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感恩意识,激发感恩之情,同时付诸行动。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
2. 阅读有关感恩的故事。
3. 全体队员积极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五(4)中队“学会感恩”主题中队活动 现在开始。
1.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2. 唱队歌。
3. 全体坐下。
二、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读过这首诗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知道这是首什么诗吗?知道它的意思吗?通过我们今天的主题中队活动,你就会知道它的内涵啦!下面请欣赏我们的节目!、
三、 节目表演
1. 诗歌朗诵:《母亲》
母亲,母亲像冬天的太阳一样,在我遇到挫折时,他会鼓励我、安慰我,温暖我的心。
母亲,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
母亲,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她会陪 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 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
所以,我要说,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2.游戏: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让每个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特制沙袋,沙袋就象征着肚子里的宝宝,然后走下楼梯,拿书再走上楼梯、过独木桥,最后再把书放在书架上坐回原位,从而让学生们通过游戏感悟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和痛苦。
3.话题讨论:由游戏延伸出:为什么要感谢父母?
4.女生独唱:《烛光里的妈妈》
5. 折千纸鹤:发给每一个同学一张纸,让同学们在纸上写上最想对父母说话,最后折成千纸鹤。
6.集体合唱:《感恩的`心》
四、回顾主题
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一开始我读的那首诗是什么了吗?对啦,就是《游子吟》。而这首诗又有什么含义呢?是的,就是告诉我们要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五、结束语:
学会感恩,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亲身感受父母的艰辛、父母的爱,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爱心,使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
六、主持人:退旗!
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形状进行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
能用形的概括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折、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学习用形的组合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形状完成一幅粘贴画。
教学难点:剪、撕、卷、折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准备:彩纸、剪刀、固体胶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绘本故事《我把哪个部分弄丢了?》。
通过师生共同根据将故事补充完整的活动,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形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1、小星星找回了丢失的星角,我们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形》,板书。
2、小组活动一:找一找
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形状?
3、小组活动二:试一试
试着把彩纸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看哪一组用的方法最多)。
4、小组活动三:看一看
各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的图片,说出他们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5、小组活动四:做一做
(1)每一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来,用袋子里面不同形状的磁片,在黑板上拼贴出各种物体。 (2)小组合作,用剪、撕、折、卷的方法,将彩纸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有趣的组合,粘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3)注意:a、用剪刀时请注意安全。b、不浪费,不乱扔。将剩下的纸,放回工具盒里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构图和色彩的搭配,选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才能让我们的画面既整洁又粘贴牢固。
四、展示评价
1、小组展示,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总结方法,指出值得借鉴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五、小结拓展
1、教师拓展总结。
2、学生自评:
(1)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找出方形、圆形、三角形。
(2)我会用形状组合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将彩色纸撕成长条、大小块,进行粘贴造型。。
2.能较大胆合理的运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点画、印画装饰。
3.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组一张大的'没涂色的小动物图片。
2.红、黄、蓝彩色纸和彩色颜料若干,浆糊、棉签、大花衣服的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漂亮的衣服",感受服装上的条纹、色块图案之美。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幼儿个别介绍或相互介绍。
2.出示空白的小熊、小兔等小动物底图,交代活动内容及要求。
师:小动物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真伤心,你们愿意帮他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示范双手交替撕纸。鼓励幼儿撕出长条或小块。(幼儿徒手模仿撕纸动作)
(2)教师将撕好的长条和块状的纸片贴在小动物的身上。
(3)示范手指点画或纸球印画方法,并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成两组操作,一组撕贴画,一组手指点画。
(1)撕贴画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筐,请幼儿将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筐里,不要随地乱扔。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往下或从左至右粘贴,并注意颜色的搭配。(教师可将纸折成长条后再让幼儿撕,减轻难度)
(2)手指点画组:指导幼儿蘸一种颜料点画后把手擦干净再蘸另一种颜料点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美工区中可提供材料继续制作。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小蜜蜂》,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以欢快的情绪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并启发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读谱视唱与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优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进度:第三教时。
教具准备:头饰、磁带、口琴、图画、打击乐器等。
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流程:
情境激发情境体验情境创造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初步感知想象理解-->体验歌曲吸收表现激发创编能力
准a、入场-->创设情境欣赏、哼唱、律动、熟悉歌曲a、自学歌曲创编情境性歌表演备:b:模仿练习b、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拍手歌》进教室并做简
单律动。
2、问好:一半学生吹奏口琴,一半学生唱。
3、模仿练习与重点乐句解决:
a、模仿练习:
听、唱几组模仿进行的音。
b、重点乐句:
(2)板书出示
提问:这条旋律除了模仿外还有什么手法吗?(重复)
(3)学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师用g大调的音高唱一遍。
提问: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吗?
学生回答:略
引出教师唱的是g大调。
方式:抽一个学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学小组进行。
(5)纠正答案,并让学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导入:
(1)学生吹奏刚才的旋律,教师配唱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2)设问:是谁要飞到大树林中来?
5、情境布置:
师生在《小蜜蜂》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
流程说明
情境导入可以景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与
学习欲望,情境布置时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乐可使学生熟悉音乐,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
二、情境体验:
1、导入:同学们布置时,教师已躲到花丛后,布置完后,突然从花丛后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图画)说:“咦!是谁飞来了!”
学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a、教师边用lu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乐飞舞。
b、师生共同用lu哼唱。
教师评价学生想象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d、边唱边做简单游戏。
3、学唱歌曲
a、导入: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就让我们在口琴的帮助下自学。
设计方案 篇5
【摘要】 80,90后的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因为他们当前消费大部分要靠父母的收入。作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如何正确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抽样方案设计以重庆市大学生为例,使用自编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实施测评,了解大学生消费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情况,抽样调查
1.调查目的及任务
1.1了解抽样调查方案制定的意义;
1.2掌握抽样调查方案制定的方法步骤;
1.3通过问卷设计,尝试解决问卷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
2.调查对象
2.1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在校大学生;
2.2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
2.3北碚区: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
2.4合川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校大学生。
3.调查项目
3.1个人信息调查
3.2消费观念调查
3.3消费结构及金额调查
4.调查方法
4.1典型抽样
本次抽样调查方案设计有意识的选择各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高校。
4.2分层抽样
重庆现直属于教育部及重庆市的约为3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约40万。各大高校主要集中在沙坪坝、南岸区、北碚区、合川区(独立院校)。本设计方案从40万大学生中抽样400名学生,从以上各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独立院校共10所,每所高校抽样40名学生。再按所调查学生的学科类别进行分层抽样。
4.3调查方式
3位调查人员分别负责大学城、沙坪坝主区、南岸区的调查对象。在各高校内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介于北碚区、合川区较远,本小组在两个区的高校中利用同学资源,请同学负责进行调查。首先,利用网络将问卷传给负责的同学;其次,请同学负责打印问卷并进行随机发放,收回问卷;最后,请负责的同学将问卷以快递的形式寄给本小组调查人员。
5.时间的安排
5.1筹备阶段:20xx年10月15日-20xx年10月18日
5.2抽样方案设计阶段:20xx年10月19日-20xx年10月22日
6.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1方案总体设计:邓婷婷、周晓晨
6.2问卷设计:何紫薇
6.3PPT制作:邓婷婷
6.4讲解:周晓晨
7.调查经费的预算
本次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坚持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如下:
7.1问卷打印、复印费:41元;
7.2交通费:26元;
7.3快递费:20元;
7.4总计:87元
8.调查效果预测
经过以上具体的工作安排及全体调查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应能达到预订的调查目的。由于调查条件及水平有限,调查比例相对较小,且在项目设计、人数分配、总数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敬请见谅。
设计方案 篇6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 张兆龙文)。
1、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动作——一片深情 两次
背影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
混入、再找不着
2、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
看讲拣嘱 —— 无微不至 内疚
3、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4、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设计方案 篇7
活动功能:
1、发展圆圈跑能力;
2、发展注意能力和记忆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活动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3组,各组分别扮做小马、小鹿和小羊。幼儿围成圆圈面向内站立,各类角色错开站。教师(或幼儿)扮大象,当裁判。游戏开始时,一起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来赛跑。大象公公当裁判,现在该是谁来跑?”大象说:“小动物,准备好,现在轮到xx跑!”被叫到的小动物要沿逆时针方向跑一圈,回到原位。先跑回的`获胜(或在裁判发出规定信号前跑回原位的受表扬)。
活动规则:
1、被叫到的角色才能跑,裁判说完“跑”后才能跑。
2、要从圈外跑。
活动指导建议:
1、教师在确定角色时,要善于利用悬念和期待效应。当说到“现在该是……”时,应有意拉长声音并做短暂的停顿,以加强幼儿期待心理和悬念,提高他们的情绪紧张性和集中注意,然后突然宣布跑的角色。这样会明显提高幼儿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2、说儿歌前宜先让幼儿左右看看并记住两边的同伴。
3、有的孩子跑步心切,一听教师说完跑字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不管是否叫到自己担当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角色,听清信号后再跑。
4、要组织和鼓励没跑的幼儿给跑的同伴加油并提醒其站位。也可让他们观察谁先跑回。
5、要鼓励幼儿争先跑回,以培养其竞争意识。
6、变化游戏的方法:
(1)可改自然快跑为模仿跑;改单人跑为双人跑。
(2)可用其它符号代动物角色。如可用红、黄、蓝三色纸片作为三种动物的标志。
设计方案 篇8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打扰别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会礼貌打扰。
准备:
情境表演三个。
活动与指导:
1.教师介绍情节发生的背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内容:自从上次,小猴挨了妈妈的.批评,又得到小朋友的帮助,礼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问题,这回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出主意。
2.观看情境一:猴妈和兔妈正在谈话。这时电话响了,小猴接听后知道是找妈妈的,怎么办呢?妈妈说不让打扰她,该不该传电话呢?
讨论:
(1)是否该打扰大人谈话?
(2)怎样打扰有礼貌?
3. 观看情境二:猴妈正在睡觉,查煤气的来了,小猴该不该叫醒妈妈?
讨论:
该不该叫醒妈妈,怎样叫醒有礼貌?
4.观看情境三:老师正低头替小朋友准备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讨论:
小猴该不该在老师最忙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话?有重要的事怎样说才有礼貌?
5.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
6.学话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
设计方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画线》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0课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对计算机画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入和退出画图程序之后学习的画图中的最基础的技能——直线和曲线的画法。本课主要是通过画小旗让学生学会直线和曲线画法。直线和曲线的画法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线可以画出许多的物体,直线的粗细也决定了其它如曲线、矩形外边框、圆形外边框等线的粗细,而曲线的柔韧性是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特点,特别是曲与我们平常在纸上用笔的画法截然不同,它是先要画出“直线”然后通过用鼠标拖拽的方法两次才能完成的。如果只是教师简单地说一说、演一演,只让学生懂得这个要求,那么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并且知道了画法却画不出好看的图画来。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教师先出示放大的小旗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画这幅图容易不容易,然后让小组讨论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接着问小旗中的旗杆和旗子各应该怎样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又让学生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为此,本课首先将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一面小旗作为学习任务,学习如何在windows 98“画图”窗口中画线。此面小旗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旗杆和旗面,旗杆是一条直线,可以使用“直线”工具画出,旗面由三条曲线组成,可以使用“曲线”工具画出。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任务后,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小旗的组成,并让学生设想使用怎样的画图工具来画这面小旗比较合适、比较方便。然后,具体来学习画旗杆(直线)和旗面(曲线)的操作步骤。
二、教学课时的设计:
《画线》这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如何画旗面,也就是如何画曲线?特别是曲线的调整分为两次整,如果只是调整一次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麻烦的事。另外,曲线只有调整的十分到位才有美感,因此,培养学生的美感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本课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先根据教师出示的小旗图自己说一说平时画法,然后自学课本上的画法。以小组的形式在电脑上画一画。最后总结经验、学生自己练习作画。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用铅笔作画以及与直线、曲线的协同画画。
三、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
由于上文已经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作了具体的阐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图:
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课前)
2.提出任务
3.从任务中引出信息技术学习目标
4.为完成任务,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5.学生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任务
6.任务评价,突出信息技术目标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协同学习的方式,共同来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联系美术学科知识,明确学习任务。
课堂一开始,我就出示一面小旗图,问学生你们觉得画这样的小旗简单不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画这面小旗。
(1)这面小旗主要有哪几个部分?
(2)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3)直线和曲线分别应该怎样画?
2.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
在具体教学中,分为自主学习和互相讨论两个过程。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提出的困难,自己看书,边看边操作,对不明白地方作一标记,完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定学习进度。而在讨论学习阶段主要是先由同位讨论,后由以四人为小组,先由组长收集全组的不懂问题,然后组织全组给予解答;接着继续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展开讨论,最后由组长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
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试验展开讨论,经组长整理后,在全班汇报,着重体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发展学生智力。在此环节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板书的三个问题的解答。在各科教学中,给学生汇报交流的机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4.利用学习成果,完成提出的任务。
在学生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技能方法后,立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说一说自己还想画些什么?然后师出示试一试中的几个图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
5.评价交流,突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了如何画直线和曲线的技能后,将同学们自己画的作品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由同学们进行评价。通过成果的交流评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励,还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交流,最后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其中大部分同学跃跃欲试,由于时间关系,一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拷贝到软盘上,在教师机上向大家呈现。后在学生评价作品时,老师通过两个问题:“如果在画的过程中画错了怎么办?”“怎样才能使看书的图更美?”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加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充分给学生探索、协同学习,自我评价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11-03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学设计方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