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尽享语文的芬芳曼妙--《嫦娥奔月》教学谈

发布时间:2016-10-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内容摘要:

语文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增长人的见识,陶冶人的性情。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感受课文的意境,感悟人物的内心,体会故事的内涵,领悟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在文本语言的世界里畅游翱翔,尽享语文的芬芳曼妙。发现领悟祖国语言的绝妙精深。

关键词:品读语言 感受意境 感悟形象 领悟内涵

语文,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少年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可以说,语文确实是独具魅力的。面对斑斓多彩的语文世界,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静下心来走进文本,领悟祖国语言的绝妙精深。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现在就以《嫦娥奔月》为例子,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自己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天奔月的故事。课文情节曲折,意境优美,人物特点鲜明,洋溢着对真和善的追求,对学生有较大的教育意义。教学时笔者抓住几个极具内涵的语言点,引导学生慢慢品味,尽享语文的芬芳曼妙。

一、品读语言,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品味文本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诵读,感悟语言含义,体味语言节奏、韵味,乃至于感知课文形象,领悟文章风格特点,从而使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世界里畅游翱翔,对文本产生自得的美感。

《嫦娥奔月》一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情景,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其意境美。 笔者就抓住关键词“飘飘悠悠”“碧蓝碧蓝”引导学生比较品读: 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哪个好,好在哪里?

(1)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2)“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通过反复品读,展开想象,孩子明显感受到用上重叠词“飘飘悠悠”能让读者感觉嫦娥的身子很轻很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而“碧蓝碧蓝”是很蓝很蓝的,蓝到了人心里,语言形象鲜活。而“飘悠” “碧蓝”不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美感。由于重视诵读,善于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诵读,学生在读中不但品出了用词的精确,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得以提高。

二、品味语言,感悟人物的内心美 触摸人物内心

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是提倡脱离课文去孤立地欣赏语言,或是对某一词语进行繁琐考证,旁征博引,甚至大加发挥;而是要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把关键词语或一段文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文本的语言和作者的构思、立意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学生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触发联想,更深刻的领会语意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

《嫦娥奔月》的主人翁嫦娥心地善良。为了使孩子透过语言,感悟人物的内心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自由读3--7自然段,想想嫦娥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 ”在原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当孩子们找出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与逢蒙周旋,最后不顾一切吞下仙药”这两点以证明嫦娥的善良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触摸嫦娥的内心:

师: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稍停)例如: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生:……嫦娥知道了,二话没说,拎起自家的米袋就往王二家奔去。

生: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没有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送去了衣服、布料。

师: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

生:接济。

师: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用文章里的一个词来讲,就是--

生:经常。

师:这样经常把贫苦乡亲装在心里的嫦娥,怎么会不让人尊敬喜欢呢?第二件事情“吞药”更能表现嫦娥的品性。

师: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想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生读: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师:“周旋”,什么叫“周旋”呢?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议论,汇报)

师:这样,我们来通过表演来再现那个周旋的场景。

(同桌表演,班级汇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教学中,教师真正做到给足充分的朗读与感悟的时间,让学生抓住“接济”“周旋”等关键词句细细品味,认真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凭借语言文字从表面到内在,层层深入地感悟理解内容,去感受语言的冷暖,感悟字里行间流转的真情。这样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嫦娥就活在了同学们的心里。语文也就这样撞击了学生的心扉,在学生的心中催开了一朵绚丽的精神之花了。

三、品析语言,体会故事的内涵美

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是整个教育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语言本身不同于其他,它是情感的载体,这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也可让读者读出不同的心灵体会,而这种情感的领会不可能如空中楼阁般脱离文本,必须立足于文本,文中同一个字、词,不同的人用在不同的文段中往往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感情,所以,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为了帮助学生透过语言去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引导道:“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当学生说出“遗憾”“留恋”“无奈”“恋恋不舍”等词语,揣摩出嫦娥留恋、关爱人间,深爱丈夫的美好情感时, 领悟企盼团圆的中秋节佳节的产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可教师还不满足,追问道:除了课文嫦娥为民吞吃仙药奔月的故事外,你还听过关于嫦娥奔月其他的传说吗?生兴趣盎然讲述嫦娥偷吃仙药的故事后,师趁机抛出:“偷吃与被逼吞吃这两个版本,你更喜欢那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不同版本故事内涵的差异。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一颗善的种子伴着情感雨露自然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最后师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美好的月亮,美好的嫦娥,美好的故事,这是人们内心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嫦娥奔月在作者眼里成了美的永恒。至此对孩子们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已经不言而喻了。

四、拓展语言,领悟中华文化的精华

拓展延伸,应该是直接指向文本的,是源于文本的“拓展”“延伸”,其目的是使文本更丰满,有锦上添花的意味,也使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升。因而,拓展延伸既要扩展学生的视野,又疑。因而,拓展延伸既要扩展学生的视野,又要依托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的理解课文而又不局限于课文,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教学统一的教学要求?br>

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的体现,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人的生命的体验,课堂中,教者努力使学生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对作品的语言揣摩、品味,在揣摩、品味中,语感、情感和表达能力同构共生,为学生的不断生成打下坚实的语言底子。学语文在于积累,语文美在它的博大精深,于是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领悟中华文化的精华。

师:月明星稀,风清月朗,我们仔细聆听,也许会听到千年前的思念之音---后羿于月下徘徊低吟,嫦娥月中传来锦书---于是,有心聆听的诗人、词人创作了大量借月抒情的名篇。我们来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诗句里面有月亮?

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的遐思,月的美感,引起学生对月诗句的积累欲望。趁着孩子们兴趣正浓,最后师激情导读:因为一个动人的传说,因为有了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共同“把酒问青天”,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在音乐中朗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结束,语文的学习没有结束,通过创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让学生带着学习期待离开课堂,无疑是明智之举。

语文是有生命的,阅读更是充满灵性、充满快乐的。阿尔卑斯山矗立着的石碑上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在提醒行路者,不要忽略了道路旁风景的美。走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慢慢走,让学生醉心于文字的灵动,词句的绝妙,尽享语文的芬芳曼妙。就让我们语文老师做学生起飞的空气吧!让他们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让语文的课堂魅力永远弥漫着芳香。

2009年10月

参考文章:《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5期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品味语言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姹紫嫣红,春色无限。

语文带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师如果想奏响语文的赞歌,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热爱语文,掌握语文的能力,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加精彩,更加有魅力!

重视语言的品味,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语文是一门美丽的图画。其实语文仅思想美、情节美、语言美,而且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净化心灵的每一席沃土。教育家于漪曾对语文作这样的评价:“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细想,的确如此,唯有语文课,我们才能想象那“淮水东边旧时月”,伤感那“杨柳岩晓风残月”体味那“明月几时有,把 酒问青天”,珍惜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怜惜那“恰似那一江春水东流”,挥洒那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悟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之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何等的启心智、长见识!

如果说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那么,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过程则应紧紧抓住几个极具内涵的语言点,巧妙点拨,总结比较,力求让学生探究出语言之外的神韵,文章深处的意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励、引导、启发,将学生逐渐导入文章的内里,语言深处,感知作家的深度情思,发现祖国语言的绝妙精深。

阿尔卑斯山矗立着的石碑上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在提醒行路者,不要忽略了道路旁风景的美。走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慢慢走,请醉心与文字的灵动,词句的绝妙,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找一处基点。

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身为语文教师,课堂上,我们要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静下心来走进文本。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

语文不仅思想美、情节美、语言美,而且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净化心灵的每一席沃土。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熏陶。

丁培忠先生曾说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

[慢慢走,尽享语文的芬芳曼妙--《嫦娥奔月》教学谈]相关文章:

1.嫦娥奔月名师教学教案

2.嫦娥奔月教学课件

3.声声慢教学课件

4.嫦娥奔月的教学课件

5.高二语文《声声慢》教案

6.文字曼妙,心舞飞扬

7.美文;:文字曼妙,心舞飞扬

8.文字曼妙 心舞飞扬

9.语文活动课《漫谈沟通》教学课件

10.浅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