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ore Kitsch杂文随笔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米兰·昆德拉开始流行,每个自称文青的女孩都读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当时什么都不懂,倒是摘抄了无数一知半解的句子写在作文里强行装逼。后来“刻奇”这个词流行了起来,也自然地遭到误用和滥用。我记得我看的译本里确实将“Kitsch”错翻成“媚俗”,这个错误的译法也让我当时对原著的部分内容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误解。
事实上,重读昆德拉原著里对于刻奇的论述,不难发现这种刻奇实质上是“自媚”与“媚俗”的融合,简而言之,是一种“自我感动”。这种自我感动如同刻奇的本义,是一种空洞而刻意的表现形式。下面是豆瓣上一段文字的引用,与我理解的刻奇的含义较为合辙。
崔卫平总结了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刻奇所包含的几个递进的意思: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及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愈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汹涌的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这种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意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重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刻奇如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深陷其中的人总是难以意识到。据我观察,刻奇的表现也是分等级的,从被动媚俗,到自觉媚俗,到被动自媚,最终上升为一种深深嵌在个体世界观里的自媚。戒除社交网络的这短短的数日中我方才发现,刻奇的必要条件不是别的,正是人的社会属性。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体验过最低等的刻奇。学校组织看亲情主题的话剧和电影,主题曲响起时我会在心里给自己故意催泪,还偷偷往脸上抹口水;身边的女孩子都喜欢的动漫文化,我为了融入她们,硬是逼自己看我非常讨厌的二次元,学习她们的口癖和语言体系且熟练使用,装成同道中人。到后来也经历了自觉媚俗的时期,非常投入地追韩国明星,并没有被迫的不适感,而是积极投入到“饭圈文化”中去;混李毅吧,自然而然地又换上另一种语言体系,自认为很酷,瞧不起圈外人。
不过上面这些都只属于刻奇的媚俗面,一旦意识到,很容易走出来。当然也有人意识到了还乐在其中,这是个人价值选择,没有对错之分。那些朋友圈发聚餐九宫格,热门电影网剧观后感打卡,跟团旅游美颜自拍,微博上积极讨论并转发娱乐明星、国产网剧、美妆分享、并配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表情包的绝大多数人都心安理得地媚俗着。他们组成了刻奇文化的反智或非精英的部分,容易识别且无伤大雅。比这棘手的是精英的、自媚的刻奇。后者的'刻奇由于其反刻奇的性质而更加刻奇。
于是当我开始读黑塞和加缪,看伯格曼和黑泽明时,我从第一种刻奇变成了第二种刻奇。庸俗文化让我觉得无聊厌倦了,我开始追寻另一种自我诉求。流行音乐太俗了,听听后摇吧?他们看国产剧追流量明星,我看的都是死去的大师的作品,我真了不起。啊,孤独,多么伟大!我是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思想,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悲壮的英雄。我要在夜深人静时去阳台抽烟,这样才符合我孤独诗人的人设。
以上都是我曾有过的真实想法。看上去已然是纯粹的刻奇了,然而其高潮和升华还远未到。这些通过外部媒介获得的临时的自我感动一旦转化为个人创造和表达,便完成了刻奇的最终跃升。当我开始将我的感受整理成文字发在社交媒体上时,我已经对这种自我感动式的悲壮深信不疑并引以为傲;我再也无法将它从我的身上剥离,我甚至急不可耐地要展示给别人看。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为自己通过文字营造的形象而感到洋洋自得,仿佛自己站在思想的制高点,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类样本。我饱含真诚地写着每一个文字,试图用自己的感伤打动别人;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在自己看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似乎每一个瞬间都要引起一场既富情感又饱含深意的自我感动。而这些自我感动,又成了我定期采摘的果实——我将它们写出来,发到社交网络上。这样的循环供养了我的刻奇。
我想,如果生活中没什么变故,这种刻奇恐怕还会持续很久。罪魁祸首是我自己,然而助长声势的还是社交网络,是那个抽象的“观众”,给了表演型人格太大的发挥空间。关闭了朋友圈,卸载了微博,直面沉重的生存压力之后,我发现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升华的东西,人生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比自我感动更重要的是吃饭睡觉,至少我,其实并没有时间用来刻奇。朋友圈放大了的同辈压力是刻奇的元凶——刻奇成了失败者逃避现实或是自我安慰的方式:虽然我的生活没有你们的成功有趣,至少我还有高人一等的品味和自我感动。然而这些都是虚假的,幸好领悟还不算太迟。
当代网络社交,我是不想参与了。希望大家吃饭睡觉工作学习,一切都好。
【No More Kitsch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杂文随笔06-10
让的杂文随笔07-01
随笔记杂文随笔10-17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09-28
羁旅随笔杂文随笔07-02
永生随笔杂文随笔07-02
随笔真的是随笔的杂文12-01
乞丐-杂文随笔04-04
被误解的经典-杂文随笔04-20