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06 18:06: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

  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4、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四、升和毫升的进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

  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5.练习:20xx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2、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课后小记:“1毫升概念的确立”,让学生观察1毫升在量器、瓶盖中的情况、用滴管装,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学生感兴趣。认识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约10毫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具。

  授后小记:

  前两课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学容量单位应该以动手操作及实物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我利用学生群体收集了大量练习中出现的容器实物,在课上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切实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及各种小容量容器的实际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各种玩具、头饰;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渗透德育

  1.(事先让一名学生藏起来)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学了,我看见一位同学还一个人默默的捡着花坛里的垃圾,他是谁呢?(这名同学背对大家出现,让学生猜测)

  2.我们要确定他是谁,还必须怎样呢?

  3.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让这名同学转过来,面对大家。同时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十六大会场全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xx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坐,率领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正在商讨着国家大事。

  2.(出示图片2:十六大会场代表席照片。)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会场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

  4.想像: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什么?

  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课件)

  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

  8.(反馈)如果每边的同学都硬要说小屋就是自己摆成的这个形状,行不行呀?

  不仅观察事物是这样,看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好相处。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揭题:摆一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蓝猫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3.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4.淘气也摆了一个图形,看!(出示课件)

  他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反馈。

  5.摆出6个,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摆了一个。

  (菲菲摆小棒图。)

  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个武器,我们要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向羊博士汇报。可是,手头的材料只有小棒。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数学王国的大门专门为爱动脑筋的人敞开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

  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知识梳理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要点复习

  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

  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简单换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面积计算。

  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

  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堂活动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

  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8、9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m的含义,建立1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实物展示台、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学生看图,第55页情境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要想知道黑板的长度,同学们有办法吗?

  (3)操作: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度。你有什么感觉?

  (4)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看书55页。

  2、教师介绍米尺。

  (1)认识米尺,1米的长度。

  (2)小结:量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3、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观念

  (1)小组活动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长?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2)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3)用手指比划一下,1m大约有多长?

  (4)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 ?

  (5)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二、 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1、学习例1 。

  小朋友还记得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方法吗?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把结果填在书上。

  (1)小组活动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课堂小结

  三、课堂活动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填在表中。

  (1)小组活动

  (2)反馈

  2、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

  (2)独立活动。

  (2)小组 活动

  (3)反馈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计算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交流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听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

  师:青蛙经常在上面地方?他们在田里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虫子。 (板书课题)

  师:青蛙对我们很有用处的,青蛙吃掉害虫,就保护了庄稼。所以,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青蛙,不能随意捕杀。

  [设计理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生活经验得基础上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并提出问题。

  生1:我发现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在田野里吃虫子。

  生2:我知道青蛙妈妈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

  2、根据故事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生3:小青蛙比青蛙妈妈少吃了几只害虫?

  3、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生:求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设计理念: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具、学具。挂图、年历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挂图)图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这些事发生的时间吗?把你知道的跟同学说一说好吗?

  3、你们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识?

  ①让学生独自观察

  ②同桌讨论

  ③你们能根据年历回答问题吗?

  一年有几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学生记天数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们很快的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1)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忆。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师做示范 学生动手数一数

  (2)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们记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儿歌)

  板书: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笔在年历上画出来,并说说是大月还是小月。

  ②老师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个月,你知道是几月吗?

  4、游戏

  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玩个小游戏吧,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同学们举右手,是小月就请同学们举左手,明白了吗?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8页做一做

  四、本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课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练习

  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

  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那你能算出来吗?

  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

  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

  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

  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

  课件出示P68 8 独立看图并填空

  5、P68 7 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

  三、练习

  第。68面的第9、10题 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一、学 科 小学数学

  二、课例名称 小小商店

  三、执教教师

  四、指导教师

  五、课 型 实践活动课

  六、年 级 一年级

  七、教材版本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的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换算及简单计算。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品价格,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及思维灵活性。

  3.在活动中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与人合作,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学的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开展的实践活动课。针对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我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商店,设置玩具柜、学习用品柜、食品柜, 让所购物品更贴近生活实际。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活动情境,运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一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较弱,因此实际操作的难度相当大。活动的有序组织就成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特意设计了宣传商品、招揽顾客、给顾客和售货员提建议等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并渗透文明购物的教育,力求营造一个有秩序又有意义的良好活动氛围。

  (三)活动准备

  教师:总经理卡1个、经理卡和售货员卡各3个、会员卡若干,课件1套,钱盒3个。布置一个小商店,设置玩具柜、学习用品柜、食品柜。

  学生:每人准备2-3件商品(玩具、学习用品、常见食品),了解物品价格,制作价格牌。准备若干模拟人民币,自带一个钱包。

  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看看这是哪儿?你去过吗?(多媒体展示超市图片)

  指出:这是我们这儿最大的超市家得福,是购买物品的好去处。

  2.提问:每次去超市,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二)创办商店

  1.布置柜台

  (1)揭题: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也来开办一个小小商店好吗?

  (2)教师介绍柜台,提出活动要求:先想好自己带来的物品应该放在哪个柜台出售,然后再放上去,还要把价格牌整齐地摆在商品前面。

  (3)学生布置柜台,师生共同检查摆放的是否合适并适时评价,表扬有条理分类摆放的学生。

  2.招聘员工

  (1)招聘售货员

  ①谈话:现在每个柜台上都摆放着商品,大家想买吗?不过作为商店,好象还缺少点什么?

  教师毛遂自荐担任小小商店总经理(挂卡),并提

  出现场招聘3名售货员。指出作为合格售货员要懂得算钱,将以答题形式来招聘。

  ②出示货架,学生介绍商品和价格。

  ③讲述规则:注意听题,说开始才可以举手抢答。

  ④出示考题一,学生抢答。

  追问:买这两样物品,付了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的,作为售货员应该怎么做?

  根据答题情况,选出食品柜售货员。(挂卡)

  出示考题二,学生答题。追问:如果你是售货员,请问30元怎么找?选出玩具柜售货员。

  出示考题三,同桌交流,指名答题,并让一名学生担任主考官,再提一个购物问题考核,选出学习用品柜售货员。

  (2)招聘柜台经理

  ①过渡:为了保证小小商店经营顺利,我还想招聘3名精明能干的柜台经理负责管理。当然,经理也得经过考核,才能上岗。

  ②出示考题一,小组交流,指名汇报,任命玩具柜经理。

  ③出示考题二,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组织反馈,形成解题策略,要想买的多,就要选价格便宜的商品买。聘任学习用品柜经理。

  ④考题三:食品柜经理以猜价格方式招聘。教师出示一盒巧克力,告诉学生价格藏在了背后,谁猜中了谁就胜出。

  (三)活动指南

  1.宣传商品

  谈话:经过两轮竞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作为总经理,我宣布小小商店正式开业!(多媒体演示开业场面,并播放喜庆音乐)

  引导小经理推销自己的商品,招揽顾客。

  2.活动指导

  (1)采访小经理:在你的管理中,想对你的顾客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提醒他们注意的?

  适时进行文明购物的教育,提出活动建议:①要文明购物,注意排队。②注意观察,学习他人的购物经验。③提前计划,做好准备。④文明购物,会得到文明顾客标记和会员卡,下次购物优惠。

  (2)小经理对售货员提出要求和建议。

  适机教育售货员要文明待客,检查顾客付的钱是否正确,同时注意算好帐、找对钱。

  (四)模拟购物

  1.讲述活动要求:大家购物时,我这个总经理随时为你服务。我还有一个要求,请买好东西的顾客和小组同伴说说自己买东西的经过和感受。现在请工作人员站到自己的岗位,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小顾客拿上自己的钱包,排好队到自己喜欢的柜台购物吧!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自由购物。

  3.小顾客和各柜台工作人员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买(卖)东西的经过和感受。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体验。

  5.交流: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麻烦或问题吗?你是怎样解决的?谁还有什么好办法?

  6.评选文明顾客,征求建议。

  表扬文明购物的顾客,指出:他们文明购物,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大家在公共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引导小顾客评价小小商店的服务,并提出建议。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自己亲手开办了一个小小商店,并且开展了非常有意思的购销活动,你们快乐吗?回家后别忘了把这份快乐与爸爸、妈妈分享!以后,你们还可以做他们的小帮手,去帮他们买东西。

  十、课后反思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如何上出实践活动课的数学味和活动味?本课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创设开办商店的完整情境,为学生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课外布置学生准备商品并通过不同方式调查价格,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上,学生自己布置柜台,能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好处,培养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通过布置柜台、招聘员工、宣传商品、模拟购物等环节,让学生亲历开办商店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成了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2.合作交流,师生互动,体现实践活动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招聘活动实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应用意识。学生为了竞争上岗,便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购销中的数学问题。而活动后充分利用学生购物后的愉悦心态,及时组织交流,这实际上又是一场分享活动。同龄伙伴间无拘无束的交流,更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数学活动,喜欢学数学。

  十一、课例点评

  综观这节课教学,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实践活动课的课型,遵循一年级孩子爱动好玩的规律,模拟了真实而完整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轻松愉快地完成了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具有如下几个特色:

  1.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将创办商店(布置柜台、招聘售货员和经理)活动指南(宣传商品、给顾客和售货员提建议)模拟购物(买卖商品)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活动整体。在这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纵观整个教学活动,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看考题解决问题竞争上岗),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模拟购物中顾客与售货员的对话);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体。在这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在教材处理上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课设计充分体现了运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将教材中货架情境呈现问题,改成招聘员工的考题,从而使整节课的情境显得完整而紧凑。同时,考题是精心设计的,在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了适当重组,在呈现形式上借助多媒体丰富的画面、声音等,动态呈现,更吸引学生。增加的猜价格形式,既考察了学生的数感,又贴合学生生活。几个考题针对各个岗位设计,为学生后面开展活动做好孕伏。

  3.在课程目标的实施上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形成。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综观整节课不难发现,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宽松的。例如,你们的建议非常合理,我一定采纳。谢谢你们!(鞠躬致谢)教师温馨的话语,对学生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火花。但是,和谐的教学氛围,友好的师生关系不等于任其自由发展。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所以课上许多看似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及时表扬分类摆放商品的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文明购物教育等。这些细微环节的设计渗透了教师的一番良苦用心,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数学教案【热】07-04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10-10

【精】小学数学教案06-16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6-16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