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11 19:28:2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认识乘法

  教案设计:二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的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第3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例题图,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引

  出示算式: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探究

  1.教学例题。

  教师提问如何列算式?

  用加法算:2+2+2=6

  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训练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 3×2; 5+5+5 5×3; 4+4+4+4 4×4;

  2+2+2+2+2 2×5

  2.想想做做1、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列出算式。

  四、课堂总结。

  作业:2、5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4×2 = 8 或 2×4 = 8

  . .

  . .

  . .

  乘号 乘数乘数 积

  4 × 2读作:“4乘2”, 2 × 4读作:“2乘4”

  教后记:

  第二课时 练习一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能较熟练地写出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图,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

  教师指导,检查。

  2、学生仔细观察图,写出有几个几,并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让学生观察跳绳图,说出有几个几,并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5×4=20 或4×5=20

  3、学生观察,比较是几个几相加,并写出乘法算式。

  3×5=15 5×3=15

  二、重点练习

  1、第5页4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讲解,强调是几个几。

  2、第5页5题

  学生在书上写出算式,指名读一读。

  4×2=8 2×4=8

  6×3=183×6=18

  5×6 6×5

  3、第5页第6题

  教师读题,学生填写,集体订正。

  4、第6页7题

  学生看图,列出算式

  4×2=8

  5、第6页8题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名列式。

  5×3=15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

  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并说出算法

  二、情境创设

  1、出示教材图片

  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随即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教育

  3、活动设计

  活动1——探索算法

  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自己独立思考

  学习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说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活动2——巩固算法

  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

  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小组交流,说出算法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做一做1、2题

  2、练习四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 法:演示法、讲解法

  学 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

  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新授。(17分)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

  (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四、跟踪练习。(8分)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

  五、堂清练习(8分)

  1、比大小,在○填上“>”、“<”或“=”

  18○24 56○46 35○40 78○72

  24○42 69○96 18○81 84○9个一

  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排列顺序

  43 21 38 79 100 880

  > > > > > >

  < < < < < <

  六、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行:十位相同

  列:个位相同

  28○35 48○43 78○87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1课时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2、正如同学们所猜,我这位朋友买的是晚上9时到西安,闹了个小误会,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几个9时?你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会吗?

  3、教师板书:晚上9时 上午9时

  4、师: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方法来区分两个不同的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 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知识网络

  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是前两步:设未知数和列方程。有的同学说解方程的部分不是篇幅很长么,为什么不是关键部分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虽然篇幅很长,但只要注意到符号变化、分配律等基本运算技巧,解的过程是较容易掌握的。相反,前两步篇幅虽然短,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精华和难点却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需要用以体会。

  一般地,设什么量为未知数,最简单明了的想法是设所求为x(复杂的题目有时要采取迂回战术,间接地设未知数),当所求的数较多时,把这些所求的数量用一个或尽量少的未知数表达出来,也是很重要的。

  设完未知数,就要找等量关系,来帮助列出方程。这时需要认真读题,因为许多等量关系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中文有很多字、词、句表达相等的意思,如相等、是、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总和是、与的差是等等,根据这些字句的含义,再加上其中的量用未知数表达出来,就能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列出方程,然后解出未知数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未知数直接参加运算。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设立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而找出等量关系又在于熟练运用数量之间的各种已知条件。掌握了这两点就能正确地列出方程。

  学法指导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依题意确定等量关系,设未知数x;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写出答案。

  (2)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养成多角度审视问题的习惯,增强一题多解的自觉性,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变量较多并且变量关系又容易确定的问题,用方程组求解,过程更清晰。

  经典例题

  例1 某县农机厂金工车间有77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或丙种零件3个。但加工3个甲种零件、1个乙种零件和9个丙种零件才恰好配成一套。问:应安排生产甲、乙、丙种零件各多少人时,才能使生产的三种零件恰好配套。

  思路剖析

  如果直接设生产甲、乙、丙三种零件的人数分别为x人、y人、z人,根据共有77人的条件可以列出方程x+y+z=77,但解起来比较麻烦 如果仔细分析题意,会出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加工甲、乙、丙三种零件的人数为未知数外,还有甲、乙、丙三种零件各自的总件数也未知。而题目中又有关于甲、乙、丙三种零件之间装配时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可以用比例关系表示,而乙种零件件数又在中间起媒介作用。所以如用间接未知数,设已种零件总数为x个,为了配套,甲种、丙种零件件数总数分别为3x个和9x个,再根据生产某种零件人数=生产这种零件的个数工人劳动效率,可以分别求出生产甲、乙、丙种零件需安排的人数,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即按均衡生产推算的总人数,列出方程 解 答

  设加工乙种零件x个,则加工甲种零件3x个,加工丙种零件9x个。

  答:应安排加工甲、乙、丙三种零件工人人数分别为12人、5人和60人。

  例2 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思路剖析

  这是以前接触过的牛吃草问题,它的算术解法步骤较多,这里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设供25头牛可吃x天。

  本题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蔽,读一下问题: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草生长的速度是固定的,这就可以发掘出等量关系,如从供10头牛吃20天表达出生长速度,再从供15头牛吃10天表达出生长速度,这两个速度应该一样,就是一种相等关系;另外,最开始草场的草应该是固定的,也可以发掘出等量关系。

  解 答

  设供25头牛可吃x天。

  由:草的总量=每头牛每天吃的草头数天数

  =原有的草+新生长的草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头数天数-新生长的草

  新生长的草=草的生长速度天数

  考虑已知条件,有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10-草的生长速度10

  所以: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即: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

  =草的生长速度2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150)=草的生长速度(20-10)

  所以:每头牛每天吃的草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5=草的生长速度

  因此,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为1,则草的生长速度为5。

  由: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长速度x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长速度x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所以:125x-5x=11020-520

  解这个方程

  25x-5x=1020-520

  20x=100

  x=5(天)

  答:可供25头牛吃5天。

  例3 某建筑公司有红、灰两种颜色的砖,红砖量是灰砖量的2倍,计划修建住宅若干座。若每座住宅使用红砖80米3,灰砖30米3,那么,红砖缺40米3,灰砖剩40米3。问:计划修建住宅多少座?

  解 答

  设计划修建住宅x座,则红砖有(80x-40)米3,灰砖有(30x+40)米3。根据红砖量是灰砖量的2倍,列出方程

  解法一:用直接设元法。

  80x-40=(30x+40)2

  80x-40=60x+80

  20x=120

  x=6(座)

  解法二:用间接设元法。

  设有灰砖x米3,则红砖有2x米3。根据修建住宅的座数,列出方程。

  (x-40)30=(2x+40)80

  (x-40)80=(2x+40)30

  80x-3200=60x+1200

  20x=4400

  x=220(米3)

  由灰砖有220米3,推知修建住宅(220-40)30=6(座)。

  同理,也可设有红砖x米3。留给同学们练习。

  答:计划修建住宅6座。

  例4 两个数的和是100,差是8,求这两个数。

  思路剖析

  这道题有两个数均为未知数,我们可以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另一个数可以用100-x或x+8来表示。

  解 答

  解法一:设较小的数为x,那么较大的数为x+8,根据题意它们的和是100,可以得到:

  x+8+x=100

  解这个方程:2x=100-8

  所以 x=46

  所以 较大的数是 46+8=54

  也可以设较小的数为x,较大的数为100-x,根据它们的差是8列方程得:

  100-x-x=8

  所以 x=46

  所以 较大的数为100-46=54

  答:这两个数是46与54。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左右》小学数学教案04-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3-16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07-13

小学的趣味数学教案12-24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