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细读策略知识点

时间:2021-06-14 16:09:16 诗歌 我要投稿

古典诗歌细读策略知识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精练,表现为篇幅短小,手法多样,寓意含蓄,又因诗歌创作年代遥远,给诗歌解读带来了难题。目前的诗歌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把诗歌作为背诵材料,让学生知道主旨即可,其设计模式也往往是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然后背诵,分析主旨,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感受,没有激发学生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以及总结,发现孙绍振先生提出的“文本细读”或许能给予我们不少的启发。

古典诗歌细读策略知识点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孙绍振先生认为从哲学层面上说就是分析的方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操作方法即“还原”和“比较”,并对此作了细致的分类,这对教学实践富有启发意义。本文就孙先生的观点,结合笔者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反复实践,提炼出诗歌解读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细读法

  孙绍振先生说,“对一切对象的研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把它放到历史环境里去。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最深刻的分析,必须放到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古典诗歌的解读尤应如此。其实,我国早有类似的文学理论批评方式了,那就是知人论世。追根溯源,《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里,孟子本来谈的是“尚友”之道,即以今人之情上推古人之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读者与古人的对话了。知人论世,即颂诗、读书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性格、审美趣味,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等,方能准确地把握诗人之“志”。知人论世可以离析为两个既独立而又紧密相联的部分。“知人”须从作家的身世、个性入手,才能准确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而“论世”则要考察作家所处的生活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独立存在,他创作的作品会或多或少地反映那个时代的风味。

  以李白《行路难》(人教版八下)为例,诗的一开头描写了一次豪华的盛宴,食物的精美无不令人欲为饕餮之想。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又是为何呢?我们带着内心的疑问试着往下看,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面对这样的一首诗歌,该从哪里入手呢,又该如何让学生读进去,将此诗读厚重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思量许久,查阅了李白的传记以及相关作品,了解此诗创作年代,当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其时,距李白为待诏翰林不过两年的时间。笔者于是有了以诗题“行路难”为突破口,通过知人论世来细读一首诗和一个诗人的设想与实践:

  1、知其政治理想晓其所行之路。

  师:李白走的是一条什么路?

  生:仕途之路。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联可看出,注解里说他想要和姜尚、伊尹一样。

  此时笔者结合注解介入材料——“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学生便明白李白要当官就要当宰相,要辅佐皇帝干一番“济苍生,安社稷”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

  2、知其仕途遭遇明其行路之难。

  师:这条路有何难?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说他想要登上太行的时候,大雪覆盖挡住了前行的道路;想要渡过黄河的时候,冰雪堵塞了河水。

  此时学生的回答往往只能停留在字面的翻译上了,“雪满山”、“冰塞川”到底象征什么呢?如何从这里读出李白的仕途艰难呢?都需要教师帮忙打开思路。所以此时笔者将李白仕途之路的过程简要地在幻灯片中罗列出来

  公元725,出蜀,仗剑远游,李白二十五岁

  公元742年,翰林待诏,李白四十二岁

  公元744年,赐金放还提醒学生关注时间以及翰林待诏,从中可知李白花了17年的时间才迎来实现他政治理想的机遇,做了唐玄宗的待诏翰林。那么“何为待诏翰林”呢?就是待在翰林院里,听候皇帝下诏,或帮助起草文书,或回答皇帝的咨询,或伺候宴游,做些点缀太平的诗文这样的一个帮闲角色。这对于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他,从一开始入选为待诏翰林就是个讽刺,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太大了。读至此,可发现座下多数学生因感慨李白的仕途遭遇而嗟叹不止。

  3、知其性格解其路何难。

  师:李白所走的路为何会如此之难?

  生1:当时唐王朝的政治环境日益腐败,唐玄宗日渐昏庸,奸佞小人横行朝廷。

  生2: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所致,比如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诚如学生所言,李白在经历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文官生活后,期望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本来嗜酒的`他更用酒来逃避了。而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在酒后更加表露无疑,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也更加遭到奸佞小人的誹謗。最终李白这只大鹏鸟不愿做皇帝的那只鹦鹉,展翅飞走了。只是李白依然简单而纯粹地执著于他自己的政治神话,故回望前事种种,在此诗中便是欲饮不能,唯有无奈拔剑的茫然。

  接着,后面两个环节围绕“知其所好感其矛盾心绪”与“知其人论其世想其何路可济”两点展开,具体操作不再细说。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适时地介入相关材料,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非常之高。通过读一首诗,读出了诗歌里面交织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更加读出了李白这个诗人,这就比简单地背诵分析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更加可喜的是有些学生因为这堂课喜欢上了李白这个诗人,课外开始自觉地去阅读李白的相关作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诗人。

  二、以诗解诗细读法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了诗的神韵。因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仔细思量,那是因为我们常常孤立地就诗论诗,也就难免从现象到现象地滑行,无法捕捉诗人的言外之意了。如何把一首诗读透、读厚、读深呢?笔者受孙绍振先生“风格还原”、“流派还原”、“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等启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多番尝试,发现“以诗解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而且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

  1、以诗句为线索,作为细读诗歌的突破口。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教版八下)这首诗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贬谪文化”的一角,无论是屈原、李白、杜甫,还是柳宗元、刘禹锡、苏轼,不管他们身处繁华盛世,还是置身于危机丛生的时代,他们总是对自己身处的王朝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希冀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大多数人的理想总会被无情地击碎,换来的是沉重的贬谪生涯。那么如何通过这首诗让学生稍稍认识古代中国的“贬谪文化”呢?苏轼的一句“多情却被无情恼”可以作为解读的线索。

  师:“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的刘禹锡是那么的多才多情,但却如苏轼一般“多情却被无情恼”,他遭遇了哪些无情之事呢?

  生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凄凉地”看出被贬偏远的地方,身心凄凉“二十三年”,可看出朝廷的无情。

  生2:“弃”、“置”感觉是被抛弃,像物品一样被人随便放置在那里。这是朝廷和君主的无情。

  生3:从“烂柯人”,可以看出时间过得很快,回来一切都变了,诗人也老了,时间很无情。

  的确如此,刘禹锡先后被贬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未离谪籍。他无法自主自己的命运,始终被抛弃冷落,二十三年的生命耗费于穷山恶水之中。归来的刘禹锡已到知天命的年纪,悄然间两鬓早生华发,面对迷惘的未来之路,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无情。此时,激发学生思考体验历史上同是多情之人却遭遇无情之事的人还有谁?教学可由点及面,对诗歌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贬谪文化。教师从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性格可能导致不同的命运,遭遇无情之事的刘禹锡依然怀着多情之心,依然豁达开朗,宠辱不惊,甚至奋发向上,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壮语。

  2、以诗为“注”,印证比较细读。

  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诗人相同类型的诗歌或同一诗人同一时期相同题材的诗歌,为所要解读的诗歌作注,进行比较阅读,丰富阅读。以笔者教杜甫《春望》(人教版八上)诗为例:

  在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对学生而言,字面的理解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如何在平淡质朴的语言里捕捉诗歌的言外之意呢?就此诗而论显然是不够的。笔者用了杜甫作于同一时期的《哀江头》前两联为这一联作注: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曲江”,本来是长安附近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春的风气尤盛,沦陷后的长安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已经破了,可曲江江边的终南山还在,曲江的江水还在;城中美丽的春天又回来了,游人却不见了,只剩下那茂盛的草木。让学生领会杜甫望此景时的“吞声哭”,悲哀至极而又哭不得的境地,因为此时他是“潜行”,怕被安禄山的军队发现,满心的悲哀只能深深地藏进肚子里。所以为何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其内心深切情感的外化,让花和鸟都有了自己的心情之颜色,让花和鸟来共同承担自己的悲痛。

  在读陶渊明《归园田居》(人教版八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联,如何理解他的“愿无违”呢?学生的回答往往停留在概括性的苍白总结上:如说陶渊明想归隐,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之类。无法有形象而丰富的感知,没有一个具体的画面感。所以笔者引用了陶渊明的其他诗歌来作注,让学生深入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及其人格魅力。

  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质本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等诗句来辅助解读,读出他在这个污浊的世界里,无法实现曾经的志向,也无法让自己妥协。他只是愿意做一只栖栖之鸟,保持自己的清白,躬耕田野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沉浸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中。

  如此引诗为注,通过应证比较加以细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更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生活有了比较广阔的认识,进而也会明白诗人的伟大,正在于他独立于世的人格魅力。

  三、关键词细读法

  何谓“关键词”?在图书馆学中,“关键词”是指从文献题目、文摘或者正文中抽出的,能够表达文章主题内容并具有实质意义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词汇。语文关键词教学法就是一种以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词汇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从而理解全篇课文,突破教学重点的教学策略。语词构成了文本,而那些关键词则是进入文本最直接的密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抓住关键,以点带面。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

  1、从诗句中直接提炼关键词,正面细读。

  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短短十四句,却曲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四句,简单翻译是无法体现诗人的复杂情绪的,但若提醒学生注意关键字词,学生便会去挖掘字里的精妙之处。

  生:“金樽美酒”、“玉盘珍羞”,“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么欢乐的宴会,诗人却吃不下,放下酒杯和筷子,连用了“停”、“投”、“拔”、“顾”这四个动词,说明内心很苦闷。

  这一层的提炼,稍加提醒,学生一般自己都可以完成,而实际上笔者发现诗句中另外还有两个字更加值得深究,那便是“酒”和“剑”,提炼出这两个字,就可以将此诗的理解更深一层。因而笔者作了这样的处理:

  师:在这四句里,有两个字非常有意味,我们一说起李白,就会想到它们,是哪两个字?

  生:酒、剑。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李白遭遇酒和剑,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生:李白喝酒时是“一杯一杯复一杯”,或者“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又是个剑客,拔剑时应该很有英雄气派。

  师:对啊,酒是一饮三百杯,剑是“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何其畅快何其豪气!再来对比此诗,面对酒和剑的李白却是如此之态,其茫然心绪尽在酒与剑中,不言而喻。

  2、通过改字换字来比较细读。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的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创造一些题目,进行改字或者换字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如杜甫《春望》(人教版八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将“山河在”改为“山何在”,“草木深”改为“草木生”,可否?这一改,学生就会试着去翻译原诗与改诗的意思,会发现字面意义乍看之下是通的,实则是断然不可的,此时再适时地介入司马光的这句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原诗的精妙之处自然便能领会了,如果改掉就无法突出原诗展现的大背景下诗人的悲怆心境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像这样在对比中分析,不但要善于从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从相异的作品中看出相同的地方,即所谓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永远是我们精神生命的源泉,中学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传承的重要渠道。如何让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本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反复的课堂实践,笔者发现初中古典诗歌的细读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细读的教学策略又是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纯粹地使用某一种,都会显得有局限。“功夫在诗外”,对于古典诗歌的细读,也只有在不停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前进。

【古典诗歌细读策略知识点】相关文章:

古典诗歌的分类04-12

关于古典诗歌分类介绍12-02

古典诗歌类型的个性签名04-11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09-15

古典诗歌鉴赏刍议(网友来稿)12-06

古典诗歌鉴赏热点是什么03-19

古典诗歌史的虚与实03-18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讲解03-13

细读04年考纲,统筹备考策略(教师中心稿)12-06

古典诗歌中的反手法(网友来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