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播放飞天音乐。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流行于几个世纪前的飞天乐,现在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它的古朴与苍凉。这仅是敦煌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在对敦煌文化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门学科,而开启这扇文化大门的却是一百多年前主持在这片佛教圣地的一个道士,他就是王圆箓。游览莫高窟的塔林,我们会看到一座道士塔。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合适吗?为什么?

生甲:不合适, 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

生乙:他出卖国宝,对敦煌犯下了罪。

师:我们再从宗教角度看,敦煌是佛教圣地,而王圆箓是道士。僧人的逝世称为圆寂,遗体一般火化,火化后的遗骨叫舍利,通常入塔保存;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遗体坐缸或棺葬.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该建塔。在文中作者是如何评价王道士的?

生:罪人,小丑。

师:我们现在来概括一下,作为罪人,王道士有哪些罪行;作为小丑,王道士又有哪些幼稚的言行和滑稽的表现。

生甲:罪行有粉刷洞窟、砸雕像、变卖文物。

生乙:小丑的行为有:塑难看的天师;像老农一样查看他的洞窟;发现藏经洞以为是神对他的酬劳;卖经文时轻易被人哄骗;对洋人“频频点头,深深鞠躬”,洋人走了又依依惜别。

师:“罪人”、“小丑”,是作者对王道士的评价,经由他手,敦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源源地输向国外,令人痛心。一位学者在游览敦煌莫高窟时这样说:“在莫高,在一片佛国圣境前,在一千多种文明交汇的空间,在一份厚重的历史面前,我始明白,有些东西是不需要文字、知识就可以让自身震撼的。即使再无知,在莫高,只要你全身心投入进去,终究会有所感动和领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敦煌,去共同感动、领悟。

(在电脑上出示敦煌的资料图片,包括砖画、壁画、书法和绢画等等。学生一面欣赏,一面赞叹,联想到这样精美文物被外国人掠走,又很痛心,吁声一片。)

师:这样珍贵的文献却被外国冒险家大批大批地运走,让我们看一下历史记录(在电脑上打出清单):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24箱写本5箱绢画和刺绣,并拍摄壁画和塑像的照片;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带走写经四百卷; 

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1914年~1915年俄国人奥登堡 测绘了四百多个窟的平面图,还拍摄了不少照片 在已经搬空了写本的藏经洞从事了挖掘,结果获得了大批材料,虽然多是碎片,但总数在一万件以上 。

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文献共被十三个国家所拥有。

(学生低声议论着,表示着自己的愤慨。)

师:看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能说什么呢?正如作者讲的那样:“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切归咎于谁?

生齐答:王道士。

师:那么,做一次历史的审判。请同学们想一想,王道士应该对整个事件负全责吗?你认为导致文献流失的因素还有哪些?

生:政府和官员。

师:当时中国的政府和官员有哪些过失?

生:政府官员根本就不想管这件事,说要运送却又声称没运费,一放就是十年。

生:等到他们运送时也漫不经心,用席子乱捆,沿途偷拿、送礼、变卖,到京城时已经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生:官员们,无论是县长还是学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他们纵容国宝流失,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

师:不错,他们的作为和外国冒险家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清政府,连国土都可以割让,联军入侵,皇帝连京城都可以遗弃,几本经卷在朝廷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官员们玩忽职守,甚至监守自盗,如此的政府,如此的官员,小道士王圆箓又罪当几何呢?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假如王道士没在历史上出现,假如敦煌遗书全在中国,它还能剩下多少?

生:剩下的决不会多,因为官员们渎职,文物肯定会流散各地,最后我们看到的不会像今天这样全。

师补充介绍敦煌后来的命运,那里被关押过400名白俄士兵,在雕像壁画上肆意涂抹;来自文人学者的破坏--临摹后凿壁画,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最完整的……结果希伯和的相册成为最原始的资料。

(学生深思)

师:你还认为应该把这一切归咎给王道士吗?

(学生摇头)

师: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我们已经超越了作者的一个观点,看清了当时政府、官员的过失,你对作者的其它观点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王道士还是有功的,如果他当初不把文献卖给外国人,那么敦煌也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说不定现在也不能成为世界性的学科。

生:我觉得作者有点歧视农民,他把王道士早起巡视的那段描写比喻成一个老农,然后大加嘲讽。农民怎么了?

师:好,大家发现的问题都很尖锐。事实上自从打着文化旗号的《文化苦旅》出版后,恰恰是针对散文的文化性,不断有人提出质疑,一时间批判余秋雨竟成为一种时髦,而评价的文字良莠不齐。比如对本文第二部分描述王道士刷墙这一部分,韩石山先生批评说:“这哪里是写散文,分明是写小说。若老一辈学者,写到这些地方,有史料,就引用史料,若于史无证,断然不敢这样下笔;……是想象,是推测,也得说在明处,别把什么都说成是真的,就像亲眼见过似的。”你同意这段评价吗?也就是说,进行历史题材的创作,可否顺理成章地加上作者自己的想象?

生:可以加上想象的,否则太干巴巴了。

师:揣想虚构,在史著中实在是少不了的,史著中每每要写到距其时几十年乃至数百年人物的对话、神情、乃至心理活动,那时又没有录音、录象设备,书中那些生动的记述又是从哪来的呢?是作家设身其中,揣摩而来的,是依据史料悬想出的。

余秋雨给王道士定义为“罪人”、“小丑”,说他“卑微”、“渺小”、“愚昧”、“贪财”,全篇都未脱离这样的性格进行任务塑造,定义得是否得当?是否于史有依?我们看一下和他打过交道的斯坦因是如何评价王道士的:“一身兼有宗教的热情、愚昧的天真以及对自己的目标能够采用各种聪明手段并坚定不移的道人。”“仅仅依靠钱是无济于事的。”(打出电脑文字资料,配以王圆箓的照片,让学生审视。) 

师:这还是不够详细,请大家到互联网上查阅有关王圆箓的资料,可以发到我们的十三职时代社区上,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学生进行查阅,发布了关于王圆箓的各种资料十几篇,有《从道士塔虚构历史的罪状说起》、《在藏经洞前向王圆箓致敬》、《敦煌纸卷的发现》等等。并且很多学生对别人发表的帖子作出了回复,谈了自己的观点。

作业:从另一角度以《道士塔》为题完成一篇散文,字数在600左右。

[《道士塔》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高一《道士塔》教案

2.崂山道士教案

3.日记教学实录

4.《崂山道士》读后感

5.和尚赶道士歇后语

6.雄伟的塔教案

7.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8.初中心理优秀说课稿

9.初中心理说课稿模板

10.劝学教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