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心情日记

时间:2021-06-20 14:16:37 日记 我要投稿

米心情日记

  星期天,小雨下个不停,我在抽屉里瞎翻,翻出一本“供应证”,那是一本发了黄、封面的硬板纸已经脱落的小本子。翻开一看,里边写着家庭成员每月的粮食定量,记载着每月领取购粮券若干斤,粮票若干斤、杂粮券若干斤等,有一页还专门记载着豆制品等“备用券”的发放,看着这本已经历经几十年的“供应证”,思绪不由得回到了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

米心情日记

  “领粮票啦!”居委小组长在喊,于是母亲便让我拿着“供应证”去居委领粮票,居委离家很近,走半条弄堂拐个弯便到了。一进居委大门,只见老老小小排着一长溜队,粮店的人早将各家各户的票、券装在信封里了,只需根据供应证号分发便成,因此发放的速度也很快。递上供应证,发放的人在一大堆信封里找到我家的,在供应证上记录好发放数,啪地盖个章,将各种票、券夹到供应证里交给我,因为每次领总是一点不差,也不点,将全家一个月的活命券小心翼翼地塞进口袋,才放心地回家。

  那时全家吃的米放在一个大口的瓮里,每逢米快没了,母亲便会让我去买米,那时叫“量米”。量米是一定要用“虞山镇购粮券”的,用“粮票”和“杂粮券”买不到米,因为那时到饭店吃饭或到面店吃面都要收粮票,而“杂粮券”是用来买面粉的。母亲让我“量米”,我便从“供应证”里取出二十斤“购粮券”,母亲交给我三块钱、一条布袋和一个酱油瓶,叮嘱我再买一斤酱油,那时米是每斤一毛四,二十斤米加一斤酱油正好三块钱,看来一分钱的“回扣”也落不下了,我的积极性便大受挫伤,磨磨蹭蹭地向粮店走去。

  东门的粮店离我家不到十分钟的路,进得粮店,只见店里堆满了面粉袋,雪白的大米堆在墙边。量米需要先买米筹,再将硬板纸做的油腻腻的米筹交给称米的伙计,那伙计便用“山笆”去米堆上挖了米放在小磅秤上称,磅秤上早打就二十斤加上山笆的分量,也许是“千日之功”吧,伙计取的米常常很准,偶有不准也只需用小铁畚箕稍稍添减一点即可。此时我早将布袋套在木制大漏斗的出口上,伙计将山笆里的米倒入大漏斗,那雪白的大米便哗哗地流入了布袋,扎紧袋口,扛上便走。

  母亲买菜常常要拿出供应证,取出一整张印着“1号券”、“2号券”等字样的纸,小心地剪下一张,邻居邵阿婆对这些券几号买什么总是了如指掌,母亲便常常问她买黄豆芽用几号券,买豆腐、买白糖用几号券。

  插队后,供应证上便少了我的名字,因为我不再是吃商品粮的人了,要靠赚工分来换粮食。那时农民的基本口粮是每年520斤稻谷,折合成品粮大概360多斤,正好每天一斤,但只有三分之二分稻谷,由生产队集中去镇上的米厂碾成米后分给各家,三分之一要等麦熟分小麦。我吃不惯面粉,便去粮站用小麦换米,小麦换米又要打个折扣,因此摊到每天的.口粮便不足一斤,哪里吃得够,再加上常年是青菜萝卜咸菜,肚皮里没有油水,农活又重,白米饭便吃得更多,口粮不够吃,到青黄不接时便会无米下锅。好在队里很照顾我,每到断粮只要向队长申请,队里便在留的稻种中称些稻谷给我,倒也无饥饿之忧。每年新米上场,那新米饭是真个好吃,特别是晚稻“金南凤”,新米饭烧好有一阵清香,让人食欲大开,那米粒,晶莹如珍珠一般,我常常懒得炒青菜,捞一点熟猪油,倒一点酱油在饭里一拌,那味道就像八宝饭,不用下饭菜也能吃上两大碗。

  返城后我又成了吃商品粮的,再后来慢慢取消了粮食定量,粮价也放开了,小区里常常有踏黄鱼车卖米的吆喝:“银香米!新米!”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副食品越来越多,餐桌上的菜也越来越丰富,肚皮里油水一多,粮食便吃得少了,买米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用布袋装了,店里都有10斤、20斤一包的,下班带上一包回家便可吃好多天。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现在一般要卖一块五到一块八一斤,米的品种也多了,什么东北大米、泰国大米、珍珠米、香粳米,让人目不暇接。现在农村的稻田里大量使用农药,大家害怕米里的农药残留,“有机米”便应运而生,超市里有一种5斤真空包装的有机大米,要卖83块钱,每斤要卖十六块六毛钱,那价格真的是令人咋舌。

  吃了五十多年的米,各种各样的米吃了大概有七八吨了吧,但不管是什么米,我总觉得还是“金南凤”拌猪油、酱油最好吃。

【米心情日记】相关文章:

米卷的诱惑-心情随笔07-18

400米测试日记04-15

黑米的观察日记09-08

开学心情的日记_心情日记12-09

空间心情日记_心情日记12-09

每天的心情日记_心情日记12-09

雨的心情日记_心情日记12-10

伤感的心情日记_心情日记12-10

偷鸡不成蚀把米日记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