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第一课时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提高学生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理解现代散文中“小”与“大”的关系。
3、体会想象在课文中的作用。
4、分析课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文章深刻的立意,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创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小组搜集都江堰和李冰的相关资料。
二、走进作者:
(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三、整体感知:(思考本文在结构方面的特点)
本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个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课文分析:
1、 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态度?
对比角度 长 城 都 江 堰
修建时间
宏大
占据空间
已废弛
水流外观
文明状况
心 态
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通过对两者进行 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 之情和对长城的 之意。
2、第二部分,作者在看都江堰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游览前:“ ” ;
参观后,“ ”
--作者在不经意间强烈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 ,为这里 所 。
同时透过水的“形”,作者也窥到了水的“ ”。这里的水“精神焕发,
”,作者对这水的“神”无比 ,这里的水虽然也“咆哮、狂野”,但在都江堰的制约下,显现出一种更为壮丽的 ,都江堰使最强悍的生命 ,所以作者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考虑到水的形神特点。要反复品读描写水的段落。)
这样写的好处:这种 的手法,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的 ,又使文章 。
3、 阅读第三部分:李冰的政治观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他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政治观:
出发点:
名垂千古的原因:
4、 第三部分,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什么?(提炼、筛选重要信息,从课本中找出相关语句。)
李冰是一位 ,同时又是一名 。因为有过李冰,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 。他总结出的 ,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一座至今仍造福四方的 ,他筑堰的指令,
。作者对这位实干家的“伟大精魂”充满了 和 之情。
5、文章除了对都江堰和修建者李冰进行评价和思考之外,还对现实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作者盛赞了李冰的实干精神,同时联想到前不久一位极有作为的 的名片,头衔上只印着“土木工程师”,作者指出作为官员,不应 ,而应像李冰一样成为一名 。
作者引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这幅对联,来诘问现代官场衮衮诸公:
五、思考探究:
1、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分以 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 的 ;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 ;第三部分由 及 ,展现 的 。
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 ”,以作者独特的 为中心;
第二部分写“ ”,以对 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第一部分以“ ”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 的描绘。
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 ”向“ ”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六、课前阅读课本P97、98页:思考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以小见大”的?
参考答案:
“一粒沙里见世界”,即通过 展示 。《都江堰》是“以小 大”,即通过对都江堰的“感悟”表现作者 。
刘芳
[《都江堰》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5.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