析,让学生总结公式推导的方法.除了课堂上想到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思考,比如在用两点距离公式整体代换等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广阔性. 四、关于教学评价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语言与行为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思维暴露出问题时及时评价,矫正思维方向,调整教学思路;为了获得后反馈信息,布置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指导我今后教学.整个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三层面是德育目标,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第四层面是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本节课是在复习了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解不等式即可。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练习小结——深化巩固,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五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以学生熟悉的画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解为背景知识切入,设置一个练习题组,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学习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然后以20xx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试题为引子,引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对于本题,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解练习题组1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题又给出了函数图象上许多点,相信学生画出图象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以高考试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 2.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发现问题、寻求规律、揭示问题本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把课本例题1、2编为练习题组(一),交由学生用上面解高考题的方法——图象法去解,学生由于熟知二次函数图象,求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两题的异同,组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探讨第(2)题能不能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正以后再构造函数画图求解。然后达成共识,如果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做等价转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解,课本19页例3、例4作为题组(二),继续让学生用上面的图象法,由学生自己求解,这时我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这两题与题组(一)中两题的不同(例1、例2对应方程都有两个不等实根,例3对应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例4对应方程无实根)。两个题组的练习之后,可以寻求解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规律。 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前面两个题组的四个小题,基本涵盖了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各种情况,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将特殊、具体题目的结论做一般化总结,与学生一起就 △>0,△<0,△=0 c="">0或ax2+bx+c<0 a="">0)的解的情况应该水到渠成。至此,学生可以感受到,解二次不等式只须①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②求解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③根据①后的二次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即可,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图象写解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二次不等式的另外一种解法(可称为“三步曲”法)。 4.训练小结——巩固深化。为了巩固和加深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接下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完成课本21页练习1-4题。本环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之后师生共同纠正问题,规范解题过程的书写。 5.延伸拓宽——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原则。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提高练习题组,共有三道备选题目,以供程度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堂意外预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课堂意外预案”的探索和思考,备课时尽量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免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问题,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境地。结合以往经验,在本节课,我提出两个“意外预案”。 1.学生在做课本练习1(x+2)(x-3)>0 时,可能会问到转化为不等式组{ 或{ 求解对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想法非常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与下节简单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有关,是解不等式的另一种解法——等价转化法,不在本节课之列。 2.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解(x-1)(x+2)>1一类的不等式的时候,由于受方程(x+1)(x+2)=0 可转化为x-1=0或x+2=0求解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 来求解的错误做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指出上面的转化不是等价转化。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说课稿06-14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1-06 高二数学条件概率说课稿08-31 高二数学《导数概念》说课稿09-09 命题高二数学说课稿06-13 高二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10-13 高二数学《函数单调性》说课稿03-31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5篇11-06高二的数学说课稿2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3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4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5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6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7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8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9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0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1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2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3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4
高二的数学说课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