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作者与课文解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 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其中以山东曲阜的孔府为代表。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其中所记载的孔子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本文辑选的12则,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教育的方法,有的谈做人的道理,都给人以很强的教育意义。
[注释]: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属语录体的散文集,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在《论语》里“子曰”都是指孔子。
3而:连接,表示顺承,然后。
4时习:时常地复习。习,本指鸟多次飞行,这里引申为诵习,复习,温习等。
5亦yì:同样,也是。
6説yuè:“说”的古字,愉快。
7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作“吗”。
8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平邑)
孔子的学生。
9吾:人称代词,我。
10日:每天。
11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2为:替。
13谋:出主意,谋划。
14忠:忠诚。
15信:真诚,诚实。
16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17有,通“又”,即十五岁。
18而,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的相承关系。
19志,在此为“立志”之意。朱熹《集注》曰:心之所之谓之志。又曰: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
20学,学道。杨树达《论语疏证》曰:此独言志学,不言志道者。孔子之谦辞,实则志学即志道也。
21立:能立于世,指知道按理的规定去立身行事。
22惑:迷惑
23.天命:含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禀性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24.耳顺:意思是听到的话能够辨别其真伪是非。
25.不逾(yú)矩(jǚ):指不超越礼法。
26温:温习,复习。
27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28而:连词,表顺承。
29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知识。
30以:介词,凭借。
31为:动词,成为,做。
32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33而:连词,表转折。
34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35罔:迷惑。
36殆:有害。
37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38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9乐:乐于学。
40好:爱好。
41乐:以……为乐
42三人:几个人,不一定实指三人。
43行:走路。
44焉:于此,在这里,指在这几个人当中。
45择:选择。
46善者:指优点。
47之;代词,指代“善者”
48而:连词,表顺承,就。
49之:代词,指代“不善者”。
50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51斯:这里指“川”,即河水。
52夫:助词。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
53舍:停
54三军:军队的通称。
55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56博,广也。
57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完并按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辨别其真伪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又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解读及译文]相关文章:
1.论语十二章教案
6.论语全解读后感
7.论语诠解读后感
8.论语通解读后感
9.论语交友名言
10.论语选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