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代王锡爵说归氏散文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今天我们学习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探究作者在文中抒写了怎样的“欢愉惨恻”的情思。

二、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要求学生重点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3.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并进行归纳。

(1)重要词语:得、然、凡/而、若、汝 

 得:“又北向,不能得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然:“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於此” 

 凡:“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 

 而”、“若”、“汝”、“尔”、“乃”都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课文中用了前三个,文中句子是“某所而母立於兹”/“吾儿,久不见若影”/“他日汝当用之。” 

(2)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常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而不需要加量词;现代汉语中则需要结合量词,构成数量短语。 课文例句如下: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顷之,持一象笏至。” 

这两例中,数词和名词之间没有量词。“一人”就是一个人,“一象笏”就是一个象笏。 

“先妣尝一至”/“轩凡四遭火”/“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这里的前两个句子中的数词与动词之间没有量词,“一至”是到过一次,“四遭火”是遭受四次大火。后一句的“再”字是两次变化的意思,这个“再”字是古汉语的特殊词语,意思是“二”,但不用“二”,其意是“一举而二也”,如“再鞠躬”。 

(3)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上)/东犬西吠。(西)/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B、名词用作动词--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 

(4)句式 

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用“……也”表示判断。) 

疑问句--儿寒乎?欲食乎?(用“乎”表示疑问)/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用“何……也?”表示疑问。) 

四、翻译课文

《项脊轩志》课时计划  第2课时 (总第65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李课学习的重点词句,导入新课。

二、理清结构,把握意脉

1.课文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承上启下,将上文所写“喜”之事与下文所写“悲”之事联结成一体。

2.作者围绕“喜”和“悲”分别记叙了哪些事情?

先写在轩中读书的乐趣,体现“喜”;再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最后补记婚后的一段生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的感情。

3、解全文的脉络和感情基调。

综观全文,作者或喜或悲的感情成为贯穿全文的脉络,其感情基调是“悲”,也可理解为以“喜”衬“悲”。

三、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1、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的现实;(2)幼年没有感受到母爱,更增加了内心的悲凉; (3)归有光的家庭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这个家庭是一个官宦之家,且看老妪的回忆--“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老祖母的言行举止充分说明其对孙子的深切期望。 

另一方面,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 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然而,科场不利,这怎么不叫他伤心呢? 

2、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归有光23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其时,归有光29岁,中年丧妻,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站在前,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人亡物在,再加上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家道日衰,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他又哪里还有心去再一次地修复那个阁子呢? 

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即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这是读文章必须理解的。 

 《项脊轩志》课时计划  第3课时 (总第66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

1、写作目的:表达自己浓重的悲愁情绪和对所挚爱的先大母、先母、亡妻的怀念。 

2、凭借之物:项脊轩。 

3、小屋与作者内心感情的联系:第一,此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第二,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第三,小屋是自己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此文处处写小屋,实际上是处处在写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4、具体分析: 

小屋环境--暗示是家道的衰败; 

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诸父异爨--直接描写家道的衰败,抒发怀念往昔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次遭火--以往都有神护,现在呢?反而破败不保。反衬家庭现在的不幸; 

妻至轩中--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小结: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5、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6、比较阅读: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有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这一点是本文和《阿房宫赋》最明显的区别。《阿房宫赋》多用排比、夸张、比喻,对宫殿、宫中的人、珍宝等极尽铺叙夸饰之能事,用词华美艳丽;而《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流”。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恢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倾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7、相关文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课后记:

《五人墓碑记》课时计划  第1课时 (总第67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本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主要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见附页)。

  3.学生口述苏州市民暴动经过。(略)。

三、学习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意思

语言积累。 

1.结合课文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阉     旌     湮       缇      溷       詈    逡   

2.区别下面各组字的形音义,先注音后组词。 

檄(    )________   缇(    )_______   佯(    )_________ 

堤(    )_______    徉(    )_____   噪(    )_______ 

燥(    )______  谥(    )_______  躁(  )_______  

3.名词活用如动词: 

旌:旗的一种?表彰。      例:以旌其所为。 

墓:坟墓?建墓。      例:去今之墓而葬焉。 

函:木匣?用木匣装起来。      例:买五人之?而函之。 

4.古今异义的词语: 

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例:郡之贤土大夫请于当道。 

私人:党羽。例: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首领:指头颅。例: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眠之下。 

非常:超出寻常。例:非常之谋难于碎发。 

视:比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四、诵读第1段

  评点: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

  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五人墓碑记》课时计划  第2课时 (总第6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本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主要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导入

二、诵读第2段

  评点: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略释作文中的“奇正”之法。)  

三、诵读第3段

  评点: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此处点出五人姓名,值得玩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写法指要: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四、诵读第4段

  评点: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五、诵读第5段

  评点: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写法指要:

  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五人墓碑记》课时计划  第3课时 (总第69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本文。

教学难点:

1、 学习主要文言实词、虚

2、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导入

二、诵读第6、7段

  评点: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遇”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九)齐背全文

三、总结:

1、内容总结

这篇碑记,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义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和重大意义和不朽功勋,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2、写作特点:(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特点(2)巧妙地使用对比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3)用简练传神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也值得注意。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课后记:

资料:

(一) 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明神宗朱翊韵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肆营建宫殿,为搜刮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其中以苏州纺织工人葛成领导的击杀税监孙隆等人的抗税斗争影响尤为巨大。 

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政治清明,减少社会矛盾,挽救江河日下的局面,常常在一起议论朝政。因为他们的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如党人李三才以右金都御史总督增运,巡抚凤阳诸府时,曾请求朝廷停收矿税,还捕杀作恶多端的税吏爪牙。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闭党专政。嘉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嘉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嘉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调,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 

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二)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在万历四十二年福州市民反对鱼肉人民的税使高空(阉党)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市民一边。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对于涉及“邪正是非”的事,他“热血横流,声色俱厉”。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闻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利、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闲党。这事被提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周顺昌在苏州家居时,对地方上“小民冤抑未伸,并水旱征稿之事,必力请于当事”;对贫苦的书生,他大力帮助扶持,所以“民深德之”。 

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闭党的话。后来苏杭织造李实(太监)同魏忠贤的爪牙新任江苏巡抚毛一鸳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进去,说两周勾结,贪污了上交的袍料。因此矫诏下,周顺昌被捕。 

周顺昌于天启六年三月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须元年才得到昭雪,说忠介。 

(三)五义土简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塔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提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提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提骑的武器,同提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提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堤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一个提骑被群众踢破脑袋,当场毙命,另一个被群众用雨伞、未履打死。 

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那天傍晚,恰巧又有另一伙提骑,逮捕黄尊素,路过苏州,在码头上强赊硬买,于是五人又和群众一起殴打了这伙缇骑,放火烧了提骑的船,连皇帝的诏书都沉到河底。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阀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道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调折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 

(四)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浮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净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针对当时士大夫空疏不学的弊病,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同时强调“居分之世”,必须“为分之言”,“各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1 课时 (总第70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文学文化常识介绍

1、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2、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 俚俗和繁芜。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预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姚鼐(  )  南麓(  )  石磴(  )  汶水( )   徂徕(  )  绛皓(  )   岱祠(  )  石罅(  ) 

答案: nài  lù  dèng  wèn  cú lái  jiàng hào  dài cí  xià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 

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            

③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 

④道皆砌石为磴(  )         

⑤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 

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 

⑦明烛天南 (  )        

⑧望晚日照城郭 (  )   

⑨乘风雪(  ) 

⑩长城之限(  ) 

答案: ①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②当:在。其:指泰山。  ③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④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⑤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⑥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⑦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⑧ 晚日:傍晚的太阳。  ⑨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⑩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3.预习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路线登山的?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2 课时 (总第71课时)

教学目的 

1、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学习文章的结构

1、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3 课时 (总第72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1、精读第二段,讨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课后记: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1 课时 (总第73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文学文化常识介绍

1、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2、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 俚俗和繁芜。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预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姚鼐(  )  南麓(  )  石磴(  )  汶水( )   徂徕(  )  绛皓(  )   岱bsp;石罅(  ) 

答案: nài  lù  dèng  wèn  cú lái  jiàng hào  dài cí  xià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 

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            

③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 

④道皆砌石为磴(  )         

⑤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 

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 

⑦明烛天南 (  )        

⑧望晚日照城郭 (  )   

⑨乘风雪(  ) 

⑩长城之限(  ) 

答案: ①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②当:在。其:指泰山。  ③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④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⑤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⑥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⑦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⑧ 晚日:傍晚的太阳。  ⑨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⑩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3.预习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路线登山的?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2 课时 (总第74课时)

教学目的 

1、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学习文章的结构

1、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教学安排 第3 课时 (总第75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1、精读第二段,讨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课后记:

 

[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4.项脊轩志教案内容

5.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8.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