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04 10:33:2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3、积极参与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活动准备:

  投影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若干,回形针,长棒,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样测量图形。

  1、(出示正方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形,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有多长呢?(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呢?)(知道,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呢)

  2、用眼睛看是一种办法,但是用眼睛看不够精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精确一点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边有多长呢?

  二、尝试用自然物——回形针,测量边长,在实践中感知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1、没错,我们可以用很多工具进行测量,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回形针,这个回形针也可以来测量正方形的边的长度,2、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我们要测量这一条边的长度又是到哪里结束呢?(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3、你们试一试吧,那边桌子上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正方形(一样大)和回形针,请小朋友用回形针自己去量一量,数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数字卡,数一数用了几个回形针,就把数字几贴在又黑线的边上。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①将一条边全部量完。②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首尾相接排起来,再数一下用了几根回形针。③记录在画黑线的边上。

  5、交流:请小朋友拿起你的记录纸轻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请2-3个幼儿交流)你量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呢?你们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吗?

  6、教师小结:原来刚才由于两个小朋友放回形针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测量出的正方形的变长不一样。在测量的时候,要从边的这一头开始,把回形针一个接着一个,首尾相连,一直放到正方形边的'最后。这样量出来才准确。

  三、用相同的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知道不同长度的物体即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1、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我们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用回形针去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的结果还会一样吗?

  2、后面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回形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量一量,你的正方形四条边各有多长?量好后把你的测量结果用数字记录在记录纸彩色线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测量和记录。

  4、交流:

  请小朋友拿起你的正方形和你的记录纸回到座位上,谁愿意把他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呢?(请测量大的正方形用回形针的幼儿上台表述)下面测量大正方形的请把手举起来,你们把你们的测量结果拿出来看一看,你的测量结果是这样的吗?还有小朋友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呢?他们测量结果怎么会不一样的呢?原来小正方形它的变长短,大正方形的变长就长一点,所以我们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五、延伸活动: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图形。

  如果用回形针和吸管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不同大小的图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测量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

  活动产生的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班里很多爱美的女孩子都戴起了丝巾。这些丝巾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如做腕扣、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特别流行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很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想,可以试试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鉴于四方形的丝巾装饰起来太费时,我选择了三角形的头巾。在材料的选择上开始我设想过用丝绸、纱等做头巾,但觉得这些材料太软,不易于幼儿操作,价格又贵,最后决定用充满民族特色的土布做头巾:质地较硬,容易操作;具有我们江南特色,很漂亮;比较容易收集。于是,此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2.能大胆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物体间隔排序的方式。

  难点: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准备

  1.范例头巾一块;

  2.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块;

  3.装饰用的即时贴小花若干;

  4.录音机,轻快的音乐一段;

  5.舞台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戴头巾转个圈,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老师戴了块新头巾,漂亮吗?(众生夸赞。)谢谢!

  评:自然的导入,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今天活动的主角一头巾。

  2.寻找规律

  (1)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块头巾很漂亮呢?

  (2)哦!这些花朵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 (解下头巾置于黑板上)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评: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勤了花朵排列的规律上来!

  (3)小结:原来这些花是按一朵圆圆的一朵尖尖的规律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这就叫间隔排序!

  评:简单、直观地讲述了间隔排序的概念。

  (4)除了按花瓣的不同排序之外,还可以按什么来进行间隔排序呢?

  这儿也有许多花,谁愿意上来用间隔排序的方法帮它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排序。)

  评:让幼儿排序。活动的氛围更轻松。幼儿也更乐于参与。

  (5)小结:原来花朵除可以按形状不同排序外,还可以按大小、颜色的不同来进行间隔排序。

  3.制作要求

  我们在装饰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间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让头巾变得更加漂亮!

  评:要求简单、明确——用间隔排序的`方法。

  师:那花朵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

  对了!从小红旗开始,在横线上都贴上间隔排序的花朵,头巾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了!

  评:有了小红旗做标记,解决了排列的顺序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漂亮的头巾吧!

  评: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意给幼儿的操作留出空间,比如同一种花朵就有大小、颜色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又有形状、大小的不同,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列。

  4.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间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5.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体检查排序对错。

  评:重点从颜色、形状、大小三方面进行讲评,既是检查,又是对间隔排序的进一步理解!

  6.时装秀(结束活动)

  (1)哇!你们做的头巾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头巾除了可以系在头上,还可以系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用你的头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好吗?

  (2)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秀一下吧! (放音乐全体一起秀,结束。)

  评:最后的时装秀是幼儿自我作品的一个展示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从实际活动的情况分析,本次活动的难易适中,非常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土布的加入,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而且,制作出的头巾又漂亮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很新颖!由于选择了不同特征的花朵,使幼儿有了更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同时,摒弃了在教授间隔排序时由老师讲、幼儿“依样画葫芦”的传统方法,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排列方法。能力一般的幼儿会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就能尝试按两种特征间隔排序的方法,让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6、7,能找出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2.初步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操作材料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5、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活动难点:

  根据物体找出相应的`数字

  活动过程:

  1.故事《小王子历险记》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小王子一个人的力量不够,请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帮帮忙,那么我们就要开始小王子历险记了。2.三关挑战,认识数字5,6,7;(1)小猫引出5;(听一听)师:请小朋友闭上你们的眼睛,用你的耳朵听一听,小猫叫了几声。那么这个数字就是密码。(2)苹果引出6;(数一数)师:请小朋友认真看好图片,数一数掉了几个苹果?那么这个答案就是密码。(3)城堡引出7;(看一看)师:用放大镜找一找,这个隐形的密码是几?小结:我们刚刚找到了三个数5、6、7就是这把锁的密码了。3.给数字排序,输入正确密码;按得到数字的顺序,把5、6、7排好队输入密码框。4.幼儿操作《数一数》数一数,将森林里的小动物找出来,并将对应的点数画在旁边的框中。(提醒幼儿找小动物的方法)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找一找,森林里有几个小动物。5.讲评幼儿作业;师:请小朋友一起看着老师这里的图片,数一数小动物到底有几只。请没找对的小朋友游戏结束后再改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形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标记选择相应的图形。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活动准备:

  1、颜色标记、大小标记、形状标记卡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班名字里面有“瑶”字的小朋友有哪些,请站起来!

  我们班名字里面有“梦瑶”的小朋友有哪些,请站起来!

  那我们班名字叫“徐梦瑶”的小朋友是谁,请站起来!

  教师小结:当老师叫出名字中的一个“瑶”字时,有5个小朋友站起来,因为他们的名字里面有这个瑶字,当老师叫出名字中的两个字“梦瑶”时,有3个小朋友站起来了,当老师叫出三个字“徐梦瑶”时,只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了。是不是很神奇呢,下面,我们跟图形宝宝也来做做好玩的游戏哦!

  二、看标记找图形

  事先准备好若干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图形卡片,分发给孩子们。

  师:(出示一个标记,如红色标记)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找一找哪些图形可以用这个标记来表示?幼儿找出相应的图形并举在手里,哇,有好多哦!(再进行几次)

  师:现在老师要出示两个标记,如:红色、圆形的标记,你们找一找,哪些图形可以用这两个来表示?幼儿找相应的图形并举在手里,诶,比刚才少了好多哦。(再更换其他标记试一试)

  师:现在老师要用三个标记了,如:大的、红色的、圆形的标记,找一下,哪些图形可以用这组标记来表示,请小朋友们找到后举在手里。(能找到的只有一个了)

  教师小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和刚才老师找名字好像,老师出示一个标记时,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图形,老师出示两个标记时,能找出的图形要少一些了,老师找出三个标记时,可以被找出的图形只有一个了。这说明我们给出的`图形标记越少,只是确定图形的某一个特征时,能找出的对应的图形最多,我们给出的图形标记越多,图形的特征就越具体明确,能找出的对应的图形就越少。

  三、幼儿操作练习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几组标记,你们来帮它找出相应的图形吧。

  找好后,请你把它贴到标记下面,并且说一说,你找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师:老师给每张桌子发一组图形标记卡,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出相应的图形吧!

  师:小朋友找好了,请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的活动是看标记找图形,现在小朋友明白没有,我们给出的图形标记越少,只是确定图形的某一个特征时,能找出的对应的图形最多,我们给出的图形标记越多,图形的特征就越具体明确,能找出的对应的图形就越来越少了。

  四、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实物数量,培养对应比较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5种动物玩具(猫、狗、鸡、鸭、羊),每种动物1-5只不等,5座积木搭成的小房子,门前有相应数量的'食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参观布置好的动物园,要求幼儿仔细看,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只?

  2、点数房子,看看房子有几座,把小动物送回自己的家,再点清每家的动物有几只,看看房前的食物是否刚好每只动物一份。

  3、游戏“学动物叫”。小朋友当饲养员,检查动物和食物是否一样多,对了就学动物叫,叫的次数要和动物的数量一样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8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4套,字卡:重→轻、高→矮、大→小,

  3、数字1-10的贴纸4套、记录卡4张。

  4、幼儿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动物。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师:咦,这是什么?这个桃子看上去怎么样?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

  师:你们想吃吗?动物们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大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可是,该让谁先吃呢?

  二、按动物的特征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长颈鹿说:“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师:小朋友,你知道应该怎样比高矮吗?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

  (观察图片、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等。)

  师: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让我们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原来,比高矮是长颈鹿的个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师:长颈鹿正想吃桃子时,鳄鱼长大嘴巴喊不行。他会提出比什么?

  师: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课件演示动物比嘴巴的大小。

  请幼儿看图根据动物嘴巴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动物排队。

  3、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鳄鱼正想吃桃子时,犀牛不服气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师:那体重怎么称啊?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称体重的。

  引导幼儿理解跷跷板的原理。

  师:于是,犀牛搬来许多石头,有几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集体点数10)

  师:看,其他动物也在用翘翘板称体重呢,它们又有多重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记录表,请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数一数、记一记,最后根据石头的数量,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这些动物朋友排序。

  (2)幼儿数石头记录,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排序的结果

  (4)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出示轻重排序图)

  集体看排序图讲述。

  四、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虫的话。

  师(出示排序图):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2、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五、品尝桃子

  师:看来,毛毛虫说得很有道理。听了毛毛虫的话,小动物们决定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味的桃子。“啊呜,啊呜,桃子真好吃呀!”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数量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用“一样多”“都是×个”等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5以内的数。

  材料准备:课件,分类盒,数量是1--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复习5以内的数。

  (1)出示米奇乐园,引导幼儿点数米奇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复习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语:今天米奇要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游乐场,参观完了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游乐设施,数一数有几个,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2)引导幼儿数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游戏“数一数,分一分”,学习按数量分类。

  (1)出示课件,分类盒以及数量3和5的气球、玩具、糖果的卡片,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引导语:这里有两个小盒子,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分享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

  引导幼儿用“我把都是×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3个××和3个××一样多,放在起”来表述。

  3.幼儿分组活动,巩固按数量分类。

  第一组:操作“连一连”,请幼儿把数量相同的水果连起来。

  第二组:操作“分一分”,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第三组:操作“涂一涂”,请幼儿将数量相同的物品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每个幼儿佩戴数量1--5的实物卡片,请幼儿随音乐歌唱,音乐停止后,找到与自己数相同的幼儿手拉手。

  (2)幼儿交换卡片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1.数学区投放分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继续玩按照物体的数量分类;投放幼儿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将相同人数的照片放在一起,并插上相应的数字卡玩“制作相册”游戏。

  2.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说说数量一样多的是哪些东西。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1

  一、设计意图:

  在美工区活动“剪窗花”时,幼儿随意就折出了各种图形来剪,发现正方形一折二变成了三角形……并且对数学区的图形游戏也特别感兴趣,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去寻找周围环境中有各种图形的东西,我就设计了《图形找朋友》这堂课。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已认识的几何图形,寻找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图形。

  2、逐步养成关注周围环境的态度,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三、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6个,钟的小卡片,表格、黑板、布头。

  学具:人手一份表格,白纸,记号笔,操作材料、浆糊、小夹子、钉子、版面。

  四、活动流程:

  给图形找朋友,发现问题——根据表格里出现的问题,讨论交流——继续探索,寻找更多的图形,再次记录

  五、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找朋友,发现问题。

  1、小朋友,想想看这里面可能会是什么?想看吗?

  (分析:这与原有经验想联系,了解幼儿图形掌握情况,带有神秘僖僖的语气,使幼儿特别想知道。

  幼儿情况: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椭圆形。)

  2、有这么多图形娃娃,我们用眼睛看一看,教室里有图形的的东西吗?

  (分析:引导幼儿去发现教室里图形的东西,让幼儿去关注周围环境。

  幼儿情况:幼儿说到了正方形的东西是电视机、钟……长方形的东西是窗户、门……)

  3、刚才小朋友找到了窗户,它是谁的好朋友?我们把它画在那里?出示表格,我们帮长方形找到了好朋友窗,就画在长方形的后面,正方形的好朋友钟呢?老师应该把钟画在哪里?咦,这儿刚巧有只钟,贴上去。

  (分析:出示表格,长方形的好朋友画下来是示范引导,正方形的.好朋友贴出来其实是预设的,幼儿就明白了原来不但可以画,还可以用标记贴。因为新中班的孩子有的会帮图形找朋友,就是不会记录。)

  4、哎呀,这些图形都想找朋友,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

  (分析:激发幼儿帮助图形找朋友的兴趣,让幼儿跃跃欲试。

  幼儿情况: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好。)

  5、找到了就画在他旁边。如果不会画,可以把小图片贴上去。等会儿告诉大家,你帮什么图形找到了朋友?他的朋友是谁?

  (分析:我用着重、稍满的语气说,幼儿明白该做什么事?就会有目的地去完成任务。

  幼儿情况:有的幼儿已急不可待地想去拿笔和纸做了。)

  6、幼儿自由探索,个别指导。

  (幼儿情况:如果有的幼儿做着不动,说:快去找朋友。有的幼儿找到了就急着对老师说,那就让他们再去找找,还有很多。可以把先好的贴在版面上,互相说说,或者坐下来找个好朋友说说。等到差不多了,就先告诉还没完成的小朋友:“快画下来,马上要介绍了。)

  二、根据表格里出现的问题,讨论交流。

  1、坐到赵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呀!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图形朋友,真了不起!

  (分析:先是对幼儿劳动的肯定,表扬他们,便于集中起来交流。幼儿都等着老师看他的表格。)

  2、把小朋友找到的6个图形的好朋友是谁?由点到面地做讲评。

  (分析:这时尽量关注到每个幼儿,如有看不出的,也可做讲评,看情况而定。)

  3、刚才赵老师找到了椅子,我们都来看一下,他是什么图形的好朋友?

  (分析:老师特意抛出一个问题,幼儿思考了:他到底是什么图形的好朋友?

  幼儿情况:一种是孩子发现了,就让他们上来说;另一种老师引导:奥,椅子原来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好朋友,可以记在正方形后面,也可以记在长方形后面,我明白了,谢谢你们。)

  三、继续探索,寻找更多的图形,再次记录。

  1、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图形的好朋友,而且想办法自己记录下来,图形娃娃说:谢谢你们!开心吗?祝贺你们!

  (分析:渲染一种开心的气氛,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幼儿情况:他们很开心,高兴的拍起小手。)

  2、我们幼儿园其他地方也藏着图形的好朋友,我们外面找找看,发现了马上记录下来。拿好纸和笔出发!

  (分析:拓宽幼儿的空间,延续下一次活动,不是一堂课结束,而是又一个活动的开始,幼儿带着问题离开了教室。)

  (分析:整个活动,由于都是通过孩子们自己在做做玩玩、商量讨论中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给他们以宽松地气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想办法,去获得知识。去寻找周围环境中有各种图形的东西,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到教室,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心里想着更多的问题。)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2

  课程分析:

  《指南》中指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为了让幼儿能从生活经验入手,结合游戏更好的习得关于序数和方位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我结合班级幼儿喜欢捉迷藏的游戏,开展了此次综合活动《躲猫猫》,引导幼儿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以及神情,发现画面中不同之处;活动起先观察记忆的是一个动物的位置,逐个动物的位置,然后观察动物的动作变化,最后请孩子关注的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动物脸上细微表情的变化,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最终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尝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格子中动物的位置。

  2、能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之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躲猫猫》

  2、学具:动物图卡、楼房图片人手一份。

  3、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语言导入

  看,董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书的名字叫《躲猫猫》。“躲猫猫”这个游戏我们玩过吗?是怎么玩的?

  2、今天我们就请书中的部分动物来和我们做这个游戏,来了几个动物朋友?

  (出示PPT一,幼儿数数,教师验证)

  二、认识动物,表达位置

  1、这9个小动物都是邻居,住在同一幢楼房里。提问:这幢房子有几楼,每楼有几间?(出示PPT二)

  2、说说自己认识的小动物在几楼的第几间房子里?

  ? ? 3、最中间住着谁?小兔的.楼上是谁?小袋鼠住在几零几?101住着谁?

  三、运用游戏,发现不同

  1、游戏“躲猫猫”

  提问:如果小动物躲起来,你们能找到吗?

  出示PPT三,提问躲起来了?(引导幼儿用301的小狗躲起来了)

  2.出示PPT四: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谁躲起来了?

  3、谁转过身背对我们了?你怎么知道是它?

  4.转过身去3个动物(狮子、老虎、袋鼠)要求用“202的狮子转过去了”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环节思考:通过让幼儿蒙上眼睛玩“躲猫猫”的游戏,利于孩子们感知动物位置,既增加了游戏氛围又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另一番趣味。)

  四、记忆位置,回忆摆放

  1、集体记忆:如果他们全都藏起来,你还能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这儿为什么有四只眼睛啊?

  2、幼儿操作:将动物按照原来的位置摆放在房子上。

  (环节思考:通过集体记忆和操作活动,帮助孩子回忆动物的具体位置,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迁移经验,拓展活动??

  1.巩固记忆,寻找不一样的小动物。

  2.出示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中继续寻找其他9个小动物的秘密。

  3.去找小袋鼠,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游戏的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力目标: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3、知识目标: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积累计数的经验。

  活动重点:

  在玩色子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计数方法。

  活动难点:

  在目测数群时,能接着往下数。

  活动过程:

  1、色子热身。

  师:快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色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色子的?(麻将里、游戏图里)老师还做了一个大色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每个面上都分别有几个点子?(一、二、三……六)

  (1)看一个色子的点子做身体动作:色子上有这么多的点子,我们一起来看着色子上的点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好吗?

  (2)看二个色子的点子学动物叫声: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的呢!(出示2个色子)这又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叫一叫。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观察色子,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一个色子及两个色子上的点子数进行数数。同时运用看色子上的点子数作出相应的回应,既能巩固对数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也能激发幼儿计数的乐趣。

  2、色子大碰撞。

  (1)自主玩色子。

  师:那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数数方法呢?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两颗色子,我们一起玩一玩、点一点。(教师观察,及时发现幼儿不一样的数数方法。)师:你掷的是几,你是怎样数的?(请幼儿找出相应的点卡进行数数)。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自主玩色子,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计数过程中的差异资源。及时地捕捉到幼儿的有效资源,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提升计数的能力。

  (2)师生合作玩色子。

  师:老师的大色子与小朋友的小色子进行碰撞。目测老师的色子点数是几,接着数自己的点子。(先请一位进行示范,再集体练习)。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试了一下这种新的方法,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目测数群"。原来,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数,我们还有好多种更多更快的方法。

  (3)生生合作玩色子。

  师:两位幼儿的色子自由碰撞,目测对面小朋友的点子,再接着数自己的,说出总数。

  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游戏,巩固运用"目测数群"的计数方法,拓展幼儿计数的经验,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游戏"谁先拿到小红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用色子来做一个"谁先拿到小红花"游戏。

  规则:(每组一张方格图)每4个小朋友一组每人每次掷一个色子,我们用最快最好的办法数一数,一起在图纸上跳一跳,看哪组先拿到小红花。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由两人合作到四人合作玩色子,随着色子数的增多,点子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进行计数,体验合作计数的乐趣。

  4、活动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色子做了好多有趣的游戏,我们还学会了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计数的方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又快又好的方法来计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时的特别和有趣,喜欢参与规律排序的活动,发现规律。

  2、乐意参加绘本阅读活动,学习按照ABC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操作材料、各色夹子(红黄蓝)、磁性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故事导入课题,引出ABC规律)

  嘟嘟是个小精灵,蜈蚣叔叔住在嘟嘟家的隔壁,他是村里有名的帅哥,出门时一定要穿上各种颜色的袜子。嘟嘟有好多天没有看到蜈蚣叔叔了,就到蜈蚣叔叔家一看,原来蜈蚣叔叔生病了,嘟嘟说:“蜈蚣叔叔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你吗?”“一会有客人来你能帮我穿上袜子吗?”“好的`!”嘟嘟连忙答应,“我的袜子都放在柜子里呢?”嘟嘟拉开柜子一看,发现好多好多袜子,它们整整齐齐的放在柜子里。蜈蚣叔叔说:“我穿袜子的方式很特别呀!”“怎么特别呢?”你先帮我穿红袜子,再穿蓝袜子,然后穿上粉袜子。嘟嘟就按照蜈蚣叔叔说的顺序,先帮他穿上红袜子,再穿蓝袜子,然后穿粉袜子。还有很多脚没有穿,该怎么办?“你按前面的顺序穿下去就好啦。”

  1、为什么说蜈蚣先生是帅哥?

  2、好几天没看见蜈蚣叔叔了,它怎么了?

  3、柜子里的袜子都是什么样的? (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

  二、尝试排序

  1、引导幼儿找出蜈蚣叔叔穿袜子的规律,帮助蜈蚣叔叔把袜子全部穿好。

  (1)嘟嘟看到这么多袜子心想:该怎么穿呢?

  (2)“星期一的时候我要用这三种颜色的袜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穿起来。孩子们快帮帮我穿穿好吧!”

  (3)你们知道吗?星期二的时候我又喜欢这样穿呢!(出现递增排序,递减排序)

  提问:星期二蜈蚣叔叔按什么规律穿呢?

  (4)星期三蜈蚣叔叔又换一种穿法?这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让幼儿尝试进行其他的ABC排列规律。

  三、经验迁移

  1、蜈蚣叔叔喜欢有规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找找我们周围那些东西也是有规律的呢?

  2、按规律排队。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5

  设计意图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学形式、操作材料的适当改变能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勃勃生机。为此,我们设计了以带幼儿去春游为主线的数学游戏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8以内的数量和按数量多少排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乐意参加数学操作活动,能仔细观察,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数量为1~8的实物卡两套;小羊头饰;智慧棒。

  学具准备:第一组:数量为1~8的水果卡片6套:第二组:瓢虫排序材料6套;第三组:数字接龙材料6套。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听《郊游》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可美了,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2.集体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排序。

  (1)师:我们排好队就可以出发啦!你们看,这儿有什么呀?(红、黄、绿旗子各一面)请小朋友看看手上贴的是什么颜色标记?请你站到相同颜色的'旗子后面,开始!

  (2)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知自己卡片上点子的数量)说说你是哪个队的几号队员。(按序排队)

  (3)请小朋友看手上的点子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

  3.设置情境,帮助小羊。

  (1)师:小羊,你为什么哭呀?

  小羊:大灰狼给我出了一道排队的题目,说如果我不会做就来吃掉我,你们能帮助我吗?

  (2)展示操作单,集体帮助小羊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面有哪些水果?它们是怎样排的?一个菠萝后面跟几个水果呢?为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并给水果排队)

  (3)和小羊道别,继续前进。

  4.来到智慧屋。

  师:咦,那儿有一所智慧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智慧姐姐接待小朋友,介绍小组活动名称及要求:

  第一组:给水果宝宝排队(先看红旗插在盒子的哪里,然后按数量的多少给水果宝宝排队。)

  第二组:给瓢虫宝宝排队(先看看瓢虫身上分别有几个点子,然后从五角星开始按顺序给瓢虫宝宝排队。)

  第三组:给数字宝宝排队(先看好火车头的位置,然后在车厢上按数字大小的顺序排队。)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在智慧屋里玩了三种排队的游戏,很多小朋友都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的。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样排,我们还可以怎么排呢?如果你想到其他的好方法再来告诉我们大家,好吗?

  (4)智慧姐姐送礼物。

  5.郊游结束。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07-03

对称中班数学活动教案08-25

比轻重数学中班活动教案03-26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梯形02-27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买菜01-25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教案12-31

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09-30

中班数学活动《找朋友》教案08-25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数字01-04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数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