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09-10 11:03:4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模板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大班幼儿本学期在学习量的守恒和面积的守恒课程的情况下,把本节课作为一节课程的活动延伸,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等分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2.增加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感受学习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找出在不同条件下的组合方法

  2. 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推理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小兔各一个,每组一个盘子,每人10粒玉米豆,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主题

  1. 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变变变》

  2. 玩具小熊引出课题内容

  —教师:小熊过生日,邀请好朋友来做客,她准备了许多的玉米豆,为了让每个客人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个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 玉米豆,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直到朋友走了,小熊也没有搞清楚今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在整理房间时发现,盘子里的玉米豆少了10个 。

  二.感知物体的多种组合方法

  1. 在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的不同组合方法

  1)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组合方法

  —教师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粒玉米豆?

  —请小朋友帮小熊算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了一粒玉米豆,那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吃了两粒玉米豆,拿来了几个客人?

  2).幼儿操作练习: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盘里的10粒玉米豆,分一分,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3).比较三中分法,最多来几个人,最少来几个人?

  2.游戏中巩固对物体组合多样性的认识,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1).出示小兔子,设置故事情境

  —现在小兔子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三个食品,知道客人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时,它发现垃圾桶里有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2).操作并联系

  —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老师操作。

  —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一算,请幼儿操作。

  3).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帮小熊和小兔子解决了难题,她们都夸小朋友们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现在,小班小朋友也在为老师发给它们的糖不知怎么分而发愁呢?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怎么样。

  教学反思

  1. 课堂中重复语言过多,语言不够精炼 ,教学对于大班孩子而言可以直接开门见山没有必要再做手指游戏来导课

  2. 在活动中没有注意每个孩子的探索发展情况。

  3. 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是结束时有点草率,没有出现小组操作巩固的环节,

  4. 最后西安市高新幼儿园的园长听完此课点评时讲到希望作为我们农村的幼儿园老师在学具准备时尽可能选择随地可取的才来用,可以拿动物的图片来等分等等,希望可以从繁琐的教学具准备过程中将老师解放出来。她认为教学知识形式,发展孩子才是关键。好的是我的教学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等分物体困难。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8的分解组成,掌握8的7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8的7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ppt。

  幼儿操作材料:水果图片八张、两只猴子图片、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拍手数数2、复习6的分解组成:游戏《碰球》

  二、基本部分1、导入: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老大和老二,老大和老二就要过生日了,猴妈妈给猴宝宝买了好吃的水果。

  (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八张水果图片)出示"8"的数字卡。

  师:8个水果两个猴宝宝怎样分,猴妈妈可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2、请幼儿帮助猴妈妈来分水果。幼儿观察将8个水果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8"的7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8"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8"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8"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1、游戏:"我问你答"2、幼儿收拾操作材料放回到原处。

  活动反思:

  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

  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宝贝书店”已经开张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书,你们想去买吗?(想)那你们知道买书需要什么吗?(钱)

  1、介绍银行

  师:我们应该到哪取钱?(银行)在银行设置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一元钱的窗口,一个是两元钱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师:小朋友去买书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买?(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妈妈、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买书。)

  要求:不管几个人合作去买书,最多只能取6元钱。

  3、理财单

  教师示范讲解表单。

  二、逛超市

  在孩子们相互协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单上填上要取的钱数后就可以陆续进入书店选购书刊了。

  1、教师在书店内观察幼儿怎样选书。

  2、在收银台观察幼儿交钱和找钱的过程。

  3、选好书交钱回“家”后,要在表单上记录今天你都买了几元钱的书,还剩了几元?

  三、幼儿对照表单讲述取钱、用钱的过程。

  活动反思:

  数学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在教学《买书》这堂课时,我们创设买书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在情境中操作,在操作中探索发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新课标指出:“在创造的情境中,数学的学习不能靠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要形式。”在买书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创设买书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大胆放手,通过操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体会小数的多种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本节课虽然是一堂计算课,但不是单纯的`计算课,在一步步的问题解决中,慢慢学会学习,学会提问,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当然,这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遗憾,比如在课堂练习上,照本宣科,没体现一定的练习层次,对于中下学生还要更加的关注。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序的规律,有序地操作,并大胆记录。

  2、体验和同伴合作完成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海底总动员》,轻音乐,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这里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听音乐学小鱼游)

  二、感知abbabb的规律,动手操作。

  1、小丑鱼和蓝藻鱼有几条?它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

  2、小丑鱼第一个来排队,蓝藻鱼排在小丑鱼的后面,又有一条小丑鱼游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蓝藻鱼呢!猜猜蓝藻鱼后面会跟着谁呢?为什么?

  总结:它们是按照: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一条小丑鱼,一条蓝藻鱼,一条蓝藻鱼……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3、集体讨论:出示小丑鱼、蓝藻鱼的标记,幼儿操作,按规律排队。

  4、提升经验,总结方法。

  三、感知abcabc的规律,幼儿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范例,幼儿讨论。

  小丑鱼、蓝藻鱼、海星开始玩排队游戏啦!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接下来是谁呢?你为什么这样排呢?

  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种规律来排队,每次排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

  四、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1、讲解操作要求--请你们两两合作动脑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先完成的孩子讲述规律。

  3、展示操作板,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我拍1”幼儿:我拍4,师幼: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复习巩固

  教师: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写朋友题。

  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排序》

  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是排序活动,排序是将由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5-6岁具体表现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我在设计中突出让幼儿感知发现、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以故事“绿毛龟”为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生活运用,层层递进。

  活动重点为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操作;活动难点是创新的排列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将采取语言引导、动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指导,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学目标: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发现规律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到我的故事里出

  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

  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的差异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师:绿青蛙和绿毛龟已经想好要去找谁玩了,你们觉得它们来到了谁的家里?

  1.介绍小兔——小兔是只特别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动物,它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小朋友发现什么是有规律的?

  2.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续排。

  (1)可爱的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果继续的话你知道后面会是谁吗?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样的?

  (3)小鱼,它是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继续排列的话后面会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飘来了气球,气球后面会有白云,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气球的数量不变,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复的排列,我们叫它递增规律。)

  3.小结:小兔家里这么多有规律的东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称,如:小鸡、小狗、小猴这样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来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这样排的。还有的是按照数量的变化:递增、递减。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二、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体验按顺序排列队伍的有趣。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1.师:高的大的向日葵,我们给它设计一个好看的动作,你会设计什么动作?矮的小的向日葵你又会设计什么动作呢?

  2.幼儿体验:我们来试一试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动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1.师:我们也来给小鱼设计一下动作,头向上的小鱼你会设计什么动作?头向下的小鱼你设计的动作又是什么呢?

  2.幼儿体验:我们也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我们的队列有规律又好看!

  三、创新规律

  (一)帮助绿毛龟和绿青蛙铺小路。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师:绿毛龟和绿青蛙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它们解决。

  1.介绍操作材料。

  2.启发幼儿讨论:用只有一种颜色的吸管要怎样摆成有规律的、与众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1.幼儿操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2.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从物体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师:小朋友铺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知道别人是怎么摆的就学习到了又一个方法,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摆出更有创意的小路。

  1.幼儿再次操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结:小朋友的第二次创新更大胆,在数量、方向上都做了一个更大的变化。我们为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设的小路就更丰富多彩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的美。

  1.师:今天我们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用各种各样的规律帮助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路,绿青蛙和绿毛龟都特别的高兴。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序,请小朋友欣赏欣赏(PPT)。

  2.小结:像这样四季的轮回,还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排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延伸活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吧!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_大班数学教案07-07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纸的力量》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7-02

大班数学教案08-20

大班数学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