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2024-10-09 08:04:28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有礼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周围的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相对滞后,道德水平不尽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再加上现在很多孩子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和关爱,生活上浪费随处可见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出一个“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教育程度的标尺。“三位一体”礼仪教育模式指的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协作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即学生的礼仪知识、礼仪意识、礼仪能力、礼仪行为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唯物辩证法、课程理论、教育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有三个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系统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层次,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三,动态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依据系统化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这些子要素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文明礼仪是由小学低年级礼仪、中年级礼仪、高年级礼仪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

  (二)关于课程论的理论

  所谓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三个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程的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门课程,需要学校设置贴合实际的课程来学习,促进整个社会的重视。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叫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能适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他们的一切才能和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和合理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

  因此,礼仪教育对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点,为小学文明礼仪课程化培养目标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德育入手抓礼仪教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有小到大,抓的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要“养”,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是生活的载体,人从社会中来,回归社会中去,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也受到一定的礼仪道德熏陶。因此,我们应将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2、实践目标: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雏鹰争章》等为依据,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发放文明礼仪问卷调查和“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个案征集表。系统地梳理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礼仪素质要求和礼仪行为准则,让全校学生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家校结合,深化推进。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家庭文明礼仪”,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第三阶段:走向社会,细化延伸。将文明礼仪在校园和走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制定出“小学生社会文明礼仪”实施细则,并开展系列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研究内容

  (1)构建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2)制定出不同年级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3)开发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4)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制度。

  2、研究重点: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张庄学校全体学生

  七、课题组成员

  陶咏梅 崔秋舫 曹海龙 左运涛 董亚平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加强了文明礼仪教育队伍建设,促进了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1、资料收集(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法)

  (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放相关的“文明礼貌”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并做系统分析。

  (2)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发放有关“如何帮助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的个案征集表,回收后组织展开沙龙活动,筛选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3)在各个年级中选取典型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其家庭背景及教育方式,做好相应的记录。

  (4)完成相应的调查表反馈分析报告。

  2、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法)

  (1)结合上述资料,初步设计活动方案,确定试验班级,选定实施的任课教师。

  (2)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3)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xx年7月)(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

  1、各教师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并做好个案和反思的记录工作。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召开相关专题研讨活动。

  (三)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法)

  1、把实验班的情况和其他班级进行系统分析对比。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相关的论文、个案集、专题讲座,实行指南、校本教材。

  3、完成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法

  4、经验总结法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思想保证:建立科学的研究网络模式,建立课题学习制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经验,特别是与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不断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研究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2、组织保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课题组,课题主持人主管,校长、及德育领导负责管理指导,协调课题组方面的工作。根据课题的侧重点组织相关的骨干教师参与,使研究工作做到实化、细化、规范化,力保课题研究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3、制度保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交流与研讨。相信在课题顾问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会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标。

  4、经费保障:学校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课题研究。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育论文

  3、图片和音响资料。

  3、个案分析材料。

  4、学生的现场展示会。

  5、礼仪课程校本教材。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侨乐小学是一所开办5年的新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示范学校和广州市绿色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校开展了各项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的道德风尚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一些领域、一些学生不够遵守礼仪规范,在对待父母,老师及社会交往中不注意礼节、礼貌的现象依然存在。我校生源背景复杂,学生来源地域广,借读学生人数占一定比例,周边环境差及社会不良风气也侵蚀校园,种种问题给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前不久,教育部配合品德教育工作部署,专门修订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突显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有着重要教育意义。面对新形势,根据新要求,我校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申报了关于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将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①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良好文明礼仪的现状。

  ② 探讨影响学生良好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成因,以及对其进行分析。③ 修订与验证我校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规范的内容。

  ④ 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点

  研究内容:

  1.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⑴ 学生在校礼仪

  ⑵ 学生家庭礼仪

  ⑶ 学生社会礼仪

  2.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实验要点:

  1、认知导行

  “知”是“行”的先导。学生的行为又受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能左右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学生了解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内容。

  2、知行合一

  对多数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时,注重两个转化: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条条杠杠的规范条文,但愿不愿意遵守,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存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

  3、行为训练

  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而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飞跃,如何完成,离不开训练,在训练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与少先队活动结合。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道德转化

  道德转化需要道德意志的帮助,道德意志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最终上升到道德信念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愿意遵守礼仪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产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按低、中年级段,在我校一、四年级选择一至两个班作为重点实验班,进行重点研究。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 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A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称誉于世界,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势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B 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 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其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表现。

  4.行动反思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5.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1.成立学校中心研究组。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研究方案。

  4.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2.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年10月-12月)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结题,撰写出研究报告;编辑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校本教材。

  六、课题组成员

  黄肖敏、陈秀敏、覃晓明、黄海燕、陈春怡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案例分析、教育叙集等。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精选11篇)03-29

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05-24

研究实施方案02-10

幼儿习惯礼仪养成教育总结03-0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总结03-01

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最新10-17

课程研究实施方案04-13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6-12

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