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16 18:02:0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复习角的计算。

  2.通过对一些特殊角的计算和探索,为以后有关角的性质作铺垫。

  3.小组合作,通过验证得到相等的角,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找到相等的角。

  能从平面图形中找出相等的角。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我们复习了角,并求了角的度数,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练习

  已知∠COB=90°∠COD=38°,求:∠AOD=?

  生1:∠AOD=∠AOB-∠COB-∠COD

  =180°-90°-38°

  =52°

  生2:∠AOD=∠AOC-∠COD

  =90°-38°

  =52°

  师:为什么∠AOC=90°?

  因为∠AOB是一个平角,∠COB是一个直角,所以∠AOC必定也是一个直角。

  ∠COB和∠AOC都是90°的角,它们是一组相等的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相等的角。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几个角?在这四个角中有什么小秘密吗?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得到的角分别为∠1,∠2,∠3,∠4,如果∠1=30°,∠2,∠3,∠4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能马上知道度数了,为什么?

  ∠3是不是等于∠1的度数呢?能不能用我们已有的本领去想想办法能证明呢?四人小组讨论。

  生1:解: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

  因为∠2+∠3=180°,

  所以∠3=180°—150°=30°。

  生2:解:因为∠1+∠4=180°,

  所以∠4=180°—30°=150°,

  因为∠4+∠3=180°,

  所以∠3=180°—150°=30°。

  小结:有的同学先利用平角求出了∠2的度数,再根据∠2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也有的同学是先利用平角求出了∠4的度数,再根据∠4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不管从什么角度去思考,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3=30°。

  师:在你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3:(∠2和∠4也是一组相等的角。)

  跟进练习

  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两组相等的角,这个结论是否带有普遍性呢,还是仅仅是偶然?下面我们把这一题的条件做些变化,请你再一次通过计算,看看是否存在两组相等的角?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2=145°,请你通过计算验证一下∠1和∠3,∠2和∠4是否是两组相等的角。

  学生独立练习。

  生:(略)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必能形成两组相等的角。

  探究二

  生:解:因为∠1+∠2=90°,

  所以∠1=90°—60°=30°,

  因为∠2+∠3=90°,

  所以∠3=90°—60°=30°,

  ∠1=∠3=30°。

  师:如果∠2=65°,∠1与∠3还相等吗?

  生:因为∠1+∠2=90°,∠2+∠3=90°,

  ∠1和∠3都等于90°—∠2=25°,

  所以∠1=∠3。无论∠2等于几度,

  在这题中∠1和∠3的度数都是相等的。

  跟进练习

  两人一组动手操作,用两把一样的三角尺摆一摆相等的角,对你的同桌说说理由。学生操作演示。

  小结:要摆出一组相等的角,我们首先要找到三角尺中两个一样大小的角,将这两个角部分叠放,没有重叠的部分所形成的两个小角它们必定是一组相等的角。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生1:∠1 = ∠3

  生2:∠2 = ∠4

  练习二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生:∠2 = ∠3

  练习三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为什么第三幅图中没有相等的角呢?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找了图形中相等的角,知道了当两条直线相交时会形成两组相等的角;还知道了将两个相等的角部分叠放在一起时,没有重叠的部分所形成的角也是一组相等的角。

  课后习题

  五、课后练习

  在你的生活周围有没有相等的角,请你找一找,并向你的伙伴们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认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害怕

  师:观察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天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出现作准备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打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解说: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非常好,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该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主意!下面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打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解说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谢谢你的交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我刚才注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展开了一部分,(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明!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展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非常规范,请回

  师:我们刚才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示: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才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示,一锐角不能量)老师也注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认识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非常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规范,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如果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猜测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部分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才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根据角的哪一部分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

  师:好方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打开,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观察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别?(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讨论一下。

  师:大部分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量角时注意到了什么?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生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想不想亲自量一量?(想)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这张练习纸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练习卡上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开口不同,边长不同)开始!

  学生开始测量

  师:都测量好了?谁来交流一下测量结果?

  生:这个直角是90°,这个钝角是130°,这个锐角是60°这个平角是180°,这个周角是360°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个钝角的测量过程

  生:把量角器转一下,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所以是130°

  师:你能再演示一下这个周角的测量过程吗?

  生:转半圈是180°,它转了一圈就是两个180°,也就是360°

  师: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等于四个直角(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师:谢谢你聪明的小伙子

  师:回忆一下刚才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步骤?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师补充板书)

  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测量角时,就应该注意到这几点(指板书),也就是: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7、画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量角器除了量角还可以画角呢!想试一下吗?(想)请尝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生尝试画角

  师:谁上台来交流一下?你能把你的画角过程演示一遍,画一个40°角吗?

  生:我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在40°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连起来

  师:操作非常规范

  师:我们一起回顾刚才的画角的过程(课件)

  首先确定角的顶点,它与谁对齐?

  接着确定角的其中一条边,它与谁对齐?

  然后确定角的另一条边

  最后把顶点与这一点相连,我们画的这个角就是一个40°的角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出色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训练

  师:最后有几个问题需要在课下认真研究一下用这个坏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资源简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观察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右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有相对丰富的经验。本节课主要观察由4—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体会所观察到的对象的空间特征。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

  总体设计意图:

  空间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本节课我按照“导入——探索——迁移——应用”的顺序进行设计。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以灵活多样的问题方式,启发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观察物体,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从正面、上面、右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联系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和想象的活动过程,探寻不同的摆法,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设计:

  一、旧知铺垫,揭示课题。

  出示3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叙述:你能动手摆出这个图形吗?

  学生动手摆出图形。

  叙述:请同学说说怎样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的物体。(学生演示,板书:正对平视)

  叙述:我们已经会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简单的物体,今天,我们继续观察物体,看看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有了怎样的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1、教学例题

  自学指导

  (1)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如右图的物体。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形状?先和同桌说说,再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3)如果再添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前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谁来说说看,你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摆法,(适时表扬表现特出的学生。)

  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借助教具、学具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对着原来的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任意添加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动手观察、操作、交流想法,亲身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经验,体验学习的兴趣,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空间转换的经验,发展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2、教学“试一试”。

  叙述:如果从上面看到的是,,这4个正方体应该怎样摆?先摆一摆,再看一看。

  学生操作后观察,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

  提问:添一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对着原来的物体的上面任意添加一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拼摆,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也就是摆成了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物体中也能看到相同的视图。

  【设计意图:积累辨认物体平面视图的经验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中教师主动参与操作、研讨活动中去,不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引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先摆一摆,再画一画。

  组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同时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

  从前面看到的是

  从右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3、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想一想从前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吗?右面和上面呢?

  4、添一个正方体,使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____种摆放的方法。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所以有层次、针对地安排学生练习,体现的尤为重要。】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叙述: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在生活中,不仅要爱观察,还要会观察。

  【课堂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认清规律的本质、理清所学规律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学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对平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学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

  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2、教学难点: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2、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1、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八单元:总复习

  1、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2、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可能性、方向与位臵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用酸律”。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臵”。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臵,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臵。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3、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年至20xx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分别画出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画出复式统计图。

  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单元分析

  教学使用计算器的主要目的,一是进行较大数的计算,二是用于探索一些和计算有关的规律。苏教版教材在整数四则计算(口算、笔算、估算)和混合运算的教学结束后,适时安排使用计算器的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目的。

  本单元的计算内容分三段安排,依次是初步了解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探索规律的内容结合使用计算器进行一步计算和两步混合运算分散安排。在单元结束时,有一次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

  1? 让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计算器在生活中已经比较普及,很多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教材结合两张购物的照片,让学生知道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激发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兴趣。

  学生拿到计算器都急于玩一玩,也急于告诉同伴自己对计算器的一些了解。教材在简单介绍计算器上的显示器和键盘之后,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通过玩,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键。首先是找到开机和关机的键,试一试怎样开机、怎样关机。再摸摸、按按其他的键,并相互交流各人初步知道了哪些键,有什么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里,着重认识0~9共十个数字键,+、-、、四个运算键以及让计算器显示得数的等号键。学生了解这些键的功能后,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

  2? 由易到难,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00页的例题和试一试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例题中的38+27和30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这里选择较小的数有三个原因,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不容易输错数字;二是这些题都能口算,可以验证计算器计算的得数是正确的,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三是能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省力。想想做做里有较大数的四则计算,包括学生以前没有进行的四位数加、减计算,三位数乘两、三位数,多位数除以三位数等。通过这些计算练习,能够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102页例题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器功能不完全相同,有些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有些计算器不能识别。例题立足于使用没有识别运算顺序功能的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指导学生按运算顺序在计算器上分步计算。第一步先算式题中的乘法,并把积记录下来;第二步再按清除键消去计算器上前面的积后,计算式题里的减法,得到最后的结果。至于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安排在试一试里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对于能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教材通过第102页的底注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直接按键,不必按运算顺序按键。

  3? 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教材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多成组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同组算式中的规律。如第101页第4题: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 11111=

  = 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现规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历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

  发现的规律可以在交流中讲出来,也可以通过接着再写几个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表现出来。如果让学生讲述发现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大致说对了就可以,并且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在上面的一组算式里,要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 各道题的乘数分别是1(一个1)、11(两个1)、111(三个一)、1111(四个一)、11111(五个1),依次增加一个1,所以下一道算式应该是111111(六个一)相乘。(2)各道题的积依次是一位数、三位数、五位数、七位数,接下去的算式的积应该是九位数和十一位数。(3) 各个积的最中间的一个数字依次是1、2、3、4,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一个数字肯定是5、6。(4)从第二个算式起,积的最中间数字的左右两边分别是1和1、12和21、123和321,左右两边的数字是对称的,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数字左右两边肯定是1234和4321、12345和54321。同一种规律也可以不同的表达,如1234321的前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1、2、3、4,逐位多1,后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3、2、1,逐位少1。

  4? 通过推算,体会一亿有多大。

  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里的'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三个栏目有相同的学习方法,都是从较小的、能操作的、易理解的数量开始,通过一步一步推算,得出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1亿粒大米的重量。在具体情境和推算活动中体会1亿有多大,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算是在表格里进行的,练习簿的本数、小朋友的人数、大米的粒数的末尾每次添上一个0,相应的时间秒数、长度米数、重量克数也同时在末尾添上一个0。学生进行这样的推算并不困难,只要细心些,不漏写或多写0就可以了。如果把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一边推算,同时读一读写出来的数,能减少错误。

  完成推算以后,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把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秒数换算成大约是3年时间,把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换算成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把13亿粒大米的克数换算成可供一个人吃大约223年。通过这些换算,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体会就丰富了、具体了。如果有学生在进行14000000040000000的计算时,想到把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去掉相同个数的0也是可以的。这个知识本册教材的前面已有安排,如42和4020的商相同,408和40080都商

  总之,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不单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在小学阶段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初步学习了三个运算定律后,当学生碰到“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此类题时,错误就更多了。究其原因,因为这类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题,学生必须要透彻理解简算的原理,完全把握简算的本质,既不能把可以简算的题轻易忽略了简算,也不能把无法简算的题错误地进行简算。经过整理归类,我发现学生简便运算主要是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

  如:18×101=18×100×1=1800

  125×48=125×(40+8)=125×40+8=5008

  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

  101×52=(100+1)×(50+2)=100×50+1×2=5002

  25×64×125=25×(60+4)×125=25×60+4×125=20xx

  这些错误的发生,说明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两条运算定律产生了混淆。这是由于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近,致使一些学生造成知觉上的错误。

  四、我的思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都是从“数”的角度来帮孩子加强理解,这对于孩子是有用处的。也有很多老师提出要加强练习,这样的做法也是有用处的。“练习不等同于重复”,练习不等于简单机械的重复操练,而是要敏锐发现学生学习的节点,分析成因,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在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孩子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使他们由最初的迷茫发展至现在的茅塞顿开,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结合律、分配律的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借用数学模型(点子图)帮助学生区分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特征。(结合律是拆数等分成相同的几组,所以连乘,分配律是不等分分成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

  3.通过回顾错题的练习,让学生自觉用点子图帮助找错误原因,以提高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用数学模型(电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知识的本质特征,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使用这两种定律。

  难点:正确认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区分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

  (一)创设情境,引出点子图

  1.光明学校要组织一些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入场式表演,同学们要站成这样的队形(PPT出示人站成的图形15×18),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算式?

  (15×18)

  2.如果用一个黑点来代表一名学生,站好的队形就成了这样的方阵(PPT出示点子图15×18)。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生活中的方阵计算一共要多少名学生,转化为点子图求一共有多少个点,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展示算法多样化

  1.学生四人一小组,看哪个小组能用尽量多的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巧算,并结合点子图把算式里的想法在点子图里圈一圈,一种方法用1张图,用彩笔圈点子图,圈的时候先要想好了再圈。四人一组,讨论操作。

  2.汇报

  (预设)15×18=15×9×2

  15×18=15×6×3

  15×18=15×(10+8)=15×10+15×8

  15×18=15×(20-2)=15×20-15×2

  15×18=5×18×3

  15×18=(10+5)×18=10×18+5×18

  15×18=(20-5)×18=20×18-5×18

  学生分别把7种解法的点子图做个说明。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之后进行的,一方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展示算法多样化。

  (三)分类,观察分析点子图及算式,找到两种定律的本质区别

  1.分类

  学生尝试把这些方法分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2.找到结合律的特点:因为等分成几组,所以连乘

  观察结合律的点子图分析其特点。

  学生举例说明:15×18=15×2×9

  15×18=15×6×3

  15×18=5×18×3

  3.找到分配律的特点:因为不等分,分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

  观察分配律的点子图分析其特点。

  学生举例说明:15×18=15×(10+8)=15×10+15×8

  15×18=15×(20-2)=15×20-15×2

  15×18=(20-5)×18=20×18-5×18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了解学生观察算式的角度,分类一共有两种情况:按方法分成结合律(点子图的特点“等分”)和分配律(点子图的特点“不等分”);按拆18和拆15分类。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观察“等分”成几组只能连乘;不等分,分几个不同的块,所以乘加或者乘减。从而找到结合律和分配律最本质的区别。

  (四)概括: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要时刻想着点子图

  PPT出示:

  总结:看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脑子里得想着点子图,是等分成几组,还是不等分分成几块,如果等分成几组就得连乘,不等分分成几块就得乘加或者乘减。看来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做法。点子图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找到了结合律和分配律最本质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拆数,让学生掌握在做相关类型题的时候看着拆数的不同,头脑中要结合点子图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拆分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二、回顾错题,利用点子图分析错误原因

  回顾过去的学习出现过的错误利用点子图进行分析

  (PPT:错题1)125×48=125×40×8

  (PPT:错题2)如:125×48=125×(40+8)=125×40+8

  设计意图:用探究到的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本质区别,结合点子图说明错误原因,使学生加深对本质区别的理解。

  三、拓展练习

  8×12+4×36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总结:今天我们借助图来帮助我们研究数的问题,其实不光是点子图,还有其它图形也能帮助研究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下次在碰到有关数的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的图形朋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直。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摆小棒活动。

  请大家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2.思考。

  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相交。

  3.板书。

  平行和相交。

  二、学习新知。

  1.摆一摆,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

  观察,这么多相交的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比较垂直与相交。

  同桌讨论:垂直与相交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摆出垂直的图形。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它们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思考,通过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线吗?

  让学生尝试折一折,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动要求:拿出一张正方形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线,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吗?

  5.我说你摆。

  完成书本第22页第1题。

  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6.学习画垂线。

  提问: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吗?

  学习自己尝试画垂直线。

  展示汇报交流:为什么这样画?说说这样画的原因?

  小结: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标出一点,画过这一点的垂线。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边说边演示。

  同桌操作:直线外一点画互相垂直的线。反馈交流。

  三、巩固练习。

  书本上第23页小实验。

  提问:去河边,怎么走最近呢?

  小组合作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师提问:从O点到直线AB有多少种可能。

  比较:在这么多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条是最近的?为什么?

  四、小结

  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引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

  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统计中,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但是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只能代表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和平均分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

  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从孩子们喜欢的拍球(乒乓球)游戏入手,把全班同学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比赛,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比赛的规则,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孩子自己想出的比赛方法,能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学生可能会想出选代表来参赛,我们先在男、女生中各选择一名代表来参赛,此时,在规定的10秒时间内决出胜负,哪一个队获胜了,老师就想方设法去激将另一只代表队,逼着他们再去添加补充比赛规则,如:两队再各增加3名队员来比一比拍球总数谁更多?如果哪一个队获胜了,老师就乘机去安慰弱者,加入到弱者队,这样弱者队拍球总数就会增加,就可能会反败为胜。这样另一队就会觉得比赛不公平,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人多的队拍球总数就可能会多。矛盾就这样又一次的被激化了,孩子们就会在比两队的总数不公平的时候慢慢地想到比两队的'平均数。这时,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就会被很自然的引出来了。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既然可以决出两队的胜负,那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求出他们两队各自的平均数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一起来探究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在小组合作之前,告知学生可以借助老师准备的学习单。学习单上有条形统计图,可引导学生先画出条形统计图,再去想办法求每队的平均数。通过小组合作中同学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同伴的成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求出来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这个平均数代表什么呢?我们该怎么认识理解这个数?我们求出来的平均数和这组数据中的数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4个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积极的思考,从而得出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会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会在他们中间。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平均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我会将平均数和我们在之前学习除法运算时所学到的平均分进行对比教学,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来例举生活中那些时候会用到平均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通过“小明过河会有危险吗”、“少儿歌手比赛算平均分”、“打把游戏”的生活情境问题,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碰撞,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考虑数学因素的同时,更要全面分析、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和判断。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不一样多移多补少一样多524=13先求和再均分:总量总分数=平均数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五、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

  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量角。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

  (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

  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

  (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

  (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お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图中的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点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教材“练习七”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教材“练习七”第3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七”第4题。

  (1)量出图中4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2)∠1与∠3有什么关系?∠2与∠4呢?

  (3)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动手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角的大小的实质问题,培养认真、细致和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也激发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课题: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调查、计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表。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反映出的数据关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与同伴交流思想。

  5.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知识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关系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小桶、小红旗、旗座、玻璃珠

  教学过程:

  (课前交待插红旗的个人成功体验与小组团结协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巩固统计认识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入课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生答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动物园里正准备给一位小朋友过生日。他是谁啊?(直接入课)

  这么多的客人,他们正给大象胖胖唱生日歌呢。我们也一起来吧!(一起唱生日歌)。(营造气氛)

  2、统计客人数量,完成统计表

  让我们找找,都来了那些客人?(学生指出,老师点出来形成象形统计图)

  数一数各有多少?师课件填表。

  3、问题与解决

  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提出问题,再解决。

  二、摸珠子事例,教学可能性大小

  1、介绍游戏做法

  (投影仪投影)游戏方法;游戏规则。

  裁评方法:做得又好又快。

  2、小组玩并做好统计,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巩固统计图的'记录方法

  3、结果分析,导出结论

  请一小组代表发言:根据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次数最多?)再看实物论证。

  再次发言,引导形成结论意识。

  小组同学根据图表,推测哪种颜色球的多少,再实证。

  三、水果事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提出问题

  老师有一个水果店,卖了这几种水果(课件出示)。

  你喜欢吃那些水果?生答

  好的!大家到时来的时候,老师请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把你们喜欢吃的水果都记下来?

  2、学生调查

  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格。

  3、学生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根据你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现在生意特好!我呢,就想再进一点水果?你认为现在可以去进点什么水果才是最好卖的?

  四、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统计呢?

  班上的同学,看一看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统计学校的老师,知道学校是男老师多还是女老师多!

  看看什么东西好卖!(市场调查,进货)

  天气调查,帮助农业生产!

  比多少!

  …

  五、学习情况事例,就地挖掘教材

  1、统计学习情况

  学生清理小红旗的面数,完成数据收集。

  完成统计表(课件)

  2、学生发现

  你可以看出什么?

  3、教师总结

  六、品牌电视事例,课堂延伸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6、例7。

  【教学目标】: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

  难点:确定商是几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

  (1)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2×()<154

  41×()<202

  64×()<186

  72×()<275

  (2)算一算:

  128÷32=

  768÷4=

  158÷31=

  768÷8=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2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2个算式的商是三位数,第4个算式的商是两位数)

  2.说一说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回顾,相互说一说。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怎么计算呢?

  (板书课题: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3.引入:投影出示第83页的主题插图,说一说插图上的内容。(学校开展环保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二、自主探究

  在环保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1.教学例6。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列出算式。

  板书:612÷18=

  (2)先算18除什么数?商几?怎么写?余下的数是多少?接下去该怎样算?

  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a.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b.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c.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2.教学例7。

  (1)出示例7。

  你会算吗?先用31除几?商几?怎么写?余几?点名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10,

  31除10够商1吗?怎么办?

  (在商的个位商0占位)

  (3)如果被除数是930,商的个位是几?算算看。

  (4)学生回答后提问:

  为什么商的个位是0?

  3.练一练:每人各写一道商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算式,同桌交换做一做。

  4.归纳总结计算法则。

  (1)你能说一说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议一议: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不同点:试商的时候一个是试前一位,一个是试前两位。)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

  独立练习,指名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六”第1题。

  小组内分工完成,互相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区别,汇报结果。

  3.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4.教材“练习十六”第3题。

  小组内分工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十六”第4、5题。

  提醒学生回忆:2月、3月、4月每个月各多少天?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吗?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识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了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

  五、活动设计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

  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2的顺序,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环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1、出示例1,呈现研究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

  (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张、6张、8张、10张呢?

  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如果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

  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和最短时间。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

  3、谁来告诉大家你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也可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五、生活回归

  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通过简单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教案12-25

数学上册教案12-2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7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2-14

小学数学上册教案08-26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1-2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5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4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