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7tm
二、简介作者作品。zOz{j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0EF#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6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p三、朗读课文
Zqx
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8E~)R
2、读准字音 卿 岂 邪 孰 遂(课件出示)838G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学生范读。*rxxw
3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tE
"rH8
1、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勾划出有困难的地方。{U
2、提出翻译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大家共同解决。
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K4|
#/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ym@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kzm8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XV!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2、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IL
g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六、研讨课文:WaEN
)hg7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与《伤仲永》有何不同?]
本文:G'_*\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N?C: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Zg.ue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伤仲永》则是叙议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w
2、指导朗读5D`]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i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VQ
(2)找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q.Di:
(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qk6
(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KONSb2
(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MG'}Ah)
三、扩展训练
q6=KV5
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ysv~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eF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BT9<<br>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se>:
2、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 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X
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9
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zopw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z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H
Q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
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
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
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