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时间:2024-04-10 13:41:41 炜亮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1

  大家好!我是寺前小学的邵xx。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学习、自学思考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动手实践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希沃白板五、希沃授课助手和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效、有序、互动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分这样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环节一:趣味猜图,游戏导入。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请一个同学背对着大屏幕,其他同学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图形用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出来,让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猜出图形名称。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简单有趣,直奔主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对每种图形的特点进行了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动手实践,旧知再现。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小组交流公式推导过程。再让学生利用白板的克隆功能和随意拖拽等功能,再现每种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随后,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学生进入一个公式配对的游戏,操作完成后,系统会快速地检查答案,及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亲手实践,让公式复习便捷、灵活又有趣。

  环节三:合作梳理,形成网络。

  首先让学生小组整理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图形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棵知识树,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树根,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通过它转化来的。

  接着打开数学画板,让学生动手拖一拖,寻找图形之间的其他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数学画板的演绎,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四:趣味分层,梯度提升。

  这一环节,我共设置了这样四个习题。

  1、第一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要想求面积,还要测量哪条线段。接着让学生用希沃白板5中的尺规工具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我还运用希沃授课助手上传学生的多幅作品进行比较。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加分,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

  设计意图:希沃白板5中尺规工具的运用,不仅可以展示学生规范的作图,更能灵活展示学生的生成。

  2、有了上面的测量数据作铺垫,我设计了一个超级分类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公式的运用。

  3、接下来是一道判断对错的课堂活动,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班级优化大师自定义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里我让学生三角板加上辅助线,可以展示学生规范的作图。

  设计意图:希沃白板5中的尺规工具和自由裁剪功能的运用,可以展示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学生计算后用希沃视频展台展示学生每种思路作答情况。

  5、课件出示一个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视频展台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之后出示两个相似的图,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环节五:导图再现,拓展延伸。

  本环节我利用了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再现,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合作提高的空间,使学生人人参与,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学习能力。回顾全课,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这样的硬件设施升华了我的课堂;是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课堂活动等软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传统课堂很难突破的难点,让我的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有序和互动。这就是信息技术融合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梳理,感谢您的聆听!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熟练应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意义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的相互联系,形成初步的“转化”意识,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4、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真正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学习,自学思考的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回忆,主动复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在现。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去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三、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多而复杂,教学中如何既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本课中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改变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本课开始,我创设了运动场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来发现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自然引出本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样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实习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在点拨中梳理。

  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平面图形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再动手自己画六中平面图形,使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个面积公式的推导”,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在合作中建构

  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学习材料中的六中平面图形选择自己印象深了的一个,进行思考交流它的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根据它们在推导过程中的关系,认识到最基本的图形——长方形,体验转化的思想,对知识进一步高度概括,还渗透了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构建网络图也是一种复习整理知识的好方法,至此,学生的知识网络已形成。

  4、注重合作交流,体现群体协作。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面积的意义、公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四、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我总的思想是要充分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走进生活”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所学过的知识很多已经遗忘,另外是,我对学生的估计太高,复习的内容安排过多了点。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下面我简单的说一说这节课我们的备课思路。

  总复习就是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在复习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还要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上课之前,我们先布置学生自己复习整理,完成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树,并出一道自认为有价值的习题。在整理过程中,不但要知道各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还要知道这些公式的来历。为了看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之间的理解,我们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也没有让学生看教材。结果知识树做完之后,发现孩子们的知识树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图形分为6个板块,每个板块中又分为周长和面积;一种是按周长和面积分成两大板块,面积部分是一一罗列的,还有一种也是分为两个板块,但面积部分是按图形间的联系来整理的,但这样的知识树较少。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交流汇报环节想先展示没按联系整理的知识树,在这一层次中解决各种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次再展示按照他们关系进行整理的知识树,旨在建立这些图形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本节课的`练习老师没有提前设计,而是想利用学生自己出的题,穿插于整理复习过程中及整理复习之后,根据时间完成。课前把学生出的题看了看,有部分同学出的题还是比较有价值的,都已经给学生做了标记。

  这次教研活动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教师适时地引导与帮助。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自己想办法给大家讲明白,可以做,可以做教具,只要学生能力独立或合作完成的,都有学生来完成,使学生自主的经历回忆、梳理、建构过程。教师则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加以点拨和引导。首先我们预设了一下几个地方: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处、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处、圆的面积推导处等加以引导。其次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引导,最后结合学生出的题,看看能否通过改变条件、改变数据等方法使学生出的题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利用学生的资源生成新的资源。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节课的一些设想,一会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结合课堂上的情况提出宝贵意见。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4

  我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27页,课题是《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一、说教材; 二、说目标; 三、说教法; 四、说学情学法; 五、说教学环节; 六、说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并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以及平面图形的拼组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 说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2、技能目标:学会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换,对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 说教法

  我设计了“争上游”、“拼图大赛”、“争当百变小明星”等课堂活动,采取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理解,归纳出重点,从而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 说学情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也相对较弱,再加上本节课活动性较大,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涣散的现象,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引导学生在兴趣导入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比一比,争一争,既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归纳表达能力等。

  五、 说教学环节

  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探索发现,学习新课;巩固运用,实践创新;运用技能,发展能力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演示:屏幕上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字?”简要地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随后老师扭转话题:“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小朋友们,你们可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哦!”课件演示:这些平面图形经过不同方式的拼组,变成了组合图形轮船、火箭等。通过这个“变魔术”的小环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并由此点明课题:这个魔术的名字叫“平面图形的拼组”。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指导学生沿虚线折纸,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在折风车的练习中,通过课件出示折风车的四个步骤,让学生依据图示动手练习,并启发学生去探索折风车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感知平面图形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

  (2)教学例2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练习,利用学具中的平面图形来拼组各种图案,拼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拼就怎么拼,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从而激励其他学生进行更多更好的创作。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利用课件出示综合拼图,告诉学生这是上届小学生图案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通过这几幅作品激发起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实现巩固运用,实践创新的目的。

  第四环节:运用技能,发展能力

  这一环节是利用学具中被拆散的大熊猫的卡片进行拼图,使学生能进一步运用技能,发展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重点的重现,按照教学程序展示教学要点,如: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折风车过程中平面图形的变化,以及在拼图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作品,都要在板书中出现。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中的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随处可见。学生有比较好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思维局限性,不能大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法进行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及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设想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学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观察、操作,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二是通过”摆一摆“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发现图形中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三是“做风车”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感受图形美。

  六、教学流程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遵循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旧知导入——预习汇报、构建新知——夯实基础 发展技能的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旧知导入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进来!在掌声中出示米老鼠图片,米老鼠又建了一座新房子,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你们高兴吗?这时出示房子图片。接着,让学生观察说出房子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情境的`导入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可以拼组成其他图形。

  第二板块:预习汇报 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时效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障,课前预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操作空间和探究空间,同时更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课前预习,课上汇报巩固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的三个活动:

  活动一: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他们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自主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边的什么特点””学生主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同时,我又通过课件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活动二:拼组图形

  学生通过预习数学书27页例2,对几个相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我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课件汇报,巩固学生的认识。同时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进行拼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作品展示、与同伴交流,由学生自己讲解“用了几个什么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有了充分自我比较和与他人比较的机会,也就有了更充分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对比不同的拼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关系,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三:做风车

  “做风车”这一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否则就成了手工课。所以课堂中,我把重点放在讨论“风车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图形是如何转化的?”这一问题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我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纸是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三角形时,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第三板块:夯实基础 发展技能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课堂目标检测,检测中以闯关形式设计了五个活动:即第一关:快乐填一填。第二关:动手剪一剪。第三关:用心拼一拼。第四关:仔细数一数。第五关:神奇拼一拼。

  检测中前三关,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后两关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用数学的能力,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乐于竞争的心理,以争夺智慧星的小组合作赛形式进行检测。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强化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以上是我对《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设计理念的剖析与阐述,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所以,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7页至28页的内容。它是本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的起始课。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而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折、拼,做等活动,突出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美、数学美。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长的特征,以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图形美。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难找出四种平面图形的联系,所以我将这节课的难点定为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卡片,学具,风车,以及剪刀等等。

  考虑到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

  学法:在合理采用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安排学生在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做一做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肯学、会学、善学。

  (三)教学流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教学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放短片)。我想通过汽车图形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个图形所包涵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为之后学习平面图形的转换埋下了伏笔。接着我问,豆豆要带我们去哪个地方?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拼图乐园。对,我们要去平面图形家族里去和它们玩儿。它们啊,可以变化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你们还会认识吗?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此时老师板书课题。同时,我将学生分为四组。并且说道: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哪组就会得到奖励。通过创设以上有趣的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请老朋友做客

  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刚才的汽车图形中有两类图形是相似的,你能找出来吗?当学生马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我一边将这两种图形分别贴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一边说:“你们真聪明,我们啊,把这两位老朋友请到我们班来做客吧。”

  活动二:了解老朋友

  在找特征的过程中我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首先,我会进行角色扮演:“长方形和正方形本是一对好兄弟,可是有一天它们也犯愁了。长方形说:唉!小朋友真粗心,总是把我和正方形弄错了,其实我们还是有不同点的!正方形说道:是啊,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出我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在学生找出答案后,我会马上导出新的数学名词:像这样相对的两条边,我们把它叫对边。接着我让学生和我一起跟读这个词。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后提出扩展性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各有什么特征呢?在这里我会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都相等。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想出好办法的小组我会进行评价,比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同时将小红旗当作奖品奖给他们小组。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活动三:拼图乐园。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用相同的图形或小棒开展三个拼摆活动:“长方形拼图乐园”,“正方形拼图乐园”,“三角形拼图乐园”,并且还要向大家介绍你摆的是什么图形,用的什么学具,每种图案由几个图形组成?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拼好后,我将学生的拼组作品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总结。以此充分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在各小组作品展示时,我还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师评、互评、自评,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给予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新理念、新设计。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课间欣赏。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都是用的什么图形搭成的什么图案,看到这些漂亮的图案学生应该很活跃,都想来说说,甚至会有同学会走上前来边指边说。这里我都让学生来找,让学生来说。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既可以放松,又可以体验到几何美,数学美。

  活动四:小小魔术师

  我想通过作风车这一环节来感受图形间的转换。首先,我会说:“大家表现真积极,所以豆豆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大家想不想看?”学生们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想!(课件展示风车)。问:“可是豆豆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它让咱们也来当一回魔术师,用身边的长方形彩纸做一个风车。”然后我拿出一个风车模型问:风车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正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在作风车的过程中,长方形怎样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又变出了一些什么图形?风车转时,又发现了什么图形?经过交流和动手操作,学生会通过折叠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这个正方形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就是一个圆。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可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揭示图形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我会对介绍得好表述清晰的同学进行评价。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三道题。

  第一题:摆一摆。我想通过实践操作的手段使学生更深刻的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边长的特征

  第二题:涂一涂。我想通过画一画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拼组的认识。

  第三题:剪一剪。先让学生试,再引导学生按步骤动手剪一剪。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各自的特征。同时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小组评价进行总结。

  (四)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板书设计上我注重简洁,突出重点。

  (五)教学反思:

  至此,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已经全部结束,但我在教学上的反思早已开始。综观整节课,在传授知识方面,成功的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点,对折便能得到对边相等。之后把正方形从长方形中提炼出来,然后指导学生找出正方形四边相等,即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使四边重合。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实践操作方面,通过拼摆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制作风车,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间的联系。

  但在实践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大部分学生在找正方形四边相等时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而且在指导学生制作风车时,学生还是发现了很多困难。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新的改进和提升。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相关文章: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整理和复习》说课稿(通用10篇)05-12

《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07-02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1篇)03-29

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9篇04-26

《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通用15篇)05-21

六年级《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教学设计04-29

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02-11

《面积》数学说课稿12-21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的评课稿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