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概要
【考点揭秘】 议论文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针对论点设题,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
2.针对论据设题,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概述论据和具体论据;
3.针对论证方法设题,论证方法有很多种,但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四种主要的论证方法,即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针对文章结构段落设题,包括对某些在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句子和重要段落的理解;
5.对某些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作用的考查,但这不是议论文所特有的,体如记叙文、说明文都有这种内容的题目。
【解题迷津】
议论文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常常是散落在文章各处,需要考生从文段中找出来。只要找准了,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只需稍加概括就是答案了。 [一]针对论点设题
1.找全文中心论点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大多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先提出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如《谈骨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有将论点放在文末的,这是因为有些文章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章中间,这是因为文章一开头便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想和做》。
具体方法:①想一想,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什么观点,(中心论点,)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帮助我们判断:通过论述,作者告诉我什么事情,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是什么,而不是什么。
②明确中心论点 ,看能否在文章中找到一句,与我们初读时感受到的“是什么”中心意思一致的句子。要相信,议论文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中心论点鲜明.十有八九要在文中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一般会有这样的原句.我们可以把它勾划下来.如果没有,那就得自己概括一下;如果你认为有,并且勾划出来了.
③判断你找到的句子是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句.考证它的正确性:这个句子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不可能是个短语或词组,因为短语或词组一般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句意.如果你找到的句子没有这样的特点,只能说明你的发现是错误的。
另外,还有一个经验告诉大家: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一般在文章的前面部分,甚至有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很少在文章的后面.后面的内容一般是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而引申出的结论.不能把结论句作为中心论点.,要注意论点和论题(话题)的区别。例如:<<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句话“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而不可能是文章末尾处的“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也不能拟作”谈骨气”这动宾短语 。
2.找段落论点
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 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即可。
[二]针对论据设题
针对论据设题时,考查方式一般有四种:
1.要求考生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论据。对这类问题只要将论据一一找出并简明扼要地概述即可。
2.要求考生将论据进行归类。这时考生要清楚,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包括中外古今的史实,很容易发现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事理论据是指那些对事实进行的的抽象概括的结论,当然也包括一些名言、警句、谚语以及作者对一些事实的概括分析. 例如<<谈骨气>>一文中的三个人物的事例就是事实论据.而引用孟子的对大丈夫的论述便是事理论据
3.要求考生说出某一论据的作用。要清楚这样一点:一般论点在前,论据在后,其作用就是证明它前面的那个论点。例如《怀疑与学问》第四段例举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实论据,其作用就是证明它们前面的那个论点:“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我们在论据前面一找就找到了。偶尔也有论据在前、论点在后的情况,那是文章用了归纳法的缘故。归纳法不是初中的重点,只需了解,不必深究。
4.针对文中的某个论点补充相应的论据。
[三]针对论证方法设题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即举例论证法--例举确凿的事例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法--以阐述道理的方式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法--用浅近的并为人们熟识的事物作比喻宋证明论点、正反对比论证法--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证明论点。考生记清了这些,在文章中一一找出即可。
但下面这种情况要引起同学们的特别注意:正反对比论证的作用一定要记清证就更有说服力,论点就能更稳地站住脚跟。
注意有些题目的要求不止找一种方法。
[四]针对议论文结构设题
针对议论文结构设题时,一般有以下情况:针对某些关键句或关键段出题,要求考生说出它们的作用,这种情况稍微复杂。
1.对于关键段:如果它是文章的开头段,其作用往往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总领下文。如果它是末尾段,其作用常常是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 如果它是文虫某处段落,则应是承上启下过渡用的。
2.对于关键句:段首句用作提出本段论点总领本段,段尾句用作总结全段,有时也用作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深一层的论证。
[五]针对议论文语言特点设题
1.是要求对某些语段中的一些限定性的词语作评价分析,问你这些词语能否去掉.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能去掉.具体分析时,要抓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来回答.即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回答时,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你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如果去掉某个词,全句表达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保留在原句中全句表述的又是什么意思.
例如《怀疑与学问》文中,第6段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的四个“常常”的内容,(……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能否置换顺序.就是对议论文语言的逻辑顺序的一个考查。
又如《想和做》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问你:句中的“往往”一词能否无能否去掉,为什么?这就是考查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如何作答,请参照上文的要求。
2.考查一些个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比如:“这”、“那”、“这些”、“那些”等词。回答这种问题,要提示大家,他们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就在这些词的前面,因此,我们一看到这样的题,第一感觉就是在这些词的前面一点的语段中去找。
邓燕敏
[议论文知识概要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5.九年级历史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9.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