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有清音,句有真味--如何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2-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流露。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对作者所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分辨和评判,分析出作者对所说的事物是赞颂还是批评,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保留。当然,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比较明显和集中;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在实际的测试中,每一道题目都可能涉及到对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般要注意着眼全篇,着力词句。

一、抓要点句。这些语句,议论文常在开头(即论点),散文常在文末(所谓卒章显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答题时,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2009年福建卷(《尺度》有删改):阅读文段,回答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选项:

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一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事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出文段的要点句,即画线句子。第一句是领起句,提出问题;第二句是关键句,明确段落的中心。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段中的中心句“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不难判断。B项,错在“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根据原文“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可知作者意在阐述尺度具有个性,而非普遍性。

二、抓议论抒情的词句。文章不是无情物,行文中一定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词语的色彩(褒义词或贬义词的使用),往往表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抓住了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词句,便能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全国卷I(《彩色的荒漠》有删改): 阅读文段后,回答问题。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问: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锁定句子的位置和作用:该句是段落的观点句和总领句,又是表达感情态度的抒情句。第二步,再根据句间互相解释的关系,围绕此句寻找抒情词、句:“最鲜艳夺目”“让人肃然起敬”“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第三步,根据这些词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①与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比较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颜色如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三、体会对比和烘托的词句。

有时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表现得更鲜明往往用一个方面的情况去跟另一个方面进行对照。议论文中,常用对比论证使正面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记叙文中常用侧面的陪衬、烘托来加强正面人、事、物的表现,说明文中也有比较的方法。这种写法一般有两种情况:(1)正反对比: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从而说明作者的情感态度。(2)相似辨析:有些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在叙述、说明或议论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所以,我们可以从比较的文字或起侧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认识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与观点。

例如2009湖北卷(《书房的窗子》有删改):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

问: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这一问牵涉到对作者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的部辨析,先从作者的肯定入手,通过比较查找相应的原因。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加以比较:一是形象“晴雪”白日与“暗香”月夜比较,可以得出,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灵、生动。二是前句与此句的互释: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三是下段对上段的进一步阐释:光度,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四、体会描写形象的词句。

正如京剧中人物的面谱,贬褒一眼便知,在人物的描写或景物的描写中,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褒贬感情。

例如2009年天津卷: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

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所写内容。划线句子描绘了儿时嬉戏的情景,反映乡村的童趣。第二步,抓住关键形象。“光着屁股”“ 戏水”“ 放牛” “戽水捉鱼”“慢悠悠晃悠悠地回家来”等。第三步,辨析情味,准确作答:通过儿时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总之,分析把握作者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就应该紧紧扣住原文的内容,善抓词句,分辨色彩;揣摩形象,弄清用意;分析段落,理解中心。当然,如果能再借助一些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有关注释等来分析,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了。

【考题链接】阅读文段,回答问题。(2009天津卷《老屋》有删改)

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问: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

答题指导:该题可以用到技巧二(抓抒情议论的词句)和技巧四(体会描写形象的词句)。这两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形象的抒情。“如同鸟儿的归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老屋的感受,可以联系表达情感的词句--“厮守”“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便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第二句结合抒情词句--“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苍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等,不难看在这个比拟中,表达了作者对老屋变化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黑体字即为答案)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com

[词有清音,句有真味--如何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形容有雪的诗句

2.有写长江诗句

3.有哲理的诗句66句

4.情感句语录66句

5.碛中作岑参阅读答案

6.有鸡有狗的成语

7.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8.有范儿近义词

9.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10.情感语录7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