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11-25 10:58: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说课稿 篇1

  根据现在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百般呵护,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任何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应当,不知父母恩,更不懂感恩,不懂报恩这一情况,所以我选择了设计这一一节课,来唤醒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应父母的爱,做一个懂事明礼,让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首先通过用我们的心感受母亲的心,说一说我的妈妈这一活动,让孩子深刻感受母亲养育自己长大的不易,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在回顾母亲与我的故事中,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呼唤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母亲。接着生态体验亲身感受母亲的不容易,紧接着让母亲的话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孩子心中种下颗感恩的种子,同时对母亲说心里话,在以后的生活中关爱自己的母亲。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是这样的,母亲与孩子的生活照片、装得满满的书包、爱心卡、。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孩子铭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有一颗感恩母亲的心,并落实在行动中,在实践中感恩母亲。

  说教学过程:

  一、真情导入,感念母亲:

  我选择简洁明了的切入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我们的主题是:感恩母亲。我们观察一下“感恩”这两个字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会很容易说都有心)你们知道吗,其中一颗心就是我们,另一颗心是母亲,这节课就用我们的心感受母亲的心。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缅怀真情,感恩母恩: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准备一张和母亲在一起的照片,让孩子介绍一下自己的母亲。先让个别口语表达好的孩子说,让孩子知道如何说,接着在小组内介绍。最后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知道你们那么善于发现,其实生活中妈妈无时无刻不在爱着我们,你开心妈妈也开心,这就是母亲的心。生活中母亲关心孩子的事很多很多,以孩子熟悉的事引入,更能让孩子感受母亲是在无私的爱着自己。

  三、生态体验,感念母爱:

  在充分认识到母爱之后,在进行生态体验。那你知道吗,其实在你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妈妈就已经在爱着我们了,下面我们进行一次体验活动。

  出示要求:1打开鞋带儿;2把书包挂在双肩抱在胸前;3在过道站好,听老师口令开始。4系好鞋带回座。

  活动之后,让孩子说系鞋带的感受,更进一步的认识母亲的不易,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四、一位母亲的心里话

  接着进行母亲与孩子的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你知道吗?你们系鞋带只是一小会儿不方便,可是,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多少个日日夜夜妈妈还要照顾好你们,还工作,那岂不是更不方便,但他们却很开心,这是为什么?引起孩子深深的反思,想对母亲说点什么?此刻把你的话记录下来。

  五、心灵践行,报恩母亲

  在学生表达完对母亲的依恋与爱之后,把这种爱溶于我们的行动中,我们爱妈妈,不能只说不做,我们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那么我们做到了什么就是爱妈妈呢?大家想一想,想好后可以借助的提示来说一说。

  六、小结提升,提出希望。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做得更好。当你长大时,我们的老妈妈已经满头白发,皱纹满面,可你知道多年以前,他们也曾美丽,也曾年轻,因为她我们才健康快乐成长,希望多年以后他们也会因你回报的爱而幸福快乐。此刻升华主题,烘托情感,最后老师把一首母亲的歌曲送给同学们共同欣赏,请你一直记住他们的微笑,记住在你生命中最珍贵的母爱。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1)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

  我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但部分学生课上发言踊跃,也能起到带头作用。朗读的水平还可以。但我们农村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尤其是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还需跟教信息的老师沟通一下。

  三、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落实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同时也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落实教学目标2、3)

  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发射的有关视频、我国航天事业重大纪事的演示文稿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引出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神舟五号的资料。简单交流。

  (二)学习新课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

  3.精读课文。

  分四个场景进行学习: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1)送行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

  ②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a.20xx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

  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

  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

  让学生来讨论交流

  ③指名学生反馈

  ④教师小结

  (希望这时刻快点到来)

  (2)发射

  ①指名朗读

  ②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倒计时和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这些词语,感受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④教师小结

  (3)问候

  ①让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②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

  ③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④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⑤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⑥教师小结(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充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

  (4)梦圆

  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梦圆的意义是什么?

  ②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

  ③教师总结。

  (三)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1.本课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报道的特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原因、有结果,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让读者读了之后能获得自己想知道的有关信息。同时,本文又洋溢着动人的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2.学习本课,不仅了解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知道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四)布置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航天资料(落实教学目标4):了解神七的有关信息,以及神八、神九还有20xx我国的航天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突出本单元练习的重点。

  六、说板书设计苏教版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送行:心情激动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充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推荐一本好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口语交际训练。这篇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是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过的书中,把你认为好的书介绍给同学。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及课外阅读的习惯。

  2、训练要求:

  ①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②从最近读过的书里,挑选你认为好的书,介绍给同学。

  ③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

  ④评一评,看谁说得好。

  3、训练重点:

  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二、说教法

  把你认为好的书介绍给同学,会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和“自我表演法”来教这口语训练,为什么要采用这两种方法呢?因为本交际课主要是训练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应变能力,孩子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用思维记忆整理后通过口头复述的形式介绍给同学。因此,我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并配以相应的名人名言及插图,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以及感悟书中人物高尚的品格和优美的语言及内容,将这种情感融入于口头表达及语言交流中,真正体现了有效学习的特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是很活跃,且有一定的理解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概括知识的理解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浓,能否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表演、爱表演是学生发挥创造口头交际的关键。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掌握情况。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表演中来,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积极倡导小组合作贯穿于课堂,鼓励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使学生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促进自身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的训练目标与重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孩子们爱看的画片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谁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把你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介绍给同学们,好吗?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训练要求。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的形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3、重点指导介绍书本时讲清楚是内容好、还是语言优美或是两者都好,也可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4、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感受、感悟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才干。为学生创设了情景,通过讲、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课堂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方位的课堂结构。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件的使用上,配以相应的名人名言及插图,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读好书能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及语言积累得以发展。使学生切实明白到读一切好书等于与许多高尚的人交朋友的道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秋景图,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课文内容。

  二、说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件、卡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法

  从本课课文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图文结合、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在生字学习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创设情景,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六个环节。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季美景的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

  1.请大家打开课文,认识自然段。

  2.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准字音。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品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文字与图片联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拓展练习

  1.巩固生字:大雁南飞

  2.我会说:用“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说句子。

  通过生字认记练习和句式练习说话,巩固生字的认记,练习说完整的话,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感受秋天的多样性。

  (五)、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板书引领,指导学生背诵。

  3.请个别学生展示。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落实本课的目标,力求背诵在课堂上进行。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五、说板书设计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板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本课我抓住了景物的“关键词”,用粘贴画有形有字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言简意赅,对教材的内容概括得精炼、正确、有趣味性。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先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然后通过“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一系列极具生活情趣的描写,具体再现日子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抓住“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结尾,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对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阅读的时候,先要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借以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对小学5-6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写作特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同几条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技能目标:能按阅读提示抓住课文的内容,学习作品中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欣赏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并能进行有关的仿写(句、段)、句型变换等训练。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教育学生不要虚度光阴,从现在起就要珍惜时间。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课前准备

  有关朱自清的资料;搜集和时间有关的名言等。

  二、说教法

  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浓郁,为此,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体会语言的美,所以采取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

  三、说学法

  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通过朗读课文,观察想象,展开联想,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积累规范语言,感受时间的匆匆,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长歌行》这首诗吗?请大家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好,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中哪句诗给你们感触最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呀,所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的共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散文《匆匆》吧。”

  教师用谈话激情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创设良好课堂基调。

  (二)、认识作者。

  1.通过课前预习知道本课的作者是谁?(朱自清)(出示收集到的朱自清的照片),你们对朱自清了解有多少?谁来说说。

  2.教师简介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到逝世。他的文学成就很高,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这篇散文,在作者诗意化的语言中去触摸时间这个精灵吧。

  2.教师范读,随机教学本课6个生字。

  3.这篇文章美吗?因为它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灵写下这篇文章的,那么我们也要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是不是啊。老师给同学们放上音乐,同学们自已感受着读读这篇文章。

  4.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肯定读得很好。现在谁能选择一些喜欢的段落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听。

  (四)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来去匆匆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找到有关文字,读一读,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迹。

  2.(指名交流)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受到了吗?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3.时间本来看不见摸不着,可是读了这段文字你感觉怎样?

  4.是啊,朱自清并没有说时间珍贵,我们要好好爱惜,而是通过写洗手时,吃饭时,睡觉时,时间无时无刻不从我们身边溜走。将无声无影的时间拟人化了。这种拟人化的写法值得我们去学习。

  5.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来读读,再次品味时间的来去匆匆。

  6.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五)再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作者甘心吗?在文中画出与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

  2.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介绍社会背景)

  3.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无奈。同学们你们愿意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这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试着问问自己从现在开始能做些什么?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的文字。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时光老人在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时间格言送给身边的人好吗?

  2.教师小黑板出示格言

  3.同学们,时间的列车是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珍惜时间,从现在做起,充实自己,好好地学习。

  七、板书设计

  匆匆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学习字词,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比较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2、语言点拨3、抓重点词句4、朗读感悟等等。

  三、说学法:

  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

  2、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在本组课文中学习运用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

  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

  4、合作与交流。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整知感知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短片,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感悟情理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的东西。讲读一,二段时,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①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三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②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利用幻灯出示惊险语句,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通过指导朗读,填读形容危急情况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③寻求挽救办法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通过体会船长心情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然后通过分析跳水的好处,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总结全文

  学习表达方法,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最后以"从文中角色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春》这篇文章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篇文章作者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着一整体思路来组织文章的,它符合人们认识了解春天的思维规律。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作者运用饱含诗意的语言,用蘸着对春天浓浓的赞美之情的生花妙笔,把一幅幅春的优美画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看之欲往,听之欲醉,闻之欲香。在语言表达上作者既讲究修辞,又注重语言节奏,既讲究词语准确,又注意叠词的运用,可以说,在这种语言表达下的春天,有了春的生机,有了春的烂漫,有了春的温柔,有了春的浪漫,更有了春是一年最美好时机的深刻内涵。让人感觉在春天里,一切都有希望。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品味优美的语言。

  2、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3、过程与方法,重点是学生朗读的过程,品味语言的过程。

  教法: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比较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文章和品味语言,他们是结合在一起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手段的应用:

  录音机、投影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大自然有四个儿女,春、夏、秋、冬,她们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特点,特别是春姑娘,特别喜欢打扮,可是打扮起来艳丽却不刺眼,柔美却不娇滴,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我们就走进春天美美的感受一下。

  (一)、美读文章,共分为三个步骤,通过这三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同时使学生注意朗读应注意节奏、语音的轻重、情感的抒发等。

  1、初步感知文章,生朗读文章,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2、生个人读,读后师作指导(示范读、分析为什么这样读)

  3、分男女两组,每组六个同学,进行比赛。

  (二)、整体感知春天的美,通过以上的阅读,闭上眼睛回味一下,然后用比较简练而有优美的话概括一下春天给你的印象。

  (三)、品味优美的语言,共分为四个步骤,通过这四个步骤,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优美的语言,而且从中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1、让学生自己找出认为最美的段落、句子、或者词语用横线画出来,再准备说一说为什么美。

  2、小组交流,将自己找的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达到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3、检测与引导,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引导或指导,具体的方法如:换词朗读法、调整语序朗读法、改写后朗读法在这里让学生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4、总结,总结出这篇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原因。(1、用词准确。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3、运用叠词。4、调整语序。)

  (四)、拓展运用,用以上我们分析的结果,写一段富有感染力、表现力文字,表现一下其他季节的美。这一步骤是品味语言在写作中的应用。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五)、面对朱自清笔下的优美的大自然,想想我们周围的环境,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发言,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

  说课稿 篇8

  指导思想:根据体育健康标准的要求,本课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实践、去尝试、去体验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参与、探究、感悟,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动作概念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竞争意识、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本次说课分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

  跳跃项目包括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从事跳跃项目的练习,能增强腿部力量,发展弹跳力,发展灵巧和协调性。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和品质。

  二、说学情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4)班。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匀属上升期,好奇心强,容易兴奋,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以及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多体验、多实践。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参与法和指导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发展跳跃能力的几个动作方法。

  (2)、增强腿部力量,发展弹跳力、灵巧和协调性。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几个发展跳跃能力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对动作要领的掌握。

  3、器材:木棒4根,凳子4个。

  五、说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1分钟)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团体意识。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进行单足跳和蛙跳接力赛。让学生的身体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

  2、做活动操:正压腿、侧压腿、膝关节运动、踝关节运动各4个8拍。目的是活动各关节,避免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

  1、介绍本课内容、目标及要求。(1分钟)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一些发展弹跳能力的方法。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然后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并演示本组的动作方法(可以借助老师准备的器材)。教师同时给予动作指导(学生可能说出如:立定跳、单足跳、蛙跳、纵跳摸高、跨步跳、深蹲跳、跳绳等方法。)(5分钟)

  3、教师对学生总结出的方法给予评价并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想出的方法。鼓励学生选出几种自己喜欢的练习方法(少数服从多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选出的2-3个动作并给予动作指导,其它的动作可作为以后素质练习时用。(15分钟)

  4、利用深蹲跳、单足跳、跨步跳、纵跳作为环节进行接力游戏比赛。(10分钟)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2、鼓励学生总结本课了解的主要知识。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在《春》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并不是外在的春天蓬勃滋长的自有事物,诗人更多地是倾心和专注于自己的直觉和知性,当然这种直觉是和知性的思辨紧密结合的,也即思维智性的直觉。语言清新,意象奇特,特别这一切的融合无间。适合学生用他们特有的激情和青春细细体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领悟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理解诗人所选意像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于情感。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在创造一种是指身临其境的氛围,同时结合视频短片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言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的宠儿。关于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更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关于春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春》。

  (二)关于作者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联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翻译诗歌,至1958年,他共翻译出版了雪莱,普希金,济慈,拜伦等人的诗集十余种。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译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

  (三)关于《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诗意和诗情却是十分饱满的。穆旦友人,翻译家王佐良曾评价这首诗:“出现了新的思辩,新的形象,总的效果则是感性化,肉体化……从而使《春》截然不同于千百首一般的伤春咏怀之作。它强烈得多,真实得多,同时形式上又是那样完整”(《谈穆旦的诗》)

  与传统的吟咏春天的诗作多好写景不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觉。经过感觉的过滤纸后呈现的景致,便显得结实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诗的特点: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注:读诗时应注意此时的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

  (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第二节与第一切形成明显的并列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体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这种痛苦还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2、词语的厚度和力度

  这主要体现在对春天的颜色和形体的描绘上,例如,写“绿色”,诗人用火焰状绿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摇曳写出了绿色具有动感的形态,倘若换成其他的词语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让学生尝试)更不消说后面有渴求,拥抱两个动词的加强;又如写花朵的生机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两个表示形体的动词,它们足以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至于“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更巧妙的表现了“歌”所负载的双重力量(轻盈和沉重)这就是王佐良所说的肉体化。

  3、“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写法探究

  这里运用比喻,将窗外自已绽放的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也作为全诗的过渡,由具体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过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较赏析:《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将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梦似飞花,愁似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五)主题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

  明确:这首诗表现的青春主题是复杂的,其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富于朝气;其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对“禁锢感”显示出强烈的反叛意识或叛逆意识;其四,在“被点燃”后“无所归依”,陷入迷惘。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上述复杂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五、说板书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色彩和光影的交错。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语言的清新。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意象的奇特。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第一节:满园春色的美丽。

  第二节:诗人在20岁时(生命的春天)所深味的青春冲动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翠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翠鸟的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相当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文章的用词准确,是一篇写作摹仿以及积累语言,学会如何准确使用词语的好文章。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育他们做一个有心之人。

  二、说学生

  我班的孩子活泼、可爱、求知欲强,他们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他们现都居住在农村,对于小动物他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鸟。在平时中,他们时常会看到大雁、喜鹊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他们非常喜欢小鸟,偶尔也会学鸟叫,而对翠鸟这样的水鸟他们却很少见到,加上由于孩子们年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直观与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赏”中学,在“玩”中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清脆、疾飞、锐利”等词的意思。

  (2)自主学习、潜心会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静心涵咏,读中悟情,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

  以上目标着力反映了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难点定为: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无定法”,任何学科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采用:

  (1)创设情境法:情境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本课顺应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建立课文的内含情感与学生情趣的联系,激发学生情感。如,通过播放翠鸟捉鱼的教学录像,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直观感受翠鸟捉鱼的动作敏捷,调动学习积极性,这样能比较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当学生感悟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后,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课中,把朗读贯穿在整节课的始终,运用多种方式的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师生赛读、引读、评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意境,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此外,还采用了游戏激趣等方法。

  2.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的特点,我组织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习:

  ①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体验”的学习方式来感悟文本。

  ②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③知识迁移,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仿写。

  六、说教学准备

  生:熟读课文,在课外阅读、搜集翠鸟的相关资料。

  师:准备翠鸟图片及其捕鱼视频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预设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安排两课时来组织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大意,并学习翠鸟的外形特点。第二课时:熟读课文、感受翠鸟的可爱,体会独特的表达方法。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赏图激趣,激发求知欲。

  教学伊始,展示一组翠鸟的图片,那斑斓的色彩,那俏丽的体态,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住了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我以这一“翠”字做探究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翠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弄懂这个字的意思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是通过看图弄懂的,也可能是通过读课文弄懂的,或者是通过问别人弄懂的,无论作何回答,我都会加以肯定,让学生懂得这些就是获取知识的好途径、好办法。

  (二)熟读文本,感受鸟美、文美。

  1.配乐朗读。

  本班学生朗读水平比较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课文有困难,故我决定利用配乐朗读,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兴趣,同时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并让学生再次从听觉上感受文章的美。

  2.细读课文,感悟鸟美、文美。

  我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读上两三遍,边读边在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让学生的心智在灵动的文字与美丽的情感中恣意徜徉。然后,我安排四人小组进行学后交流,让学生学会从他人处获取知识与经验,同时也起到帮助学困生读懂课文的作用。

  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我引导学生寻找支持自己意见的依据,并引入到相应的段落或句子,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引导学生谈个人对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环节,我准备了可灵活切换的课件,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句,深入感受鸟之美、文之美。

  (三)竞读、展示读。

  我组织学生开展竞读或展示读活动,在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乐于与他人分享成功快乐的品质。

  (四)角色体会,培养爱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和感情。学生扮演翠鸟,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对翠鸟们进行采访。我设计了下面的采访问题:

  (1)翠鸟们,你们长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绍啊?

  (2)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3)你们还想向我介绍些什么呢?

  (4)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并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改述课文的能力。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说说课本中没讲到的,自己懂得的有关翠鸟的知识,让学生感受课外学习与积累带来的好处。

  第四个问题通过学生与鸟换位的思考,让学生以翠鸟的视角审视现状中人和动物的关系,内化地衍生出爱鸟、爱自然万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和感情。

  (五)换位研讨,领会写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十分鲜明,但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采取与学生换位的办法,把学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

  我设计了这样的请求:我要写一篇介绍燕子的文章投到报社发表,我的文章该怎么写才写得生动吸引人呢?请大家一翠鸟为例帮帮我好吗?

  (六)拓展探究,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

  课内的学习是有限的,而课外的知识却是无限的,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在学完本课后,我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中走出去,到更广袤的课外领域。设计下面的作业。

  作业:

  1.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2.回家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把你对它的认识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因此,我的板书力求清晰地体现文章的结构,并且在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能一目了然,铭记于心。

  翠鸟

  外形——动作

  抓住特点写具体

【说课稿】相关文章:

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03-11

《春酒》说课稿—获奖说课稿06-11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说课稿11-13

说课稿12-06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11-03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_说课稿10-28

小学陶罐和铁罐说课稿说课稿01-30

好习惯说课稿好习惯说课稿09-25

中班散文欣赏说课稿 下雨说课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