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3.自学课文,疏通文意,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
4.初步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 5.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查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预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宋濂、刘基、高启”合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三、初识文体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四、朗读课文
(一)范读课文
(二)学生齐读课文
加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这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五、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文言字词。
(一)辨明字音
嗜(shì) 叱咄(chìduō) 俟(sì)
媵(yìng) 烨(yè) 皲(jūn)
负箧(qiè)曳屣(xǐ) 缊(yùn)袍敝衣
(二)通假字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的衣服。
(三)古今异义
(四)一词多义(典型)
(五)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腰,名词活用作动词,腰佩。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3.主人日再食: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六)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1.省略句:
①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
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旧又请教。
②(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
(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
③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词)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2.倒装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五、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思考题: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去查阅资料书。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教学后记
课题 送东阳马生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2) 授课 喻安君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情感与价值目标 4.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重点 目标2、3 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完成预习思考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练习引入
1.注音
弗之怠( ) 稍逾( )约 硕( )师名人
尝趋( )百里外 媵( )人 以衾( )拥覆
皆被( )绮( )绣
2.解释翻译
假借于藏书之家 无从致书以观
弗之怠 不敢稍逾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二、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提示:
1.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原因。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引起细节。
(三)整体感知
回顾上课的思考题:
明确: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四)理清行文思路
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进行述作者求学的?
做在作业本上,当堂完成并订正。
指令学生单读,再齐读。
抽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复述,点评表扬。
先学生讨论,再订正,以统一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引导:
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毅力。一是借书。家贫无书,作者通过借书、抄书来顽强学习。二是求教。既写先生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又写自己虚心谦恭、认真讨教。三是负籍远游。写环境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又写自己缊袍敝衣,“无鲜肥滋味之享”。综合以上,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意志坚定、毅力非凡,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三、指导背诵课文
1.观看板书,根据提示试着或读或背课文。
2.自己反复读课文,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并熟读成诵。
3.小组之间比赛,看哪组的同学先全部背得全文。
四、学习迁移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比作者、比马生要好多少倍,但同学们思考过好生读书了吗?
六、补充: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有三:
1.翻译法。就是把包含这个虚词的句子翻译一下,再根据翻译的情况理解虚词的意义或者用法;
2.结构分析法。这是一种比较法,主要是区别或者理解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意义或用法是否相同。一般来说,一个虚词处在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里的相同位置,用法应该是相同的。
3.分析该虚词与前一个或者后一个词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比较法。一般来说,关系相同其用法一般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及时板书,同时要求学生笔记。
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读诵,增强学生的兴趣。
由学生自由畅谈,以求让学生从对比中受到一些启发。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10.八年级人教版《蜡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