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
初中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开篇,从教材内容看,是以亚洲为案例的大洲自然环境的描述,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区域自然地理的框架,由“世界上最大的洲”、“地形起伏大河流众多”、“气候复杂多样”三部分构成。教材通过地图、图片和数据,阐述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并补充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亚洲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形象、直观的印象。这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中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要将上册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地理区域学习中,而且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后面的相关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技巧。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初中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利用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的特点,知道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2.能够推测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3.能基本掌握分析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亚洲地形特点、河流特点以及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五、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学法如下:
教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探究法、案例法等。
1.地图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情景设置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法:读图法、自学法、归纳总结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角色扮演法、练习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谚语导入:本节课,我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谚语,那么,有没有同学帮我们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是怎样的呢?
这其中就包含了两项构成我们非常重要的两个地理要素:一个是地形、一个是河流。
设计意图:采用大家熟悉的名言俗语,能够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导入结束后从地理学角度提出本课重要的两项要素,把导入和本课内容紧密挂钩。
(二)新课教学
1.亚洲地形特点
首先给学生呈现“亚洲地形图”,并且给学生介绍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技巧。
分层设色地形图,它是一种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海拔高低,用以展示地球表面五种基本类型的地图。(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人们又把某一地区具体的地形叫做地形区。
设计意图:给学生讲解该类地图判读技巧,为后面学生读图扫清障碍。
【活动一:知地形】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以下地形区,读取海拔信息,并尝试记忆它们在亚洲所处的位置。(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及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②请大家一会根据老师的提示,我读出一个地形区,大家举手抢答,第一举手的同学,将代表该地形区的“名称条”和“高度条”标在大家右侧的地形图上,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记得最准,标的最快。用珠穆朗玛的和死海的高差来讲解地势的概念。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给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学习和讨论,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活动二】“说见闻”
创设问题情境“说见闻”。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动:组号为单号的按照情境1进行,双号的按照情境2进行。请每一位同学记清楚自己的分工。创设如下两个情景:
情境1:你们小组自北向南沿80°E经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情境2:你们小组从西到东沿30°N纬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一路上你们会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它们海拔多少?请讨论后用流畅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你们在这条线上对地势变化的感受。
现在老师给大家呈现两幅非常熟悉的地形剖面图,而且他们就是沿着80°E和30°N作的亚洲地形剖面图。
教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转折: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老师刚才的那句话“水往低处流”,地形特点已经得出来了,那你此时认为亚洲的地形会对他的河流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与导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相呼应,前后呼应使课堂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更具有生命力。同时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为后面学习亚洲河流的特点奠定基础。
2.亚洲河流特点
【活动三】“识河流”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图中描画出以下四组河流,观察并总结其流向特点。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流
b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东
c恒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
d锡尔河,阿姆河; 自东向西
教师总结:
总结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活动四】“识湖泊”
呈现“亚洲的湖泊分布图”和“死海”“贝加尔湖”的景观图,学生看图交流。
亚洲湖泊众多,在湿润气候区多为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为咸水湖。
亚洲湖泊之最: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咸水湖。
设计意图:提供湖泊的图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三)拓展+作业
拓展:分析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①分析某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②读图、文等资料了解自然环境中地形、河流等的概况;
③能总结该大洲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特点;
④综合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生,让学生归纳出探究某一地区自然环境的方法思路,能够提升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和学会知识的迁移。
作业:
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分别有什么特点?两者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
设计意图:利用前面总结的方法,学习另外一个地区,学会知识的迁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小结升华
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分析了亚洲的地形特点、河流特点,老师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既能认识到水往低处流在亚洲的体现和原因,也能真正做到人往高处走,不断的攀登,永不停息。
设计意图:小结部分与导入前后呼应,同时在课堂结束知识让学生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以升华。
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
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含义和重要性
(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能说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以及山河分布规律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或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八年级地理下册说课稿03-20
地理下册《日本》说课稿07-01
地理下册美国说课稿06-11
初二地理下册说课稿03-20
八年级地理说课稿03-20
初一地理下册说课稿03-20
八年级地理地形说课稿01-09
八年级地理说课稿范文06-17
八年级地理地形说课稿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