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发布时间:2016-4-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辞的基本知识、诵读要点;学习和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

2、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领会诗人反对独裁统治,维护自身尊严,进行独立思考,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境界。

       4、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持独立人格的品质;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习朗诵,在朗诵中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2、难点:

通过深入的讨论,领会诗人的追求、志向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习朗诵,在朗诵中提出问题、互动解决;

       2、自读法。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讨论法。结合淘渊明其人其文,引导学生讨论辞官归隐的价值意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4分钟)

       学生集体背诵《饮酒结庐在人境》,导入新课。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淘渊明怎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讲授:结庐在人镜又怎么会无车马之喧闹呢?“心远地自偏”,心远离尘嚣、淡薄名利,即使是喧闹的人镜,这地方也就是“偏远”的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副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是一副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的图景。“悠然”二字写出了淘渊明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自得、自足、自满之情。“此中有真意”,“此中”就什么而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什么真意?山间夕阳西下,景色更“佳”,飞鸟结伴还家,隐居之所如此宁静诗人心境如此自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自满之情。

诗歌表达了淘渊明淡薄名利、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淘渊明的归隐倾向,历来被文人所称道。对于这一点,人们为什么津津乐道呢?辞官归隐的价值究竟何在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他直述归隐原委的一首辞《归去来兮辞》,来讨论一下淘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归隐留给我们的价值。(板书课题和作者)

2、  教师示范朗读,进行诵读指导。(10分钟)

教师在背景音乐下示范朗诵,然后进行诵读指导。

辞:一看到辞,我们就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离骚》。辞,也叫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这里我们讲一下辞的节拍问题。

和诗比较起来,辞的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韵文,与诗比较接近。

辞,大体上四句为一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兮”不包括在六字以内,往往置于句末。虚词往往用在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比如:第一段后四句,构成一个小节,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前后两句分别是一组,都是六字句。按照三拍一句的规律,应该朗读为: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字句一般读成两拍。如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还应注意句子的语气问题,疑问句一般要读成升调,感叹句一般读成降调。

3、根据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段落和层次,概括每段每层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6分钟)

活动的具体方法:学生先浏览全文,概括段落。然后一段一段朗诵,再按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层次、概括内容。逐层逐段背诵。(18分钟)

 

返家之乐 愉悦恬静的生活 日常生活 出游经历 

封志莉

[《归去来兮辞》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五英语课件

4.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5.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五单元课件

6.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7.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8.人教版五下因数与倍数教案

9.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10.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