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让人感到最为困惑的问题是评价改造。在有关作文的课程改革中,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行的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推进作文课程改革的瓶颈。由于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作文评价方面多年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它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关注应试模式下的总体要求,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注重作文的最终结果,忽视学生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以分数替代评价;作文形式主要是书面作文,忽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评价内容不注重保护形式的自尊心,有时挫伤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如何打破这套标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一现状,新课标指出:“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革评价方式”,“尊重生理解多元化”, “以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多样化、选择性)”。
以新课标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个性化作文评价的功能、原则、方式等作了初步探索,并通过对学生作文实施个性化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个性化作文评价的含义
学生的作文是个人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个人创新意识的自由发挥,因此学生的作文应是充满个性的作文,所以,评价主体对学生习作所作的评价也应是个性化的。
所谓个性化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即学生个性化作文)作出的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特征的评价。其本质特征是与众不同。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本身就带有功利色彩,表现在作文评价早就是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要求去约束学生。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慎之又慎,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老气横秋也就不为怪了。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用老眼光来看新事物,无异于是固步自封之举。因此作为老师,当顺应时代要求,用个性化的作文评价去引导学生,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具体来说,作文评价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感受独特,与众不同;语言表达独特,敢于创新;个性鲜明,读评知人,有真情实感,真实可信。
二、个性化作文评价的原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原则是指导我们评价的基本准则。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这一原则对于我们实施作文个性化评价具有宏观指导意义。我个人认为,在进行作文个性化评价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这是个性化作文评价的首要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所以在作文评价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个性的健康发展。在评价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作文中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以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写出更好的习作。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文百异,一定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凸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千万不能认为我们教师的评价就是权威性的评价。德国教育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在作文个性化评价中的角色就是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是和谐的。只有这样去做,我们才会在评价感悟童心,感受童真,欣赏童趣,品味童乐,学生也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评价的主人。这一原则对于任何一位评价主体来说都是适用的。
2、动态发展的原则
衡量一作文的好与坏关键是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同于传统的中心思想),是否准确(包括相关的知识链接和拓展)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即使这个观点和感受可能不被大多数人当时所理解和接受,也没有必要因此而惊慌失措,一棍子打死。学生由于年龄、视野、经历等的限制,有时候看问题不免片面、偏激。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树人,不是压、不是堵,而是扶和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自信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我手写我口,我口出自我心,把学生从写的功利中解放出来。
因此,对学生作文评价的着眼点要瞄准学生自身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纵向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评价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要用发展的观点,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表扬学生的进步,分析和理解学生的不足,为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诚恳的建议和帮助。
3、面向多元的原则
在过去的学生作文评价中,由于强调一元价值(主流意识)在作文评价中的作和,较少吸纳其他价值观点而显得封闭。可是,由于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的价值判断,由于评价对象及对象所属主体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其价值主体的非中立性,由价值的非中立性必然会导致作文评价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形成评价主体多元的格局。个性化作文评价即是向多元的开放性的作文评价,也就是说是,在个性化作文评价中要强调主体多元、价值多元、方法多元、在多元中寻求平衡,从参与作文训练的所有人的需要出发,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使评价结果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尽可能吸纳各方面的观点以求得发展。
三、个性化评价的方式
在《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成员。正是依据这一建议,我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作文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作文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作为作文评价对象的主体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动中来,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时,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使评价结论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当代教育评价中,自我评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形成性评价中,自我评价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由于在作文评价中,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高低的现象。因此,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反思能力。
2、学生互动评价。拓展学生作文评价的时空,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认真欣赏别人文章的好习惯,使作文这一学习环节变为了互动式。当然,在互动中要注意淡化作文卷面得分和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强调品评和反思,其操作程序如下:
①正视差异、动态分层
学生在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力、个性和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文评改实施时,要正视这些差异,实验老师接手一个班时,首先要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调查、摸底、测试。再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合理地动态分层,比如班级有40名同学,可能按作文水平与能力差异分成A、B、C、D四层,每层又可以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分层分组办法不宜挑明,且分层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动态组合。
②示范评改、分层要求
作文评改实施前,老师首先要结全体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可选一、两篇典型文章进行示范评改,结合实例传授评改基础知识,比如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评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a、题目与内容是否对称。
b、语言运用特点:如遣辞造句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
c、思想内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感情,想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等。
d、文章结构:开头、正文、结尾、以及照应与过渡,正文采用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等。
通过这样必要的培训,学生掌握了评改基础知识。另外实验老师每节作文评改课,都要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改标准,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比如:同是评改记叙文,对有的小组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小组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评改前教师可把各层学生的评改要求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就差不多可以实际操作了。
③生生合作、师生对话
动态分层小组确定了,基本的评改知识以及层次评改要求了解清楚了,这一环节各层次小组就要进行评改实际操作了。首先要求小组成员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的背景介绍或思想内容介绍以及评价,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对习作者有益,对其他评改者也有好处。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引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各层次小组中,特别是低层次的小组中,由于该层次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等可能都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平等参与对话、计论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即活跃了交流的氛围,又能及时地给评改工作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④搭建平台,体验乐趣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搭建一个以展示交流活动为中心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以往讲评课主角常常是优等生,中下等生往往难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而每一名学生又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有主动发展的潜能,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
这一环节的实施是在上一环节分层小组评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层次小组评改后可以推荐几篇佳作,全班师生共同评议。先请习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余的人欣赏;朗读完毕,再请习作者简要介绍自己文章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方法等;然后生生共议,各抒己见,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精彩等,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
尤其要注意,把舞台提供给中下等生,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断,甚至是一个好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让学生在交流评改活动中,去亲身体验感受、揣摩品味、欣赏辨析,从而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能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欣赏。另一方面,我还利用班刊、校刊、广播乃至向公开发行的报刊推荐,多途径地展示学生的习作,一个学期未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让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
3、教师全面评价
①在众多评价主体中,老师的评价起主导作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不是威严的法官和善意的法警,教师应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对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判定是在作文评价字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决定的。在作文评价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如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没有良好的关系,那么,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到学生的抵制和排斥,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发挥激励、调节等评价功能。因此,能否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教师评价成效的关键。在个性化作文评价过程中,学生、同伴、教师都是参与者,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社会的互动,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教师评价要以赏析为主,努力做到。
①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作文中的优点。
②多给学生一些情感评价。在作文批阅评改中,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③多给学生一些过程评价。《个性化教学论》指出:“学习结果并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指标,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变化过程,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
四、个性化作文评价的意义
1、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个性化作文评改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这一理论,这种评改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权利,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原来的层次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尽管发展水平仍有差异,但这是符合实际的具有实效性的个别发展,日积月累,所有学生都会得到共同发展。
2、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个性化的评改形式突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帮助别人。在评价别人习作时,他们要学会给别人以建议,表达看法说服别人或与别人商量,在修改自己文章时,学会采纳他人意见。大家在相互启发下增长作文才干。由此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3、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个性化评改形式在运用进程中,无论是小组评议,还是全体师生合作讨论,都是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小组评议中,各成员的自评、互评、讨论、交流;全班评议中,朗读佳作、自谈经验、体会,评改者的热烈议论、积极发言。这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等能力来进行的。
4、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实效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整个过程基本是老师的独角戏。要么是教师不堪重负的精批细改,可学生是看过分数就完事;要么是“经典评改”,类似如:“本文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真不知道这样的评语学生就是看了又能明白、顿悟多少。而个性化的评改方式对教师而言,力避了以往评改工作的高付出、低收效等缺点,教师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中,教师自身也常常受到触动、受到启发,教师的工作成效可以用“事半功倍”来形容。
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教师要想从沉重的作文山中走出来,摆脱传统评改方式的艰辛,枯燥而又无效的沉重枷锁束缚,我认为,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非常值得广大教师时一步探索,深入和完善。
朱志远
[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探究]相关文章:
9.德育管理探究论文
10.理财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